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瀟瀟子

    《君子有三樂》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 一樂家庭平安,二樂心地坦然,三樂教書育人。

    作品原文君子有三樂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孟子·盡心上》作品譯文

    孟子說:“君子有三大快樂,稱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沒有怨恨,這是第一大快樂;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這是第二大快樂;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 君子有三大快樂,稱王天下不在其中。”

    作品讀解一樂家庭平安,二樂心地坦然,三樂教書育人。朱熹《集註》引林氏的話說:‘此三樂者,一系於天,一系於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作而已。”也就是說,一樂取決於天意,三樂取決於他人,只有第二種快樂才完全取決於自身。因此,我們努力爭取的也在這第二種快樂,因為它是屬於“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的範圍,而不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的東西。“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陶淵明)俯仰無愧,君子本色。君子之樂,莫過於此。當然,作為教書先生,孟子還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樂。如果我們不是教書先生,那除了一樂家庭平安,二樂俯仰無愧之外,還該三樂什麼呢?或者,時代進化了,還有沒有四樂、 五樂呢?“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應只限於教書育人,身邊的人能夠因為君子的啟發、引導,而有所作為也算是一大樂趣呀!

  • 2 # 雕刻歷史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說:“君子有三種快樂,而統治天下的快樂不包含在其中。父母都在世,弟兄無變故,是第一種快樂:上對得起天地良心,下對得起身邊的每一個人,是第二種快樂;得到天下優秀人才而教育他們,是第三種快樂。君子有三種快樂,而統治天下的快樂不包含在其中。”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孟軻,騶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遊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之所以強調突出這三樂,與儒家的理想人格有著密切關係。儒家的價值理想是成為一名君子,進而成聖成賢,並在條件具備之時造福天下蒼生,用孟子的話說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但畢竟外在條件由“命”不由“人”,譬如遭遇怎樣的環境,處在怎樣的時代,碰到怎樣的國君,這些都是個人所不能選擇的。因此,作為個體所能把握的只有內在的修養,因此人生的幸福應該建基於我們所能把握的事情之上,而最關鍵的就是天倫之樂、成德之樂、師友之樂。

  • 3 # 裸奔的青春

    “何為君子有三樂:一,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沒有怨恨,這是第一大快樂 二,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這是第二大快樂 三,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 君子有三大快樂,稱王天下卻不在其中。”

  • 4 # 羅無聲永不落幕名博彙

    中國文化科普與交流!

    首先要弄明白何謂“君子”!

    卓爾不凡、卓爾不群謂:“君子”。自命不凡者,非“君子”也;狂妄自大,更為“君子”所不恥也。“君子”與“君王”、“君上”,非同類也。

    夫子曰: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以天下為己任,君子的人生使命,是問道修道傳道,君子成人之美,是為天下之大美,使人人都能過上美好幸福生活。

    君子,不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而是能教育培養出天下英才。

    君子之樂,非常人之所樂,自有君子之樂之境界。悲天憐人,多愁善感,乃至骨肉親情,非君子之所為也。君子,天使也,使命在肩,志在於道,子曰:朝聞道,夕死足矣。

    是以君子三樂:一、津津樂道;二、自得其樂;三、順其自然,樂在其中也。固有夫子:七十古稀,隨心所欲不逾矩。

    孟子之《君子三樂》,有失偏頗,非君子之風也。

  • 5 # 不二旅人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孟子說君子有三種快樂,君王治理天下也沒有這種爽心樂事。

    第一種快樂是父母親都還健在,不需要過多的操心,兄弟姐妹也在世上生活得好好的,這是一種快樂。現在想想,父母好好地生活著,自己有能力打理好自己,不讓子女過多地操心,的確很快樂。即使在遠方,逢年過節去看望一下,就是靜靜地坐著,對父母而言,他們是滿滿的幸福感;對子女而言,也是一種難得的安靜時光,柔軟的、溫馨的。

    第二種快樂是仰起頭來看看覺得自己對天無愧,低下頭去想想覺得自己不愧於別人。人活一輩子,沒有對不起天地,也沒有對不起別人。這種光明磊落與坦坦蕩蕩,帶來的人生體驗是很爽快的。宋朝時的大宰相歐陽修先生,在老的時候,自己反省,覺得一輩子沒有一件事對不起天、對不起地、對不起朝廷、對不起百姓,安心坦然地走了。但他老人家由於沒有修行佛法,免不了進入輪迴,後來有一世在輪迴中當狗,當狗要吃屎,自己很噁心,強力把自己給餓死。再後來的輪迴當中終於又做回了人,才開始用佛法來進行修行。

    第三種快樂是得到天下的英才而有機會教導他。所謂英才,也可以說是天才之類。有機會在某個領域對某方面具有天賦的人進行教導,他那種一通百通、一點即悟的表現,而且往往在進境上於較短的時間內大大超出所教導者,所帶來的深度與廣度的實踐每每超乎人的預料。這種體驗給教導者帶來的感受,極為過癮、極為爽快。天地無私,會有很多奇才降臨在人間,能否善待他們?能否無私地對他們以指點和教導?這也需要當老師的要善良、要仁愛、要無私、要對天地負責。

  • 6 # 湘竹音韻

    在《孟子·盡心》篇有這樣一段話:“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這段話告訴我們,孟子所說的“君子三樂”指的是這樣的三種人生樂趣:父母都健在,兄弟也都沒有什麼災病事故,從而得以躬行孝悌,這是第一樂;為人處事合乎道義,上不愧對於天,下不羞對於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因而獲得內心的安寧,這是第二樂;第三樂是君子傳道、育人所獲得的快樂,即能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並對他們進行教育,從而使君子之道遍傳天下、造福社會。

  • 7 # 語境思維

    我一草芥,不知哪子三樂。我也有三樂,或比較靠譜:

    為了妻子,其樂無窮——建設小家有大家。

    為了孩子其樂無窮——少年強則中國強。

    為了朋友其樂無窮——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

    不知道有多少人同意我的想法,舉手者,祝福你。

  • 8 # D東哥

    孟子說的人生三樂是:自己的父母健在,兄弟們平安無事,這是第一大快樂。做的事上對得天,下對得起人,這是第二大快樂。能得到天下人才而對他們對教育培養,這是第三大快樂。“君子有三樂”出自於《孟子·盡心上》:“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這段話的意思是:孟子說:“作為君子有三大快樂之事,稱王稱霸天下不在這三樂當中。父母健在、身體健康, 兄弟平安、和平相處,這是第一大快樂;做事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這是第二大快樂;能得到天下傑出的人才進行教育和培養,這是第三大快樂。 ”其實,孟子說的“三樂”簡單概括來說是:一樂父母健在、家庭平安,二樂做事坦然、心地無私,三樂人才聚集、教書育人。

  • 9 # 漢唐之音

    讀了呂洞賓的一首詩,人生豁然開朗

    仙人呂洞賓,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姓呂名巖,出生於唐代,傳說他四十六歲時去長安應考,在酒肆中遇見了仙人鍾離權。經過了南柯一夢,呂岩看破了人生,後隨鍾離權去終南山學道,終於得道成仙,成了著名的八仙之一。

    傳說呂洞賓為人瀟灑飄逸,寫出來的詩也是文采飛揚,清麗絕塵。在他流傳下來的詩集裡面,除了一些丹道修煉的詩之外,還有許多寫景和說理的詩篇。他的許多詩篇不僅有很高的藝術性,而且有的還非常具有哲理性。即使在當今社會,一些詩篇也能對我們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便是仙人呂洞賓寫給我們芸芸眾生的一首詩。這首詩選自於《呂祖全書》,詩的名字叫做《訓人》。

    你沒有看錯,就是訓人。身為仙人的他,逍遙世外,遊戲人間,對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又是如何訓示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訓人》

    何事勞勞死不休,為名為利在心頭。

    要知造化皆前定,莫逞機心啟後憂。

    大地有緣能自遇,憑天付與莫他求。

    廣行方便存陰德,何事區區作馬牛。

    整首詩只有四句話分別闡述這幾句話的含義。

    我們這些凡人整天把金錢,地位等等放在心上,為了這些累死累活操勞一生,甚至到死都不肯休息。殊不知,人生中的貧富貴賤,生老病死,得失成敗,這些往往並不是人力所能掌控的,而是由天地因果自然造化所決定。換句話說,一切得失都是有定數的。他告訴我們,不要為了得到名和利,苦苦鑽營,費盡心機,甚至不擇手段。假如以不正當的手段得到了名和利,恐怕會給自己留下日後的憂患。與你有緣的事和物,你會自然而然的遇到,就像是上天賜給你的一樣,不需要向誰去祈求。換句話說,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不要去求,求也沒用。修心修德修行可以改變命運,我們做人只需要廣行方便,樂於助人,多做善事,積功累德。福報自然而然的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哪裡需要把地位和財富整天放在心上,一輩子為了這些做牛做馬呢?

  • 10 # 肥嘟嘟的小不理

    三樂

    一樂,是父母兄弟俱存;二樂,是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三樂,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王天下不與存焉

    在三樂的描述中,還有一句話雖不在三樂中,卻和三樂作了比較——王天下不與存焉——可說道盡了當時孟子心中對於王位的不屑。也正是在這個前提之下,舜竊負瞽叟而逃往海邊才能成為孟子的一個理想,而這個理想之所以成立,恰恰就在於父親之於王位,子之於臣,兩兩相較之下前者都更勝一籌。這種輕視王位的思想,很可能對晚年著述的莊子產生過不小的影響。

    性善論

    孟子所謂的性善論,是針對於當時流行的性有善有不善、性無善無不善、性可為善可不善這三大人性論而發。其中,有兩個都是儒家其他學派的觀點,在當時的百家學說中佔據主流地位。另一種觀點屬於告子,從郭店簡出土文獻來看,這個告子應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因為按照《墨子》記載的告子來看,若二者是一人,那麼只能說這個告子長壽得有些可怕。另一種說法是告子屬道家人物,則純屬臆測,不足為憑。就證據而言,至少郭店簡儒家類文獻裡有和告子思想比較一致的觀點,或許,告子便是沿襲了這一流派的學說。

    孟子生活的時代,是禮樂秩序完全崩潰的時期,而早在子思時,這種禮樂傳統便已不如孔子時期。隨之而來的殘酷剝削,貴族的無所節制,導致了民有餓殍的現象大範圍的發生,到了孟子時,甚至率獸食人的情況也極為普遍了。一些貴族和君主,養犬馬而好田獵,濫用民力而重刑罰,這些民不聊生的場景,使得孟子意識到惻隱之心的重要性,因為人之所以會對痛苦視而不見,很大程度上都基於惻隱之心,也即感同身受的缺失。這一點筆者深有體會,孩提時期,筆者隨父母親戚遊山,下山時由於大家選擇了另一條路,導致在盤山路上耗費了很長時間,尤其是缺水和體力問題(我們帶的食物和水在上山的路上已經消耗完),從大人到孩子,都是飢、渴交加,最後還是半路上碰到一機動三輪將我們一干人等送了下來。離開景點,我們選擇了一家飯店,上的菜都被我們狼吞虎嚥一掃而光,這個經歷,讓筆者後來看到餓著肚子的人時,總忍不住貢獻一點食物和水,原因其實就是那種痛苦太難受,自己體會過,就不忍看著別人如此。所以,當你選擇做一件正確的事情時,並非為了仁或善的名聲,而是出於感同身受——這便是孟子的意思。

    所以,他說,仁始於惻隱之心,從對羊的惻隱之心,到對牛的惻隱之心,再到對人的惻隱之心。惻隱,就是對動物與人所即將遭受或正在遭受的不幸而感同身受。於是,仁義禮智的四端就被確立下來。所謂的四端,就是善的起始,但這種起始,就人的一生而言,卻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一個人很容易放心而行,猶如被砍伐殆盡的牛山之木。孟子以為,這便是不善與惡的源頭。因此,性善論的目的,重點在於如何保持以及擴充這些善端,而不是說人性是善。因為單講人性是善,恐怕孟子完全不能說服那些同行們,甚至,他對於時代的批判,也不可能符合人性善的判斷。因此,為了避免成為書皮黨人,我們還是深入一些比較好,不要僅僅看到性善,就以為對方的意思就是在說人性本善,沒有邪惡。

    性與天的關係

    孟子的另一重意思,跟他的天道觀有緊密聯絡。在孟子的時代,提出人性論已經不像他的前輩們那樣那麼困難了,但如何把性和天道關聯起來,卻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秦朝以前,只有儒墨兩大顯學,到了荀子,才有所謂的百家爭鳴,因為百家爭鳴的高峰期是在孟子以後。至此,漢朝人所謂的道家、名家、法家、陰陽家等流派才一一出現。有人可能會說老聃早出,但實際上,老聃是不能早於墨子的,因為他有批評墨子觀點的話,而一些楚簡文獻也證明,墨家的學說後來在楚國同樣很流行,雖然尚比不得儒家。莊子這個人,本身和老聃關聯不大,因為他《齊物論》裡就批評過老聃的觀點,又徑直稱呼老聃之名而不尊為老子,可見他本人對老聃沒有太多的尊敬,而稱孔子時,反稱孔子或仲尼,全是敬稱。道家這個說法,最早始於漢初的司馬談,也即太史公的父親,這個道家,也不是指老莊而言,而是就漢初的黃老學來定義的。只是到了後世,才把老莊融合到一起並稱,又冠之漢人的“道家”這個舊瓶子以“新酒”,後來就逐漸把道家當成老莊的代名詞了。

    那麼,在孟子之前,墨子首先對儒家進行了批評,指出當時一些儒家學派過分強調嬰兒的美德,會面臨一個艱難的困境——嬰兒愛父母,但嬰兒的智力遠不能和成年人相比。而到了孟子時代,嬰兒和成年人的智力衝突,已經演變為如何保證人有一個共同的本質,來進行哲學和邏輯學上的劃分呢?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因為,一旦人不具備類本質,就不能從種屬上和其他動物區別開來,所以,這不僅是哲學問題,同時也是邏輯困境。如果從哲學上入手,一個新的困惑就會產生,既然當時諸子百家都相信人是天地所生,那人是惡的,天地豈不同樣邪惡?這便產生了理論上的困難,因為沒有任何一家會認為天地是惡,道是惡,所以生出來的人是惡。這個問題,莊子避而不談,因為對他來說,天人之分是首要的,偏偏這天人之分的源頭,恰恰是儒家。如果儒家尋求的是知天所為,知人所為,而後知道的途徑,那麼,莊子選擇的就是天而不人的途徑。但這些觀點中,唯獨無法解決天道和人的關聯問題,就像後世儒家爭論不休的性善情惡難題一樣。

    孟子即使放在諸子百家之中,也完全能夠被看作那個時代的翹楚,他的理論之體系化程度,可謂無人能及。只有後世那位有著東方亞里士多德美譽的荀子,才可同孟子一較高下。

  • 11 # 時光易老友情不變

    在《孟子·盡心》篇有這樣一段話:‘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與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這段話告訴我們,孟子所說的三樂指的是這樣的三種人生樂趣,父母都建在,兄弟也沒有什麼災病事故,從而得以躬行孝悌,這是第一樂,為人處事合乎道義,不不愧對於天,下不羞對於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因而獲得內心的安寧,這是第二樂,第三樂是君子傳道,育人所獲得快樂,既能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並對他們進行教育,從而使君子之道遍傳天下,造福社會。

  • 12 # 悟坑長老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一樂家庭平安,二樂心地坦然,三樂教書育人。

    此三樂者,一系於天,一系於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作而已。

    也就是說,一樂取決於天意,三樂取決於他人,只有二樂取決於他自己。因此,我們努力爭取的也在這第二種快樂,因為它屬於“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

    君子有三種快樂,稱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和睦,平安,沒有怨恨,這是第一大快樂。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這是第二大快樂。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

  • 13 # 小羽網路

    在我看來,孟子是著名儒學家,堪稱“亞聖”。

    “君子有三樂”說的就是父母親都在,兄弟姐妹都平安,這是一種快樂;上不慚愧於天,下不慚愧於人,這是第二種快樂;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並教育他們,這是第三種快樂。君子有了這三種快樂,但稱王天下不在這當中。

    而這些思想都可以在他的思想中可以體現出來的。

  • 14 # 陽明正傳

    第一個講的是親情,第二個是處世,第三個是教育,思想的傳承

    孟子三樂來自孟子《盡心章句上》:

    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儒家的君子之樂是人人都可追求的!

    我們再看看論語《學而》開篇的三樂: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的開篇在講學習和教育的快樂,儒家認為學習、交友和反省是成為君子聖賢的重點。

    儒家的樂不是做帝王將相,而是做君子、賢人、聖人

    儒家講的君子之樂不是慾望往外擴張,不注重功名利祿;

    也不像佛教往內收,超越生死和煩惱;

    而是修養自己,由近及遠,推己及人,從士人到君子到賢人再到聖人。

  • 15 # 心齋網易經明師

    孟子的"三樂說"出自《孟子.盡心章句上》一章,其本經為: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字面直譯意思是:孟子說,"君子有三種樂趣,但用仁德統一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也活的好好的,這是第一種樂趣;仰頭不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這是第二種樂趣;得天下優秀的人才並對他們進行教育,這是第三種樂趣"。

    孟子從三個方面來論述"三樂"的:其一安於健全親情的天倫之樂,其二潛心修養德行的成德之樂,其三用"善知識”擇善教育的教化之樂。這其實就是君子安身立命,立德、立言和立教的準則,與其提倡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一脈相承。

  • 16 # 誠摯人生為夢啟航

    【原句】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人,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譯文】

    孟子說:”君子有三大快樂,然而稱王擁天下並不再其中。雙親都在身邊,兄弟也都沒有什麼事故,這是君子心裡的第一快樂之事;上不愧於天,下不做自己慚愧於人的事,為君子第二快樂之事;得遇天下英才並能對之進行教育;這是君子的三樂。

    簡單的說君子的三大快樂就是家庭好、心境好、教書育人。

    家是人的根本所在,不管好人,壞人都希望自己家裡的人健健康康、和和睦睦的。

    在這個充滿利慾誘惑的社會里,要想所做所行事情都無愧於天地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們在做任何決定的時候都要堆得起自己的良心。不是有這麼一句話“想要的東西都很貴,想去的地方都很遠,喜歡的人都很優秀,君子愛才取之有道”所以遇見想要的可以用來激勵自己努力奮鬥。

    提到第三條快樂,我就想起來一個人,馬雲。就在去年,阿里巴巴富可敵國,馬雲中國首富,而且後續發展潛力巨大,然而就在這時馬雲退了,他還是去做老師,透過自己名人效應為更多的人授課、解惑,其實有很多人不理解,但我相信馬雲他心裡像山谷的的潭水無比清澈、透亮。

    君子,應有君子所求,追夢路上期待與您同行
  • 17 # 路尋寫作創富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這段話出自《孟子·盡心上》。

    直白的翻譯就是:孟子說:“君子有三大快樂,稱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沒有怨恨,這是第一大快樂;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這是第二大快樂;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 ”

    再深入一點去理解。

    君子有三樂,第一個樂趣是父母俱存,兄弟無故,指的就是家庭平安和睦。我們說家和萬事興,家庭平安、和睦是事業的基礎,《大學》中也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的修身齊家也是在治理國家、平定天下的前面。可見家庭是其他事業的基礎。所以家庭平安,是作為一個君子的第一個樂趣。

    君子有三樂,第二個樂趣是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只有一個人的道德上沒有虧欠,這個人才能走得更遠,才更值得尊敬。一個人良心沒有愧疚,才能坦坦蕩蕩、光明磊落。始終保持善念,注重個人品德修養,“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作為君子的第二大樂趣。

    君子有三樂,第三個樂趣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首先是一個教育家,每一個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優秀,成為國家的棟樑。其次,分享自己的知識和感悟,才會讓知識產生更大的價值。另外,文化的傳承也是對生命的延伸和昇華。

    家庭的平安和睦、提高自身修養、回饋社會,有此三樂,必然能立於天地間!
  • 18 # 素心流年

    1 出處:

    出自《孟子盡心上》第二十節:

    以此為題,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孟子盡心上》第一節)

    竭心盡力,才能瞭解自己。

    所以《孟子盡心上》是一本自我激勵與完善的書。

    這段話什麼意思呢?

    “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但稱王不在其內。父母健在,弟兄無災,第一件快樂的事;上無愧於天,下無愧於人,第二件快樂的事;得天下的優秀人才而教育他們,第三件快樂的事。君子有這三件快樂的事足夠,稱王不能算在內。”

    強調的是君子,儒家文化中道義與責任的擔當者。

    為什麼稱王不能算作君子的樂事?

    因為孟子說,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

    “君子有志於道,不到相當程度就不可能通達。”

    稱王是最次的,有損節操,而君子是不屑的,仁義禮智才是君子深植於心的,君子的志向是追求道,只有孜孜不倦到一定程度才可達到。

    那麼道是什麼?

    孟子認為,“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至而至者,命也”,“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

    做到不可做到的事,達到不能達到的境界,便是天命,君子要以身殉道。

    這與道家提倡的道是有區別的,

    道家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所以,孟子認為的道,是最高的道德標準,而道家的道指的是天地社會執行的規律法則,一個強調主觀,一個強調客觀。

    所以,這段話特指,身為君子應該有的人生樂事。2 孟子“三樂”怎麼理解?

    “父母健在,兄弟無故”:天倫之樂。

    健在,身體康健,存活於世;無故,無病無災,無意外之禍。

    這句話提倡的是“孝悌”之樂,孝敬父母,友愛兄弟。

    孟子認為,“天下有善養老,則仁人以為己歸矣。”

    善養老人的人,仁人便將其視為榜樣而投奔。

    這與儒家的“子欲養而親不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是一致的,及時盡孝,躬親撫幼,是基本之人倫,何況君子!

    “不愧於天,不怍於人”:使命之樂。

    愧與怍:慚愧之意。

    字面理解,君子要有行善之心,樂善好施。

    孟子既將道列為君子之志,所以這句話還有深意。

    不愧對上天,不愧對他人,不是指做了什麼壞事,而是指要順應天道,順應民心。

    孟子認為,“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

    沒有什麼不是天命決定的,順從並接受天命,才是正道。

    也就是說,君子要不斷完善自我,發揮社會作用,完成上天賦予的使命,不辜負百姓的期望。

    “得英才而教之”:傳承之樂。

    英才:優秀的人才。

    教育,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教化,是君子的大愛。

    孟子認為,“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孟子還繼續補充,認為,“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也就是說,君子教化於人,應注重養成品德,發展才能,解決疑惑,言傳身教,私下受誨。

    可見,德行之教為根本,而學問知識為其次。

    儒家認為,教育在於德行教化,而君子便是德行教化百姓的實施者。

    所以,“孟子三樂”,不僅是尋常之樂,更是君子為人處事,濟世安民之樂,涵蓋了君子的日常德行與社會責任。

    3 孔子也“三樂”,是否一致?

    孟子有“三樂”,自然想到孔子的“三樂”,同為儒派,是否不同?

    《列子 天瑞》中記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孔子游泰山時,見到一個叫榮啟期的鄉野村夫,快樂得彈琴唱歌,孔子問,你穿著破爛,咋還這麼快樂?他說,天地萬物,我生而為人,一樂;男尊女卑,我生而男人,二樂;生死無常,我活九十,三樂。孔子感嘆,說得好,看得開!

    快樂有時很簡單!可見,孔子是認同這樣的“三樂”。

    《論語》開篇也有孔子三樂,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學而》)

    孔子認為,學習,交友,是快樂的事;有容有度,才能為君子。

    孔子的人生之樂,同樣簡單,強調人的本位,學習傳承的作用,還有同道相謀,君子之風。

    孔孟本一家,樂事雖不同,本質卻一樣。

    所以,“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遠”,看似普通,君子真能做到,不單嚴於律己,還要不斷完善,重要的是以自身之力量,影響他人,影響社會。

    這是君子的使命。

    4 “三樂”在今天的意義

    將孔孟的“三樂”用在今天,就是好讀書,做好人,傳承好。

    陳眉公在《小窗幽記》說:“人生一世,有三樂:開卷讀書,閉門修禪,一語濟世。”

    曾國藩也說:“讀書聲出金石,飄飄意遠,一樂也;宏獎人材,誘人日進,二樂也;勤勞而後憩息,三樂也。” (《曾國藩文集》)

    人生的樂事,吃得香,睡得著,有錢花...俗了點,缺了意義。

    做人,為第一,盡孝為根本,誠信為基礎。

    讀書,應賦予更多的含義,不光是學做人,還要學做事,腹有詩書氣自華是個人素養,願得此身長報國是個人能力與責任。

    教育,關係傳承,是一個國家與民族生生不息,文化淵源流長,社會不斷進步的最最重要的事情。

    可見,孟子“三樂”,不僅是獨樂樂,還是眾樂樂,尋常百姓小幸福,可遇更要可求。

    朱熹《集註》說:‘此三樂者,一系於天,一系於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作而已。”

  • 19 # 跪射俑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譯文:父母健在,兄弟平安,這是第一大快樂;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這是第二大快樂;得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

  • 20 # 一老沈一

    孟子講的“君子有三樂”,內容直白,似乎也不難理解。

    但是,仍有可探討之處。

    《孟子·盡心》第二十章——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zuo)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譯成白話是——

    孟子說:君子有三種可值得高興的事情,不過,王治天下不算在內。父母健在,兄弟也無災患,是第一種高興的事。對上無愧於天,向下無愧於人,是第二種高興的事情。能得到天下出類拔萃的人而對其教育培養,是第三種高興的事情。(再說一遍)君子有三種可高興之事,稱王治理天下不在其內。

    “三樂”,就是三種“心嚮往之”的可追求的“樂趣”。都是什麼,孟子講得很清楚了。

    為何說還有可探討之處呢?

    第一,孟子所說的“君子”指誰。

    請注意,在《周易》中,“君子”,指的都是君王。很長時間裡,這都是“君子”的唯一義項。

    從孔子起,“君子”,成為了道德高尚的貴族的代名詞。

    就是說,“君子”,不僅指道德高尚的君王,也指士卿大夫等等地位稍低但又具有崇高道德的貴族。

    顯然,孟子這裡講的“君子”的“外延”,同樣包含“君王”和“普通貴族”兩部分。

    他希望,這兩部分人都能夠做到道德高尚,所以,開篇即雲“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結尾再次強調,“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第二,孟子側重對誰講“君子有三樂”。

    他的用心之處,就在於講,即便有人能夠“王天下”——插上一句,朱熹注曰,“王”為“去聲”,就是作動詞用——如果道德不高尚,就既感受不到此“三樂”,也不配被稱為君子。

    與其說孟子是泛泛對所有“君子”講的這個話,莫如說他主要是針對那些“君王”、諸侯有感而發。

    這在戰國諸侯爭霸的背景下,有其特定意義。

    第三,孟子講“君子有三樂”有其更成型的一套理論。

    “君子有三樂”,只是孟子的一個“由頭”,他實際上有一套成型的理論。

    這個理論,就是“盡心、知性、知天”。

    只講“君子有三樂”,明顯沒把事情說透。所以,他在第二十一章,又接著這個話題繼續做了闡發——

    孟子曰:“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sui)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譯成白話是——

    孟子說:擁有廣袤土地和眾多子民,是君子所期望的,但君子(追求)的快樂不在這裡。居於天下之中而治,安定天下的百姓,君子以此為樂,但本性不在於此。君子的本性,即便他的理想能通行天下也不增加,即使窮困隱居也不減少,這是因為君子的本分已經確定固定了下來。君子的本性,是仁義禮智已根植於心,而發自於心的神色就醇和溫潤,其表現於顏面,顯現於背脊,發散至四肢。手足四肢不必言語,其所為無不合乎禮義。

    可知——

    首先,孟子的“君子有三樂”,是他表達自己道德修養和“立命”相互關係之思想的“論據”。

    次,他借“君子有三樂”,主要強調的是“盡心、知性、知天”,是對孔子“克己復禮為仁”思想的精細化。

    再次,孟子儘管泛言“君子”,但主要針對的是“天子”、諸侯。

    他的“君子有三樂”的核心,是說必須“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這就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關鍵所在。

    董仲舒大大發揮了先儒這一思想,雖然將“天人合一”加入了濃厚的神秘色彩,但也為限制皇帝濫用權力,留下了一個理論根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跑步真的能瘦下來嗎?大概能瘦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