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赭壁
-
2 # 科研小蟲
晝夜長短是白天和黑夜長短,換一句話說就是有沒有太陽。
晝夜之間的變化是由於地球繞其軸心自轉引起的。如果地球沒有像以前那樣自轉,則晝/夜週期將非常不同,甚至可能不存在。日夜變化的時間長短取決於您在地球上的位置和一年中的時間。另外,白天的時間受地球軸的傾斜及其繞太陽的路徑的影響。
旋轉長度太陽日是24小時,是地球精確旋轉一週所需的時間,因此第二天太陽出現在天空的同一位置。但是,地球也在繞太陽移動,這種移動使測量日期變得有些複雜。地球自轉的實際時間要短一點-大約23小時56分鐘。天文學家透過觀察一顆恆星第二天出現在天空中同一地方所花費的時間來發現這一點,並將其稱為恆星天。
越來越短的日子儘管太陽日為24小時,但並非每天都有12個小時的白天和12個小時的夜晚。冬天的白天比夏天的白天短。這是因為地球的虛軸不是上下直線,而是傾斜23.5度。一年中,隨著地球繞太陽運動,夏季,地球的北半部向太陽傾斜,因此白天比黑夜更長。在冬天,情況相反。地球遠離太陽傾斜,夜晚變得更長。在春季和秋季,傾斜度既不是朝向太陽也不是遠離太陽,而是介於兩者之間,因此在一年中的這些時候,白天和夜晚的傾斜度都相同。
-
3 # 火花菌
因為地球在圍繞太陽進行公轉,太陽直射點位置會隨著四季來回變化,在太陽直射的地方晝夜平分,其餘時候晝夜是隨著直射點而變化的
-
4 # 寒蕭99
晝夜長短的變化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是由於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造成的變化。
首先,晝夜現象是由於地球的自轉而形成的,朝向太陽時就是晝,而背向太陽時就是夜。一晝夜的時間約為24小時,或者可以理解為每24小時地球自轉一週。
而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要圍繞太陽進行公轉,公轉一週的時間是1年。我們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日和年的概念就是來自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揭下來還有一個問題,如果地球的自轉軸垂直於公轉面的話,那麼一年中晝夜的變化不會很明顯,但偏偏地球的自轉軸與公轉平面不是垂直的,而是有一個約23.5度的斜角。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在一年中晝夜長短的變化。
由於地球相對太陽的位置不斷髮生變化,而地球的自轉軸基本上一直朝向一個方向,那麼自然就會造成在不同的位置上,太陽對地球表面照射的角度在變化。
反應到地球上,就是我們會發現太陽直射的角度會在南北迴歸線之間變化,北半球夏季時太陽照射角度更高,日照時間更長,而冬天正好相反。
如果固定在某個地點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到夏季,太陽昇起的方位會靠北,而冬季升起的方位靠南。這樣,太陽在天空行走的路線長度就會不同,自然晝夜的時間也會隨之變化了。
回覆列表
根據高中地理的知識,晝夜長短主要受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影響。因此想理解晝夜長短規律主要需要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規律。
如果你稍加留心,就會發現每天白天和夜晚的長度都是變化的——夏天晝長夜短,冬天晝短夜長,而在春秋季,晝夜長短差不多等長。這種現象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要想得到這個答案,還得從晝夜的形成原因說起。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它環繞太陽運動,約365天公轉一週。而在它公轉的同時,它還像一個陀螺一樣在自轉運動。正是這種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當太陽照射地球的一邊時,這邊為白天,而反面為黑夜。反之,當地球轉到另一邊時,這邊就成了黑夜,而反面成為白天。
如果從遠離地球的地方看地球,會發現黑的一面和亮的一面具有相等的面積,地球自轉也是基本均勻的,那為什麼我們會感覺晝夜長短髮生變化呢?原來地球自轉的赤道面並不是和公轉平面(黃道面)重合的,而是呈一個夾角,大約是23.5°。這就意味著,在地球環繞太陽公轉時,即使同一地點不同時間受太陽照射的角度也不相同!
當地球運動到6月,太陽直射到地球北半球的時候,會發現北半球亮的一面比黑的一面大,也就是白晝時間長於黑夜,這就是我們所在的北半球的夏季。反之,當地球執行到12月,太陽直射到南半球時,會發現北半球黑的面積比亮的面積大,也就是黑夜長於白晝,這就是北半球的冬季。而在9月和3月,地球自轉軸和太Sunny垂直,北半球和南半球的黑夜和白晝長短就都一樣了。
這樣看來,地球的公轉和自轉造就了四季,也造就了寒帶、溫帶、熱帶等不同氣候帶。那麼地球上有沒有晝夜長短不發生變化的地方呢?有!在赤道上,白天和黑夜的長度就是永遠相等的。而越往南北極靠近,晝夜長短的變化就越劇烈,到了南北極點,就會出現半年白天、半年黑夜的情況。在中國,海南島的人們就不容易體會到日夜長短的變化,而在黑龍江漠河、新疆阿勒泰的人們,就知道夏天的白天比冬天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