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笑語千年

    在當今世界政治多元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聯合國的作用得到加強的同時,也面臨著空前的危機。隨著國際格局的變化,印度、德國、日本、巴西等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作用越來越大,它們共同呼籲改革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結構,更好地承擔起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重擔,讓聯合國更具代表性,民主性,地域性。

    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和作用

    “安理會”是聯合國的核心機構,共有15個理事國,其中有五個是常任理事國。在面對重要的國際問題時,安理會作出的決定對全體會員國具有法律約束力。對於國際和平與安全的重大問題,安理會有權採取包括武力在內的軍事行動,有權調查引起國際爭端或摩擦的起因,並提出解決的辦法;有權斷定破壞和平的侵略行為,並有權採取強制措施。安理會的決議對全體成員國均有約束力,也有權對有不執行者採取懲罰的措施。

    對於重大的國際問題,安理會採用投票表決的方式形成決議。投票時,十五個理事國中有九個以上贊成、並且五個常任理事國均沒有投反對票,決議才能透過。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在表決時,如果有一個常任理事國投反對票,即使其他十四票都是贊成票,決議也無法透過。

    安理會是建立在二戰勝利後的雅爾塔體系基礎之上的,隨著冷戰的結束,國際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五個常任理事國暗中鬥爭非常激烈,在很多問題上難以達成一致。因此近年來,要求安理會改革的呼聲很高,印度、日本、德國等國更是多次提出增加常任理事國的要求。在這幾個國家中,印度是最迫切想要進入安理會的國家,沒有之一。

    長期以來,印度認為自己早就具有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資格和能力。印度人口全球第二、國土面積第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願意承擔更多、更大的全球責任。印度總理辛格多次提出:“擴大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吸納印度成為常任理事國,是聯合國能夠真正成為一個更具代表性的實體而邁出的第一步,我們也已經做好了接受常任理事國職責的準備,我們能夠勝任這個責。”

    印度積極“入常”的原因

    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蘇聯的解體使印度失去了一個強有力的國際盟友,印度需要尋求更廣闊的外交舞臺,獲得外部安全保障。

    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克什米爾領土之爭,是印度當前面臨的最大的國家安全問題。印度反對克什米爾問題國際化,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堅持原不接受第三方調解。如果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了否決權,就可以挫敗任何可能對克什米問題的干預。

    對印度而言,“入常”不僅可以維護國家安全利益,還可以增強國家和民族自豪感,擴大政治影響力,最終實現印度的確大國夢。

    印度有著濃厚的大國情結,印度人常以擁有源遠流的文化而自豪,認為印度應當獲得更高的國際地位。印度人有著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實現印度的大國夢,是當代印度外交的總目標。

    印度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緣戰略位置,其經濟經過20年的市場化改革,已進入高速增長期。1998年印度成功進行了核試驗,成為事實上的擁核國家,取得了國家間較量的“政治平衡器”。同時印度一直致力於建設一支海陸空三位一體的軍事力量,是當今世界軍事強國之一。

    在科學技術上,印度擁有一支強大的科技隊伍,是世界公認的科技強國之一,在資訊科技、生物技術和核能技術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這一切的一切,都讓印度的底氣越來越足,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心情也越來越迫切。

    印度“申常”的動作

    1992年,印度與日本、巴西等國促使聯合國通過了4762號決議,決議要求承安理會在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前提下,對聯合國及安理會進行必要的改革。在第48、49屆聯大上,印度多次表明自己對安理會改革的立場和態度:要求改革聯合國安理會,早日改變聯合國不符合現實世界的狀況,發展中國家應當更多地參與國際事務中來。

    印度要求入常的一個重要理由是:安理會不應該把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排除在外。印度多次強調自己的人口優勢和經濟實力,印度認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的、具有巨大經濟發展潛力的大國,要求獲得安理會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是理所當然的。

    印度指出聯合國應變成一個更能代表世界的,與我們的利害、期望更相符的組織,聯合國的改革必須包含安理會常任和非常任兩類席位的擴大。為此,印度聯合了日本、德國,巴西向聯合國提交了“四國提案”,提出安理會改革的任務是透過增加大國或有影響的發展中國家,提高安理會的代表性和效率。

    為獲得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所需的選票,印度不遺餘力的拉攏亞洲、非洲和拉美等發展中國家。印度在南亞倡導區域合作聯盟,成為東盟的對話國,加大了對非洲的外交攻勢,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積極參與人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工作。

    為了擴大聲勢,印度與日本、德國、巴西組成“四國戰略聯盟”,對“入常”進行集體進攻。但現有的五個常任理事國都反對再增加常任理事國,因為美、俄都不願意權力被稀釋,因此印度的“入常”要求也一次次的碰壁。

    不過,有著強烈的“大國情結”的印度不會放棄自己的夢想。現任總理辛格就在不同場合多次說過:“當印度足夠強大時,常任席位自然會來臨。”

    印度入常的前景

    近年來,國際形勢發生了極為深刻的變化,一些發展中大國在追求發展的同時,都力爭能在國際舞臺發出自己的聲音。印度把謀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作為外交目標,說到底是因為安理會目前的權力結構不能滿足他們的利益需求,因此要求重新分配國際權利,更好的維護自身利益。

    但是擁有一票否決權的現任五大常任理事國,是聯合國的既得利益的者,他們要保持自己在安理會的地位,就一定要避免出現新的享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使自己的權力被稀釋。

    印度“入常”不僅面臨著與現有的“五常”之間的爭鬥,還要與同樣有“申常”需求的日本、德國等國家展開競爭。“入常”是一個國際社會權力的重新分配,對此同樣有著迫切要求的並不止印度一家。

    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聯合國的任何改革,都會受到美國態度的影響。對美國來說,現有的五常制都已經制約了美國對全世界的領導地位,如果再增加幾個新的常任理事國,必然會使聯合國領導權更為分散,加大美國對聯合國控制的難度。這就決定了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的基本態度:安理會越小越好,最好是美國一家說了算,反對安理會擴大。

    事實上,美印關係並沒有印度人想像那麼親密。印度雖然是“民主國家”,但美國對冷戰期間印度依附蘇聯的事一直耿耿於懷,更不希望看到印度成為南亞的霸主。特別是印度總理辛格在接受美國《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印度與美國的關係不會以犧牲印俄關係為代價後,美國認為印度對安理會席位的追求背後,是不是有俄羅斯的“黑手”一直抱有懷疑態度。

    印度的外交戰略目標間主張多極化,使自己成為多極化中的一極,這與美國的“單邊主義”霸權戰略意圖是相沖突的。在對外關係上,美國從來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準繩,因此美國雖然願意加強同印度的關係,但在印度入常的問題上,不可能支援印度。

    對俄羅斯來說,謀求恢復昔日的大國地位是其外交戰略的核心。俄羅斯在一定程度上希望印度、日本等四國“入常”,讓安理會出現相互制衡的力量,形成幾個陣營,以便牽制美國,擴大俄羅斯戰略活動空間。

    但是但俄羅斯對印度也有顧慮。現在的印俄關係不同以往的軍事同盟性質,在印美關係不斷改善的今天,印度未必能如以前一樣與俄羅斯站在相同的立場,所以支援印度入常時也充滿顧慮。

    目前,印度等國家還無法與五大常任理事國相抗衡,還需要較長時間的發展,才有可能造成國際權力的再分配。所以在短時期內,印度入常,還只是個夢想。

  • 2 # 歷史神秘人

    都說城市套路深,其實聯合國裡面套路更深,印度五次入常申請都被中美俄法英五個常任理事國像猴一樣耍了個遍,可明知道被耍印度就是孜孜不倦想入常,真是執著啊!

    印度想入常是印度大國雄心的延伸,印度不想別人叫他“阿三”想做“老大”!印度一直有大國夢,一直想成為世界性的大國,這是建國時候就開始了,同樣印度人自信認為自己是世界大國,為什麼不能入常呢!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強的國家,這些年印度經濟騰飛,人口也多,實力上升,讓印度人信心滿滿,認為自己就應該和聯合國五常一樣的地位,管理著世界事務,一旦印度入了常,對提高印度的影響力和威望就是巨大的,就說明在世界中,印度不再是大國的棋子,而是制定規則的人,影響別國命運的下棋人!沒實力就算了,可印度這些年發展快啊,當然不想做別人的棋子,我也要做有地位的人,也要做老大,五常就是世界最頂級的存在,你進去了就是表明你是世界最強國家之一,這聲譽和威望是無可比擬的,這感覺多爽啊,印度人總有成為大國的信心,所以從來沒有放棄入常!

    入常了對印度有著巨大的政治好處,五常可是特殊的存在,特殊在於一票否決權,這權力牛啊,可以隨時過問其他世界國家的事務,而其他國家不能威脅到五常的利益,說白了只有我打你的份,沒有你打我的份,那分利益的時候,既然是五常佔最多了!印度入了常,有了一票否決權對印度的領土擴張是積極意義啊,因為印度和周邊的國家都有領土糾紛,那印度有了這權力就意味著聯合國以後對印度不利的議案都不能透過,因為印度使用否決權嘛,讓印度處於最有利的地位!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有克什米爾領土爭端,以後關於克什米爾的解決方案對印度不利的都不能透過,就決定了印巴爭鬥中,印度永遠壓著巴基斯坦,這感覺多爽啊!還有就是經濟的好處,聯合國有很多機構,最重要的就是經濟貿易機構,聯合國可以對任何一個國家進行經濟制裁,在國際貿易中,自然五常佔有最多利益,畢竟規則都是五常制定的,制定規則的人自然制定對自己有利的規則啦,你是老大,別人都給你面子,面子是可以賺到錢的,白得的錢多爽啊,印度要發展經濟,就必須成為遊戲規則的制定者,你的經濟才能更進一步,印度明白這個道理,老大都是吃肉的,小弟永遠喝湯的命!

  • 3 # 明空奕奕

    不僅僅是印度,應該是所有非常任理事國都有夢想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吧!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這種政治特權是印度意圖“入常”的主要原因。

    聯合國安理會的“一票否決權”,可以在聯合國重大國際問題上為不符合自己政治主張的決議進行一票否決。而且加入常任理事國可以大大提高印度的國際地位,這符合印度野心勃勃的政治心態。

    這些年印度日漸崛起,印度經濟發展迅速,一步一步朝著大國方向挺進。在經濟發展迅速的同時,印度一步一步在國際社會謀求自己更高的國際地位。也可以理解,印度這種做法是理所當然的。不過,個人看法是,印度距離大國強國的確還有一段距離。

    印度是國際政治格局中“後起之秀”,印度的人口紅利越來越明顯。印度既有豐富廉價的勞動力,同時印度也是一個廣闊的消費市場。印度經濟引擎的快速運轉,是印度入常的底氣所在。

    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印度是重要一環。如果能爭取到印度的支援和幫助,美國的亞太戰略將事半功倍。美國等大國在經濟給政治等方面刻意拉攏印度,印度有點忘乎所以了。“入常”成了他謀求實際意義上大國地位的重要一步。

    個人觀點是,印度的“入常”之路並不平坦,首先印度在國際社會的政治和軍事存在感真的不太明顯,頂多在南亞地區還算是鼎鼎有名。還有印度亟待解決的社會宗教等問題更是讓印度在國際社會“矮人一頭”,入常更是妄想,印度要想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4 # 木春山談天下

    印度之所以想入常有兩個基本理由——

    第一,印度認為自己條件符合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改革標準。

    第二,印度認為自己能獲得大部分聯合國成員國的支援。

    其實不止針對印度,其他任何想入常的國家,都要滿足這兩個基本點。

    也就是能力和人緣。

    先從能力上講——

    如果一個又窮又小又沒存在感的國家,你讓他入常他也不敢主動接這個茬。就因為能力不行。

    自己有幾斤幾兩重,每個國家心裡都有數。

    印度之所以敢入常,就是因為印度認為自己不含糊。

    其實也確實如是。印度是如今GDP全球第六大國,連續十多年GDP增長平均7.5%,為全球脫貧乃至12億人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印度還是聯合國維和部隊派出人數第二多的國家,特別是印度女兵,在很多專業領域讓聯合國多次表彰。這也是印度認為可以入常的國際貢獻之一。

    印度還是第三世界的領頭羊,70年來一直是很多發展中國家的翹楚,比如不結盟運動和77國集團,印度都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而聯合國改革的一個方面正是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

    因此以上種種,無論政治經濟還是國際影響力,印度都有能力爭奪常任理事國席位,所以他們才敢想,而且有實際行動。

    再從人緣上講——

    國際關係和人際關係差不多,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個好漢三個幫。

    美國這麼牛,還需要時不時籠絡一些拉美小國在聯合國投票時支援他的決議呢。

    所以印度如果要入常,人緣非常重要。畢竟聯合國改革肯定需要聯合國全體會員國投票透過,這才名正言順。因此國際關係好壞,肯定能決定聯合國改革是否順暢,更能決定這些國家能否入常的命運。

    印度的人緣不錯,舉個簡單的例子就能看出。

    全世界能和俄羅斯和美國這兩大對頭都搞好關係的國家不多吧!印度就算一個。

    該國不僅有美國的大量軍事裝備,俄羅斯也是長期以來的老主顧,甚至歐洲的法國對印度也有很多吸引力。

    印度長期是俄羅斯的朋友甚至準盟友;也被西方稱讚為是全球最大的西式民主國家。

    能獲得各方如此高的評價的共識,印度不說獨一無二,也確實在國際社會上比較罕見了。

    所以,印度人有信心入常。

    木叔也是這個看法——如果聯合國改革安理會,印度肯定是第一批入常的。

  • 5 # 白狐令

    簡單說就是想獲取更多國際話語權,同時也想展示自己是國際社會大國的國際形象,比如印度搞大空技術,為印度發展謀求更多軟實力。

  • 6 # KING21837

    聯合國真正需要改革的是,取消中美俄英法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聯合國的事由其成員共同協商解決。取消一票否決權,採取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免得大家想入常。也斷絕美國在聯合國謀取霸氣

  • 7 # 銘蘇先生

    印度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經濟實力已躍居世界第七,軍事實力位居世界第四(根據全球火力指數網排名),儼然印度已經成為世界大國。但是印度認為目前的國際地位與自身的實力不相匹配,印度需要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需要進入五常俱樂部。

    印度之所以一直謀求入常,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印度綜合實力已經非常強大。

    印度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人口13.24億人,2018年GDP2.69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七,軍事實力排名世界第四。印度認為自己已經達到加入五常國家的標準了。

    印度雖然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但是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前列,再加上龐大的消費市場和人口紅利,印度經濟處於高速增長階段,經濟實力逐年增強。這幾年印度在大力發展軍事力量,購買世界先進軍事武器裝備,根據全球火力網站排名,印度軍事實力已經進入世界前四。在整體實力增強的基礎上,印度迫切的需要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和影響,而入常就被提上議事日程。

    第二、印度實力與自己的國際地位不匹配。

    印度自從建國以後就開始謀求成為世界大國,印度透過一系列的操作對南亞地區進行了有效整合,使印度成為南亞地區的主導國。印度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印度已經不滿足自己的影響力侷限於南亞一隅,而是從南亞走向世界,成為世界大國。

    我們知道五常國家現在都有美、中、俄、英、法,這五個國家既是核大國,也是世界強國,綜合實力也都是排在世界前幾位的。五常俱樂部的國家在聯合國安理會擁有一票否決權,這是很多國家夢寐以求想擁有的權力,印度作為一個後起之秀,自然也非常想成為五常俱樂部的一員。印度印度一旦加入五常俱樂部,不但提升了自己的國際地位,而且還能夠與五常大國平起平坐,這可以滿足印度的虛榮心。

    第三、印度入常有多個國家支援。

    印度這些年為了能夠入常進行積極的外交努力,印度還與有著同樣入常需求的日本、德國、巴西組成四國集團,企圖透過集體的努力迫使聯合國安理會改革,以達到入常的目的。

    印度在同其他國家發展友好關係的時候,都會要求對方同意支援印度入常,印度透過這種外交努力已經獲得很多國家支援。比如美國、俄羅斯、日本、越南等國。所以印度認為自己入常有了群眾基礎,可以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了。

    印度迫切入常心情可以理解,這有利於提升印度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也可以滿足印度成為世界大國,與五常大國平起平坐的虛榮心。但是,安理會改革涉及到很多方面,尤其是現有五常國家權力的稀釋,這使五常國家對安理會改革比較慎重。雖然已有多個五常國家支援印度入常,但是他們如果不支援安理會改革,那麼印度的入常夢也實現不了。

  • 8 # 夢裡青山1

    (印度總理莫迪)

    進入聯合國安理會,成為常任理事國之一,可能地球上每一個國家都擁有這樣一個夢想,作為世界人口第二大國的印度更是如此。

    成為常任理事國之一,在聯合國主席臺上就擁有一席座位,受到其他國家矚目,成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就能夠主導國際事務,發表本國的立場和意見。身份與地位也會得到很大提升。更主要的是擁有一票否決權,可以在任何時候否決其他國家對自己的不利提案,也可以維護兄弟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利益。

    這些是印度近年來孜孜不倦,夢寐以求進入安理會成為第6常的主要原因。

    印度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人口排名世界第二達到13.24億,2018年國內GDP約2.69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七位,印度是世界軍火市場的大買主,透過一擲千金買買買,把本國軍隊打造成萬國牌武器裝備國,自稱世界第四軍事強國。雖然在外人眼中有點名不符實,但不可否認,印度龐大的體量,自我良好的感覺,使他認為已經具備成為安理會第6常的基礎。(聯合國安理會)

    印度是南亞大國,視南亞為自己的勢力範圍,把許多南亞小國當作禁臠,不容其他國家染指。印、巴兩國因為克什米爾歸屬問題,多年來衝突不斷,時常爆發流血衝突,如果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對自己在南亞的地位在起到鞏固作用,對巴基斯坦也會產生威懾影響,便於對地區性的事物做出利於己方的提議。這些也是印度期待入常的原因。

    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戰勝國為了掌控世界,解決一些國際大事而成立的國際機構,美中俄英法是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國際道義,對解決世界大事,擁有絕對發言權,“一票否決權”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這些都是印度垂涎三尺,夢想“入常”的動力。(印度泰姬陵)

    印度入常之路困難重重,安理會一票否決權是戰勝國在二戰中浴血奮戰、付出重大犧牲換來的成果,這種國際秩序已經維持了大幾十年,形成共識,想透過“和平演變”進入核心領導層,沒那麼容易。印度雖然不是戰敗國,但在二戰中沒有做出重大貢獻,現在常自詡為大國,但不是科技強國,國內很多方面問題巨大,還有待提高。跟一同申請“入常”的日本和德國相比較,相差很遠。

    雖然美國、俄羅斯都表示支援印度入常,但內心卻根本不願意稀釋自己的權力,到關鍵時刻只會作壁上觀,不會助他一臂之力。

  • 9 # 超然視野

    印度為什麼想要“入常”呢?源於印度的成為國際大國雄心,當然與印度一樣擁有這個雄心的國家不止印度一家,還包括德國、日本、巴西和墨西哥,或許還有土耳其和南非!這些國家同樣擁有成為國際大國的雄心!

    聯合國是二戰後,在戰勝國基礎上成立代替國聯組織的國際機構,而五常身份是,在二戰中為擊敗納粹德國和軍國主義日本做出巨大貢獻和犧牲的五個國家,五常擁有一票否決的權利正是他們曾經的奉獻的體現!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格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量亞非拉國家從殖民地獨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聯合國也因此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然而在蘇聯解體後,世界進入一超多強的格局,隨著德日經濟的恢復和壯大,亞非拉國家的經濟權重的增加,新的一輪對聯合國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強!

    印度自認為是一個擁有世界影響的大國,二戰中也為戰爭付出了一定的貢獻,尤其是印度擁有的體量和在經濟科技方面的成就,讓印度確認自己已經是可以比肩世界大國的國家,印度需要國際體系對其實力的認可,而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與五常在國際事務上平起平坐正是國際社會認可的結果!

    但是相對於支援安理會改革的國家來說,收成保守的國家也不在少數,尤其是這些國家主要還是擁有否決權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可想而知,印度入常的夢想實現起來有多麼艱難!

    但是對於國際格局的重大變化,聯合國也有必要進行相應的改革,若無視像印度這樣的新興大國的參與訴求,聯合國註定會成為二戰前的國聯,只會成為大國扯皮的場所和超級大國的玩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可以教幼兒園大班小朋友數學的網校或是APP?教的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