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齲齒,分為急性齲、慢性齲、靜止齲和繼發齲。由於不同牙齒解剖形態和生長部位的特點,齲病在各牙的發生率出存在著差別。齲病的牙位分佈是左右側基本對稱,下頜多於上頜,後牙多於前牙,下頜前牙患齲率最低。

    1、急性齲:多見於兒童、青年人、孕婦等。病程發展快,洞內有大量軟化牙本質,色淡、溼潤,能用挖匙挖除。

    2、慢性齲:進展慢,洞內軟化牙本質少,洞壁堅硬,染色深。洞底有硬化牙本質。

    3、靜止齲:齲病發展到某一階段,由於區域性環境發生變化使齲病不再繼續發展,呈靜止狀態。

    4、繼發齲:齲病治療以後,在洞壁與修復體之間由於某些原因再次發生齲病,稱為繼發齲。

    齲病不僅可降低咀嚼功能、導致食慾下降,對未成年人來說,還會影響繼承恆牙的發育;可引起慢性根尖周炎,這種病可作為病灶牙使機體的其他組織發生感染;可引起牙體缺損,甚至引起牙列缺失,所以,患了齲病一定要進行正規治療。

    臨床上可見齲齒有色、形、質的變化,而以質變為主,色、形變化是質變的結果,隨著病程的發展,病變由釉進入牙本質,組織不斷被破壞、崩解而逐漸形成齲洞,臨床上常根據齲壞程度分為淺、中、深齲三個階段。

    1、淺齲:亦稱釉質齲,齲壞侷限於釉質。初期於平滑面表現為脫礦所致的白堊色斑塊,以後因著色而呈黃褐色,窩溝處則呈浸墨狀彌散,一般無明顯齲洞,僅探診時有粗糙感,後期可出現侷限於釉質的淺洞,無自覺症狀,探診也無反應。

    2、中齲:齲壞已達牙本質淺層,臨床檢查有明顯齲洞,可有探痛,對外界刺激(如冷、熱、甜、酸和食物嵌入等)可出現疼痛反應,當刺激源去除後疼痛立即消失,無自發性痛。

    3、深齲:齲壞已達牙本質深層,一般表現為大而深的齲洞,或入口小而深層有較為廣泛的破壞,對外界刺激反應較中齲為重,但刺激源去除後,仍可立即止痛,無自發性痛。

    齲齒是一種進展緩慢的疾病,剛開始發生的時候,患者基本上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因為這時齲病的破壞還只限於牙齒最外層的牙釉質。牙釉質雖然是人身上最堅硬的組織,但是它沒有知覺。

    這一時期雖然還沒有症狀,然而病牙實際上已經發生了變化。病變地方的牙釉質出現了色斑,顏色灰白但沒有光澤,隨著病變的發展,逐漸變成黃褐色,進一步就會形成淺淺的齲洞。在牙齒咬合面的溝裂裡,早期的齲齒表現為黑色的損傷,如果用口腔科的探針進行檢查時,損壞的地方能夠把探針勾住,說明已經產生了溝洞。對於這種早期的牙釉質齲病,一旦發現,不能因為沒有痛苦就加以忽視,而應該作早期處理,阻止繼續發展。

  • 2 # 牙科醫生造齒農

    自我判斷嚴重程度,等自己發現了很多就晚了!

    牙齒吃到甜的,酸的食物不舒服了就可以及時就診了。

    等到遇到冷熱刺激,疼痛,刺激去除疼痛立即消失,這個說明,已經蛀的挺深了。

    到了冷水,食物嵌塞到蛀洞裡疼痛明顯,再不及時補牙就晚了。

    等到了冷熱刺激去除後還是會痛了,那麼恭喜你,牙神經發炎了。自發痛夜間痛明顯,哪怕止痛藥也沒有效果了。

    之前遇到一個患者牙齒之間的蛀洞,自己感覺到了也才1周多的時間就已經牙神經發炎了。

    所以定期的檢查非常有必要,防範於未然!因為有些蛀牙你可能發現不了,需要透過醫生專業的檢查!

  • 3 # 牙牙保鏢007

    本文導讀:得了齲齒,如何自我判斷嚴重程度。作為具有多年臨床工作經驗的口腔醫生,我的回答是:建議一年至少於口腔科行一次健康體檢,當發生齲病時,不能拖延,也不需要自我評估損害程度,及時處理就是正確的,專業的事情請交給專業的醫生來處理。

    什麼是齲齒

    齲齒,又被大家稱為“蟲牙”,多數人也認為就是喜歡吃糖而導致的。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的,齲齒是牙齒組織發生細菌感染而引起的,吃糖僅僅是發生的一個因素。

    齲齒,特別是乳牙的發生率很高,需要引起重視,只要發生了,就需要及時就診並予以積極處理。

    齲齒的分度

    按牙齒損害程度分為三種。

    1.淺齲

    牙齒組織剛剛發生齲病,病變比較表淺,此時一般沒有任何不舒服的表現,僅僅自覺牙面粗糙,有刮舌的感覺。此時,可以一次性去除齲壞的部分,選用合適的材料進行充填,若是拖延,將會導致牙體組織更嚴重破壞。

    2.中齲

    牙齒的病變進一步發展,累及牙本質層,已經形成很明顯的齲洞,常常食物殘渣嵌塞明顯,不易清潔,口腔異味較明顯。

    機械性刺激將會導致明顯的痠疼不適,此時需要徹底的去除病變部分,預備洞型,恢復牙齒的完整性,儘量避免病變繼續進展。

    3.深齲

    牙齒的病變已經侵及牙本質深層,距離牙神經較近,進食時冷熱刺激進入較深的窩洞將會引起明顯的疼痛不適。早期刺激去除時,疼痛立即消失,晚期,疼痛時間將會持續較長時間。

    此時齲壞組織可能需要分次去除,觀察無明顯症狀後才可以補牙,若是引起明顯的自發痛症狀,則需要完善根管治療術。

    知識拓展:齲病的預防

    牙齒的齲病發生率很高,而且會帶來諸多疼痛不適,因此預防齲壞顯得更為重要。

    齲齒預防3步走,1步:正確的刷牙、漱口,對牙齒進行塗氟、窩溝封閉;2步:定期口腔健康檢查及全口牙齒潔治;3步:牙齒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要拖延導致病變進展。

    總結:齲齒,牙體組織發生的病變,需要專業醫師來評估和積極處理。如果沒有引起重視,將會累及牙髓組織,引起嚴重的疼痛不適,甚至拔除牙齒的可能。因此,作為口腔醫生,我提醒您,發生口腔問題,不要自我評估,積極就診給與合適處理就行!

    碼字不易,點點關注吧!

    配圖: 網路(侵刪)

  • 4 # 口腔修復醫生劉學

    患了齲齒,最好的節決方式應該是儘快到專業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配合相應的治療,當時自己也可以確認一下自身的情況,對自己的牙齒有一個大致的瞭解。自己的齲齒屬於那種情況?

    第一階段:牙齒咬合面有黑線,大牙一般最常見,說明開始蛀牙了,牙釉質被細菌齲壞,但不痛不癢,會出現窩溝齲得及時補牙,而不是去洗牙;

    第二階段:牙齒出現小黑洞,說明引起中度蛀牙,細菌腐蝕來到牙本質,伴隨著牙齒敏感,黑色腐敗物質其實就是細菌的產物,這時候還可以再補牙;

    第三階段:牙齒超過一半爛掉,說明已經重度蛀牙,細菌傷及牙髓牙神經,還伴隨著劇烈疼痛,牙神經病變這時得根管治療處理,挽救傷痕累累的牙齒。

    各階段怎麼治療?

    這裡的階段是在醫院進過檢查後的確診結果,而不是自己透過肉眼辨別簡單的出來的結論,應當注意。

    淺齲和中齲沒有傷及牙神經,可以把齲壞的牙體清除後,進行補牙即可,治療相對簡單,修復的牙齒的色澤和使用效果都和真牙沒有區別。

    但是深齲已經傷到牙神經,此時不能簡單的補牙,需要進行根管治療,把受損的牙神經清除乾淨,然後填補根管,最後為了保護失去營養供給而變得脆弱的牙體,需要戴牙冠保護起來,延長使用壽命。

    當然,一單發現齲齒,應當儘早去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護牙齒不會繼續惡化。

  • 5 # 英博小課堂

    齲齒就是我們常說的蛀牙,也叫蟲牙,它是一種細菌性疾病,它可以繼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頜骨炎症。如果發現齲齒不及時治療,病變繼續發展,形成齲洞,終至牙冠完全破壞消失。

    蛀牙形成的因素:

    很多人都認為引起蛀牙的原因是因為過量的攝入糖分,其實還需要補充的是,引起蛀牙的真正原因是口腔中細菌產生的酸。在碳水化合物類食物的影響下,這些細菌產生酸--而糖是典型的碳水化合物。實際上,大米、土豆、麵包、水果和蔬菜都含碳水化合物。

    這些酸腐蝕牙齒,就會形成極其細微的洞供細菌寄居,平常的牙刷和牙線根本觸及不到它們,無法做到徹底的清潔,所以,細菌持續新陳代謝,吸收碳水化合物併產生酸,齲洞就會越來越大。

    少喝酸性飲料:

    我們前面提到的酸是產生齲齒的重要原因,因此過量的飲用碳酸飲料很可能會危害你的牙釉質。酸可以剝落牙釉質,削弱牙齒。如果牙齒失去了表層牙釉質的保護,裡層的牙本質暴露出來的話,會更容易引發蛀牙。

    蛀牙人群:

    關於齲齒的患病人群,很多人也常常出現認知偏差,部分人認為,蛀牙往往兒童患者比較多,然而,任何一個年齡段的人也會出現蛀牙的問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口腔清潔不到位,大量的細菌存留都會引發齲病,對於老年人來說,嚴重齲壞可造成大部分牙齒缺失或全部缺失,加重了老年人的胃腸負擔,不利於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齲齒的形成不易察覺:

    很多人認為齲齒髮生時自己是可以感受到的,所以通常認為牙齒無不適感就說明自己的牙齒足夠健康,其實並非如此,輕微的蛀牙是沒有任何症狀,只有當蛀牙變得更加嚴重且傷害到神經時,我們才會感覺到疼痛。任由蛀牙發展會導致更大的麻煩,也許需要做更加昂貴的手術(例如根管治療)。所以,定期的口腔檢查才會那麼重要。

    一旦齲洞開始形成了,它就不會自我修復,而是會一直髮展下去。

    臨床上按照齲壞的深度對其進行分類,將其分為淺齲、中齲、深齲。

    1、淺齲:病變僅限於牙本質,無不適感覺,探針檢查有粗糙感,應及早進行充填,防止進一步加深;

    2、中齲:進食冷、熱、酸、甜等食物出現不適感覺,可充填治療,治療完畢注意口腔衛生;

    3、深齲:病變達到牙本質深層,未到達牙髓,充填治療後,可引起牙神經反應,出現自發疼痛時,應及時治療。

    得了齲齒一定要第一時間去治療,以免對口腔造成更大的傷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伊如果開戰,伊朗一次性使用幾千枚導彈對美國航母戰鬥群發起攻擊,能不能打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