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東丁丁金服
-
2 # tyctyc
歷史上,一個新的國際秩序往往透過大規模戰爭來實現,正是二戰促成了兩個超級大國的出現。二戰前,可以說是列國爭雄,德、蘇、美、英、日經濟、軍事實力相差不大,應該是多級世界。二戰中,德、日戰敗,英國國力耗盡,殖民地盡失,日不落帝國走向沒落。兩個戰勝國,美蘇由此也成為世界超級大國。
事實上,美蘇成為超級大國有其必然的因素,兩國共同特點是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從經濟看,二戰前美國經濟總量已據世界第一,只是軍事實力較弱,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國家轉入戰時體制,軍事力量迅速增強,進入世界二強。蘇聯建國後,實行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可以集全國之力,快速實現工業化,保證了國家經濟尤其是重工業、軍事工業的高速增長。衛國戰爭前,蘇聯的經濟、軍事實力已於德國不相上下,也正是有了雄厚的工業、科技基礎,蘇聯才會在二戰末期,以鋼鐵洪流席捲德國和東歐。二戰的結束,也就意味著世界由此進入美蘇爭霸的冷戰階段。
-
3 # 某不知名的菌事迷
二戰中在同盟國一方最強大的明顯就是美國和蘇聯兩個國家,他們都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實力,經濟實力和工業能力。蘇聯和美國都有巨大的國土,豐富的資源,人口在世界上也是前幾位的,並且都早早的完成了工業化。同時美國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出核武器的國家,蘇聯緊隨其後,兩者都建立了龐大的核武庫。,二戰後已經沒有國家能挑戰這兩個超級霸主的地位。
-
4 # 阿菜紐
二戰結束後,1.做為戰勝國,美國海空軍、蘇聯陸軍實力強勁,超過其它國家一大截。2.相隔不久都擁有了核武器。虜獲大批德國科學家,軍備科技大幅領先他國。3.可以在他們解放的國家領土上駐軍,獲得了巨大的影響力,各自獨霸東西歐。4.同時支援殖民地獨立運動,直接廢掉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國主義,並獲得廣大第三世界的支援,輕鬆將勢力範圍擴充套件到世界各地。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中,英法夥同以色列強佔蘇伊士運河時,二超出面干涉號稱不撤軍就“核平”,英法乖乖撤出,這次事件可以稱作二超開始主導世界事務的標誌,世界從此進入二超爭霸的階段。
-
5 # 青年史學家
美國、蘇聯成為超級大國,其實不是在戰後,而是在戰前就已經決定了。
先說美國,實際上在100年前就已經超過英國成為世界上經濟總量和工業產值最大的國家,在二戰期間,猶太人先進的科技和金融資源湧入,美國利用其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體系,生產出世界上最強大的空軍、海軍和陸軍,一舉擊潰德國成為自由世界的領袖。還大發戰爭財,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掌握世界最多的黃金儲備,美元和黃金掛鉤,當時的美國不論政治、經濟、軍事還是文化都堪稱世界一流。
再說蘇聯,早在二戰之前,蘇聯就確立共產主義制度,吸引了很多理想主義青年前來效力,蘇聯成為當時世界的另一面旗幟。蘇聯透過第一個五年計劃和第二個五年計劃,利用蘇聯舉國體制的優勢,優先發展國防工業和重工業,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一舉超過德國、英國、法國等,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透過二戰地利之便,解放一批小兄弟,將共產主義的旗幟插遍東歐,還接收了德國和歐洲大批的物產,還打擊日本關東軍,將戰略觸角伸向亞洲,成為二戰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再往前看,實際上這一格局的奠基期更早,在歐洲各國打的不亦樂乎,相互內耗的時候。美國已經統一了英屬北美殖民地、法屬北美殖民地和新墨西哥、阿拉斯加、夏威夷,俄國已經同意了西伯利亞,將港口建到太平洋和波羅的海,早已完成原始積累,擁有廣袤的疆域、豐富的物產、充足的勞動力和寶貴的發展機遇,至少在國家發展潛力上甚至已經超越歐洲大陸。
-
6 # 大眼睛仔仔
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回憶錄裡這樣描述自己參加雅爾塔會議的心情:“我的一邊坐著巨大的俄國熊,另一邊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
首先,從生產能力上來看,當時的美蘇兩國都是生產能力超強的國家。蘇聯的資源和生產資料十分豐富,再加上蘇聯可以舉全國之力來進行大規模大批次生產,其在一定時間的產量相當驚人。光T-34型坦克在戰時產量就將近八萬輛。蘇聯粗獷的生產方式,在一些資源貧瘠的國家看來,簡直是浪費。可沒辦法,人家就是有這麼多的資源,浪費得起;而美國就更不用說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美國的工業產量佔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一半以上,黃金儲備更是達到了3/4。1945~1969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翻了一番還多。”2015年,美國GDP還佔全世界GDP的24.32%。而二戰後的其他大國,德國是半條命都不到了;英國自己被戰爭拖累的疲憊不堪;法國自己都覺得自己底氣不足;日本更是在美國的獨佔之下。除了美國和蘇聯,其他國家都沒有如此強大的生產能力。
在軍力上看,兩國更是與其他國家拉開了不小的差距。戰後蘇軍總人數共計1283.98萬人,蘇聯完全掌握了陸地戰場的主動權。經過蘇德戰爭的洗禮,蘇聯機械化部隊身經百戰,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蘇聯鍛造出的那支所向無敵的裝甲部隊,是西歐各國的噩夢。如果1945年蘇聯在攻克柏林後沒有停止進攻的步伐,整個西歐沒有任何一支力量能夠阻止住蘇軍裝甲部隊的前進。德國、法國、義大利,甚至西班牙,都將倒在蘇軍的鐵蹄下。法國海岸很可能會第二次出現“敦刻爾克大撤退”。蘇軍坦克會直撲法國加萊海岸,除了英吉利海峽,什麼都不能能阻止得了蘇聯的坦克。你讓誰去攔阻?英國?英國當時根本沒有力氣再進行哪怕一場區域性戰爭了;德國,本來很能打,但那個時候再打下去,不是勝敗的事情了,而是國家就要崩潰了;法國?不好意思,沒它的戲份;義大利?別開玩笑了。也許,葉卡捷琳娜大帝的夢想,會在那一刻實現;而美國也不白給,飛機年產4萬架、坦克年產2萬餘輛,二戰期間美國共生產8萬多輛坦克,整個反法西斯盟國的75%的武器都由美國供應。戰時美國生產軍艦就像下餃子,日本生產一艘戰艦的時間,美國的好幾艘戰艦就已經下水奔赴而來了。美國損失一艘戰艦,好幾艘戰艦隨時就補充過來了。另外,美國的海軍和空軍,可以說是在世界範圍內橫著走,可以肆無忌憚地開到世界任何地方。其艦船數目,艦船總噸位,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空軍也是,美國可以出動1000架戰略轟炸機去實施戰略轟炸,這是其他國家所不能比擬的。在二戰後沒有被拖垮反而變得更加強大的,就只有美蘇兩國。
再者,從影響力上來看,東歐完全淪為蘇聯的勢力範圍,與其說是與蘇聯締結條約,不如說是成為了蘇聯的附屬國。國家完全聽從蘇聯的指令,社會模式完全照搬蘇聯體質,主權?在蘇聯領導人眼裡,這些小國哪裡應該有這樣的高等權利。想抗議鬧事?所在國家管不管?你不管蘇聯的武裝部隊可要過來“替你”鎮壓,“布拉格之春”就被蘇聯坦克無情地碾碎了;美國則是透過“馬歇爾計劃”來加強與歐洲的聯絡,充分展示了美國控制歐洲的戰略意圖。 “馬歇爾計劃”附加了苛刻的政治條件、放棄“國有化”計劃等較強冷戰色彩的內容,受援國須儘快撤除關稅壁壘,取消或放鬆外匯限制;受援國須接受美國監督。也就是說,受援國必須犧牲經濟主權。但“馬歇爾計劃”還有另一個作用,那就是為北約組織的形成奠定了經濟基礎。時至今日我們來看,北約有沒有美國,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組織,沒有了美國,北約就沒有了主心骨,什麼作用,什麼影響力,更是談不上。
-
7 # 分享那點事兒
首先來談談美國為什麼在二戰後能成為當時的超級大國?
1. 20世紀上半葉,兩次世界大戰造成了空前浩劫,世界上各主要大國除美國外幾乎無一 例外地遭到嚴重打擊或削弱。美國由於有兩洋之隔,遠離戰爭中心而免遭破壞,反而利 用大戰發了橫財。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由債務國一躍而為債權國,成為全世界金融中心和財政剝 削中心。二戰後,美國不僅擺脫了30年代嚴重的經濟危機與蕭條,而且大大發展了生產 力,促進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戰後初期,美國佔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產量的53.4 %(1948年),出口貿易的32.4%(1947年),黃金儲備的74.5%(1948年)。美國靠戰爭的輸 血而空前強大起來。當時,美國壟斷資產階級宣稱,20世紀是“美國世紀”。杜魯門總 統在1945年12月的國情諮文中說,“勝利已使美國人民有經常而迫切的必要來領導世界 了”。
2.《佈雷頓森林協定》確立了美元在戰後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領域的霸權地位,為美 國的經濟擴張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由於美國在國際貿易中佔有絕對優勢,1947年10 月於日內瓦簽訂的《關稅和貿易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同樣首先適應了 美國的需要。1999年美國以其佔世界4.5%的人口利用了世界85%的流動資本和72%的世界 儲備。難怪在兩極格局解體後,美國一再強調“這個由美國起領導作用的”、上世紀40 年代形成的世界秩序一直存在,而美國“仍然是世界秩序的核心”。
3.重視科技,加大科技投入,吸納全球科技人才。
再來談談蘇聯在二戰後能成為當時的超級大國?
從空間上來說,英倫半島雖然資源豐富但是沒有戰略縱深,受到打擊時也只能選擇硬抗而沒有迴旋餘地,這種情況下英國的工業基礎受到嚴重破壞,各種生產無法維持,如果不是美國源源不斷的輸血,英國應該早就投降了。在二戰中,蘇聯雖遭到德軍重創,但由於戰略縱深遼闊,基本工業體系並沒徹底癱瘓,在戰爭期間能生產上萬輛坦克上萬門大炮上千架飛機就可證明。
為什麼美國和蘇聯慢慢強大起來? 這跟它優越的地理位置有關係.。二站期間,拉丁美洲等美國是個離中心戰場遙遠的國度,所以沒有戰爭所帶來的經濟損害。而蘇聯幅員遼闊,本土也幾乎沒有受到戰爭的洗禮。
蘇聯的斯大林體制確保國家用較少的生產要素成本,最大限度地完成工業體系的建設,蘇聯計劃體制使國家可以有目的的對科研攻關進行定向推動,較快實現技術進步,蘇聯成立經互會,在東方陣營內部實現生產要素與產品市場的有序組合。
-
8 # 使用者5770541302
這是經過二戰曠日持久的戰爭之後產生必然結果,不過蘇聯主要是在軍事力量上更強,可以和美國相比,而在經濟等方面還是有較大的距離。
二戰結束後,世界的主要地區已經被打得千瘡百孔,很多此前的老牌強國也因此衰落。英國雖然有數百年的輝煌,但是經過一戰二戰的洗禮,已經不再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了,其次前控制的殖民地也開始紛紛脫離其控制。丘吉爾也由於意圖恢復英國國力重返霸權的政策被英華人民放棄,最終下臺。
法國則在二戰中早早亡國,戰後國內受損嚴重,百廢待興,其殖民地同樣正在脫離其控制。法國和英國等西歐國家都是依靠美國的援助才迅速發展了起來。而歐洲的其他國家,也深受戰火影響,德國已經是一片廢墟,外加戰敗國身份,軍隊都已經失去,更不可能成為大國。
而此時,美國成為了西方國家陣營的最強者,在戰爭中毫髮無損,綜合實力也因為戰爭大大增強,當時的美國整體實力是全球首位的,因此自然成了超級大國。而同時期的蘇聯,在戰爭中經過了錘鍊,擁有了一支龐大而戰力極強的軍隊,並在作戰中建立了一系列社會主義國家,因此也成為了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最強者。
而此時在意識形態上,西方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是格格不入的,自然會展開全方位的對抗,而美國和蘇聯也就站在了最前沿,影響力其他國家難以比擬。
回覆列表
為什麼美國和蘇聯慢慢強大起來? 這跟它優越的地理位置有關係.。二站期間,拉丁美洲等美國是個離中心戰場遙遠的國度,所以沒有戰爭所帶來的經濟損害。而蘇聯幅員遼闊,本土也幾乎沒有受到戰爭的洗禮。
蘇聯的斯大林體制確保國家用較少的生產要素成本,最大限度地完成工業體系的建設,蘇聯計劃體制使國家可以有目的的對科研攻關進行定向推動,較快實現技術進步,蘇聯成立經互會,在東方陣營內部實現生產要素與產品市場的有序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