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鬧市俠隱2016

    其實這一切都和財富有關,滅金時,蒙古與南宋是盟國,其實蒙古之所以與金國開戰,一是金國向蒙古徵收賦稅,而是從南宋運來的商品,要經過金國的版圖,也需要徵稅增加了消費成本,所以蒙古聯合南宋滅金,滅金之後,蒙古迅速掌握了與南宋的貿易主動權,同時代理南宋通往西域的貿易,可西域諸國不買他的帳,殺了蒙古使者商隊,激怒了蒙古人,所以才開始了血腥的西征之路,一方面掠奪西域財富,一方面,成為西域商路的新主宰。至於後來為何又與南宋開戰,那是因為南宋後期,出現權力傾軋,掌權者企圖透過外部緊張而實現內部穩定,而蒙古方面呢,龐大的疆土需要龐大的財富維繫,就在此時,南宋的海上貿易卻繁榮起來,極大的限制了陸路貿易,因此,滅掉南宋重新掌控貿易主動權,牟取財富,就成了蒙元帝國的終極目標,在此背景下,南宋才最終走上了滅亡之路。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首先,古代打仗都是要講理由的。蒙古人滅了金國以後,他也是得有理由,才能夠打南宋。而且在滅金國的時候,蒙古和南宋是聯合在一起共同打金國的,是友邦。雖然蒙古覬覦南宋的土地,他也不可能一下就順勢打南宋。事實上,蒙古和南宋之所以打起來,根本原因主要還在南宋這一邊。當時蒙宋兩國滅掉金國以後,蒙古人暫時收兵回漠北。這時候南宋就打算把金國佔去的“三京”給收回來。結果蒙古人不高興了,當南宋軍隊攻佔洛陽以後,他們就迅速渡過黃河來,把洛陽給全部包圍,南宋打了大敗仗,後來透過講和才暫時獲得安寧。

    其次,蒙古人西征和南侵是同時進行的,並沒有只西征沒南侵。如果說第一次由成吉思汗帶領的西征,有蒙古人為了復仇的話,那麼,在窩闊臺時期進行的第二次西征,就是是徹底的侵略行為。這次西征的目的,一是為了攫取財富和土地,二是為了鍛鍊蒙古第三代,也就是拔都、蒙哥、貴由這一代。在西征的同時,窩闊臺也進行了南侵。而且南侵還是窩闊臺最為上心的一次行動。因為他想把汗位傳給他的二兒子闊出,因此把闊出派到南線戰場上。闊出走的是荊襄一帶,也就是中路戰場。他的三兒子闊端去的是西線四川戰場,另外一個宗王口溫不花去的是東線兩淮戰場。這次戰爭,由於有南宋將領孟珙等的領導,結果闊出被打死在戰場上。南線行動基本上宣告失敗。

    第三,蒙古人知道南宋是一塊硬骨頭,他們對南宋採用的辦法是先打消耗戰,抄掠戰,最後才是總攻戰。在窩闊臺時期,當闊出戰死以後,蒙古對南宋的進攻,基本上就停留在邊境的騷擾上,也就是不斷地消耗和抄掠。同時,因為蒙古皇室發生了權力的轉換交接,汗位從窩闊臺系轉移到拖雷系,因此他們也沒有精力攻打南宋。等到最後蒙哥上臺,撥亂反正,讓國內政權安定下來以後。他才開始全面進攻。但是蒙哥卻又在進攻南宋中被打死。蒙哥死後,蒙哥的幾個兄弟之間爭權奪利,結果又給了南宋二十年的喘息機會。直到忽必烈完全坐穩汗位後,他才繼續向南宋進攻,最終滅亡南宋。

    總之,南宋算得上是蒙古帝國史上遇到的最強勁的對手,他們攻打南宋,前後花了差不多半個世紀。

  • 3 # 王朝的廢墟

    首先成吉思汗沒有滅金,在滅西夏時他就掛了。

    相對於金國,新興的蒙古,特別是成吉思汗時代,還是比較弱小的,要一口吃掉金國這個龐然大物還是比較困難的。反倒是西征,難度要比南下容易一些。

    成吉思汗西征面臨的第一個對手西遼,遼國覆亡後貴族耶律大石建立的政權,曾經是中亞地區最強大的國家。但在蒙古崛起的時候,西遼已經衰落的非常厲害了——統治階級腐敗,橫徵暴斂致使民不聊生,而曾經歸附於他各個民族、政權也紛紛起兵反抗西遼的統治。面對這樣的對手,蒙古大軍很容易就取而代之了。

    因為西遼的疆域,已經進入了絲綢之路的核心區域了,商旅的往來讓蒙古貴族嚐到了甜頭,同時也勾起了繼續向西政府,開拓更寬廣商路的野心。這個時候位於中亞的花拉子模變成了下一個目標,藉口是他們殺掉了蒙古的商團。

    從古至今的絕大多數時候裡,中亞地區所謂的古國,撐死就是有錢,人口不多,戰鬥力基本就不值一提,根本也擋不住來勢洶洶的蒙古鐵騎。花拉子模守城確實很慘烈,讓蒙國人費了老鼻子勁了,但最終還是被攻破了。

    所以,好打和有錢應該是成吉思汗時代選擇西征而不是南下的最重要原因。其實這一時期更多的還是蒙古帝國的原始積累階段,到了成吉思汗兒子們掌權的時候,便開始去啃金國這個硬骨頭,還繼續組織西征,向更西的地方進軍。

  • 4 # 芯碎語

    因為南宋懦弱無能,且當政者又多為腦殘,連唇亡齒寒都不懂,所以先消滅其它國家,南宋肯定不會去幫忙。可要是先滅南宋,其它國家的當權者,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肯定是要去幫忙的,孰輕孰重蒙古人分的清!

  • 5 # 龍文說史

    按當時情況,中國分裂割據政權太多,成吉思汗沒有辦法一下解決那麼多國家,當時戰線拉的太長,對金朝戰爭已經陷入泥潭,在山西一帶,蒙古軍與金軍你爭我奪,來回折騰。金國在當時擁有百萬,成吉思汗在野狐嶺大決戰幹掉一半,另一半零星分佈在個關口,戰鬥力相當頑強。守潼關的一幫金軍就是典型例子,成吉思汗曾試探性由西夏發起進攻,但無果,在之後蒙古對金戰爭中潼關始終成了蒙古對金的滑鐵盧,這讓成吉思汗不得不在遺詔中明確提出繞道潼關,抄襲宋境攻金。金國在黃河一線布有四防,固若金湯,而且集精兵強將,蒙古軍一時很難突破,所以他才不得不選擇艱難險境就是宋朝的南方潮溼的丘陵溝壑來個背後偷襲。金朝那時對蒙古的認識由最初的盲目變成全力以赴,歸根結底,是統治階層越來越懼怕蒙古,讓他們不得不重新認識對手,可國家建立一百年衰落腐朽,猛安猛剋制衰敗,這讓新興的臣子國蒙古有機可乘,勝算帷幄,只是時間問題,金朝自章宗時由盛世轉向衰落,永濟皇帝在位後,國家弊端顯露,蒙古對金戰爭讓這個北方大國一戰全線奔潰,成吉思汗結結勝利,這讓後來的皇帝宣宗因為懼怕蒙古人不得不選擇遷都,避其鋒芒。曾經驍勇善戰的女真鐵蹄在蒙古人面前這樣不堪一擊,滅遼滅宋的輝煌戰績不能重現,倒是風水輪流轉,幾萬人打敗敵軍的氣勢換成了北方蒙古人,金國再沒有完顏兀朮這樣頂尖軍事天才,因為中原的富庶,錦衣玉食,沉浸一來百年的安逸生活,讓他們失去戰鬥力。

    就在這樣背景下,成吉思汗還是難以一時拿下金國,因為對手已經開始重新認識自己了,為了能儘快為蒙古擴大地盤,與金,宋旗鼓相當,不得不向西發展,而西邊自然就是西遼,西遼在西夏西面,通往西域,如果打通絲路,這樣對蒙古經濟是有利的。但主要還是西遼本身問題,讓成吉思汗頭疼,他害怕西遼會和金朝聯合夾攻自己,西遼現在國王耶律直古魯被駙馬乃蠻太子曲出律給踢下臺,自己當了國王,曲出律何許人,就是被成吉思汗亡國那個敵人的兒子,他豈能善罷甘休,有朝一日肯定復國,聯合花剌子模,金國,甚至西夏對付自己。成吉思汗一向對敵人有個傳統,敵人之後不可留,這是他從小到大銘記的血淋淋教訓,他的父親也速該就是被塔塔兒部首領扎鄰不合毒死的,他也正是被他父親殺死的那個首領也叫鐵木真的兒子 。

    成吉思汗當時也高明,打的是兩張牌,一面對金國用兵同時,又對西遼用兵,他也是處心積慮,早期對拓展領土的渴望。在與花剌子模交往中,讓他那種渴望和訴求達到極限,最終讓他放棄將主要精力集中到對付金國身上 ,花剌子模帝國當時雄居西域,擁有中亞和波斯,是當時名副其實的泱泱大國,他的國王自然不把成吉思汗放在眼裡,在訛答剌城,常年積累的矛盾最終爆發,海爾汗無端扣押蒙古五百名商隊,搶劫了其財務,還將他們統統送上斷頭臺,西域大國對蒙古的不友好已經明確顯露,國王摩訶末更是傲慢無禮,不但拒絕交出兇手,還殺了正使。成吉思汗當時並沒有想向更遠西域用兵,他那時年齡已到中老年,只圖中原,沒有心思圖更西面,然而歷史已將這不可能的事實變為現實。這讓成吉思汗有了想法,眼看中原不能一時拿下,商隊又無辜被殺,花剌子模一方無端挑起戰爭,他必須付出一切後果,簡單的說花剌子模是在引狼入室。成吉思汗也因此被捲入對花剌子模長達四年的戰爭中,他逮住那兇手,命人將銀水灌進眼睛就地正法,摩訶末不做,兇手還不如自己處決了算了。兇手完蛋後,接下來,理應按道理說退兵算了,可成吉思汗沒這麼想,上癮了,想要整個花剌子模,這也許是一代天驕的高明之處。

    花剌子模全境被吞併,成了他兩個兒子封地,這為之後蒙古掃滅俄羅斯,遠征歐洲埋下伏筆,似乎後代們正續成吉思汗的成果。對金國,西域用兵已經耗了成吉思汗大半時間,中原金國,西西夏仍還在,他哪有時間管得了南宋。西夏和金畢竟與蒙古恩怨很深,蒙古早有抹掉他們的想法,而南宋則沒有理由用兵。西夏滅亡是成吉思汗取中原的一個前奏,他去世時金國仍在,而且當時兵強馬壯,扼守在河南關中一帶,偏師木華黎只起個打草驚蛇而已,不足憑一己之力已消滅金朝,蒙古只有主力進攻才可以滅金 。成吉思汗死前留有遺言,證明他時間有限,心有不甘,尤其對金國遲遲未拿下,南宋那是之後的事,畢竟當時中國分裂的王朝,雖然衰落,可國力不容忽視,成吉思汗終其一生也無法如願統一中原只有等孫輩們完成,那就是忽必烈。

  • 6 # 2588q汽

    樓主,你這問題證明你歷史知識很匱乏,成吉思汗死的時候,金朝還沒滅那,滅金的是窩闊臺。蒙古共三次西征。成吉思汗參加的是第一次滅花剌子模,那時候只留下木華黎騷擾金朝,上面一堆回答的人,連這點知識都不知道,還回答什麼。

  • 7 # 豬豬豬438

    成吉思汗死後,四個兒子為了汗位已經分裂,蒙古傳統幼子守業,西征也是傳統,拿下南宋的事忽必烈,跟蒙古帝國沒有關係,蒙古帝國真正能調動帝國的汗王只有四個,忽必烈打敗最後一個蒙哥

  • 8 # 拍客行

    從蒙古在成吉思汗的崛起中就可窺見,成吉思汗的一生都伴隨著征服與戰爭,在無數的戰爭中相繼消滅了諸如札木合、西遼、花剌子模等,同時也給自己樹立了無數與其有著國仇家恨的對手,就像蒙古人的祖先為了生存而逐水草而居,同樣成吉思汗為了徹底消滅挑戰其統治權威的挑戰者,勢必想將其全部消滅,一路追著他的敵人到中亞再到西亞甚至直達歐洲,而在當時金國還是成吉思汗與南宋共同的敵人,並且實力強大,再者,南宋與成吉思汗統治疆域被金國西夏等國分隔,並未直接接壤且有共同的敵人,所以說在成吉思汗的征服過程中沒有南征南宋的條件和機會,並非其不想征服南宋。

  • 9 # 黑狐

    1234年,蒙古國與南宋聯軍進攻開封,蒙古軍隊借道南宋,迂迴包抄。金軍節節敗退,金哀宗派人出使南宋失敗,最後逃到了蔡州,最後自殺身亡。金國敗亡後,蒙古國撕破臉皮阻止南宋軍隊收復中原。當時雙方第一次衝突在於四川。蒙古騎兵雖然善戰,但對於江河湖海,河流相互交錯的南宋只能望河興嘆,何況剛佔領中原,尚未站穩腳跟,全力進攻南宋只能加快中原人民的反抗。何況南宋實力本身不弱,世界上第一把火槍都是製造於南宋,南宋繼承傳統漢文化,擁有先進的生產力和文化是世界上任何國家不可比擬的。

    南宋經濟實力發達,人口數量世界第一。造船技術發達,擁有先進的水師,這是蒙古國所不及的。在蒙古國還沒造出水軍時,不可能大規模進攻南宋的。亞歐大陸西部差不多都是廣闊的平原,身居內陸,更加有利於大規模騎兵作戰,更能發揮蒙古軍隊的傳統優勢。窩闊臺死後,蒙古大汗最高權力逐漸轉到了拖雷家族,這才開始大規模進攻南宋。蒙古與南宋開戰將近半個世紀,漢人的抵抗讓蒙古人付出慘重的代價。蒙哥大汗被宋軍擊斃,忽必烈更是選擇先滅掉蝸居在雲貴高原的大理,採取回迂包抄戰術,逐步蠶食南宋。在大量戰船再出來之前,蒙古人是不可能滅掉南宋的,之所以選擇西征,是因為擴充套件自己實力。西部國家大部分處於內陸,容易下手,何況帶上西方國家從未所見的大炮進攻,更容易得手勝利。

    在說成吉思汗死後,蒙古帝國開始陷入爭奪權力鬥爭之中,內訌不斷,當然不能全力進攻南宋,在說南宋實力雄厚,人數眾多,武器裝備不輸於蒙古,先進的火器裝備是世界上任何國家沒有的,忽必烈更是聚集了大量漢人謀士,吸收漢人技術,才滅掉南宋。

  • 10 # 史書上冬眠的蛇

    首先,金國不是成吉思汗滅的,金滅亡於公元1234年,而成吉思汗死於公元1227年,在金滅亡前,大汗已經死了。

    其次,成吉思汗是個偉大的軍事家,但在這之前,他是個更偉大的政治家。也許我們喜歡談論打這個,滅那個,但在政治家眼裡,軍事只是政治的一部分,或者說實現政治的一個手段而已。成吉思汗是殺戮無數,但絕不是一個只會殺戮的蠻夫,他的作戰要依託於蒙古國政治的發展和走向而定,並不是想幹誰就幹誰。相比較南宋,蒙古有著更急迫的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首先是西夏問題,這個蒙古大軍來了我就結盟,蒙古大軍走了我就打你的小國,實在讓大汗頭疼。所以,大汗就算快死了,也一定要看著西夏滅亡。

    西征的問題。蒙古是個落後的遊牧部落。經濟手段實在是匱乏,大家要想過好日子,要麼去搶,要麼做生意。人,都是厭倦殺戮的,都希望好好過日子,這其實就是最大的政治問題。與西面那些中亞國家,是和他們做生意,還是殺了他們搶劫,是蒙古國一箇中心政治問題。最後發現,生意不好做啊,不如搶劫直接,而且搶劫的成本也不高,因為蒙古騎兵的善戰造就了周圍這些國家軍事力量的相對弱小。西征,能夠改善蒙古貧窮落後的局面,讓大家都能吃好喝好,所以西征就成為了蒙古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

    南宋也很富庶,當然蒙古早就盯上了,但要滅南宋,先得把金滅乾淨了。而且,大汗死後,有繼承權問題,領導權問題,蒙古的政治走向問題,只有這些問題悉數得到解決,伐宋才能成為可能。

  • 11 # 五味社

    金國滅亡後,蒙古的東邊和南邊局勢日漸穩定,而西邊卻摩擦不斷。

    蒙古除了南征,當時還有西征,史稱“長子西征”,因為遠征歐洲是從成吉思汗開始就有的野心,在西邊與拔都屬地接壤的欽察部經常發生摩擦,金國滅亡後,蒙古的東邊和南邊局勢日漸穩定,窩闊臺可以著手解決西邊問題了。沒成想,宋朝冒犯發動戰爭。

    宋蒙滅金後,如果宋朝沒有貿然發動收復三京的戰爭,宋蒙之間還是可以有段和平期,畢竟在滅金的過程中,彼此是盟友關係。

    結果金國滅亡後,宋朝趁著蒙古主力北歸,貿然發動收復三京的戰爭,卻遭遇大敗。窩闊臺派遣使者來宋責問失約背盟一事,宋理宗無語以對。宋遣使者赴蒙古道歉,窩闊臺不理,宋朝收復三京的戰爭直接成為宋蒙戰爭的導火線。

  • 12 # 沂藍書院趙月光

    成吉思汗,並沒有攻打南宋,他在蒙古稱汗後(1206年),先後攻擊西夏、金國,均是20多年的消耗戰,並沒有馬上把兩個敵國消滅。在擊敗金國主力後,成吉思汗親軍西征,先滅西遼(1218年),再滅花剌子模,一部追擊花剌子模殘部到印度,一部則到達歐洲的克里米亞半島。成吉思汗再回師攻打西夏,期間1227年病死六盤山。這時西夏投降,他的兒子拖雷密不發喪,按成吉思汗遺囑殺西夏末帝李睍,並對西夏進行了大屠殺。

    拖雷為成吉思汗最小的兒子,成吉思汗臨終前指定窩闊臺為繼承人,但仍然需要蒙古的庫裡勒臺(部落議事會)批准。在未最終決定而王位空缺的兩年,由拖雷監國。拖雷和窩闊臺分兵攻打金國,武力借道南宋,在均州三峰山擊敗金軍完顏合達、完顏陳和尚的主力部隊,第二年回師途中,拖雷病死。這時金國仍然沒有被消滅。

    窩闊臺上臺後,即派人降伏了高麗,繼續派人圍攻金國汴京,與南宋結盟最終滅掉金國。然後劫掠南宋,他的兒子闊出在南宋戰死,沒有在南宋的佔領區形成穩固統治。1235年,窩闊臺決定進行第二次大西征,征討欽察、斡羅思等國。主將為拔都、速不臺,出征軍15萬人。征服欽察、斡羅思後,兵分兩路擊敗孛烈兒(波蘭)、馬札兒(今匈牙利)。後聽到窩闊臺死訊後,大軍東撤。

    大汗位爭奪了三年後,蒙哥任大汗,派忽必烈南征大理並滅之,同時派旭烈兀進行第三次大西征。旭烈兀相繼攻下波斯,巴格達的黑衣大食,敘利亞的阿尤布王朝。

    蒙哥親率大軍,兵分三路侵略南宋,蒙哥受阻於四川釣魚臺,並在那裡死去。忽必烈北返爭奪大汗位,旭烈兀東撤支援忽必烈,留守敘利亞軍敗於埃及馬木留克。

    忽必烈上臺後,才最終消滅南宋(1279年)。

    整個蒙古帝國有三次大的西征的大汗,分別是成吉思汗、窩闊臺、蒙哥。

    成吉思汗為什麼要西征?我認為原因有這幾個:

    1,西夏和金國是兩個鐵疙瘩,雖然成吉思汗已重創兩國,但成吉思汗如果非要用鋼牙把這兩個鐵疙瘩啃下來,只怕會讓西夏和金國鐵了心結盟。如果是這種局面,成吉思汗就是到死了也滅不了他們。事實是,成吉思汗死在滅亡西夏期間,成吉思汗死後6年金國才滅亡。所以成吉思汗需要轉移注意力,放鬆對西夏和金國的壓力,挑撥他們的關係,自己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成吉思汗就留下木華黎對金國呈半進攻半防禦狀態,帶領大軍西征。

    2,成吉思汗這時不怕外敵,只怕內敵。原來蒙古草原部落最強大的乃蠻部,雖然被成吉思汗打敗,但逃到了西遼,並且其首領屈出律還成了西遼的領導人。這才是成吉思汗的心病,這是最大的內敵啊!一旦成吉思汗和西夏金國的戰爭中有什麼失利,乃蠻部也是蒙古部落,很可能一呼百應,越過蒙古草原,給成吉思汗背後捅一刀子。所以成吉思汗西征的第一步就必須是把西遼和乃蠻部拿下。

    3,成吉思汗拿下乃蠻部和西遼後,本來心滿意足,想做做生意。從唐朝以來,他第一次又完整控制了絲綢之路,可以把東亞的絲綢、瓷器、棉布等買到中亞,大把的銀子眼看就要賺到手。但西邊的花剌子模的一個總督卻把蒙古一個商隊都殺了,財物都搶光了。成吉思汗還是先派使團見花剌子模國王,要求處死總督,保護蒙古商隊。花剌子模國王也是個缺心眼,把使團長殺了,其餘的人都剃光腦袋踢了回去。這下成吉思汗就勃然大怒了,下令把花剌子模屠了!蒙古與花剌子模之間是一場惡戰。

    4,貫穿歐亞大陸的有上萬公里的大草原,從蒙古一直到中亞、南俄,最後到中歐結束。這片大草原,是最適合蒙古騎兵作戰的。這是地理因素。而西夏、金國、南宋有高山、險關、江河作為軍事防禦,難度比草原大。

    窩闊臺西征的原因是:在南宋碰了釘子,自己的接班人闊出也戰死在南宋,先拿西邊的軟柿子捏捏,讓其他人也練練手。

    蒙哥西征的原因:除了搶奪西亞的財富外,斬斷南宋的外貿供血也是一個因素:南宋與阿拉伯人、波斯人有大量的貿易往來,支撐了南宋財政的五分之一左右。佔領波斯和阿拉伯,可以把南宋的經濟命脈斷掉一根。

  • 13 # 三生有畫

    大金國不是成吉思汗滅的,是他的兒子窩闊臺。成吉思汗滅的,是西夏國。不過,成吉思汗曾經一戰成名,攻下了黃河以北,導致大金國被截斷為兩部分。一部分在東北,一部分退守黃河以南,關中地區。

    成吉思汗打過好幾次西夏,雖然打贏了,但是一直都沒辦法滅了西夏。最後一次攻打西夏,剛剛滅了,他也死了。

    窩闊臺不是不想打,而是南宋已經有了準備。當年蒙古借道南宋滅金,實際上是強行闖過去的。儘管成功了,但是也看到了南宋的防範,很嚴密,難以佔到大便宜。

    滅了大金國,都是有一定運氣的。

    大金國退守黃河以南後,組建了關河防線,積聚了全國大部分精銳三十萬人,駐守潼關,黃河一線,阻擋蒙古人。

    蒙古人沒辦法,只好繞道南宋。但是南宋並沒有直接答應。忽必烈率領的南方軍團,強行闖關,被南宋軍隊一路追著,逼的很落魄,到了潼關後方,已經是人疲馬乏,餓的不行了,減員嚴重,只有很少的軍隊。

    金國只要派出兩萬精銳衝擊,就可以滅了繞道南方的蒙古軍。但是,大金國被嚇怕了,一看到蒙古人出現,就出現了大潰敗,導致關河防線瞬間崩潰,最終被裡外夾擊滅國。

  • 14 # 清歡公子

    第一,金朝是萬里大國,立國一百多年,根深蒂固,成吉思汗只到死亡也沒滅了金朝,到了窩闊臺和拖雷時,才徹底解決。金宋唇亡齒寒的,金滅不了,宋也滅不了,成吉思汗不可能跳過金滅宋。

    可惜兩宋都不明白這個道理,幫助金滅遼,結果北宋被金朝滅亡。幫助蒙古滅了金朝,南宋被蒙古滅亡了。

    第二,成吉思汗的世仇是金,西征是意外。當時的西亞大國花剌子模根本瞧不起蒙古人,一個權臣屠殺蒙古商人,謀財害命,成吉思汗讓使臣去責問,花剌子模人根本不屌蒙古人,成吉思汗徹底憤怒了。霸王之怒,流血千里,伏屍百萬,成吉思汗決定西征花剌子模,催枯拉朽,不費吹灰之力,滅亡花剌子模。

    第三,當時成吉思汗,想打誰就打誰,想滅誰就滅誰,就這麼任性。

  • 15 # 夜月下鳴蟬

    首先成吉思汗沒有參與到滅金國的行動中,他在滅西夏的過程中就病死了。而滅了金國金國的是窩闊臺。

    話說蒙古滅了金國以後開始西征,而不是選擇繼續南侵,滅了南宋,我覺得有三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地理環境。要知道蒙古騎兵天下無雙的原因,一個是兵強馬壯,再一個是草原多且廣。這兩個原因造就了逢打必勝的蒙古鐵騎。而在南宋控制的區域,也就是中國長江以南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低山丘陵,水網密佈,平原少,而高山叢林多,對以騎兵稱雄的蒙古人來說,地理環境極其不利。這需要時間來訓練磨合新的戰法戰術,甚至組建新的軍事力量,比如水軍。蒙古後來能夠滅了南宋,新組建的水軍是很大原因。

    第二,氣候影響。大家都知道中國南方北方的氣候差異巨大,南方人和北方人在如今都很難適應對方的環境,何況是當時的蒙古人。北方草原過來的蒙古人,在低溫乾旱的北方環境裡面生存經驗豐富,這也是能夠迅速滅了金國的原因之一。而在高溫多雨,潮溼悶熱的南方,蒙古士兵並不能很好的適應,造成戰鬥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這需要時間恢復和訓練。

    第三,南宋的頑強抵抗。窩闊臺本來讓自己的兒子窩出去滅了南宋,可是沒想到窩出戰死,這也讓蒙古知道南宋其實不好打。而後來的大汗蒙哥也戰死在南征南宋的過程中,可見南宋確實不好打,而且抵抗很頑強,直到南宋滅亡以後,元朝初期仍然經常有漢人抗元復宋,起義事件一直頻發,讓元朝統治階級很是頭疼。

  • 16 # 桃花石雜談

    為什麼成吉思汗滅亡了金國之後不直接滅南宋,而是大部西征?簡而言之,這其實是一個難易的問題,因為對蒙古人來說,西征要比南侵容易的多。但這卻不是因為南宋有多強,而是因為南征需要進行水戰,要滅南宋必需建立水軍,而對於蒙古人來說,水戰是最不在行的。而西征面對的卻是廣闊的歐亞草原,是最適合蒙古騎兵作戰的區域。蒙軍雖悍,卻不是神

    在這裡石頭君首先得糾正一個問題中的錯誤,蒙軍不是在滅亡金朝之後才開始西征的,而是在滅亡金朝之前就已經西征了。蒙古第一次西征是在公元1219到1224年之前,這次西征主要是滅亡了中亞的花刺子模王國。當然之後還繼續向西推進到了南俄草原,但基本上沒有出草原區。

    之後蒙古人在公元1234年滅亡了金國,然後又在公元1236年到1241年發動了第二次西征,在公元1252年到1260年發動了第三次西征。而在公元1238年到公元1258年這20年間,蒙古確實基本沒有去動南宋。而這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在那20年裡,蒙軍相對達到了自己的極限。

    石頭君這樣說的原因其實大家可以從上面這張圖裡看出來。這張圖是歐亞草原的分佈圖,而如果大致看一下,大家會發現蒙軍的擴張,最早基本上都是沿著歐亞草原的分佈進行的,因為13世紀的蒙古騎兵雖然強悍的嚇人,但卻也沒有超越時代,最能發揮它戰鬥力的地區,就是草原地區,因為在草原上蒙古騎兵幾乎連後勤都不需要,直接帶上乾糧騎著馬,基本上可以幾個月時間走哪打哪,餓了吃乾糧,渴了喝馬奶,其戰鬥力可以得到最充分的發揮,所以歐亞草原也基本上是它最先征服的地區,也就是第一次西征所征服的區域。

    蒙軍依據自身實力所選定的征服順序

    而在草原之外,最利於騎兵作戰的區域就是寒溫帶的平原地帶了。這裡至少在一年比較冷的半年,情況和草原差別比較小,而且騎兵作戰對步兵的優勢可以得到最好的發揮。所以蒙古第二波征服的地區就是亞歐大陸上的平原地區,也就是金朝所在的華北平原和第二次西征所征服的東歐地區。再往下,高原地區就開始有些困難了,但不管怎樣,還是騎兵可以作戰的區域,當時的蒙軍對其它民族還是具有優勢,這就是第三次西征所征服的伊朗高原和在這前後被納入蒙古帝國的西藏地區。

    蒙軍第三次西征征服了伊朗高原周邊區域

    而再往下,對於蒙古騎兵來說就越來越困難了。因為無論是山地還是河流,騎兵的優勢都會蕩然無存,甚至變成劣勢,所以南宋依託秦嶺的山地和淮河、長江等河流進行的防禦,對蒙古人來說本身就是最難打的仗。早期的蒙古人其實和之前南下的遊牧漁獵民族一樣,其實根本沒有能力征服這些多山和多水又有成熟軍隊守備的地區。而蒙古人第二次西征到中歐地區之後退兵,之後也不再試圖進攻中歐,其實也是跟遇到了喀爾巴阡山和阿爾卑斯山這兩大山脈,作戰越來越困難有關。而第三次西征,打到了地中海之後遇阻,之後也再沒嘗試透過地中海向歐洲發展,恐怕也是跟他們知道自己在水戰中不可能佔據上風有很大關係。

    蒙軍在歐洲的征服極限也基本就是阿爾卑斯山和喀爾巴阡山區域

    所以蒙古人對征服目標次序的選擇,也完全是基於其自身實力的正常選擇。甚至如果不是後來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後,蒙古帝國分崩離析,忽必烈把元朝定位成了一箇中原王朝,可能蒙古在幾經嘗試受阻之後,就不一定會堅決南侵,征服南宋了。有可能南宋還會和金朝存在時一樣,實現劃江而治。

    但忽必烈在建立元朝之後,已經完全把自己視為中原皇帝,把自己建立的朝代視為中原王朝,因此也和歷代有為的中原君主一樣,把統一天下視為己任,最終憑藉對南宋的持續用兵,付出了很大代價之後才最終將其征服。而元朝在滅亡南宋之後,南征越南和印尼,以及東征日本的失敗,其實也是因為這同樣的原因。在熱帶叢林和跨海作戰,已經完全超出了那個時代蒙軍的能力,所以都遭到慘敗也一點都不奇怪了。

  • 17 # 臭蛋baba

    表面上的戰爭表象背後是一篇經濟金融戰的真文章。南宋之所以能以孱弱的武力,無險可守的平原地區,能偏安十餘年之久,主要是靠與遊牧民族政權之間鉅額的貿易順差在苦苦支撐。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打過來,南宋有錢拉隊伍與之對抗,實在打不過了,給錢給物。遊牧民族撈一筆就心滿意足的走了,大致如此。

  • 18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成吉思汗終其一生,也沒有滅掉金國,也沒有滅掉西夏,更沒有染指南宋。

    與三路攻金的3年戰爭中,成吉思汗分兵抄掠華北和東北,讓金國首尾不能相顧,喪失大片國土,金國無奈下遷都汴梁,在遷徙途中,契丹人叛亂,成吉思汗即刻發兵中都城,用了一年多時間攻下中都。此後,成吉思汗將金國攔腰切斷,金國只有河南、陝西一帶地方,國力遭到極大摧殘。

    按正常邏輯,蒙古人應該宜將剩勇追窮寇,怎麼放下了風燭殘年的金國不打了,反而發起了第一次西征,給了金國喘息之機?

    其一、金國防禦更加堅固。金國此前處處防守,處處被動,是因為金國地方太大,要防守的地方太多。如今金國主動收縮防禦,百萬大軍防守在中原幾個省的地方,刀槍林立,蒙古人再想像之前那樣運動中尋找戰機不容易。而且,中原地區城池密佈,城堅牆厚,蒙古人不擅長攻城戰,貿然發動滅金國之戰,極有可能陷入被動的消耗戰,以蒙古有限的人口,非到萬不得已,不會打這樣的消耗戰。

    其二、窮寇莫追,金國雖然屢遭打擊,但是在中原地區經營百年,實力尚存。如果逼急了,金國必然會主動尋求西夏、南宋等國的結盟,到時就會形成中原體系的國家聯盟對陣蒙古人。如果放著不打,金國解決了生存危機後,對於南宋結盟的事情就不會上心,他們彼此之間就會有爭端,甚至發生戰爭。《三國演義》中,郭嘉遺計定遼東,用過這樣的心計。

    其三、鞏固政權的努力。成吉思汗是蒙古汗國第一代大汗,在遊牧部落,草頭王遍地是,只要有人有槍就能自立山頭,鐵木真的蒙古汗國遠沒有現在這樣的深入人心,沒有強大的正統性、號召力。鐵木真在削平內部各個部落的反叛分子後,就先消滅乃蠻部的屈出律王子(控制著西遼政權),防患於未然。他也擔心前線限於膠著時候,其他蒙古部落有影響力的人物登高一呼。

    其四、相對於中原地區的高山、河流、攻堅等不利於蒙古人的作戰環境,西征路上的大草原,一望無際,最是適合不過了。對於頑抗的人,蒙古人圍城斷絕城中給養,也往往能夠奏效,比如花拉子模的撒馬爾罕就被圍城6個多月。這段期間,蒙古人就在當地放牧,也不需要輜重。因此,西征的難度要遠遠小於南征,而且征服的民眾大多都是遊牧部落,習性相同,方便快速徵發充做炮灰士兵。所以,蒙古人西征回來後,實力猛然上升了一個檔次。來自中東地區的回回炮、拋石機等都裝備到了蒙古軍,而且波斯人等高鼻深目的高加索人都加入到了蒙古軍隊,參加了滅西夏、金國的戰爭。蒙古人透過西征,最終將東亞的朝代更迭戰爭打成了國際戰爭。

    因此,蒙古人在金國放棄中都後,並沒有立刻發動滅金戰役,是因為蒙古人考慮到金國實力強大,遠非一日可破。而如果金國拼死一搏,對蒙古人也會造成大量傷亡,因此他們選擇了軟刀子滅金,前後花了23年的時間。

    至於南宋,蒙古第一次發生衝突是在拖雷強行借道南宋,在三峰山之役中大破金軍,南宋與蒙古軍隊在四川境內發生的一系列攻防戰。如果將山東的紅襖軍也算作宋朝地盤的話,那麼蒙古人在1227年進入山東時,也曾與宋軍發生過沖突。這都是小範圍的衝突,因為蒙古與南宋的敵人——金國還在不停的喘息著。

    1234年,金國滅亡,南宋在一雪“靖康之恥”,告慰宗廟後,在興頭上北伐,史稱“端平入洛”,最終被蒙古擊敗,損兵6萬。蒙古與南宋的戰爭,才正式宣告開始。

    從這一天開始,一直到1279年,蒙古人搭上了一個大汗,才用45年的時間,滅亡了他們認為的偏暗偏弱的南宋。

  • 19 # 蜀北一

    其實,終成吉思汗一生,並沒有滅掉金國,而西夏也是在成吉思汗死後不久被蒙古人滅亡的。蒙金戰爭,發生於1211年至1234年,是由成吉思汗發動、木華黎繼續、窩闊臺汗完成的攻滅金朝的戰爭。

    在1211年到1217年其間,成吉思汗率領蒙古軍隊數次與金軍交戰,並消滅掉金軍主力。而到了1219年,西亞的花剌子模殺害蒙古商團,正在征討金國的成吉思汗大為憤怒,由於在此之前蒙古已經滅掉西遼,為西征掃清了障礙,於是成吉思汗親率大軍,西征花剌子模。成吉思汗之所以不先打南宋而是選擇西征,是因為當時金國和西夏還存在,兩國就像是南宋在北方的一道天然屏障,想要進攻南宋,除非先滅掉西夏和金。

    而由於成吉思汗從小在失去父親後,一直成長的環境,以及後來兄弟的背叛,使得成吉思汗心裡十分憎恨背叛,而花剌子模的背叛則是成吉思汗不能容忍的。

    再一個,蒙古人作為遊牧民族,他們需要的就是草原和土地,以供養他們放養更多的戰馬和牛羊,所以土地對蒙古人來說,越多越好。綜上因素,成吉思汗率軍西征,最終滅亡花剌子模。

    成吉思汗西征回來後,隨即展開滅亡西夏的戰爭,最終西夏於1227年滅亡,而成吉思汗也病死在六盤山中。

    成吉思汗死後,蒙古人又前後兩次發動西征,因為他們需要土地,大片大片的土地,透過前後三次西征,蒙古人滅亡了40多個國家,170多個民族,佔領了大片的土地。直到後來,忽必烈繼承汗位後,蒙古人的西征已經完成,隨即展開滅亡南宋的戰爭,可見,當蒙古人認真起來,全力攻宋以後,南宋根本抵抗不了,沒有任何還手之力,滅亡了。

  • 20 # 言情九日

    成吉思汗軍團滅了金國後不直接滅南宋而是大部分西征,這個問題首先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成吉思汗在1227年滅亡西夏前夕就已經去世了,1234年才滅金,也就是說滅亡了金國的時候,不僅是南宋,大理和吐蕃政權也同時存在 。當時滅亡了金國的時候,南宋和蒙古其實是有直接開戰的。南宋為了收復中原領土發生了著名的端平入洛和蒙古軍隊發生衝突,蒙古大汗窩闊臺率軍和南宋交戰了六年直到窩闊臺去逝,同時期他派拔都遠征歐洲,攻下俄羅斯、烏克蘭、奧地利等地,將蒙古帝國的版圖再次擴張。也是因為窩闊臺分兵歐洲的緣故,一直到他去逝蒙古都沒能滅亡南宋。修整了幾年之後,他的兒子貴由繼承了蒙古汗位,調整了國策,改為了先攻吐蕃,在滅大理,形成對南宋的包圍圈,最後在滅南宋。1247年,貴由指揮蒙古大軍降伏了吐蕃諸部,第二年貴由去逝。蒙哥汗繼位後,1253年蒙哥汗滅大理,五年之後,也就是1258年,蒙古才第二次攻宋,這時候金國已經滅亡24年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句話不到就要吵架且分床睡的夫妻,該不該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