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垂釣佳人

    魚屬冷血動物,自己不會產生體溫,靠水溫取暖,那麼他所需要的水溫又從何而來?很簡單,河裡沒有熱水器,溫度來自外界。比如:地溫、陽光、下水道排熱等等。在長江以北的地方,寒冬來臨之後冰凍千里非常的寒冷,而長江以南的氣溫一年四季都適合垂釣的,南方的冬季溫度雖然還是會受到一些影響,但是隻要掌握好水溫方面的規律選好釣位,冬季釣鯽魚收穫還是非常可觀的。

    一、降溫

    1、大風天氣降溫

    大風天水溫會從表面逐漸降低,在大風降溫的第二天,下層的水溫還是比較暖和的,魚兒對外界氣溫變化非常敏感,知道未來幾天溫度會降低,就會大量的覓食來應對隨後幾天的寒冷,所以大風降溫天氣,淺水處和上水層的魚兒基本都向深水處游去,底層的溫度並沒有產生多大變化,魚兒的活動和覓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直到第二天都可以垂釣,但是若是水域的水深比較淺,那就在第二天找水位比較深的水域垂釣。而第二天以後下水層溫度也降低,魚情就會變差,不再適合垂釣。

    2、雨水降溫

    這種降溫主要是受到北方寒流冷空氣的影響,冰凍的雨水直接融入水域之中,水溫降低的速度非常快,通常一個晚上就會直接變涼,魚兒就會很快受到影響。所以在這種天氣當天可以冒雨垂釣,必須釣深水,但是第二天過後水體溫度都會變低,不宜出釣。

    二、升溫

    1、太陽直射下溫度升高,這種方式溫度上升的比較快,一般來說三天之內就會達到比較適宜的溫度,天氣變暖的話,水體底層溫度就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基本一天半天魚兒就能適應了溫度。若是降溫之後就是晴暖的天氣,升溫的速度是比較快的,尤其是太陽好的時候,水體表層和淺水處溫度上升很快,魚兒會追隨水溫到適宜的地方活動。此時可以選擇深水區域出釣。

    2、地溫升溫的方式就比較慢了,若是降溫之後連續的陰雨連綿,靠著地溫來上升水溫的話,魚兒需要很長時間的適應,一般最少也得兩天。若是降溫之後是連綿的雨天,水溫完全靠地溫來慢慢的上升,這個過程是非常緩慢的,魚兒適應的時間會比較長,一般來說這些天氣不宜垂釣,要釣也只能釣深水處。

    三、注意的事項

    冬季垂釣,必須追著水溫。魚開口主要2個時段,一是氣溫突降,魚為了抗寒冷,當天會拼命進食。二是溫度穩定,魚適應了水溫。比如說今天大風降溫,第二天豔陽高照,第二天也可以出釣的,原因在於,水底溫度穩定。總之,氣溫突降和穩定都可以出釣,冬季釣魚要注意保暖禦寒。

  • 2 # 釣神

    三九寒天,冬釣越發困難,愛好野釣的人往往揣著美好的期望興致前往野外熟悉的釣點,但很多情景是幾個小時後空簍悻悻而歸,甚至耐心守候換來的是沒有一個吃口漂相,底層野鯽去哪兒呢?下面就個人冬季垂釣,說說自己冬季野釣的一些經驗吧!

    詭秘的大自然!冬季野釣艱難主要有五點:

    1、發窩慢,布窩到聚魚要等二、三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而且啞窩是經常發生、不足為怪的。

    2、底層野鯽一天大多數時間是以靜態(半休眠)這種減少能量消耗方式來抵禦環境溫度過低造成不適狀態的,只是在中午前後進行小範圍的遊動覓食。

    3、吃口極其輕微,漂相輕輕點動並稍穩上捧,漫不仔細,就會錯過提竿機會。

    4、冬季氣溫無論是在一天內還是在一週或一旬內,變化起伏大,尤其是在11月下旬到12月底,另外暖冬,中下層水溫高於底層,造成魚類本能的驅使遊向中下層,使得底層難於釣到大魚。

    5、冬季日夜溫差較大,魚類不適性強,所以覓食慾望較弱。

    所以,就冬季野釣的經驗,個人總結如下三點:

    1、冬季野釣從時期跨度上講,最好在1月(此時氣候穩定性好於12月)份,河水中層到底層溫度基本穩定,形成穩適層,魚類也基本適應了冬季的水溫。

    2、從時間上講,在上午10:30-下午3:00是底層魚的小範圍遊動覓食時段。

    3、從釣點上講,枯敗厚重的水下植物附近是大鯽藏身度寒的最佳場所,所以在此布窩施釣取勝的機率較大。

  • 3 # syea張

    只要是水面不結冰,就能釣魚。

    一是釣位。白天要選擇有雜草,亂石的淺水。有人釣過的地方最好,並多找幾個釣位試試。夜晚要選擇深水。

    二是線組。冬天魚張不開嘴,魚體僵硬,動作不靈活,線組要以細小靈為主。個人認為1.0+0.6足夠可以。漂儘量用蘆葦漂,或者比較靈的。

    三是用餌。要適量用紅蟲加藥米、老壇、2008等打窩,或者用紅蟲加荒食、無雙、超誘、顆粒粉打窩。然後用紅蟲加藥米,輕滑劑和小藥等施釣。用麵食不太好。

    四是天氣。即幾天溫度變化不要太大,風力在3級以下,或者選擇背風口或者迎風釣灣,突出島延伸等處。

    五是要穿厚點。水庫夜晚一般比較冷。

    六是有條件的可以用釣臺,短杆。

  • 4 # 魚樂生活家

    三九天已經來臨,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很低,有些釣友喜歡到大棚“解毒”。其實冬季野釣也能獲魚,只要注重以下八種釣位的選擇,就一定能獲得滿意的釣效。

    一、冬季釣草要釣稀疏之處

    釣草是釣魚的原則,因為魚兒需要以水草為依託而生存,但冬季釣草還是有條件的,最好選擇水草較為稀疏的深水處施釣。雖然一些淺水區水草茂盛,但是水溫太低而不適宜。而在開闊的水域有些釣點水草稀疏,晴天升溫較快,就會有魚前來覓食。

    所以我們選擇野釣的釣點時,最好避開水深低於一米五的茂密水草處、草洞或草縫中做窩施釣。原因如下:水草茂密處陽光難以穿透,升溫較慢;淺水區的草洞或草縫水溫偏低,魚兒不會久留於此;近岸處的水草都已枯黃,天然餌料偏少,環境較差,只有陰雨天才有少量魚兒光顧於此。所以,只有深水區的水溫差別不大,魚兒才會前往深水區的水草稀疏處棲息,近岸的淺水區一般都無魚。

    二、近岸有障礙物或枯樹臥水

    近岸有障礙物或枯樹臥水,是比較理想的釣位。許多浮游的小生物就是依託枯樹來生存的,小魚小蝦也在樹體附近覓得食物,體型較大的魚就會前來捕食這些小生物。所以,這樣的釣位不可放過,只是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注意臥水的枯樹下的水深,如果過於清澈就不必施釣。

    二要注意有無魚星,水體是否略帶渾濁,如果確實有魚星或較渾濁,就不管深淺也要在此打窩施釣。

    三要注意是否方便垂釣,如果沒有可以下鉤的地方,就要慎重考慮,因為一旦掛底,垂釣就不順了。障礙物或枯樹臥水處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聚魚效果好;缺點是鉤餌容易被樹枝等雜物掛上,麻煩不小。所以釣者打窩時要離樹枝等障礙物稍遠,保持半米以上距離比較穩妥。

    三、背風向陽處不必釣深

    冬季氣候較暖的地區,背風向陽處水體溫度上升較快,我們不必固守釣深,只要水深一米五左右、水質略渾就可以試釣。魚兒具有趨溫性,喜歡到水溫稍高的水域覓食,如果在堤高坡陡的背風向陽處施釣是很理想的。就算機會不好釣效不佳,也可免受寒風的侵襲,也是享受大自然的一種樂趣。

    四、水底坑窪不平植物多

    水域底部坑窪不平,長有一些蘆葦或蒲草等植物的地方,多小魚小蝦與浮游生物,而且隱蔽性極好,水溫也較高,魚兒在此覓食比較安全。只要仔細觀察,必能找到這樣的釣點,水底植物的根系複雜交錯,高低不平,是魚兒良好的覓食與棲息的場所,當然就是冬釣理想的釣位了。

    五、大量石塊堆積的水域

    一些湖庫或河道的堤岸,人們為了防止汛期決堤,而在近岸水底堆砌了大量的石塊,石塊與石塊間形成許許多多的天然縫隙或洞穴,這為魚兒提供了藏身的絕好場所,不僅覓食方便,而且最主要的是十分安全,還能禦寒。石塊周圍也是微小生物或小魚小蝦覓食的場所,所以個體較大的魚在此過冬,不僅有豐富的食物,還十分安全。這樣的地方鯽魚多,鯰魚與鱖魚也多,釣者選離岸較遠的深水處施釣,必有不錯的收穫。

    六、垂釣流水口或洄水處

    冬季水體的溶氧量一般較高,只有受天氣或水質影響時,溶氧量才會差一點,溶氧差魚兒也會上浮。如果選擇流動的水體施釣,上浮的現象就會消失,而且多數魚兒喜歡迎流水逆流而上。流動的水體不但可以改善溶氧狀況,而且魚兒活躍,數量多。筆者一次在水庫閘門洄水處,選了有水草與石頭的釣點打窩施釣,半小時就有鯽魚上鉤,隨後連連上魚,最終魚獲甚好。

    七、深淺恰當釣深也要適度

    釣深是冬釣的常識之一,但不是越深越好。冬季深水處雖然水溫稍高,但是深水處食物很少且溶氧不足。有資料表明,即使是耐氧性很好的鯽魚鯉魚,它們在冬季也只能在水深三至五米的水層藏身(PS:雖然說資料表明是如此,但是,其實筆者在五米以上的深水區也曾釣獲過大鯽,看來還真不能一概而論,適度釣深只是基本規律,垂釣過程中,實踐遠遠要勝於理論)。一旦天氣變好,水體開始升溫,鯽魚就會跑到淺水區覓食。所以釣深是有道理的,但是不能釣得太深,一般深度範圍在1.5米到兩三米左右。可以說釣魚不在深淺,有魚釣才是硬道理。所以,冬季釣位的選擇,還是要深淺適度為好,如果忽視魚情,只憑主觀臆斷去釣深,也是違背釣魚規律的。

    八、水色渾濁好施釣

    冬季水位下降,一般水體清澈明亮。水深1.5到2米左右的水域,天氣晴好時,一些微小的生物就開始活躍於水中,鯽魚鯉魚等個體較大的魚,就會在此捕食這些微小生物,才會使該處水體顯得比較渾濁。

    只有找對了水色較為渾濁的釣點,打窩施釣才有魚獲。因為水色渾濁的原因很多,如果不加以區別就冒然施釣,是不明智的。比如因為人們下水摸魚後,水體渾濁,就不適合下竿;排水渠向河道排水時,水色也較渾濁;還有放過魚鷹的水體,也比較渾濁。作為釣者,必須區別開來,要找準是魚兒自身的原因使水色渾濁,才能下竿垂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淺談一下日本留學生的生活經歷,是否受盡白眼,嘲笑,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