-
1 # 無野遊民
-
2 # 心理諮詢劉智慧
瓜一枚而已,還談什麼進步與後退呀!只要是成人,甚至孩子都知道這錯誤的嚴重性!抓緊時間進行心理治療,否則會落個人見人煩的地步。
-
3 # 大姚123Y
一個只在乎自己感受,忽略他人感受的人,是退步,也是極不禮貌的行為。
在人際關係中,沒有任何人,喜歡和自戀的人在一起。
人們在一起交流的目的,更多的時候是為了找到那個對的人,跟他在一起表達和傾訴,而不是隻為了聽著對方自顧自的自誇。
-
4 # 白日看雲坐
要學會正確地評價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也要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在欣賞自己優點的同時,要敢於接納自己的不足.不斷向他人學習,揚長避短.心理學家羅傑斯說,不正確的自我概念是一切情感障礙的根源.內心衝突,更多的是源於對自我概念的偏差.
是進步還是退步,你得先區分是關注自己真實感受還是過度自我關注?
人應該瞭解並尊重自己真實的感受與情緒,不壓抑自己的真情實感。
瞭解並尊重自己真實的感受與情緒,這是心理學非常倡導的。這是需要一些時間去探索和感悟的。當然這裡缺少不了關注。但是這個核心的意思是找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並做自己。
-
5 # 繁華依舊68697770
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分開看,第一說真的,我們每個人都真的挺在乎自己的感受的,比如小時候穿著新衣服看別的小朋友羨慕的目光時自己的滿足感,放學時別的同學被家長接走自己一個人的孤單感,但有個前提是關注自身的感受以不傷害別人的感受為條件的,許多時候我們滿足時是不會去顧慮到其他人的感受的,有時我們需要的就是換位思考,試著從其他人的角度來想這個事情,或者是說考慮一下其他人的感受。第二是我們也不必做事情處處注意別人的感受,小心自己的一言一行,太過了就是自卑了。總之,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那面
過了也不太好。
-
6 # 吃了橡皮擦的大鵝
我覺得只要不是傷害到他人的利益,不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就好。但也不能完全不顧他人感受和建議意見,畢竟社會是由多個個體組成的而不是隻有我們一個,且別人好的建議也可以讓我們更能準確的認知自己的不足從而完善自己。這種自身感受與他人感受之間的取捨,只能靠自己去領悟。畢竟這種主觀的答案從來都沒有孰是孰非,主要的還是要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以及在我們心裡什麼是最重要的。
-
7 # 中國隊長2020
曾經有個辯論,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惡。感觸頗深,個人贊同惡。現在的人,孩子也是越來越自私。懂的多所以不肯父母生二胎的比比皆是。甚至以死相逼。
-
8 # 寶雞市安迪美術學校
關注自身感受當然沒錯,前提是過分關注了那就是自我為中心了,人是群居動物人和人總要打交道,適當的為別人考慮也是有必要的。一點個人看法[微笑]
-
9 # 曉光聊健康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首先復興的是感受力!百年屈辱讓我們壓抑了太多的感受,瀕臨逆來順受,亡族滅種!現在感受力提升說明我們正在走出內心陰霾,大膽表述自身感受,值得肯定!
-
10 # 思思雀羽
我覺得是成熟的表現吧,為什麼這麼說 ,你關注別人的感受是對的,畢竟人是群居動物,工作上你肯定不是單幹吧,然而從關注自己的感受,說明,你知道有自己的原則和思想 ,不必為別人而活,其實,這樣你的壓力小很多,很多時候,忽悠自己的感受,是很難過的,去取悅別人,有時候,沒必要太在乎別人的感受 ,這樣,你還很開心很多,思想包袱少很多
-
11 # 精英翻譯官
我們一般都會比較注重自身感受,就像主觀性比較強的觀點和立意以及自我滿足為先的各種選擇。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得以生存和立志的基本訴求。這個問題裡說的忽略他人感受,要看忽略到什麼程度,什麼範圍。就像關注自身感受本身沒什麼問題,但過分或者只關注自己而完全忽略對方會是什麼感受,那麼這就叫極度自私,情商不高,欠缺溝通交流的能力以及缺乏教養。我們都不希望自己成為那樣的人,但因為成長環境和遺傳等問題,就有了那句“最後我變成了我最討厭的那個人”。所以,我們的進步就是不停調整心態,深度覺察自己每一次的選擇以及這個選擇帶來的成績和認可或者失誤和責備到底是什麼原因。只一味責怪命運不公,別人不瞭解和不包容自己的心態只會帶來更負面的情緒迴圈和拖累你前進的步伐。關注自身感受是進步,因為很多人還活在“別人怎麼看我”的心態裡而不關注“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忽略他人感受,偶爾為之,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人無完人,我們不可能隨時隨地去照顧和關注他人感受。但,不能損人利己,要懂得自知,懂得換個立場考慮問題,適當退一步和包容。這不是怯懦。這樣的進步會為你贏得更好的口碑和更多的機會。
-
12 # 我是社會小白
過分關注自身感受,屬於自戀。自戀的人往往沉浸自己的小世界裡。把自己與周圍社會隔離開。人是群居動物,雖然現在個體也能生存,但是,如果離群索居,人就會喪失交流溝通的能力。根據達爾文進化論中講的用進廢退原則,人體功能長期不用就會退化。
-
13 # 小滿的宇宙
那得回到這個問題的起點:你現在對自身的關注度與對他人關注度的比例。比如現在比例為1:10,那我覺得問題所言是一種進步,終於開始關注自身的感受,而不是在乎他人的評價,不再當一個“老好人”;如果現在比例為10:1,那我覺得這是一種退步,子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其恕乎!”人生在世,不把自己當做孤島,言語行事能夠為他人著想,將心比心,推己及人,這樣的人才能受到他人歡迎。
-
14 # 控控兒
先關注自己是正確的,但是同時能關注到別人的感受也不是很容易的事,要看你的情商高不高了,畢竟人際交往就是接觸各種各樣的人,不能用進步和退步去衡量。
-
15 # 朱軍zj
太把自我當“自我”。很快會沒有朋友的。尊重是相互的,遇到事情多換位思考。主觀的判斷和臆想,會產生誤判。現在社會是圈子的社會,要把自己多融入圈子思考問題,才能真正做個“社會人”。
-
16 # 何老師心理課堂
如果簡單從社會道德標準來看,過分關注自身感受,忽視他人感受,應該是退步的。
因為冠以“過分”二字,說明這個人非常的自我,以自我為中心;“忽視”二字,又說明了對別人漠不關心。一個自我自私的人,怎能說是進步呢?
但是,看一個人的進步還是退步是不能這樣簡單評判的,從心理學視角來分析的人成長,就不是這樣簡單了。因為,問 “這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說明之前,或許是比較關注別人感受的,只是現在又有了新的認知。從正面意義上看,這裡說明自我意識的覺醒。關注自我並沒有錯,一個人只有讓自己首先幸福起來,你才能夠幫到別人。不要試圖用自己沒有的去幫助別人,自己沒有的是永遠幫不到別人的。
尼采就說過他是太陽,照耀別人,只發光,不索取,最後光沒了,人瘋了。
一個人如果溫暖起自己,變成一個很溫馨的人,或者像太陽一樣,即使他沒有關注別人,別人也會感到他光的溫暖,在他跟前也是非常的舒服和幸福的。一個人如果只為了追求社會的道德,本身還沒有成長好,只是一塊冰,卻總想去照耀別人,顯然光也是寒冷的,不但讓自己粉身碎骨,也會讓別人寒氣刺膚。
太陽發光無意,卻潤養萬物;洪水有意育人,卻會毀屋埋田。所以說,如果站在自身的角度,有意識去覺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情緒狀態,自己的心理變化,更好的完善自己,這本身就是進步的。
但是,如果是因為接受了是某種消極的思想,認為人要以自我為中心,不要關懷他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那這種觀念,本身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負性觀念,是需要摒棄,和重新構建正向積極的觀念的。
但不論怎樣,你有此問,就說明你正在成長的自我,這本身就是進步的。
最後,祝你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的撥雲見日,走上一條自我完善的幸福之路!
-
17 # 雪兒9293
一個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當你和人溝通交流的時候,有兩種狀態,要麼向內聚焦,要麼向外聚焦,當你和別人溝通的時候,你陷入向內關注自己的感受,會讓對方感覺你對他沒有興趣,心不在焉,但是可能是由於你對自己不夠自信,想要調整自己的表現,讓自己看起來表現得更好,但你真的這樣做的時候,會讓對方感覺更糟糕,讓對方感覺被你忽視,被敷衍。
-
18 # 登高峰沐晨熹
勿用置否是退步的。這和前幾天回答的一個問題大同小異:過分自私的人,是沒有朋友的。
如果一個人連朋友都沒有,那是進步還是退步呢?
-
19 # D-Chuan
還是一半一半的好吧 既要照顧自己的感受 也要注意他(她)人的感受 我想這才算是進步吧 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對吧 這才能大家好 才是真的好吧
-
20 # 淺夏不是戀婷
一個人過分關注自身感受,而忽視他人感受,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過分’’兩個字說明這人自私。這是一種退步。
在生活當中,沒有誰會願意與只一個在乎自己感受的人做朋友。
回覆列表
退步,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做什麼事不能只看自己喜惡,必須要照顧尊重別人的感受。否則,如果人人不顧及他人感受,將無法維持幾千年形成的社會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