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尺命看國際
-
2 # 千年蟲1672
一部聖經記錄了以色列人的悠久的,苦難的歷史。但當代以色列國,是搶佔阿拉伯土地建立的,為整個阿拉伯世界,整個中東不予承認。前後爆發了四次大戰,可以說,以色列為了生存,在與整個阿拉伯為敵。所以,以色列對中東強國伊朗科技的發展,是最擔心的,是時刻防備的,欲制死地而後快。而伊朗,要想當阿拉伯領袖,中東老大,就必須扛起對抗以色列的大旗。此外,以色列能生存下來,完全依賴美國的支援,而美伊是死敵,打擊以色列,也是打擊美國。打擊以色列,還可以獲得阿拉伯世界的支援。這是伊以共同的選擇。
-
3 # 史海尋蹤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朋友的敵人是敵人。
嚴格的說,伊朗和以色列真正交惡,開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雙方曾是親密無間的夥伴關係,二者都有一位共同的大哥——美國。
在二戰期間,考慮到猶太人和美國的關係,伊朗甚至收留過不少猶太難民,讓他們逃過一劫。巴列維國王掌權時,伊朗是中東稀有的西化國家,被美國視為該地區最重要的戰略伙伴,地位還在以色列之上。美國的先進武器,都是優先滿足伊朗。
這一切在巴列維倒臺後不復存在,伊朗從天使級密友,跌落為美國眼中的“邪惡軸心”。一有機會美國就對伊朗制裁打壓,伊朗也誓與美帝周旋到底,表現出“你要戰,我便戰”的大無畏氣概,令美國頗感無奈。
中東對美國利益至關重要,作為大宗商品石油的主要輸出地,是構建石油美元系統的支撐。只要掌控了中東,美元就能源源不斷的輸出到世界各地。
美國在中東有兩位重量級盟友,一是以沙特為中心的海灣產油國,再就是以色列。兩者雖因巴勒斯坦問題存在矛盾,但有美國居中調和,沒出過什麼大亂子。
在整垮薩達姆後,能阻礙美國中東霸業的就只有伊朗了。以伊朗為中心,包括敘利亞什葉派分支阿拉維派、葉門胡塞武裝、伊拉克什葉派力量,所構築的什葉派之弧,也就成了美國及其盟友的眼中釘,而伊朗正是中東什葉派的主導力量。
只要俄羅斯支援的伊朗仍然反對美國,那麼美國在該地區的代言人以色列和沙特,就會不遺餘力的對付伊朗,這既是不同派系的爭鬥,也是大國之間的博弈。
因此以色列雖和伊朗遠隔千里,卻有著截然相反的利益訴求,公開對抗實屬正常。
-
4 # 農民雜品家
俺就是喜歡國際新聞,業餘愛好,也可以說是癖好。
俺有點怪癖,暫時不喜歡看帶色電影,當然了,俺家的電視機是彩色的。
俺還有點不對,不太喜歡玩遊戲,所謂的手遊或者網遊俺算是盲噎吧。
所謂的盲噎,俺感覺是自己確實連名字也聽不耳熟,古話說的好,有點怪癖和毛病這是典型的好,所謂,“不結無癖之友,”可能就是這個道理吧。
話歸正題,俺喜歡國際新聞和國際故事。
先不談一個半月以前俺家的那些破衣爛衫和鐵條還有棉繩,俺的家鄉,古都濰縣,包括濰坊縣市區乃至鄉鎮企業都已經復工,即便大街趕集也很平常,所謂的戴口罩和勤洗手,是正月以來出門養成的禮貌和習慣。
論伊朗和以色列,,
中東問題實屬誰也說了不算的問題,單獨論中東土國(所謂的土國,俺冠名就是領土在此矣),以色列建國最晚,但是軍事勢力尤其強悍,其次是伊拉克薩達姆和伊朗,土耳其嚴格的說自己越爭越亂。
其它的,最大經濟體如沙特,人家就是老實爺們,不入流,也不敢摻和。
論國際博弈,具體名詞俺免談,太麻煩,大國智慧其實一句話就能說明白,彼利權呈。
俺給解釋一下,就是三個人,一個人想獲得其它人的好處,自己不動聲色,而另外兩個人互相爭胳,最後這個人很實惠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中國所謂的帝王之術,其實就是朝廷上樹著倆大頭宰相,這倆人合不來,而皇帝在權衡之術的影響下,也是最大的實惠獲得者。
中東問題,嚴格的說如果沒有石油,單獨地理位置也是差不多地中海沿岸,不比非洲差,因為東中亞西歐洲,南印度洋北也是風光無限,,
唯獨石油乃現代文明的命脈和血液,特別是在美國看來,“要想當老大,除了石油就是金融!”
中東富在此,窮不在此,亂實在此,何為富?薩達姆政變上臺,幾年的光陰都沒有,全國皆首富比歐美。
何為窮?沙特南邊那倆國家,靠著沿海,因為沒有石油,全國是要飯不敢說,但是上下官民都有一個特殊愛好,喜歡品食一種類似大麻和毒品的植物,,不止是窮的沒飯吃,
何為亂?
敘利亞不是這兩年,中東大鬍子在歐美那是出了名的比非裔,最出名的當然屬本拉登,,
非裔是不是暴力俺看新聞不多,但是美國已經移民政策限制中東移民。
至於伊朗和以色列,還有最近摻和進來的土耳其,
一句話就很明白:政治家們拼的是實在和實際。現在國際形勢都很明白,美國老大已經出門了,剩下的弟兄伊朗和以色列,還有土耳其,都想爭這個地區位置,
俺提個建議,
以色列委屈點吧,
土耳其老實點吧,
伊朗是肯定,但是宗教問題太刻薄也是更亂的問題。
-
5 # 使用者聽松閒人
首先從宗教角度來說,以色列與伊朗兩個國家存在不同的意識形態。
以色列自古以來獨創了基督教義。
伊朗在中東是延習歷史的伊斯蘭教。
這就從根本上存在老死不想來往的格局。
當然,以色列從1948年在耶魯撒冷建國以來,由於與阿拉伯國家的信仰不同,以色列所處的地位就顯得十分孤獨。但,猶太人是一個十分聰明的民族,很快,國力迅速膨脹,軍工事業、科技往往走上世界前例,這是以色列人的驕傲。
伊朗是神祗的國度,且存在什葉派的領導地位。伊朗在中東是大國,具有167萬多平方公里,相對以色列2.57萬平方公里,伊朗自然以大國自居,且歷史上有過輝煌的波斯帝國的影響力,自然就對相距2000多公里外的以色列不當一會事。
由於以色列在中東建國以來,沒少對阿拉伯國家進行騷擾,雖然伊朗不是阿拉伯國家但與沙特是鄰國,由於石油的關係,伊朗與以色列都曾對沙特唏噓三分;這是歷史遺留下的觀點分歧。
此後,伊朗又在歷史上同美國發生了友好與敵對的變遷,才造成了現在的政治局面。
由於美國在中東的政治滲透,以色列由於孤獨,自然很快就綁上了美國的這輛“戰車”,自此,以色列有了底氣更是充當了美國的馬前卒。一方面以色列對敘利亞的戈蘭高地的侵佔,而敘利亞又與伊朗緊鄰,戈蘭高地以色列的軍事裝備如發射導彈設施的基地對伊朗同樣存在威脅,所以,以色列與伊朗的吵架就無法消停了,一方面以色列與美國結盟,更就觸著伊朗仇恨的神筋,根據這些多方面的原因,天天喊打仗就不奇怪了。
-
6 # 落入凡間的俗人
不要什麼都扯上美國!以色列人不傻,他們的國家是美國幫他們重建的,而伊朗一直叫囂威脅要再一次讓以色列人流離失所,要讓他們再一次失去家園!以色列人懂得誰是真正亡他們之心不死的敵人!所以,他們必須也應該對付伊朗!
-
7 # 楊洛桑
伊朗人口9000萬,面積164萬平方公里。在世界上雖然算不上大國,但在中東地區絕對算得上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國家。由於擁有悠久的歷史,伊朗一直把自己視為整個穆斯林國家的領袖,至少是什葉派穆斯林的領袖。
而穆斯林國家與以色列有著上千年的因怨情仇,1945年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國之後,這股仇恨被再次點燃,並持續燃燒到今天。作為穆斯林國家的領袖,與以色列對抗,實現巴勒斯坦的解放,就成為他們的重要任務。
而在以色列建國之初,當時處在巴列維王朝時期的伊朗,由於施行倒向美國的外交政策,和以色列還保持一種親密的準盟友關係。而隨著1979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的爆發,巴列維王朝被推翻,伊朗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從此美國成為了伊朗的頭號敵人,而與美國沆瀣一氣的以色列自然也就成為了伊朗的頭號敵人。
所以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矛盾關係既有歷史的淵源,也有現實的利益衝突。雖然兩國不交界,但卻處處針鋒相對。以色列不惜使用暗殺、定點清除等各種手段破壞伊朗的核計劃。而伊朗領導人也說出了要將以色列在地球上抹去這種超級狠話。而這種關係將會伴隨兩個國家很長一段時期。
回覆列表
伊朗和以色列之爭一方面是因為伊朗和美國不和,以色列作為美國在中東的戰略盟友,其必然要跟隨美國的腳步對伊朗採取敵對政策。另一方面源於兩國的地區權力之爭。伊朗和以色列都屬於中東地區的大國,伊朗近些年來的崛起,給以色列帶來了一定的安全壓力,尤其是伊朗的核開發行動,讓以色列大感緊張。以色列國土面積僅2.5萬平方公里(以色列的實際控制面積),如此狹小的國土面積,讓以色列對核攻擊幾乎沒有多少抵禦能力。所以以色列是中東地區最積極的反對伊核協議者。
伊朗借敘利亞內戰的東風將軍事力量投送至以色列眼皮子底下伊朗進軍敘利亞一方面是為了保住這個意識形態上的天然盟友,一方面是開闢第二戰場,以減輕在海灣地區直面美國的壓力。不管伊朗是否針對以色列,對於以色列來說,伊朗的軍事力量在敘利亞待著就是一種威脅。更何況,伊朗為了嚇阻美國對其動武,經常以摧毀美國在中東的鐵桿盟友——以色列為要挾。這是以色列無法忍受的。美國在中東的盟友也是分親疏遠近的,其中以色列是最核心盟友,其次才是沙特等國。
核能力民用和軍用在技術上存在相通之處雖然伊朗一直聲稱自己是在開發民用核技術,但是這並不能完全打消以色列的疑慮。因為將民用核技術轉變為軍用核技術並不存在多高的門檻,日本就是一例。日本的一些右翼政客曾經聲稱日本在幾周之內就可以開發出核武器,這並不是在吹牛皮,而是日本真的具備這樣的技術實力。從技術難度上來看,民用核技術的門檻反而更高,從歷史上看,美國、蘇聯、中國等,都是先開發出了軍用核武器然後才慢慢轉為民用。所以以色列及其抗拒伊朗開發民用核技術,儘管連日本這個二戰戰敗國都可以擁有民用核技術,但是以色列不會容忍伊朗擁有核技術。
中東地區就那麼大,以色列和伊朗都想在中東地區為自己謀取戰略優勢,所以兩國之間的碰撞在所難免。除了安全和權力之爭,伊朗和以色列之間也存在宗教上的對立等矛盾,但是這些矛盾都是次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