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uscleleo夜鳴豬

    影片編碼演算法是不斷的在發展的,當然演算法的研究肯定要比硬體超前一些,但釋出實用的技術標準也不會超前太多要不然就沒人用了。MPEG1應該是第一個大規模商用的標準了,不過釋出之後反響不大。各大廠都看不上,在製作MPEG2標準的DVD。這件事就被中國廠家鑽了空子,萬燕先搞出來第一臺VCD然後大家一擁而上都在做,國外大廠也後悔了,趕緊跟進。其中發財的就有現在手機風生水起的藍綠OV兩廠的前身步步高。這時候電腦是沒法直接解碼VCD的,因為算力不夠,需要硬解壓卡。後來CPU算力過了兩三年跟上了,才有了風靡一時的超級解霸軟解。再後來到了DVD時代外國大廠開始割韭菜了,國內廠家雖然也在做,但因為專利費沒掙到什麼錢。電腦上播放MPEG2同樣也是滯後一年多CPU才能跟上。不過大家也不著急,也就沒有出現DVD硬解壓卡這種玩意。再後來網際網路慢慢開始普及先是RM大行其道後來進化到RMVB。同時MPEG4統一了DIVX和XVID還有AVC。再後來併入H.264家族。這一系列電腦硬體到沒拖後腿,主要因為有了顯示卡硬解。藍光機徹底退出主流了。到如今H.265開始普及逐步替代H264但這次升級更平滑,各種智慧電視和電視盒子基本都支援硬解。說了一堆,就是想回答你,主要是因為硬體的效能和成本制約。

  • 2 # 繁星落石

    H264第一版終稿於2003年提出,是由H26x的制定組織和MPEG的制定組織組成的聯合制作組來完成的。H264提出以後也是被作為了MPEG的第十個部分存在,所以不是MPEG4格式和H264是衝突的,只是不同組織對標準的稱呼不同。

    從格式上來講,H264更適合作為流媒體的壓縮方式,可以提供高效穩定的壓縮,並且具有較好的還原度。那麼就此來說,10年前流媒體的發展還十分有限,大部分媒體內容還集中在介質媒體中,那麼對於H264的壓縮方式肯定支援是不夠的,畢竟想要解決支援問題,除去目前看起來比較方便的軟體升級,硬體也需要改變。

    現在之所以編解碼方式變化得很快,是因為對於很多裝置來說同時支援軟硬解碼,即使硬解不支援,軟解也可以做到類似的程度,至少不會影響播放,但是軟解是建立在處理器效能的基礎之上的,10年前的處理器效能和現在不可同日而語,大範圍採用軟解可能是災難性的。

  • 3 # 高科技讓人煩惱

    其實類似的演算法很早就有了,二十年前找影片演算法資料,裡面就提及高壓縮演算法,雖然只有描述沒有實質內容,壓縮效果按當時的描述與h264相當。只不過最後對該演算法有一句:美國軍方專利。所以當時沒同類演算法不是沒有,而是有人不允許有。

  • 4 # 光頭老大51014380

    MP4,RMVB等是瓶子(封裝格式),H.264等相當於水。

    你看到的只是分裝格式的不同,其實沒有衝突,一直都在用。

    同格式同一影片檔案大小不同,除了壓縮率不同外,也有可能就是採用了不同的壓縮編碼。

    H.265相對應用的少一點,但H.263和H.264在各種封裝格式之間一直是共存的。

    格式轉換實際上只是轉換的封裝,並不是轉換的壓縮編碼,所以早期的一些影片轉換直接改檔名字尾就可以播放(現在有很多也可以)

    現在各種影片網站出現的各種花樣的影片格式其實就是換個瓶子裝水,下載的影片找不到相應的轉換軟體你可以試著桌上型電腦直接改檔名字尾,你會發現驚喜的,很多影片就可以直接播放(播放器裡有相應編碼的解碼器就可以播放)

  • 5 # 月半月半不吃也胖

    誰告訴你十年前不用h264編碼的?只是能硬體編解碼還不普及,都是軟體實現,至於你的問題,應該是沒搞清編碼和封裝的概念

  • 6 # CYakina

    硬體跟不上,h264的普及索尼佔了大頭,他的相機和攝像機都支援avchd格式,其他廠家當時還是mpeg4或者avi

  • 7 # 匯聚魔杖

    H264和H265是數字影片編、解碼器的標準。H264標準的進化史:

    1998年1月份標準開始草案徵集。

    1999年9月完成一個草案。

    2001年5月指定了測試模式TML-8。

    2002年6月在JVT第5次會議通過了H264的FCD版。

    2003年3月正式釋出。

    2005年又開發出H264的更高應用標準MVC和SVC版本。

    H264標準的主要目標是:

    與其他影片編碼標準相比,在相同單寬下提供更加優秀的影象質量。透過該標準,在同等影象質量下的壓縮效率比以前的標準(MPEG2)提高2倍左右。

    2012年8月愛立信公司推出了首款H265編解碼器。

    6個月後,國際電聯(ITU)正式批准通過了HEVC/H265,標準全稱為高效影片編碼,相較之前的H264有了相當大的改善。

    H265旨在在優先頻寬下傳輸更高質量的網路影片,僅需原先的一般頻寬即可播放相同質量的影片。這樣,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裝置就能夠直接線上播放1080P的全高畫質影片。H265標準也同時支援4K和8K超高畫質影片。可以說,H265標準讓網路影片跟上了顯示屏“高解析度化”的腳步。

    為什麼10年前沒有馬上採用H264和H265呢?

    H264的壓縮效率比MPEG-2提高了1倍多,其代價是計算量提高了至少4倍,導致高畫質編碼需要100GOPS的峰值計算能力。這也就是為什麼H264和H265沒有馬上流行的原因。計算機的任何一個標準都是等相應的硬體開發商開發出相應的硬體(當時是有相應的硬體,只是開始時沒有大批次生產),然後影片分發商開始使用這一標準,慢慢才會被普通大眾使用者消化和吸收,這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 8 # 帥鍋1937

    發明出來了不等於有好的實現 硬體支援需要時間,海康就是行業還mpeg2的時候 他們實現了 硬體的h.264 baseline ,佔領市場先機,一統江湖

  • 9 # Straydogsss

    就拿H.265來說,2013年出來的,但是到2018年才開始比較多看到使用H.265標準的。標準出來之後,先要硬體配置跟上。還有H.265因為一開始的時候編碼器的不完善,很多情況下表現的還不如H.264。所以一個新標準從出現到使用還有大規模使用到最終成為主流是需要很長時間的。

  • 10 # 天平147267671

    從最早的MPEG-1,2,4,到H.264,H.265,標準從提出到落地總是需要時間的,進入主流應用,不能僅僅是電腦軟體的編解碼,還需要硬體支援才完美,除了電腦之外,其他裝置一般都需要SOC硬體支援才可以。

    我是做安防的,海康好像2004年就推出了H.264的裝置,到2014年才出了H.265的裝置直到2015下半年,才完善了前後端解碼全系的H.265裝置,這個時候很多廠家連H.265前端都沒有

  • 11 # 湛藍天空下的Sunny

    大家都知道鈦合金眼睛框好,但有幾個買的?同理,大家都知道264.265好但基礎硬體不支援,沒有普及的基礎,誰用?換個說法,你有264檔案.非編不認,播出不認,傳輸裝置不認,你要它幹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光速是不是被神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