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清代官方檔案、奏章以及有關影視劇中常常會出現“奴才”一詞,為什麼清代會有“奴才”這一稱謂?
17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清代不是所有人都能稱為奴才。一般來說,滿族人可以稱奴才,也可以稱臣,但漢族的官員不能稱奴才,只能稱臣。所以,奴才其實是比臣地位更高點,更能顯示與皇帝的親密關係。

    這個既是清朝官場的潛規則,也一度被皇帝用命令的方式規範過。

    至乾隆二十三年,乾隆帝正式下令對官員自稱進行規範。不過,這一次與雍正朝的要求統一自稱為“臣”不同,乾隆帝要求公事與私事分開辦理:“滿洲大臣奏事,稱臣、稱奴才,字樣不一。著傳諭:嗣後頒行公事摺奏稱臣;請安、謝恩、尋常摺奏,仍稱奴才,以存滿洲舊體。”

  • 2 # 天道留學

    “奴才”在現在是貶義,但是在清朝初期和中期,都是身價極高的自稱。

    原本清兵入關時,滿清貴族都會在家中蓄養大量的奴才。這些奴才民族不同用處不一,甚至有奴隸有官員,但是身份卻高於一般的官員和將領,甚至有不少還有爵位。  這些奴才是滿清貴族的心腹和爪牙,忠心極高同時受賞罰也更重。但即使這樣,奴才作為心腹,在外人面前自然幾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朝宰相若是個漢人,那他就沒法在一個地方滿人將軍家的普通奴才面前抬頭。

    官員中,一般只有八旗子弟出身的滿人才能自稱奴才來討皇室開心。非八旗血統自稱奴才那就是“非禮”,是要法辦的。

  • 3 # 歷史大學堂

    奴才文化:消融滿漢之說出,於是有請滿漢臣工一律稱臣,不稱奴才者。奴才二字何自出?陶宗儀《輟耕錄》以為始於郭令公“子儀諸子皆奴才”一語,非也。罵人奴才蓋北俗,中原無是語也。有之,自晉始。晉世五胡人中國,胡言遂載以俱來。《劉淵載記》(《晉書》於五胡及諸割據者,別為載記,附於卷末。劉淵、劉曜,皆匈奴也,不得以漢姓而誤為漢人):成都王既敗,元海曰:穎不用吾言,遂自奔潰,真奴才也。

    一、《劉曜載記》:田崧罵楊難敵曰:若賊氏奴才,安敢希覬非分。二、王猛曰:慕容評真奴才,雖億兆之眾不足畏,況數十萬乎!三、《水經注》:李特至劍閣,嘆日:劉氏有此地而面縛於人,豈不奴才也!四、《魏書》:爾朱榮謂元天穆曰:葛榮之徒,本是奴才,乘時作亂。五、凡此諸語,皆出自晉末六朝之間,在郭令公之前。令公之為是語,蓋亦久居塞外,習於胡言,猶今之操西語罵人者耳。陶宗儀以為此語始自令公,未之考也。

    後於令公而為是語,則《五代史》:董璋反,以書誘姚洪,洪不聽。城陷,璋責之。洪曰:汝奴才,固無恥,吾義士肯隨汝所為乎!姚洪仕後唐,沙陀族也。是亦習於北俗,晉以前無是也。奴亦作駑。《顏氏家訓》(顏,北齊人)謂貴遊子弟,當離亂之後,朝市遷革,失皮而露質,當此之時,誠駑才也。一、《五代史》:朱守殷少事唐莊宗(李存勖)為奴,後為都虞候,使守德勝。王彥章攻之,守殷無備,南城遂破。莊宗罵曰:駑才果誤予事。二、此亦出於北俗,譯語之有出入者也。而魏鈔《稗勺》則曰:明代宦官,對上稱奴儕,今人訛儕為才雲。是不讀書之甚者。

    雖然,昔稱奴才,以罵人耳,未有以自稱者,更未有以稱諸大廷者。猶古之有臣妾其名(《易》、《書》皆有之),亦以稱宦官宮妾耳,未有以統稱臣下也。自司馬相如、蔡邕、劉琨、韓愈諸文人,始以臣妾二字入章奏,然亦只務為諛詞,未嘗以書銜焉。至國朝,滿洲大臣奏事,率稱奴才,始以奴才書銜,為一朝之典制;漢大臣且不得輿,蓋亦循乎北俗也。

    然國朝於奴才之稱,亦屢經磨勘。乾隆二十三年諭曰:“滿洲大臣奏事,稱臣稱奴才,字樣不一。著嗣後頒行公事摺奏稱臣,請安謝恩尋常摺奏稱奴才,以存滿洲舊體。據此,則只分公私,不分文武也。然乾隆三十八年,涼州鎮總兵喬照於奏謝折內稱臣,為嚴旨申飭,曰:武員即官至提督,亦稱奴才,此乃向來定例,喬照豈容不知?雖臣僕本屬一體,稱謂原無重輕,但喬照甫加總兵,即如此妄行無忌,足見其器小易盈,著傳旨嚴行申飭。此則不知喬照於奏謝折內稱臣為違例乎?抑武員稱臣為違例乎?由前之諭,則喬照於奏謝折內稱臣為違例;由後之諭,則以武員稱臣,似亦違例。

    道光六年,穆蘭岱因陳奏青海蒙古事宜,折內稱臣,亦為嚴旨申飭,曰:道光五年,曾經降旨,督撫藩臬之內,如系旗員,於請安謝恩折,著繕寫奴才字樣;凡遇一切公事奏摺,著寫臣字:此特專指文職而言,並未指武職如此。原降諭旨,甚屬明晰。穆蘭岱前此會同陝甘總督奏事一折,自應繕寫臣字。今伊自行陳奏青海蒙古事件,亦寫臣字,竟染漢人習氣,殊屬不合。況此際各省將軍都統等奏摺,並無一繕寫臣字者。穆蘭岱身任副都統,兼西寧辦事大臣,而仿效文職,殊屬非是。穆蘭岱著傳旨申飭。此則武員稱臣,果屬違例矣。由前之諭,則請安謝恩摺奏稱奴才,公事摺奏稱臣;由後之諭,則武員公事摺奏亦稱奴才。

    夫既分公事私事,又分文員武員者何哉?非分公私,非分文武也,分滿漢也。內而部院,外而督撫,文職也;而滿漢員缺各半,奏事會銜者多,故分公私。公即會銜,私即請安謝恩折之單銜者也。若將軍都統諸武職,有滿缺,無漢缺;雖公事奏摺,亦多不必與漢大臣會奏,故不分公私而分文武。一言釋之曰:滿洲大臣有與漢大臣會銜入奏者稱臣,其單銜人奏者稱奴才。不必分公私分文武,分滿漢焉已矣。

    與漢大臣會銜,何必不稱奴才乎?不與(與,許也)漢人之為奴才也。漢人求為奴才且不可得乎!乾隆三十八年,御史天保、馬人龍奏監考教習查出代倩情弊一折,折內書銜,因天保在前,遂概稱奴才。上諭之曰:向來奏摺,滿洲率稱奴才,漢官率稱臣,此不過相沿舊例;且亦惟請安謝恩及陳奏己事則然,若因公奏事,則滿漢俱應稱臣。蓋奴才即僕,僕即臣,本屬一體,朕從不稍存歧視,初非稱奴才即為親近而盡敬,稱臣即為自疏而失禮也。今天保、馬人龍之折如此,朕所不齲若不即為指示,恐此後轉相效尤,而無知之徒,或因為獻媚,不可不防其漸。嗣後凡內外滿漢諸臣會奏公事,均著一體稱臣,以昭畫一。如是,是皇上不欲漢人之稱奴才,而以滿人遷就漢人也。故滿人稱奴才,有時可以稱臣;漢人稱臣,無時可以稱奴才。

    然亦有不盡然者,要在皇上之意何如耳!乾隆三十五年,周元理會同西寧(人名)等奏到搜捕蝗孽一折,折內列名處,西寧、達翎阿稱奴才,周元理則稱臣。

    上諭之曰:臣僕本屬一體,均系奉上之稱,字義雖殊,其理則一。滿漢臣工自稱固有不同,然遇部院章奏,雖滿洲大員,亦一例稱臣,而滿洲督撫奏地方公事亦然,並非以奴才之稱為卑而近,稱臣為尊而遠也。即如滿洲大學士在朕前亦自稱奴才,而漢人雖丞簿末秩引見亦皆稱臣,豈丞簿漢員,因此遂得謂尊於滿大學士乎?朕撫御臣民,並無歧視,而朝廷體統,本自尊嚴,又豈因臣下之稱奴才而尊崇有加,稱臣而體制有減乎?朕於此等事從不計較,即漢人中間有於召對時稱奴才者,亦並無嘉賞之意。而摺奏列銜,則不宜參錯,止當論首銜何人,或滿或漢,皆可以一稱貫之(馬人龍折即依此旨)。

    此次三人會奏之折,西寧名列在前,既稱奴才,則達翎阿、周元理自當連名直寫,又何事妄生區別於其間耶?若謂周元理不屑隨西寧同稱,有意立異,是視周元理身份太高,諒彼亦不敢萌此念。但此等節目,必拘泥若此,又何其不達事理耶?可笑之至。將此傳諭周元理知之。夫馬人龍之隨天保稱奴才也,即依此旨辦理也。上既以周元理為可笑,又以馬人龍為不合,則臣下果何措何從也?且乾隆二十三年,既諭令滿洲大臣於公事摺奏稱臣矣,而西寧於奏報捕蝗事宜,仍稱奴才,是違制者西寧。乃皇上不責西寧,而反笑周元理者又何也?蓋皇上知漢人中有以奴才二字為自昔北俗罵人之詞,而不甘為滿洲奴才也,故借周元理以警惕之。在馬人龍則恐其冒認奴才焉,在周元理則恐其不服為奴才焉,操縱臣下之術亦神哉!

  • 4 # 令狐向前

    雍正皇帝在做親王時,家裡有兩個奴才,李衛和年羹堯後來都是封疆大吏,奴才就是對主子的人身依附關係。這是對自由人格,獨立人格的踐踏,現在官場還有這種流毒,只問忠心,不問是非,對事情沒有獨立思考。

  • 5 # 老豬的碎碎念

      

    相信很多朋友在看清宮戲的時候,都經常聽到一句臺詞:奴才告退。情景是清朝官員在覲見皇帝退下時候經常說的話,但注意一點,並不是所有的清代官員都有資格自稱“奴才”,這個稱謂也是有說到講究的,咱今天詳細的講講這個奴才的那些事兒。

    大清朝,官員一般是有皇帝本族的滿族大臣和漢族大臣組成的,一般情況下,由於滿族的旗人制度,其內部有很強的等級觀念,他們的從屬關係有點像奴隸主和奴隸那種色彩,如果你家出身就是奴僕階層,那麼你永遠要對你的東家屬主自稱奴才,他們這種也叫做“包衣人”制度,包衣人是清代八旗制度下世代服役於皇帝、宗室王公之家的一個奴僕群體,主要擔任府員、護衛、隨侍、莊頭、陵寢園寢守護等多種差使,從事管家務、供差役、隨侍等,所以有“內八旗”之稱,所以在滿族人眼裡,有時候自稱奴才並無特意的貶低自己的意味,但如果你是個漢人,而自稱奴才則有媚上之嫌了,歷史上是有這樣不要臉的官員存在的,咱有圖有真相的給大家介紹一下。

    這個奏摺,是江南總兵官高其位給雍正皇帝的密摺,這個高姓官員是一位漢族人,大家可以看到,他在奏摺之中媚上之姿態讓咱雍正四爺不留情面的指出來了,把他自稱奴才的二字用硃批劃掉,並寫上臣字,還備註說以後你還是自稱為臣更為得體,意思是你別從這拍馬屁了,咱四爺不吃這套,你幹好你自己本職工作就得了。不知道這位高其位同學收到雍正皇帝給他的這個回覆後,是不是會羞愧的找個地縫兒鑽進去呢。

    咱也細數一下清朝的上下屬稱謂:比如卑職,就是文官對於上級才有的稱謂;比如標下,是在武官階層面對上級自己的稱謂;還有就是小人,是老百姓看到官員時的自稱;特別強調的就是奴才,是八旗在入關之前就形成的滿人特有的稱謂了,只能是滿族人自己才能使用。

    所以在大清朝,只有滿族的官員才能對皇帝自稱奴才二字,而漢族的官員是不能自稱奴才的,他們要自稱為臣才為妥當,有時候自作主張的諂媚,往往更讓皇帝看不起,有時候人真的要有一些骨氣和尊嚴的。

  • 6 # 知常容

    能夠自稱奴才的都是滿人,漢人是沒有資格稱奴才的只能稱臣!

    這裡的奴才應該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他跟奴隸還是不一樣的。奴隸是沒有地位的,奴才的話表示跟皇帝關係很近。比如皇帝的包衣,像電視劇裡面的李衛,就是雍正的包衣。一些特別受寵的漢臣比如說加入了旗人。那也可以說自己是奴才。

    總之在大清朝的時候,奴才不是貶義詞,是褒義詞,是一種身份,是一種榮耀。

  • 7 # 橘玄雅

    清代官員並不是所有人都自稱“奴才”。根據清代的制度,“不論滿漢,只論旗民”,所以對於“旗人”出身的官員以及“民人”出身的官員,有著截然不同的稱謂要求。而且,不同時期對於這種自稱的要求也不同,相當複雜。

    如果您需要一個簡單公式的話,那麼是三條:

    1.如果您是民人出身的文職大臣,那麼無論是公事還是私事,您都自稱為“臣”即可。

    2.如果您是旗人出身的文職大臣,那麼請分清,在公務事件時,自稱為“臣”。在私人事件時,自稱為“奴才”。

    3.如果您武職大臣,那麼無論您是民人還會旗人出身,無論您是公事還是私事,您都請自稱為“奴才”。

    八旗人向皇帝自稱為奴才,這是因為八旗這個組織有著十分嚴重的私屬性質,可以分成很多層,層層所屬,但是無論有多少層,最後都是歸於皇帝所屬。所以所有八旗人丁,都是皇帝的屬下,同屬旗人,故而以這個私屬性質出發,需要自稱奴才。與自稱奴才相對的,主人則要“恩養”奴才,這是八旗制度私屬性強,也是比較落後的一面。

  • 8 # 北洋海軍炮手

    這個問題很可笑,但是也是傳統文化衰落的原因,導致很多人都不理解臣和奴本來就是一個意思。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說文解字》對臣這個字的釋義:豎目為臣。“豎目”義首見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釋臣宰》,臣的骨文字形,象一隻豎立的眼睛形。人在低頭時,眼睛即處於豎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從之意。本義指男性~奴隸。章太炎說“臣即初文牽字”,也為奴隸之意。而且,臣在甲骨文當中的形象,非常類似於一個跪在地上的人,也說明了臣和奴同意。 所以,清朝大臣不管是稱臣還是稱奴,其實本身就一個意思。

    第二個問題,清朝是否是半奴隸社會。不好意思,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中國2000多年的古典時期都是半奴隸社會。

    古典中國各個王朝都是良賤體系的社會,良就是指齊民,可以讀書、參與到科舉,並擁有獨立的戶籍;奴隸只是賤民體系當中的一種,賤民也不具有齊民所具備的權利。到了明朝,朱重八甚至規定賤民不許纏足,可見古代森嚴的等級制度。而且奴隸制貫穿了古典中國兩千餘年,一直到清末中國才從法律上廢除奴隸制。

    《漢書.食貨志》記載:“得民財物以億計,奴婢以千萬數。”《唐會要》卷86就是以《奴婢》為名,宋代《夷堅志》記載了董漢卿孫女被其繼母“鬻於薛媼,得錢七十千。”《元典章》載:“江南平定之後,悉為吾民,今十有八年.尚聞營利之徒,以人為貨,公然販鬻。”寶又:“兩浙良民,因值缺食,將親生男女得價,雖稱過房乞養,實與貨賣無異,將來腹裡轉賣為軀。”。在清代,對奴隸的稱呼則是包衣阿哈,包衣意指“家裡的”,而阿哈意指“奴婢”,除此之外,驅口、伴當、長隨、體己人,都是稱呼奴隸的詞。如果有人想反駁說奴婢並非奴隸,那也是徒勞的,奴婢可以用作買賣,是為動產,按韋斯特曼對奴隸的定義,奴婢毫無疑問是奴隸。而奴婢一詞是奴和婢組合而成的,男為奴,女為婢,如果奴和婢加在一起就不是奴隸,那麼我們也可以說servus和serva的統稱servi也不是奴隸,儘管前兩個詞只是奴隸一詞的陰性、陽性形式而已。宋朝《春遊晚歸圖》,其中徒步者皆為長隨,也就是家奴。

    當然,奴隸制貫穿了東西方歷史,西方也是直到19世紀才廢除奴隸制,但是並不能說明東西方都是奴隸社會。蘇聯學者亦或是西方學者,都以數量為界定一個社會是否是奴隸社會的標準,蘇聯學者斯特盧威認為奴隸社會的基本條件是奴隸勞動在數量上對其他形式的勞動具有優勢,西方學者霍普金斯認為:“一個奴隸制社會是一個奴隸在生產中起重要作用的社會 ,奴隸至少應占總人口的很大比例 ,例如大約20 %的比例。”也就是說,奴隸數量足夠多的社會,才能算作是奴隸社會。這麼說來,在人類社會廢除奴隸制以前,各國都不屬於奴隸社會。

    最後說點題外話,歐美歷史上有臭名昭著的黑奴貿易,而北非歷史上也有同樣臭名昭著的白奴貿易。曾經的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北非地區,都是規模相當龐大的白奴集散地。一直到1816年,英國海軍佩洛中將率領英國荷蘭聯合艦隊攻破阿爾及爾港,白奴貿易才徹底廢除,白奴也被解放。玩弄女奴的北非穆斯林貴族白奴市場北非海盜抓捕的白奴

  • 9 # 錦翼

    可不是人人都有資格稱奴才的。

    實際上只有滿族的大臣能稱奴才,漢族的大臣不能。

    這是乾隆專門下過檔案的。

    乾隆三十八年,滿臣天保和漢臣馬人龍共同就科舉舞弊案上書,因為天保的名字在前,所以一起稱為“奴才天保、馬人龍”。

    乾隆就很不高興,他認為馬人龍不夠資格稱奴才,因為馬人龍是漢臣,奴才是關外人的專用,馬人龍不夠資格使用。

    乾隆皇帝因此專門要求以後漢人和滿人一起上書談論事情的,就統一稱臣——不能讓外人使用奴才這個稱呼。

    奴才這個詞在清朝之前本來是罵人的詞,在這些昏頭昏腦的統治者眼裡卻成了一項榮譽,用來區分遠近的榮譽。

    還是魯迅先生說得好:

    滿洲人自己,就嚴分著主奴,大臣奏事,必稱“奴才”,而漢人卻稱“臣”就好。這並非因為是“炎黃之胄”,特地優待,錫以嘉名的,其實是所以別於滿人的“奴才”,其地位還下於“奴才”數等

    其實最早在清軍剛入關的時候,他們要依靠那些投降的過來明臣打仗,所以對誰稱奴才誰稱臣並沒有嚴格規定。

    漢臣有的稱奴才,有的稱臣,反正高興怎麼稱呼就怎麼稱呼,統治者也不加區分。

    乾隆這個自以為是的皇帝屁股坐穩了,就開始區分這個了。

    這就造成了世人爭著當奴才的局面。

    還是魯迅先生罵得好,華人分兩個時代,求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奴隸坐穩了時代。

    華人自強,要先免掉自己心中的奴性,做一個堂堂正正的華人,我們的國家也才能在世界上昂起胸膛。

  • 10 # 老郭雜談

    並不是這樣的。能成為奴才的是屬於包衣奴這些人。大概是屬於貴族家臣之類的。其實地位並不低.年羹堯就屬於這種人。其他人並不需要這種稱呼

  • 11 # k笑笑生

    奴才就這個詞語本身是一個貶義詞,有一點侮辱人的成分存在。但是這個詞語為啥在清朝竟然成了滿朝大臣的自稱?

    首先,清朝是滿族建立的少數民族王朝,人口並不算太多,但是憑藉著統領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打下了一片江山。更在明朝破敗不堪時一舉攻入中原定了乾坤。滿族因為人口稀少,為了增強戰鬥力,設立了八旗制度。其實就是分成了八個部落,每個部落都有滿族貴族所統領,戰時全員作戰。

    而包衣奴才是八旗制度之下的一種奴隸從屬制度,是滿族人中最低級別的人,一般都是戰俘、罪犯、負債破產者和包衣所生的子女等,這些人沒有人身自由,為滿族貴族佔有,是這些貴族的私有財產,通常被迫從事各種勞動。

    其次,在滿清入關之後,面對地大物博的中原大地,滿清政府最擔心的就是漢族人會推翻自己的統治。所以相比於漢人,更會信任同為滿族的這些下等人——包衣奴才。物以稀為貴,雖然這些平時處於社會下層的包衣奴才身份卑賤,但畢竟還是同族人,相比於漢人還是要有所區別對待的,就這樣,好多包衣奴才隨著入關之後華麗變身,成為貴族,隨著各自的主人成為朝廷重臣。

    為了突出滿族大臣與漢族大臣的不同身份,滿族大臣通常對上自稱為奴才,以此來表現自己滿族的身份。而漢族大臣還是依照華夏傳統對上稱臣。

    最後,說一個小故事,乾隆時期,因為一次科舉舞弊案,滿臣和漢臣共同上書時,自稱為奴才,乾隆對此極為不滿。認為滿臣稱奴才可以,你一個漢臣跟著瞎攀什麼親,不好好稱臣,跟著湊什麼熱鬧,因此還特意下過檔案,明確規定,漢族大臣只能自稱為臣。可見乾隆皇帝的歧視還是挺嚴重的!由此可見在清朝的朝堂之上稱臣的往往都是漢臣,而稱奴才的就都是滿臣了。

  • 12 # 青言論史

    並不是清朝大臣以“奴才”自稱,至少不是所有的大臣都可以。可以稱自己為“奴才”,只是滿洲大臣的特權。至於漢臣,只能自稱為“臣”。

    之所以有這樣的分別,是因為作為統治階層,滿洲人和漢人是有區分的。他們的“八旗”,是一個帶有軍事色彩的人員管理體系。每個旗人都有自己的組織,從牛錄到額真再到旗,層層遞進。而他們最終效忠的物件,全部都是皇帝。

    在八旗之中,有所謂“上三旗”和“下伍旗”之說,就是說兩黃旗和正白旗是由天子親將,身份高,其他伍旗身份低。如果表現好的話,下伍旗可以“抬旗”,也就是劃到上三旗中來。

    這麼一來,成為旗人就變成了光榮,而上三旗就更光榮。但是這種光榮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的呢?是以自己給皇帝做奴才的基礎的。因為八旗實際上是一種奴隸制社會的殘留,旗丁都是旗主的奴才。

    所以,漢臣再能幹,也只能在皇帝跟前稱一聲臣;滿臣則可以非常自豪地跟皇帝說“奴才如何如何”。因為你能稱奴才,就說明你和皇帝是一家人,哪裡是外族漢人比的了的?

    只不過,這種以辱為榮的心理,真的挺變態的。

  • 13 # 北門猿

    清朝並不是人人都自稱“奴才”的,但也不是簡單地以滿漢區分。

    大體說來。

    1.嚴格的制度到乾隆朝以後才建立起來,以前更多地是作為一種慣例,既然是慣例就有例外。而且皇帝的態度也不盡相同。(比如雍正就想讓所有人都稱臣。)

    2.乾隆以後,所有武官一概稱奴才,不論滿漢。

    3.文官分滿漢,又分公事私事。 滿族文官:公事稱臣,私事稱奴才; 漢族文官:一律稱臣。

    列表如下:

  • 14 # 辰州觀海

    首先,是清朝的滿族大臣自稱奴才,漢族大臣想自稱還不夠格呢。

    清朝在入關之前,是奴隸制國家,進入中原以後,才實現封建制。

    而之前,滿人內部的人身依附關係,是奴隸和主子之間,而到了中原,滿族貴族和漢族大臣,算是老闆和僱員之間的關係。

    而在那時候,相對來說,自稱奴才的,是以自家人自居,自稱臣,反而是外人了。

  • 15 # 趣觀歷史

    ▲清朝太監劇照

    清朝時,只有滿族大臣或是抬入旗籍的漢人大臣才能在皇帝面前自稱“奴才”,除此之外,普通大臣是不允許稱的,哪怕官位再高也不行。儘管在清朝,奴才兩個字也含有一定貶義,但是這兩個字還是隻能是“自家人”才能喊。朝中大臣給皇帝寫奏摺的時候,漢人和滿人的稱呼是不同的,如果是滿人可以稱自己為奴才,漢人則必須稱自己為臣,漢臣若是自稱為奴才就會犯了大罪。

    ▲清代滿漢大臣奏摺稱呼對比

    在今天的我們看來,這是不能理解的,因為奴才和臣比起來,明顯是“臣”更加高貴,而清朝卻顛覆了這種認知,奴才反而高貴。這是因為什麼呢?說起來這還是和清朝統治者的身份有關。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滿清統治者對漢人非常提防,只把滿人當做自家人,於是“奴才”這種包含自家人意思的詞禁止漢人使用,意思就是漢人只能做滿清皇帝的臣,進入不了滿清皇帝的一家人行列。也正因為如此,“奴才”才會顯得比臣珍貴,哪怕人家只能是下人,也是皇帝家的下人,也遠比外人要重要。

    ▲皇極殿乾隆皇帝寶座

    乾隆年間,曾發生過一起科舉作弊案,滿人大臣和漢人大臣共同上奏給了皇帝,兩人寫奏摺的時候,由於滿人大臣名字在前,漢人大臣名字在後,於是就稱呼“奴才某某(滿臣)、某某(漢臣)”。乾隆看過奏章之後,火冒三丈,但並不是因為有人作弊而發火,而是因為漢臣居然也能在“奴才”這個稱呼後面。

    ▲乾隆皇帝劇照

    於是乾隆皇帝特地下詔給了兩個人懲罰,不久後又頒佈新規定,滿漢兩臣共同寫奏章的時候,必須一起稱臣,否者予以革職。乾隆之意不言自明,他情願滿臣下降身份稱臣,也不想漢人的名字跟在“奴才”這個稱呼後面。清朝的統治者之所以如此在乎“奴才”和“臣”的稱呼,根本原因還是排漢心理作祟。滿族內部這種奴隸制度是滿人才有的,漢人如果摻和進來,豈不是滿漢不分?到那個時候,若是滿人被漢人同化了,江山豈不是又回到了漢人手上。

    ▲清末滿漢內閣大臣舊照

    正是出於如此多的憂慮和警惕,清朝皇帝才始終堅持跟漢人劃清界限,用“奴才”和“臣”這種稱呼來劃分區別。如此一來,劃分界限的效果雖然達到了,可是朝廷內部天然就存在滿漢大臣之間的朋黨之爭。當這種爭鬥過多之時,國家內耗嚴重,國力就會日漸衰退。諷刺的是,清朝統治者所堅持的“奴才”稱呼由於飽含貶低之意,雖是不讓漢人喊,但實際上也沒多少漢人想喊,只願意給人家做大臣罷了。

    參考文獻:

    《清史稿》

  • 16 # 煮酒君

    在清宮戲裡面最常聽到的一個詞就是奴才了,在現代人看來這個詞充滿了貶義,但凡那些自稱奴才之人,要麼是太監,要麼就是一些奸臣、丑角。與奴才相對應的則是中性詞——臣。

    魯迅曾說過:"在清朝,旗人自稱"奴才",漢人只能自稱"臣"。 這並非因為是"炎黃之胄",特地優待,賜以嘉名的,其實是所以別於滿人的"奴才",其地位還下於"奴才"。"如果像魯迅所說的那樣,那反倒是奴才比臣更加尊貴,在滿人的統治之下,漢人都不能自稱"奴才",只能自稱更加卑微的"臣"。

    事實上奴才一詞, 亦叫做"奴財"、"駑才",在中國北方各地,尤其是北方少數民族中,是一個十分常見的詞彙。其實在北方民族中,臣與奴才意思是一樣的,這點在《隋書·北狄》中有所記載。據《隋書·北狄》載:"沙缽略謂其屬曰:"何名為臣?"報曰:"隋國稱臣,猶此稱奴耳"。"

    清朝入關前,這種情況依舊存在與女真部落當中。據《清稗類鈔·稱謂類》記載:"當未入關以前,滿洲曾貢獻於高麗,其表文,自稱"後金國奴才"。可見奴才二字之來歷,實為對於上國所通用,其後逐相沿成習耳"。透過這段文獻記載,不難看出在滿人的舊俗裡面,奴才與臣含義是對等的,並未有辱國體。

    實際上,奴才之所以會成為貶義詞主要是因為明朝時皇宮內宦官常常自稱為奴才,遂被世人罵作奴才。這點在《明史·楊漣傳》裡面有所體現,據《明史·楊漣傳》載:"漣大罵:"奴才,皇帝召我等,今已晏駕,若曹不聽入,欲何為"。"

    隨著滿清的入關,將原有的滿洲舊俗也帶入中原。此時的奴才變成了與臣同義的中性詞,也正是如此在清初(特別是康熙、雍正兩朝),大臣們在奏章中"奴才"和"臣"並用的情況越來越多,在這些奏摺當中有用臣的,也有用奴才的,甚至有人在同一份奏摺裡面既出現奴才,也出現臣。

    雍正上位之後決定改變這種狀況,開始對此進行規範。據《欽定八旗通志》載:"凡奏章內稱臣、稱奴才,俱是臣下之詞,不宜兩樣書寫,嗣後著一概書寫臣字。特諭。"不僅如此,雍正雖然是滿人,但是對於奴才這個詞也比較排斥的。雍正五年十一月上諭中有"此等卑汙之習,皆始自包衣下賤奴才"的話,從這句話不難得知雍正本人也深知奴才含有罵人之意。所以雍正多次將底下官員送上來的奏摺裡面的奴才改成"臣",並對這些官員說明以後在奏摺上寫"臣"即可。

    但是清朝畢竟是由奴隸制向君主制過渡,皇帝既是君更是主子,官員們自稱奴才的恰恰說明他們擁有旗籍,擁有著一種變相的貴族身份(因為被開除旗籍的人是沒有資格稱奴才的)。所以即便是雍正皇帝三令五申,但是這些滿人官員仍熱衷於自稱"奴才"。

    到了乾隆時期,文化日益漢化,為了維護"滿洲舊俗",乾隆並沒有像父親那樣禁止官員自稱奴才。但是也規定了公事與私事要分開:"滿洲大臣奏事,稱臣、稱奴才,字樣不一。著傳諭嗣後頒行公事摺奏稱臣;請安、謝恩、尋常摺奏仍稱奴才,以存滿洲舊體。"對於那些在公事上使用奴才的,乾隆會批評教育,反過來在那些請安、謝恩裡面用臣的,可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乾隆三十七年調補湖南按察使法明於謝恩折內稱臣,被傳旨申飭,繼而革職。

    但是關於"奴才"與"臣"的稱謂也有例外的,那就是武將,在乾隆看來只要是武將不管滿漢、無論公、私事,所上奏摺都只能稱"奴才"。乾隆三十八年,涼州鎮總兵喬照謝恩折內稱臣而惹怒了乾隆,事後乾隆指出:"武員即官至提督亦稱奴才,此乃向來定例,喬照豈容不知?雖臣僕本屬一理,稱謂原無重輕,但喬照甫如總兵,即如此妄行無忌,足見其器小易盈。"下令對喬照嚴行申飭。

    第二年,福建建提督甘國寶奏請陛見折內稱臣,乾隆帝認為"殊不合體式"。再一次指出:"向來武職具折例稱奴才",以前"降旨令內外滿漢諸臣嗣後陳奏公事均一例稱臣,此第就文職而言,並非概及於武臣",以後武官無論品級多高,都要稱奴才。

    乾隆之後,奏摺中稱臣或奴才基本確定。凡屬旗人,無論滿、漢還是蒙古人,除請安、謝恩等私事外,奏摺中一律稱臣;而漢官如曾國藩、李鴻章等,私事也稱臣。武職中,無論滿漢、公私,即便官至提督,都要稱奴才,甚至與總督巡撫聯合上奏摺時,也要稱奴才,不能與督撫一樣稱臣。其實這奴才和臣的稱謂不過是滿清封建專制統治的一個工具,對於統治者而言,無論是奴才還是臣都是僕人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太過沙雕以後會有男朋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