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金裘

    一年僅學費就接近25萬人民幣,再加上其他費用,一年至少30萬。

    安吉幼兒園也讀的這所學校,幼兒園的費用是23萬一年,安吉幼兒園三年已經花了至少70萬,再加上小學到高中畢業12年的費用,360萬,到安吉高中畢業,教育上就已經投入了450萬。感受到赤果果的金錢差異了吧!

    關鍵是這所學校只招收25%的中國籍學生。不是你有錢,就能進!

    安吉當年能進去,也是託的關係。據沙溢介紹說,這是安吉自己拉的“關係”,在他們住的小區,安吉特別喜歡與一位奶奶聊天,這個奶奶也特別喜歡安吉,在她的疏通下,安吉才成功進去。

    找足關係也要進,當然因為這所學校自有其獨特之處。它是北京最大、條件最好的國際學校之一。硬體設施很齊全:有游泳池、室內體育館、健身房、室內攀巖、科學實驗室、計算機房、圖書館、戲劇教室、樂團排練廳等。說得簡單一點吧,從中學部開始,每個學生一臺蘋果筆記本,計算機教室全部是蘋果臺式電腦……

    如果用我們中國家長最關心的焦點——升學率來看,根據學校官網公佈的資訊,這個學校的畢業生進入世界400強院校的比率高達45.3%。也就是說至少一半的學生可以進入世界名牌大學。

    其實不止安吉,明星家的孩子上的基本都是一年學費幾十萬的名校。

    王菲的兩個女兒、王中磊的兒子、田亮女兒上的都是同一所學校——北京德威英國國際學校

    校園長這樣

    分為全日制幼兒園(year1~year2)、小學(year3~year6)、中學(year7~year13),從幼兒園開始就實行英漢雙語教學,小學課程與英國同步,學費每年22-25萬。

    黃磊的大女兒黃多多上的是北京匯佳學校,范冰冰的弟弟範丞丞也在這所學校就讀,每年的學費約為13萬人民幣左右,同時,進入這所學校必須經過英語入學考試。

    趙薇的女兒小四月上的是香港學費最貴的九龍塘中國際學校,為了照顧女兒的學習生活,趙薇已經先後購入香港三個豪宅單位,總值逾1.2億元,為日後女兒在香港求學做好準備。

    張柏芝與謝霆鋒的兒子Lucas兩歲多的時候,就被送進了香港貴族學校——Sunshine House International Pre-School。這間國際學校主要採用全英文教學,另有普通話、唱歌及文學堂等,非常全面,一個學期學費就要七千美金,價格不菲。

    張柏芝離婚後帶著兩個兒子定居新加坡,孩子們就讀的也是新加坡的國際學校。張柏芝之所以移居新加坡,除了新加坡的居住環境可以躲避媒體跟蹤外,更看中的是新加坡可以給孩子安靜是學習環境。

    郭晶晶和霍啟剛的兒子上的是香港著名的寶山幼兒園。這個幼兒園一年學費14萬,被稱為幼兒園中的哈佛。裡面的學生大都是名流富豪的孩子,比如香港前律政司司長黃仁龍的女兒、跳水王后伏明霞的女兒、豪門媳婦徐子淇的女兒等等。

    吳鎮宇的兒子在香港九龍塘基督堂幼稚園上課,該校是香港數一數二的名幼兒園中的名校,與所有備受家長追捧的學校一樣,該校入學需要園長親自英語面試,其最大優勢在於優升學率,在此畢業的小朋友入讀香港著名小學的機會相當大。

    這所幼兒園每年只收男女學童各42人,每年都是報名人數過千,差不多25挑一,難度超大。

    陳奕迅、任達華、鍾鎮濤等明星的孩子也是在這所幼兒園就讀。

    鄧超的兒子等等讀的是上海宋慶齡幼兒園。這個學校的學費國際部是12萬,國內部9萬。每個班級都獨立享有一個空間寬敞,裝置齊全的活動室空間,並獨立配備餐廳、盥洗室、臥室。

    幼兒園還有溫水游泳池、兒童圖書館、兒童廚房、陶藝室、美工活動室、舞蹈房、鋼琴房、電腦房、建構室、傑力卡腦力開發活動室、室內運動廳等等。

    除此以外,還有安全的運動場地,如塑膠運動場、森林廣場、星空官、翻鬥樂、沙池、溜冰廣場、大型活動器械。

    陸毅的女兒從宋慶齡幼兒園直升進入宋慶齡小學。姚明、馬伊琍家的孩子都是這所學校的學生。

    為什麼明星的孩子都這麼熱衷於名校呢?真的只是為了炫富和追求升學率嗎?

    其實,能進入這些頂級名校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並不是升學率。像這樣一年學費20幾萬的家庭,很多家長都是事業有成。他們早已為孩子準備了足夠的財富,甚至為孩子做了長遠的安排。孩子不需要為了生存而奮鬥。

    大部分富豪都希望他們的孩子們:快樂,有獨立的人格,充滿創造力,自信心,生活在一個上層的圈子裡面,將家族的財富和地位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在這樣的理念下,這些學校對孩子的培養也與普通學校不一樣,普通學校的孩子主要是拼升學率,每天做得最多的是刷題刷題再刷題。

    而很多與國際接軌的名校更注重對孩子能力的培養,在培養能力的過程中,讓孩子發掘自己的興趣,並透過對興趣的努力,成功攀升到頂峰,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我一個朋友的孩子就在宋慶齡小學唸書,她告訴我,學校課外活動非常豐富,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應接不暇,每一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有興趣的內容。

    我曾問過她,學校裡攀比和炫富之風強烈嗎?朋友說,孩子們每天都穿一樣的校服、背一樣的書包,沒什麼好比的。而家長都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誰也不敢隨便炫富。

    除了給予孩子忠於本心的培養外,國際學校的精英教育往往還意味著圈子文化。亞洲的超高淨值人群通常會比較看重建立人脈的重要性,所以他們希望後代從小就有機會與同一個圈子裡的其他人一起接受教育。

    以香港為例,耀中國際學校的家長以富豪居多,多豪車、保姆接送;弘立書院則是香港金融、法律之類專業人士扎堆的地方,通常父母見面都可以聊起手上在做的專案;香港豪門家族的後代則扎堆在香港國際學校。

    胡潤最近撰文《精英教育——中產階層晉級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文中提到,中國的企業家正走在一條“由富及貴”的路上,正在從富豪轉變為新貴,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培養格外用心,已向國際教育、精英教育、貴族教育模式邁進。

    即使進不了國際學校,普通家庭的孩子需要面對的現實也是:教育競爭越來越激烈,要讓孩子獲得好的教育,擇校勢在必行。

    隨著二胎的開放,最近這些年,都是人口出生高峰。出生人口基數增加了,但優質的學校和老師資源並沒有擴大,教室數量也有限,就算班級總數一增再增,也滿足不了人口驟增的需要。

    尤其在大城市,班級人數嚴格控制在40人,就算在某些三四線城市或縣城,重點小學的班級就讀人數多達70人,但班級總數也依然有限。

    為了應對年年增加的適齡兒童,好的公辦學校只能依靠當地教委不斷出臺越來越嚴苛的招生政策,而民辦學校只好越來越嚴格地進行考試。

    一個朋友是二胎家庭,老大當年進的是國際學校,12萬一年。她說孩子當時也沒學什麼,稀裡糊塗就進了。而老二今年九月份升小學,從中班開始就各種學習,基礎知識比哥哥紮實多了,但卻因為今年報考人數太多,沒考取。

    在這麼激烈的競爭中,名校才可能集中更優質的教育資源。

    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進入名校就意味著能夠獲得更好的資源。名校更能吸引優秀的師範畢業生,獲得更多教育資源的傾斜。

    一所普通小學的副校長曾告訴我,他們學校只是普及義務制教育,確實,孩子每天作業少,壓力小,相應的中高考時成績也不突出。他們學校曾經有一個年級成績第一的孩子讀初中時,家長想讓她考名初中,結果因為小學本身太不知名,校長的推薦信根本不起任何作用,最後孩子被名初中拒之門外,這讓家長非常內疚,感覺對不起孩子。

    從師資力量來說,在教育競爭越來越白熱化的今天,那些優質的老師只會越來越多的投奔名校。

    我認識一個有20多年教齡的語文特級教師,她原先在公立學校當老師,後來,被名校高薪挖走。

    她告訴我,最開始決定去名校,內心是很猶豫的。但最終還是輸給了現實,想想自己花同樣的精力做同樣的事,給的錢卻差了好幾倍,自然誰給的錢多就跟誰跑。

    在名校還能享受優質的培訓資源,每年寒暑假,學校都會組織老師去世界各地的優秀學校進修學校,這對自己的能力是新的提升。

    還有就是老師與家長之間的信任關係,現在普通學校的風氣越來越怪,家長與老師的敵對情緒越來越強,總有家長覺得老師會欺負孩子,抱著懷疑的態度看待老師。老師稍微多做點什麼,家長就覺得老師是不是又想收紅包了,是不是又虧待自己家孩子了。還有家長動不動跑去學校大吵大鬧。

    到了名校之後,因為學校給的工資足夠高,家長完全不需要操心給老師送紅包的事,大家的溝通可以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就事論事,更容易溝通。

    雖然這位老師的話只代表她的個人意見。但公辦學校的老師流動率越來越高確實不爭的事實。

    一個朋友孩子的年級,這個暑假,有8個老師辭職。他兒子班級,老師全換了。有的老師跳槽去了民辦學校,有的去做課外培訓,都是奔著高收入去的。

    從孩子來說,名校“出身”的孩子也更容易進入高一等的“名校”。現在幼升小的考試僅僅只有一天的時間,一天內要面試幾千個孩子,哪可能一一看得過來。這時,名幼兒園出身的孩子更容易被名小學青睞。一路名校就讀的孩子升入國際知名大學的機率也更高。

    今天的文字或許可能引起你的不適,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我只是赤裸裸的扒開了那層畫皮。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給孩子更好的選擇,父母就要努力打拼,不然,怎麼給孩子更好的未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有助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