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凌空的慢生活
-
2 # 任小乖爸爸
這個問題主要是歐美車它的底盤懸架和方向盤調教比較硬朗沉穩,而日式車調教的比較輕快,所以在駕駛起來的時候就會感覺車特別漂,而歐美車特別穩
-
3 # 汽車成本
歐美車開起來有穩的感覺,而日系車感覺會飄起來一樣,其實這個說法有點站不住腳。
在10年前,這麼說,應該有很多人都感覺沒毛病,但是這個完全是一個誤解,從車身重量來看,其實歐美車並沒有比日系車重,而是更輕,這個可能會給很多人的認知造成衝擊,為了驗證這個真實,咱們取兩個級別對比,首先是緊湊型車,賣的好的歐美和日系車分別取一個,Lavida,Excelle,Sylphy和COROLLA,咱們來對比一下。
整車整體重量對比,咱們分別取Lavida1.5L手動風尚版,Excelle取1.5L自動進取版,Sylphy取1.6L手動舒享版,COROLLA取1.2T先鋒版,他們的整車重量分別為1225,1270,1212,1313㎏,Sylphy與Lavida差別並不大,而且COROLLA的質量明顯高出另外三個。所以從重量上並沒有說明咱們一直認為的歐美車更重,日系車皮更薄的印象。
為什麼很多人有這種感覺呢,其實這個感覺並不是開起來的感覺,而是平時咱們開關門給的感覺。
日系車在關門的時候,用力小關不上,用力打能明顯感覺到金屬碰撞的聲音,給人感覺比較低端的感覺。其實就以Excelle來說,他的關門感覺並不比日系車好多少,甚至更廉價。但是大眾完全不同,大眾的門洞上的膠條用料應該是比較上乘的,與日系車對比一下就可以明顯感覺到,我之前做過一段時間的密封件,這個差別還是很明顯的。所以德系車關門的時候給人一種沉悶的聲音,感覺就是很厚重,這就是大眾的高階之處。
所以相比來說不管是德系車,還是美系車,再或者日系車,因為緊湊型車價格都在這裡放著,用料都是一樣的,能降則降,並沒有說哪個更穩。
不管是什麼樣的車,只有自己謹慎開車才能給你最高的安全級別。
-
4 # saga616
高速飄不飄是多方面決定的,但是跟車重其實沒啥關係。
底盤結構與佈局,懸掛行程的長短,避震的軟硬,方向盤的輕重,虛位和轉向精準度等等原因。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懸掛行程與避震軟硬,懸掛行程長,避震軟,高速就會像開船一樣飄,但是市區低速路況相對來說更舒適(只是相對來說,過分的軟容易暈車)。
所以受限於普通家用車的成本,兩者基本不會兼得,無非好壞之分,只是設計理念不同。部分家用車會兼顧兩者,導致過於中庸,不過我想,或許對於我們普通的家用車來說,這種中庸更適合大部分家庭。
-
5 # 有擋CVT變速箱發明人
為什麼,當然是配件之間差距,就拿羊角來說,歐美都使用鋁合金,你用鐵的,增加彈簧下重量,人人都知道,增加1斤簧下重量,就相當於增加10斤,不管你怎麼調校都沒有用,這是硬體差距,日系車還是那個風格,永遠改變不了,所以駕駛感受就是沒有歐美車好。
-
6 # 廣州灣避風塘
日系車以省油為口碑,它做到了,德系車以高速穩定性口碑,也做到了,其實,都是車廠的故意選擇的取向問題。省油和高速穩定性是一對矛盾,在其他條件一樣的情況下,輪胎的傾角起很重要的作用,不理解其物理屬性的,可以用四輪手拉車做實驗,用錘子去砸四輪,使其傾角改變,再用彈簧秤拉手拉車,就會明白了。至於消費者如何選擇,那是個人的事,正所謂有得有失。
-
7 # 放開15990552427
開過的車並不是很多,但是十五萬以內落地的日本車開起來確實輕飄飄的,主要原因我認為,第一:車太輕,低端日系車可能是為了省油車做的都很輕。第二:減震太軟。
-
8 # 天和Auto
汽車還高速行駛是否「穩」·取決因素並非車系而是車輛定位與設計
內容概述:
汽車穩與飄的概念解析導致車輛不穩的因素分解駕駛某某車系的車輛感覺穩,駕駛某些車系的車輛感覺“飄”;這種說法在在汽車使用者群體中非常普遍,而且也是事實存在的客觀問題。但直接以某一個品牌或車系評價還是有些偏頗,因為每個車系都會有“低中高階”不同等級與型別的量產車,同品牌的不同車輛也會有很明顯的行駛品質差異。那麼究竟是什麼穩,飄又是什麼感覺呢?
「飄」的概念汽車在直線行駛中往往不會感覺不穩,除非車身出現頻率較高的起伏或晃動,哪怕一陣橫風都能夠讓車輛明顯側移,車速越高車身晃動越明顯。這種狀態就叫做飄了,與一般理解的轉彎側傾,或者加減速抬頭或點頭還有不同。
總而言之是駕駛某些汽車會很沒有安全感,總要不停的小幅修正方向,否則車身就很難在固定的車道上通行。
其他感受:
轉彎嚴重側傾行進輕微起伏路面車身明顯搖擺行進震盪標線車身幾乎是在顫動這些狀態都可以理解為飄;其中震盪標線是高速公路上看起來有些像減速帶的白色凸起,但本質並非減速帶,而是以非常小但是密度較高的凸起,讓汽車懸架系統與車身共振而產生較大的噪音,以此作為提醒安全駕駛。
理論上正常的汽車經過震盪表現會只有聲音或輕微共振,車身姿態是應該非常穩定的;不過也確實存在會出現不規則搖擺的情況,從後方觀察會更加明顯,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飄的原因吧。
五大因素1:車輛設計完全沒有考慮空氣動力學。
這種量產車是很多的,比如大多數≤6萬級別的代步汽車都是這樣;部分二三線品牌與多數合資品牌的車輛也有這種問題,因其車企既不會選擇第三方的實驗室去設計,自身又沒有風洞實驗室,車輛設計也就很隨意了。
於是這些車就有可能出現車頭撞風面過大,引擎蓋、車頂與尾箱的銜接無法起到有效疏導氣流的作用,氣流不僅不能形成理想的下壓力,而且會在後檔甚至車頂的位置造成亂流。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底盤的紊流嚴重,比如某些前發動機下護板(底部導流板)都沒有裝備,發動機艙的設計凌亂的汽車,在行駛中底盤必然會出現程度較大的亂流,高速行駛中的穩定性當然會差。
2:懸架設計過於偏向舒適。(軟)
保有量最大的汽車是≤15萬的普通代步車,這些車輛普遍沒有強勁的動力,想要追求駕駛樂趣不太現實;那麼想要讓車輛有足夠的吸引力,理想的駕乘體驗就顯得很重要了。而提升乘坐品質的方式很簡單,只要讓螺旋彈簧的硬度足夠低,配合阻尼小的減振器,再加上扁平比較大的輪胎,細碎的振動基本都能被濾除。
但是這種設計也有很突出的問題,那就是稍大一些的路面起伏車身都會明顯的搖擺,剎車或經過減速帶後,車身也會晃上幾次。這種感覺也會有一種高速行駛不穩的感受,轎車會好一些,SUV和MPV會比較突出。
3:車型與重心的關係會影響側傾程度。
駕駛轎車往往會感覺比較穩,除非是有第二個特點和第一個缺點的轎車例外;但是駕駛SUV或MPV就會感覺到有些飄,排除上述因素的影響,原因就是重心過高帶來的問題了。
汽車的車身越高則重心越高,重心到底盤的高度就像是“槓桿原理”中的槓桿長度,槓桿越長是不是撬動物體就會越輕鬆呢?答案就是了,汽車在轉彎時會受到側向作用力的影響,該作用力當然會作用於重心位置。那麼重心高則可以輕鬆的推動車身大幅側傾,反之重心低則側傾程度小。所以駕駛高大一些的汽車往往會有不穩的感受,尤其在橫風比較多的時候會更加明顯。
4:車輪的尺寸與車型的關係。
轎車瀑布使用扁平比較小的輪胎,最普通的轎車、SUV與MPV則多使用扁平比較大的輪胎;扁平比的概念是輪胎的寬度乘以比例,得出的數值為輪胎的側壁的垂直高度。比如215/55 R17,側壁高度就是(215×55%=118.25mm)。
側壁的厚度越大則路感越模糊,但減振效果也會更好,因為可以壓縮的程度大;普通代步汽車為了駕駛舒適的提升會選擇這種輪胎,SUV等車型則是為保證偶爾越野時,透過可以大幅壓縮的輪胎進行對輪轂的保護。如果扁平比過大的話,駕駛感受總會比較不清晰,直觀反饋也是一種飄。不過更重要的還是輪胎輪轂的尺寸與標準旗艦版不同,高速轉動時差生的陀螺效應存與底盤資料不匹配的,或者輪胎型號或胎壓存在差異,這都會有比較嚴重的飄的感受。
5:整備質量和鋼材強度的影響是不能忽視的。
大型客車與貨車的高度很誇張,但駕駛這種車的時候誰會感覺車飄呢?中大型SUV和MPV也有非常感的感受,原因是這些車【足夠重】(整備質量或總質量大)。
很多人否認整備質量會影響行駛穩定性,原因是透過空氣動力學設計可以提升穩定性;比如某些碳纖維超跑就非常輕盈,但穩定性卻非常強。然而同樣舉出的很多例子都是很可笑的,因為這些車看起來就不是充分考慮底盤紊流處理和頂部氣流下壓力的設計。甚至還有一些前驅車加尾氣的搞笑設計,增加後輪的下壓力減少前輪的下壓力,這是嫌前輪功率損耗低嗎?所以這些車如果還足夠輕盈的,各種作用力的影響就會非常突出了。
「鋼材強度」也是有影響的,因為普通承載式車身本身是具備扭轉變形空間的;也就是說輕微的起伏會壓縮懸架和減振系統,同時車身也會小幅扭轉。部分車輛用優質的普通強度鋼材作為主體材料,以高強度的熱成型鋼或馬氏體鋼對核心結構進行加強,這些剛性良好的車輛就不會有明顯的扭轉。
反之德系、日系、韓系等知名合資品牌的汽車,使用的熱成型鋼屈服強度僅僅1000Mpa出頭,所謂的相對高強度鋼僅僅是300-600Mpa,而材料行業認為超過660Mpa才算高強度。這車的車架在行駛中像麵條一樣扭曲,不飄現實嗎?
不過這也是針對部分低端選項的評價,德系諸如賓士C/E、寶馬3/5、奧迪A6或更高級別選項,日系諸如陸巡等極少數硬派SUV,這些車也還是足夠穩的。所以決定高速行駛穩定的客觀因素,主要還是車輛的價格與等級定位。
天和MCN授權釋出
-
9 # 汽車很聽話
相信很多人會認為汽車的穩和飄就是由車身重量決定的,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片面的。那麼歐美車的穩和日系車的飄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第一點,車子重心的問題。由於地域環境的關係,歐美多山地,所以對車子重心要求可能就很嚴格了,畢竟為了求穩,重心就要低一點。日系車在設計發動機和底盤時都會比較高,這也是日系車會感覺有點飄的原因。
第二點,剛性問題。車子的剛性強弱不是由鋼板厚度決定的,而是靠車身骨架決定。歐洲車的剛性就比較強,所以開起來也就更穩。
第三點,底盤懸掛問題。
車子的緊湊性高,車子也就更穩。底盤懸掛偏硬會減少車輛的不穩定性,而日系車底盤普遍偏軟,所以導致了車子發飄。
在一般情況下,各項因素都相同的兩輛車,也確實是車子越重越穩。
-
10 # 相濡以沫44989447
車身輕跟“飄”沒有太大關係,日本車發飄主要是軸距和輪距短,相對車身比例又長,輪胎細。這是最重要兩點,其他的影響甚微。
-
11 # 是叔不是哥
真要評價德系車和日系車的地盤,你可以做這樣一個實驗,找兩輛車,比較有代表性的,一輛德系一輛日系,拿一瓶水,喝一半,放到中控上,開一段正常的路況,過連續減速帶和直角彎,透過觀察瓶中水面晃動起伏的程度,你會發現,德系車地盤更硬,傳遞到屁股的感覺更直接,也不那麼舒服,日系車地盤較軟,那就比較舒服一點,弊端就是過彎或者猛打方向側傾大,但是較軟的懸掛開久了,反而容易暈車,硬底盤的車,過彎側傾小,讓人有穩的錯覺,因為路面反應比較直接,所以讓駕駛員更清醒。
-
12 # 38號日系螺螄粉
因為你的母親要上西天了,所以會感覺靈魂出竅,眾所周知,靈魂也是有重量的,重量輕了,自然就會覺得飄了,跟什麼車系沒關係,就是你母親陽壽到了而已
-
13 # 汽車觀察家
我們很多人可能開過很多不同的車型,而說到開一輛車的感受,很多人也都會給出自己的評價,這其中不少人都認為,歐美車開著更穩,而日系車開起來則會飄。這是一種直觀感受,甚至包括我自己在內,也有這種感覺。對於這種感覺,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因為,同級別車型,歐美車重量更大,而日系車重量更輕,難道真的是因為這種原因嗎?我不認同一輛車高速行駛的穩定性與自身重量大小有直接關係,因為有反例,比如跑車,跑車的質量都很輕,但是高速行駛時卻很穩定。
歐美車與日系車開起來感覺不同,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歐美車與日系車的開發環境不同。日本國土面積小,人口多,街道狹窄,所以日本消費者更重視低速行駛時的好開與舒適,省油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項考量。而在日本車剛進入美國市場的時候,也主要針對美國中低端消費人群的需求來研發產品,講究汽車的效能均衡與可靠。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在美國賣的非常好的日本車,比如COROLLA,各項表現均衡,但也沒有突出的優點,更談不上運動,易開易用省事。歐美車以德國為代表,由於高速不限速、發動機技術先進,天生對速度有追求等等因素,所以更強調汽車高速行駛的穩定性,轉向精準、底盤硬朗紮實。
二是歐美系和日系的汽車設計理念有差別。大致來說,日系車偏家用和舒適,轉向輕,懸掛調教偏軟;歐美系車更重視操控和運動感,轉向重,懸掛偏硬。這兩種不同的設計思路各有優劣。如果只是在市區道路行駛,日系車開起來更輕巧,對路面的坑窪過濾得也較好,因而更舒適;但如果走彎道或跑高速,歐美系明顯感覺底盤更貼合地面,轉向更精準,給人的信心也更足。
另外,並不是所有的日系車開起來都飄。比如日系豪華品牌,如雷克薩斯、英菲尼等,高速行駛時同樣穩定性很高,另外,日系品牌的一些運動型轎車,如銳志、ATENZA、Accord等,開起來也挺穩,因此,歐美車與日系車並沒有好與不好之分,選擇時最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
-
14 # 小強說說車
人們常說,日系車與歐美車的區別一上高速就感覺出來了,主要是說日系車高速穩定性會遜色一些的,而歐美系汽車穩定性更好。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日系車高速發飄,歐美車穩定呢?
日系車高速發飄並不是因為車子輕,你看F1賽車只有幾百千克重而高速穩定性卻無出其右,可以用貼地飛行來形容。目前全世界的汽車工程師都在努力為汽車減重,汽車重量不僅影響汽車起步和加速,還會影響汽車的剎車距離和燃油經濟性。況且日系車本身並不比歐美車輕,說日系車輕導致發飄或者不安全的說法都是以訛傳訛以後積非成是罷了。小編並沒有給日系車開脫的意思,就事論事而已。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日系車高速發飄的感受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汽車重心的問題,汽車重心越低其穩定性越好,這是亙古不變的自然定理。斯巴魯搭載水平對置發動機其重心更低,操控性以及高速穩性都說非常不錯的。豐田CAMRY也才用了全新的TNGA框架,汽車重心更低了,高速穩定性並不遜色與同級別的德系車和美系車。
再一個影響汽車高速穩定性的因素是空氣動力學。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汽車車頂是流線型的,高速行駛的時候車頂氣流會比車底下的氣流流動速度快,這會給汽車一個向上的提升力。飛機能夠起飛原理也是如此,機翼上方是曲面的,底部是平整的,飛機全力加速的時候機翼上方氣流速度快壓力小,飛機就這麼被氣流抬起來。汽車同樣如此,也會有一個向上的提升力。加快車底氣流流通速度,可以很好的解決汽車發飄的問題。可以結合跑車和F1賽車去理解,更簡單一些。
汽車發飄與輪胎也有很大的關係。汽車輪胎更大更寬,其支撐面積更大,穩定性更好。我們知道日系車輪胎相比歐美汽車,又小有窄的。提升高速穩定性,可以更換更大更寬的輪轂和輪胎。同樣可以結合跑車與F1賽車的輪胎來理解。
為什麼日系車高速發飄,主要是工程師並沒有在發飄的問題上花費更多的心思。日本是一個多少島國,出於安全駕駛考慮日本高速限速為110㎞/h,而國內高速限速為120㎞/H,跑的再快一些,發飄的主管感受就來了。歐美一些國家高速不限速,對汽車高速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花費了心思自然會有效果,主管感受就是高速穩定性好。
日系車與歐美系汽車並沒有什麼絕對的優劣之分,工程師在底盤上花費的精力和時間多,汽車穩定性就更好。工程師注重節油,那麼汽車的燃油經濟性就更好。可以說是沒有白白浪費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哪裡哪裡就會開花結果。
-
15 # 眾口說車
漂是一種感覺,也就是說,隨著車速的不斷加快,在風的影響下,汽車給人一種即將離地的感覺,特別是側風對於汽車的影響比較大,這裡需要事先說明的是,汽車飄不飄和車重有關係但不大,坐過高鐵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兩輛對向行駛的幾十噸重的高鐵,在會車時車內很明顯會感到一種側傾。高速行駛的f1方程式賽車只有1.2噸,穩定性從來就不是問題。
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歐美車型,穩定性都非常好,一般來說歐美系的中大型車穩定性比較好,緊湊級以下車型,穩定性也很一般。
從設計取向來說,歐美車型和日系車型相比,一般來說在以下幾方面區別:
空氣動力學的區別:歐美車型特別是中大型車特別注重汽車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汽車側面的整個流線型非常好,汽車車身產生下壓力,風阻低,阻力小,不僅僅會節省油耗,同時也會增加汽車的操控動力響應性。
汽車配重的區別:一般來說,注重高速行駛穩定性的車,往往都要注重汽車的前後配重,一般會透過前置後驅來平衡配重,比如賓士e級和BMW5 Series,很多美系車型往往是後驅,也是這個道理,平衡配重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底盤簧下質量,減輕避震的壓力,這對於在高速行駛時避震的快速反應有很積極的意義。
動力調教的區別:日系車型調教過分注重中低速,低速十分敏感,由於發動機的動力輸出是有限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在高速行駛時的動力輸出就要偏弱,特別是日系車習慣使用自吸發動機,自吸發動機在高速行駛時,往往需要較高的轉數才能發揮出較大的功率,發動機高轉數就會導致高噪音,給人一種很吃力的感覺,這就給人感覺高速響應性更差,高速後期加速能力一般,一般來說,歐美系車型注重於高速行駛的效能,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普及時汽車在較低轉數下就可以輸出較大的扭矩,這樣就給人一種遊刃有餘的感覺。而汽車的高速響應性差、操控性差也會給人一種發飄感覺。
底盤高度的區別:相對來說日系車型底盤高度會略高一些,底盤高帶來的好處是透過性好,道路適應性強,但是壞處就是由於汽車底部空氣流量的增加,會帶來額外的升力,這樣就會影響汽車的輪胎抓地力,同時也會使汽車的貼地感變差。
底盤平整度的區別美系、德系車型特別是高階車型,其底盤封閉較好,這樣可以降低高速行駛的風阻,減輕升力。
總之,汽車的高速穩定性雖然是一種主觀感受,但是的確反應出汽車的設計取向,前面我已經說過,實際上歐美的中低端車高速穩定性也很一般,而日系車在中高階車領域和歐美車差別更是不大,比如雷克薩斯和英菲尼迪的高階車型,甚至豐田的CROWN高速行駛穩定性也很不錯。
-
16 # 跳跳易拉冠
歐洲高速動不動就上200碼,設計的時候就考慮高速穩定性,日本車限速110,著重考慮省油問題 自然不需要跑那麼快,當然高級別的車都差不多,你開雷克薩斯一樣不得飄
-
17 # 蘋果爸兒
主要是懸掛偏軟,國內最軟的其實是桑普計程車,不光懸掛軟,輪胎氣兒也不足,都懂的。坐計程車後排,上快速路跑100,有種懸浮的感覺。
-
18 # 車早茶
關於歐美車開起來穩,而日系車感覺會飄的說法,其實個人是不贊同此說法的。不能一概而論區分歐美車與日系車的穩或不穩,因為影響汽車行駛穩不穩有很多影響因素。
1. 汽車重心高度
汽車重心高度其實會影響汽車的行駛穩定性,就以轎車與SUV比較,同品牌很多轎車與SUV使用平臺相同,如CIVIC與CRV使用相同平臺,大眾Sagitar與Tiguan用相同平臺,然而SUV底盤更高,重心高,行駛穩定性比不上轎車。因此不管是歐美車還日系車,汽車行駛穩不穩,重心高度才是關鍵。
2. 底盤懸架調教
當然,除了汽車重心高度外,還有汽車底盤懸架調教,使用不同的底盤懸架,汽車的行駛質感有很大區別,如豪華車的底盤設計一般比普通車更紮實,高速行駛平穩性更好。使用不同汽車的懸架也有區別,獨立與非獨立懸架直接影響汽車的操控穩定性,使用雙叉臂、多連桿、扭力梁等不同懸架,不同的調教,汽車行駛的支承性,過彎的側傾程度,對駕駛員而言有直接感受。
如豐田CROWN,TNGA構架下的第八代豐田CAMRY,因調教不同,行駛感同樣非常穩。而緊湊車型大眾Bora,豐田COROLLA想必行駛感比不上第八代CAMRY,高速行駛Bora、COROLLA肯定沒有CAMRY穩吧。因為低端車型考慮成本因素,使用都是普通懸架。
3. 輪胎設計
汽車輪胎也是一個影響因素,目前市場上有各式各樣的品牌輪胎,如固特異、鄧祿普、米其林、馬牌等等,不同品牌,不同設計的輪胎適用的場景不同,如鄧祿普越野輪胎想必更善長爬坡、越野。而米其林輪胎想必更善長胎噪控制。而輪胎影響汽車行駛的抓地力,因此汽車穩不穩與汽車輪胎有關。
4. 空氣動力學
汽車行駛“穩”或者“飄”其實汽車外型設計有直接關係,即汽車空氣動力學,汽車高速行駛時,對汽車油耗影響最大其實是來自風阻,而影響汽車穩定的就是汽車下壓力,而很多跑車尾部一般都有尾翼,就是為了提供足夠的下壓力,讓汽車行駛更“穩”。
5. 汽車設計理念
歐系車和日系車給大家印象或許是有差異的,因為歐洲,特別像德國、英國,基本上都是寬大的高速公路,而日本本國領土小,公路相對蜿蜒和窄些,因此可能造成歐系車更傾向極限駕駛設計,日系車更傾向耐用性和人性化設計,其實是兩者不同的造車理念,沒有孰優孰劣。
-
19 # 波杰特
接著忽悠。有個著名英國汽車節目,讓乘車人蒙著眼睛上車,下車後對比哪款車舒適(所謂的穩),結果各大品牌不相伯仲。從一萬英鎊到幾十萬英鎊的車做對比。
-
20 # 紅樹林1178
造車理念不同而已!歐美追求感受,日系追求節儉耐用。並不代表誰強!銷量也並不代表一定好,Continental不會有FIT的銷量高吧?FIT比Continental好?各取所需就好!
回覆列表
為什麼歐美車開起來有穩的感覺?而日系車會感覺飄?
不管是歐美車還是日系車,開的慢都很穩開飛車都會漂,其次是歐美車排量大,車身重,日系車排量小,車身輕,在同樣的路況和車速下,歐美車比日系車穩定性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