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悠然自在旅行人

    自從2011年停止工作後就開始歐洲旅行。一邊旅行一邊有機會思考人生。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到陌生的地方對於人生的思考更有幫助。因為旅行把人生後半輩子的事情和日程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想的非常清楚了。看風景吃美食逛博物館。一般我的各種感想都是旅行途中隨行隨想。回來後就不再去寫什麼旅行日記了。自2011年旅行歐洲到2019年10月。每年出行1-2次。大約20-40多天。瞭解了世界,看懂了中國。明白了自己的需要和未來想要的生活。還有什麼比這樣的旅行更有意義呢。

  • 2 # 三日為晶

    從技術的發展順序講肯定還是遊記在前,之後才是照片,影片。。。

    目的很簡單,迴歸最簡單的,最真實的自我。(多冠冕堂皇的說辭)

    遊記有三個方向,1.計劃性 2.記錄性 3.分享性

    從計劃來講:

    一般只要寫遊記的人,肯定要做攻略,其實在旅行之前已經有了比較周密的計劃,主要的景點,主要美食,這些都是從別的地方“拿來”的經驗,自己去實施罷了。

    從記錄性講:

    不管現在比較風行的電子記錄,或者是紙質的手賬。要把自己在旅行中事件和感動都記錄下來,這是給自己看的,給以後的自己看,人生是要成長的,記錄下當時的感想,當你十年後再看,那可能感動就不一樣了。

    從分享性講:

    從自媒體的時代講,我們自己的手中的“內容”越來越多,把我們手中的美景和感動分享出去,可以讓後來者少走彎路,解約旅費,增多感動。但現在也有本末倒置的情形。

    生活也需要記錄,但是很多生活往往是一成不變的,旅遊的遊記在所有記錄中是最吸引人和出彩的,畢竟可以逃離苟且的生活。

    和一般人不同,我記錄的很多都是以紙質為主,而且以畫為主。

    對於自己來說:

    既然是遊記那肯定就是記錄為主,可能和一般人的遊記不同,我往往是畫為主,因為我這個人思想擴散比較厲害,往往寫著寫著就想到其他的事情。就會脫離出去了。

    文字固然有力量,但是文字侷限性和展示性就比較差(還是我寫不好吧)。相對於文字來說畫的元素更多,更抓人眼球,回顧的時候能很快回憶起之前的那個畫面。

    對於別人來說:

  • 3 # 艾磊2020

    這是一個好問題,多數人外出旅遊,是看風景,拍攝照片,品味一下當地美味佳餚。我哪算是另類,迷戀寫作遊記。近十年來,我外出旅遊,回來撰寫遊記是必須的,要問目的是什麼?我回答起來應該更真實,更可信的。

    一是寫遊記,得到親朋好友鼓勵。讓他們開心。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減退,過去外出旅遊的場景已漸漸忘卻。那時候,熱熱鬧鬧看風景,喜歡拍拍照片,偶爾拿出來自己欣賞。這幾年不同了,喜歡寫旅遊筆記,主要是發在QQ空間上或微信上,讓親朋好友觀賞,一些朋友鼓勵我說,我們有事雖然沒有出去,天天看你寫的小遊記故事,也等於跟隨你一道出遊了,並且是不花錢不受累,我成他們的旅遊“代言人”了。

    二是寫遊記,鍛鍊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自己雖然是學中文的,畢竟是在職教育的電大畢業,知識水平與全日制學生相比還有一定差距。80年代,我寫影視評論在本地還小有名氣,時常到電視臺觀劇座談寫評論。但現在看電視劇少了,這方面的愛好也丟棄了。喜歡上了自駕遊,常常與好友們東南西北地跑,寫遊記,有利於記載旅行的全過程,碰到精彩部分可大樹特樹一番,寫的好遊記,讓本地自駕遊協會選用,還給獎勵500元油費,名利兼收,寫遊記不是做無用功。

  • 4 # 愛玩的小宇宙

    遊記也是旅行的一部分。

    從準備旅行的攻略,查資料,預定行程,尋找夥伴;到旅行中的城市,景點,人文,美食,點點滴滴;再到旅行結束後照片,影像的整理,甚至是遊記,筆記,影片的輸出,當然也包括和周圍親戚同事的分享。

    這些都是旅行的一部分,旅行不只是出去的那幾天。喜歡寫遊記得人,只不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詮釋了旅行的結尾。記錄也分享自己的旅遊目的地,更好的留住這段旅行帶給自己的美好。

  • 5 # 大獅子和維尼愛旅遊

    我覺得一般遊記一個是為了記錄旅行中的點點滴滴,一個是給別人看可以收穫更多讚許。遊記應該避免流水帳的模式,可以做成各種不同風格的,比如畫冊,雜誌,檔案等多種方式,這樣會更加能體現自身價值,提高觀賞度,促進實體發展。

    沒錯我就是那個看風景,拍照片,吃美食,還整遊記的哈哈哈

  • 6 # 曉梅心海陽光

    我旅遊不僅看風景,拍照片,吃美食,還有就是寫遊記,每天晚上游覽回來都要寫好遊記再休息,已經成為習慣了,再晚再累也要把遊記寫好,感覺已經成為旅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我怕以後再補記,很多當時的心情、感受和感想都不記得了,我寫遊記不僅記錄美景和當地的風土人情,還記錄在旅遊中遇見的人和發生的事,還有就是遊覽的心情、感受、感悟、感想和思考,這都是旅遊帶給我不同的生活體驗,在旅途中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帶來不同的人生體驗,收穫了很多感悟,對以後的生活都有幫助。

    我一般不喜歡跟團出遊,跟團遊喜歡說的一句話: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到了景點拍照,回家一問什麼都不知道。而且團餐也不好吃,也吃不到地方美食特色,就為了讓遊客填飽肚子。跟團遊是為了旅遊而旅遊,大部分時間在車上和購物點度過,到景點就只能趕緊拍幾張照片,就匆匆趕路,大有我來過了,到此一遊的感受。

  • 7 # 紫羽虎

    為了記錄下那一刻美好的點點滴滴,以後再次翻閱的時候,心裡都是滿滿的幸福感。

    有些城市我們可能一輩子就去一次,有些情境除了照片之外,還有文字可以表達出來當時的感受。

  • 8 # 呼倫貝爾分享

    每出去一次哪怕是在同一個地方,見到的人或事或自身情感的變化都是不一樣的。人的記憶是會慢慢模糊的,哪怕印象最深刻的事,時間久了,回想起來也就是一個模糊的瞬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這個地方沒來過卻似曾相識,一條街、一棵樹是那麼的熟悉。

  • 9 # 俗稱老吳

    旅行其實沒那麼浪漫,那些看到的美景也許更本沒有意義,那些拍下的照片也許就放在角落了。!!!真正重要的是啥?我覺的是認識自己。在陌生的環境裡,能更好地學會和朋友相處和自己相處。旅行看起來很美,其實有時候很累,有時也很苦,但它能讓你在旅行中找到自己,思考人生。

    也不需要闡述太多,一個字就可以概括全部:走。

    旅行途中或者結束後,寫些文字,記下旅途,若干年後,便是種美好的回憶。

  • 10 # 虔行西藏自駕遊

    曾經和一位姐姐出去旅遊,每到一個住宿點不管時間有多晚,她都會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用文字方式記錄下來。剛開始我也是不理解!但接觸時間長了以後,我慢慢理解了。表西看她在寫遊記,其實她在寫自己、她在記錄自己的人生!突然感覺到這是多麼有意義的事情。那麼我們出旅行的意義是什麼呢?我想旅行意義就是在旅途中感受不一樣的人文風情、景色風光。聆聽自然和內心的聲音,見更好的自己!

    也許人們旅行目的不同,有的人純粹的是為了看風景,有的人為了遇見另一個她 (他)。有的人為逃離厭倦的城市生活,有的人為了挑戰自己,有的人為了避免春節家人鬧心的相親安排鬧等等。但旅行無非有三層境界。第一層是看自己人生中從未見過的極致風景,第二層就是看人文風情瞭解別人的生活,第三層就是在旅途中見到一個從來沒有見到過的自己,你會因為某個地方或某件事情從而改變自己堅持多年的價值觀。

    透過旅行讓你瞭解,世界上原來真的有我們從來沒有見過自然景觀、花鳥魚蟲、珍禽異獸。透過旅行也讓你瞭解到世界上原來真的有很多很多種人,用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方式生活著,他們擁有不一樣的價值觀,他們讓這個世界顯得紛繁複雜又有趣,讓理解他們的人有共鳴,不理解他們的人有話題。如果我們不去旅行,就無法遇見和了解他們。

    人們常說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在旅行中去放鬆心情,去洗一洗身體和靈魂,給自己換一種新的眼光。在旅行中見天地、見眾生、見更好的自己!

  • 11 # 悠風閒雲

    本人認為,願意寫旅行記錄的人,應該是比較勤快,富有博愛之心、奉獻之心、感恩之心的人,因為他們願意把自己的旅行攻略、感想、注意事項等等寫出來發出來與大家共享,除了給自己的經歷經驗存檔之用,更能為社會為他人提供有益參考,分享快樂。我們應該為他們點贊

  • 12 # 愛尚大自然

    我們出去旅行,拍拍照是為了留著紀念,畢竟頭腦是越來越遲鈍健忘了,現在的自己也是最年輕的,以後就越來越老了,再老就走不動了,翻一下以往的照片,重溫當時的快樂,也是很溫馨的。寫遊記就更有意義了,不但記錄了當地的美食美景人文,還記錄了當時的心情和發生的趣事,讓我們重看時記憶猶新,彷彿又遊了一遍那裡的山山水水,美食的味道也從記憶中跳出來了。遊記還有一個好處是簡單的照片無法企及的,你可以透過優美的文字,傳遞動人的瞬間,讓讀者感同身受,還可以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讓讀者心升嚮往,去你走過的地方,去體驗當地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讓旅行的腳步慢下來,除了吃和看,還要帶上我們的心去旅行!

  • 13 # 快樂的旅行sss

    出去旅遊,你除了吃美食,為什麼要拍照片呢?出去看一看,記在腦子裡不好嗎?

    肯定很多人會回答: 為了防止記憶丟失!

    所以每個人都會拍照片!

    但照片記錄你的航班資訊嗎?火車時間嗎?門票價格嗎?或者A點到B點的公里數及行程時間嗎?

    肯定沒有,更不會記錄一些特殊的時刻: 比如有時的狂風暴雨讓你狼狽不堪,路途上的一些感人畫面,某個時刻你幫助別人或被人幫助, 途中偶遇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這些都是照片提供不了的,只能靠自己去手寫,去記錄……

    可能你會說,你腦子好使,啥啥都能記住!

    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你可能今年能記住,明年不會忘,但你能保證10年,20年以後嗎?

    寫遊記,就是記住一路的精彩!

    要不為什麼名人要寫回憶錄呢?

    他們也是要留住一生的精彩!

    也許有一天,老了,遲鈍了,記憶力衰退了,翻翻自己走過的一生,那些珍貴的照片及遊記,將是自己一生珍貴的財富!

  • 14 # 贏在旅途

    我喜歡旅遊過程中記遊記。就是為了感悟人生過程、享受奇妙世界,捕捉旅遊亮點,追尋的美好生活嚮往。

    旅遊看美景、拍靚照、吃美食這些都是正確的。我不同意一些人說的記遊記的人是炫耀、是精神空虛、是無所事事等言論。應該說喜歡記遊記是旅遊愛好者中精神層面比較好的人對生活的一種態度。

    我寫遊記我有28年曆史了,第一次是1991年在西安參加中國煤炭報舉辦的通訊員會議(照片是現在用手機翻拍的、字是現在加上的,我在後排左三),遊覽了兵馬俑、華清池等,一切都感到新鮮,用照相機和筆記了遊記。第一次分表遊記是在政協報第四版,記錄的是武夷山遊記。最近一次是2019年5月帶老母親遊北京用手機寫的遊記,微博上發表的。期間每次旅遊都有遊記、配照片發出。

    記遊記發照片主要有以下幾個考慮:

    一是回憶自己走過的路,留個紀念,年紀大了出本書。人過留名燕過留聲,人來到世界總應該留點閃光的足跡,遊記、照片應該是生活中質量比較高的片段,美好瞬間的最好記錄,所以不應錯過。

    二是分享給大家看。飽覽大好河山,增加愛國主義熱情。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地理氣候不同,風土人情各異,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如畫如花的無限風光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材料。遊記、照片就是載體,不讓別人看,怎麼能讓更多沒有出門旅遊的人瞭解祝國的秀美山川,風土人情,增加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生活自信。

    三是遊記可以附帶一些旅遊攻略,為他人提供一些參考幫助。出門在外,遇到情況各不相同,但不少處理問題的方法是有規律可循的,用自己經驗給別人提供思路和方法,提供捷徑,讓其他人少走彎路,提高旅遊效率和質量。

    四是發表掙稿費。本人是秘書專業畢業,對寫稿、攝影特別是登報發表有興奮和鍾情。九十年代我寫的長稿,一篇可以有200多元稿費,文字配照片容易發表,效果好。一篇稿子有5家報刊採用那稿費是一筆不低的收入。我有一篇寫企業工人1992年炒股的稿子被10家休閒娛樂刊物採用,掙了一千多元錢。那時候稿費都是郵局匯款,我在郵局有一個稿費存摺,用的還是筆名。

    五是兒行千里母擔憂,報平安。不論你多大,只要你出門,父母總是會操心的。我19歲高考後到省城讀書時是這樣,我現在50多歲了,老母親還是這樣惦記,十分有幸能享受這份待遇。同時也透過遊記照片給我的女兒報平安。讓生我的人、我生的人都放心,讓別人分享這份快樂。

    思路決定出路,性格決定人生,登高望遠,外面的世界很多彩,我們的生活應精彩。

  • 15 # 美旅智庫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記遊記,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愛好:

    一,他(她)肯定是有心人。一個用心旅行,用心感知旅行的人,肯定是有思想有溫度的人,也是一個有趣味有品的人。

    二,他(她)肯定是有才的。從古至今,遊記裡面藏龍臥虎。遊記成就了很多名家大咖,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陶淵明的桃花源,玄藏的西遊記,酈道元的水經注,一不小心就成名著經典了。

    三,他(她)是一個懂得分享的人。讓好的旅行感受與大家共享,讓這個世界一起開朗愉悅。

    所以,有心得,記遊記,趕快行動吧。

  • 16 # 知足常樂的安琪兒

    我就是喜歡出去旅遊看風景、吃特色小吃、拍風景(儘管拍的不專業),然後再晚都會當天寫遊記的人,哪怕只有幾個字。

    我寫遊記的目的是記錄美好瞬間、鍛鍊自己寫作能力。因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只拍照片的話,很多年過去說不定忘記了照片是哪裡,當時自己的心情。而寫遊記就會把當時的美好全部記錄下來。當我老了,走不動了,我一一翻看一幕幕畫面全部浮現眼前。

    另外作為一個工科專業的中等專業學校學生,文字功底還是欠缺,寫遊記最起碼時間、地點、人物等要交待清楚,遇到一些當地的人文、景觀還得百度一下,也是一個學習進步的過程。上傳幾張我寫的遊記,雖然有的只能算流水賬。

  • 17 # 鯨落柒柒

    最近,CCTV新出《散步集》的節目,就當下最有感觸的一個詞展開一次精神“散步”,在散步中遇見自己!遊記,因遊而記,或是回憶,或是紀念,或是分享,無他,因景觸發了心裡最深處的聲音,遇見景中最懂的自己的時候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拍攝“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可以用什麼作為攝影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