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家長是家庭教育的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要做好家庭教育,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求家長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科學的教育方法。那麼,如何教育好家長呢?
9
回覆列表
  • 1 # 錢德鑄

    孩子的家庭教育很重要。

    怎麼教育家長?

    如有可能,無外乎主要四種形式:

    1,家長向專家能人諮詢。

    2,報刋、媒體多宣傳家教內容。

    3,家教培訓。

    4,自學考試。

    問題是:3、4兩項誰來組織管理?合格家長怎麼樣?不合格又能怎麼樣?

    我回答不好。

  • 2 # 浮塵微草

    怎樣教育家長?看到題主的這個問題,總感到有些彆扭。因為目前在中國,國家教育部門,並沒有專門開設相關的父母學校來教育、培訓家長如何育兒。從父母自身而言,成為父母前主動接受父母培訓的自覺意識也極為淡薄。社會上倒是有些培訓父母的機構,但參加父母育兒培訓班的父母,也大多是在育兒過程中遇到棘手的孩子才不得不去學習的。所以就中國現狀而言,似乎改為“父母應學習哪些育兒知識”聽起來更順耳些。

    那麼父母應該擁有怎樣的育兒理念呢?

    反對經驗主義,提升育兒理念。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中國絕大多數父母是感到茫然和困惑的,什麼育兒知識、什麼育兒理念、什麼教育方法等等等等,一切幾乎為零,什麼也不懂得,純粹是想當然或經驗主義,根本談不到什麼正確、什麼科學地育兒。所以,成為父母之前,或已身為父母,就一定要自覺主動地學習相關的育兒知識,努力提升自己的育兒素養,儘可能地避免想當然或經驗主義,才是孩子的福音。

    必須學習、瞭解孩子不同年齡段成長的規律、特點,尤其是孩子三個不同的叛逆期及應對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才能懂得孩子需要什麼,因材施教,對症下藥。否則,僅兩歲的孩子,就想方設法、拼命地灌輸知識,常常為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焦慮;或孩子稍大一些,就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將孩子的童年生活安排得密密麻麻,殊不知這樣做,不但培養不出孩子的特長,反而會讓孩子滋生上學的厭惡情緒。如此,就適得其反了。

    學會尊重,懂得放手。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個體,不是機器,不是東西。所以父母要有尊重生命個體的自覺意識。只有這樣,才能放手,給積極給孩子營造健康成長的環境,讓孩子在一種寬鬆、自由的環境中健康成長,而不是給孩子施加壓力,片面追求成績,讓孩子的身心畸形發展。父母要認識到放養教育的好處——能盡情釋放孩子的天性,讓孩子的人性不會受到人為的壓抑。放養的孩子大都有自尊、有主見,有獨立的個性和鮮明的人格,有直率、開放、開朗的性格,有凝聚力、親和力,能快速地融入社會,自覺接觸新事物。否則,即使成績再優秀,也是“高分低能”兒。

    放養孩子的教育方式,華人應該學習借鑑西方教育的成功經驗。作為西方的代表,美國是當今世界科技最發達的國家,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科學家、工程師隊伍。20世紀90年代,美國有35位科學家獲得了自然科學類的若貝爾獎,佔全球總數的61%。在世界公認的四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中,美國發表的論文數佔總數的近40%。美國還是世界上擁有專利最多的國家。以及高科技產業發展等等均居世界領先地位,這與他們西方放養教育方式是分不開的。

    如何學習?最好在成為父母前,先培訓學習,再生孩子育兒;或者,邊育兒邊學習。現在學習的渠道很多。經濟相對寬裕、時間不是太緊,可以去參加一些家庭教育的培訓班,這類培訓班網際網路上也有;經濟緊張、時間不允許的,可以從網際網路上搜索一些免費資源,許多家庭教育專家在談談這方面的內容,他們致力於傳播家庭教育理念,力求喚醒不懂家庭教育的父母。

    總之,父母肩負培養下一代的重任,承擔著澆灌祖國未來花朵的職責,責任如此重大,相應地就必須提升自己教育孩子的理念、方式的自覺意識。要有“合格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健康孩子”的教育理念,以避免將自己的孩子當作自己育兒嘗試的試驗品、犧牲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像攝影,怎麼能把客戶拍攝出專業模特一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