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王子愛上狐狸
-
2 # 張贏SMiLe育兒寶貝
提到中醫學裡的“脾胃”,這說的並不是人的脾臟和胃臟,而是指消化系統。
中醫養生中常提到:“脾乃後天之本”。人先天(胎兒期)的營養是靠母體提供的,而出生後“脾胃”開始逐漸甦醒,成為我們所吃食物的“加工廠”,供給全身營養的“司令部”。可以說“脾胃”在人的機體中佔有重中之重的地位,因此被中醫稱為“本”。
對於腸胃功能比較脆弱的寶寶來講,吃進去的東西最該被看中,家長也應最重視日常飲食的長久調理,而不是等出了問題去醫院看醫生來解決。
這個後天之本該如何養?如果我有了第二個孩子,我會這樣養:
營養第二位,消化吸收第一位所謂“有苗不愁長”。
脾胃的調理實際上就是促進孩子腸胃的消化和吸收,這是飲食之本,是成長的根。消化和吸收功能這個根本強大了,即便每天清粥淡菜,孩子也會吃得香,身體也會很強壯。
堅持母乳餵養奶粉與母乳的區別,就像我們聆聽機器人彈鋼琴和人的手彈鋼琴。機器人把琴彈得特別順暢、精確的同時卻給人無情的距離感;而演奏家的手工彈琴也許會有錯音或節奏有誤,但仍會向聽者傳達深切的情感。
奶粉就猶如機器樂聲,營養豐富卻容易讓寶寶消化不良,進而導致吸收不到需要的營養;母乳中雖然有些營養成分不如奶粉豐富,但勝在結構合理,更適宜寶寶消化吸收。
所以要儘量保證寶寶的第一飲食——母乳——的供給,它的重要性猶如一幢大樓的地基。
為了讓寶寶早些喝到母乳,催乳就成了調理寶寶脾胃時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很多媽媽產後催乳效果都不太好,原因是產後才催乳已經太晚了。
產前催乳你覺得奇怪嗎,產前怎麼催乳?
產後不泌乳或泌乳少,一般不是因為媽媽營養不良(因為現在這種情況很少見),而是因為乳房的輸乳管不通,而輸乳管不通並不是產後才不通,而是懷孕前或孕期就不通了,只是沒有得到重視。
具體方法可以在孕前或懷孕期這樣做:
第一步 熱敷 每天(我是在孕期的每天睡前)用溫熱的毛巾(不可太熱以免乳房受刺激)為乳房做熱敷,時間大概在15-20分鐘,每次的時間並不固定,熱敷後感覺乳房很柔軟,沒有緊張感就可以了。
第二步 按摩 可以在熱敷後的乳房上,避開乳頭塗一些按摩油(具有預防妊娠紋功效的更好),然後開始輕柔地按摩,為避免受刺激引起宮縮,手法簡單一些就好,大概7,8分鐘即可。
再次強調,最好把產前催乳當做備孕的一項內容進行,一直延伸到孕中期,以避開孕後期這段容易引發提前宮縮的時段。每次熱敷和按摩的時間不要太久,如果孕後期才開始,手法就一定要小心輕柔,貴在堅持。當你發現,熱敷後按摩時,乳房會分泌透明無味的液體,就要恭喜媽媽和寶寶,這就證明輸乳管已經通了,未來泌乳必定會很順利。
新增輔食不可太激進還是那句話 : 有苗不愁長。
嬰兒期的寶寶腸道十分柔弱,六個月後開始可以給寶寶吃些米糊,接下來可以新增蔬菜、水果和肉類。這些食物新增的進度、數量、性狀和種類一定要根據寶寶自身的消化能力而定,不可盲目按照輔食書籍的說法,具體可以每天觀察寶寶的排便情況。
還有一點可以判斷你的寶寶是否是容易脾胃虛弱的體質 :如果父母(尤其是媽媽)是脾虛體質,那麼這種體質就很容易遺傳給寶寶,(我就是一位脾虛的媽媽,我寶寶的體質也非常像我。)那麼給寶寶新增輔食就要更加留心,一定要多給寶寶一些時間,等完全適應這種食物後再添下一種。
小幼期的飲食注意飲食均衡多樣
寶寶在一歲後,差不多把各種型別的食物都吃了個遍,這時穀物、果蔬、肉、蛋、奶,每天都要有選擇的讓孩子吃全,而且食物的性狀要以稀、松、軟、爛為主,有助消化。
食量不可過多
小孩子包括大人在內,七八分飽就好。要讓孩子的腸胃有飢餓感,在孩子感覺餓了以後再把飯菜端上來,你看看孩子吃飯會是什麼狀態。
嚴忌生冷
都說孩子是“純陽體質”,有的家長就認為小孩子不怕冷,可以吃涼冷的東西。這是大錯特的。孩子感覺不到冷,不代表孩子的脾胃感覺不到。
所謂“純陽”體質是指孩子身體陰陽尚不平衡,處在生長髮育階段,生機蓬勃,發育迅速。也正是因為處在發育期,孩子才有“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的特點,家長更要注重孩子身體的保養。
在一眾辣、冷、油、硬等有害的、刺激的食物中,我最忌諱給孩子生冷的東西,比如冰激凌、冷飲,因為這些寒冷的東西進入身體後,脾胃就要調動身體的全部熱量去溫暖自己,好讓自己可以繼續工作,這就導致脾胃一直在不停的運化,加大了工作量,導致孩子本就稚嫩的脾胃受到傷害,就像小馬拉大車。因此冷食對脾胃最壞,且傷得最深遠。
在我家即使是盛夏,我也不給孩子吃冷飲,甚至喝涼水,四季皆喝與體溫相近或稍高的溫水,這樣即解渴,又有助於食物的運化。
-
3 # 時尚育兒圈子
脾胃功能對寶寶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父母可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幫助調理寶寶的脾胃。
注意食物屬性
細數易上火的食物 熱性和溫性的食物,多吃易使寶寶上火,不能過度進食。常見易上火的水果有櫻桃、荔枝、桂圓、橘子等;蔬菜有甘薯、洋蔥、魔芋、南瓜等;肉類有羊肉、牛肉、帶魚、刀魚等;堅果有栗子、核桃、海棗、檳榔等。
1.溫性食物 糯米、西米、南瓜、甘薯、羊肉、牛肉、石榴、荔枝、核桃、松子仁等。
2.熱性食物 櫻桃、榴蓮等。
3.涼性食物 小米、小麥、蕎麥、綠豆、芹菜、茭白、西藍花、鴨肉、梨、枇杷、蘆柑、百合等。
5.平性食物 大米、玉米、黑米、豌豆、青菜、大白菜、包菜、胡蘿蔔、雞蛋、豬肉、鯽魚、鱸魚、椰子肉、菠蘿、葡萄等。
推薦兩款養生粥 寶寶脾胃不好還可以透過飲食調理來幫助恢復。下面推薦兩款適合寶寶的養生粥:
山楂麥芽粥
材料:生山楂、炒麥芽各6~10g,粳米50g。
做法:先將山楂、麥芽煎水,然後用此水入粳米煮粥。食用時可加少量白糖,每日1~2 次,連服數日。作用適用於飲食沒有規律、沒有節制導致脾胃受傷,受納運化功能減弱,出現食慾不振或厭惡乳食之症的寶寶。
山藥糯米粥
材料:山藥30g,糯米50g
做法:將食材用文火煮成稠粥,每日1次。作用長期服用能達健脾之功,適用於形體消瘦脾胃虛弱的寶寶。
-
4 # 琴子說健康
脾胃的“消食劑”找到了,不是山楂,連續吃一週,積食去無蹤
江江已經六歲了,平時生活中機靈可愛,懂事聽話,從來不胡攪蠻纏,讓父母非常省心。可是,好像近段時間,小明的身體好像出了點問題,總是一副沒有蔫蔫的樣子,感覺沒有睡醒,而且對於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每天早上起來,口臭嚴重,而且還便秘了,為此他媽媽很是擔心。
剛開始媽媽以為是飯菜不合胃口,所以江江才不吃飯,但是發現了江江在短短几天內就瘦了幾斤,感覺事情不對勁,所以馬上帶去醫院檢查了。
醫生檢查一輪之後,發現江江是因為長期積食導致的消化不良,父母們沒有留意才會導致這樣的情況大聲的。
一、孩子積食身體會發出這些“訊號”,家長們別大意
1、嘴巴口氣嚴重,而且舌苔厚膩,發白或者發黃。
2、睡覺不安定,容易翻來覆去,而且會出現流口水、露眼睛、盜汗等情況。
3、情緒暴躁,孩子身體不舒服就會變得經常發脾氣,容易哭鬧。
4、大便乾結,容易便秘,這是因為食物堆積在孩子腸胃中得不到充分消化,造成脫水現象。
5、腹痛腹脹,因為食物殘渣在孩子體內堆積過多,孩子身體中的毒素也會變多,從而就會導致孩子容易出現腹痛問題。
二、積食的“元兇”已找到,家長們要多加註意
1、常吃消化不良的食物
由於孩子的脾胃系統還沒有完全健全,經常吃一些容易消化不良的食物,會對孩子的脾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導致孩子消化不良。
2、吃的太撐
很多家長害怕孩子吃不飽,所以喜歡追著孩子餵飯吃,可是本來孩子的胃容量就是十分有限的,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量,那麼就很容易導致食物的堆積,從而加重孩子脾胃的負擔。
3、著涼
孩子的腹部是很容易著涼的,如果晚上睡覺的時候不注意,就很容易引起孩子腹瀉、感冒的。
三、脾胃的“消食劑”找到了,不是山楂,連續吃一週,積食去無蹤
這裡的“消食劑”指的是猴菇蛋白鋅,是一個經典的健脾消食的食療方,裡面含有很多藥食同源的食材,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腸道的蠕動,還可以調整孩子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
猴頭菇可以健脾消食,促消化;山藥可以保護胃黏膜;檸檬是開胃促消化的;生物蛋白鋅可以改善孩子腸道菌群的活躍性,完善孩子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孩子的食慾,從而促進孩子長個、長肉。
四、平時做好2點,積食不再擾
1、調整飲食結構
正在處於生長髮育階段的孩子,要避免蛋白質和脂肪過度的堆積,要多補充一些膳食纖維,可以有效的預防積食。
2、堅持運動
孩子天性就是愛玩的,所以可以在吃完晚飯後讓帶著孩子去散散步,稍微運動一下,可以加快腸胃的蠕動,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也可以有效的預防孩子積食,更能讓孩子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
5 # 使用者1939182355228476
對於腸胃功能比較脆弱的寶Bora講,吃進去的東西最該被看中,家長也應最重視日常飲食的長久調理,而不是等出了問題去醫院看醫生來解決。
回覆列表
其實小朋友脾胃功能和成年人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正是成長髮育的階段,不宜吃太辛辣的食物。一般來說,就是做到按時吃飯,不挑食,儘量做到不暴飲暴食,家常飯菜就可以讓孩子的脾胃得到好的保護。
如果說你發現他脾胃有所損傷,建議去醫院看看,醫生會給出專業的意見。因為脾胃調節其實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話題,不同的狀況,可以食物調理的方法也不一樣。你沒有說得很清楚,所以我所能給到的建議只有這麼多。關係到孩子健康,大意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