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早出晚歸沒時間管網課的事情,昨天早晨出門的時候娃還沒醒,我把她搖醒提醒她今天都有哪些作業可以寫,結果晚上到家,外婆高速我這娃一天沒出門,一直在寫作業讀書。真是驚呆我了!她居然寫了四個單元的同步練習冊,還有背誦課文,外加閱讀理解兩篇,口算四頁,老師佈置的兩份線上作業,做筆記三個單元。 大家告訴我,剩下的時間該做什麼?
6
回覆列表
  • 1 # 法學生小明同志

    大家好,我目前就讀大一,普通的二本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按照現在多地教育主管部門規定,基本年滿六歲才能讀小學一年級,我們姑且算讀小學二年級。

    小學二年級學些什麼呢?我是2008年(汶川地震那年)讀的二年級,大概數學在學乘法口訣、語文在學我要的是葫蘆。

    這個階段一天寫完半學期的作業還是挺難的,不是作業本身難,而是大部分作業都是抄寫類的,有的小學老師能力有限、教育理念落後,甚至還要求學生抄寫課文、數學應用題的題目也抄寫(不是噴小學老師,小學老師很不容易,值得敬佩)。

    其實這些作業對學生幫助一點兒也不大,美其名曰練字。

    所以,我認為6歲的孩子在一天之內寫完半學期的作業還是基本不可能的,提問者所說自家女孩很辛苦,我同情,但沒辦法,這就是中國的的教育,我們改變不了,只能接受並積極應對。

    有句名言:生活就像被強姦,不能反抗,就要學會享受。

  • 2 # 萬物皆化學

    6歲孩子一天寫完半學期的作業,恭喜你生了這麼優秀的孩子,孩子不但自律勤奮上進,而且學習力強,屬於不需家長操心的孩子。另外,感覺當祖國的花朵不好當,要寫那麼多作業,建議給孩子少佈置點。

    孩子剩下的時間可以進行課外閱讀或玩一些益智遊戲,或者和孩子一起去戶外活動,走進大自然,感受春天裡的鳥語花香和泉水叮咚。

  • 3 # 幼幼科教

    首先孩子高效率完成了作業肯定我們要鼓勵孩子,可以鼓勵孩子喜歡的東西,或者孩子最喜歡做的事,這樣有利於孩子保持高效率完成作業帶來的滿足,讓孩子把這個習慣保持下去

    其次要看孩子完成作業的質量,可以去翻閱一下孩子的作業書寫態度,如果非常規整,及時表揚。

    還是讓孩子保持這個高效率的習慣。如果馬馬虎虎應付差事,及時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想法,以及做法,並向孩子指出正確的方法。還可以幫助孩子一起制定計劃。使做起作業來,沒有那麼吃力,每天一點點時間就可以。

    還有我們作為家長首先要了解學校的作業和規劃。合理幫助孩子制定計劃,如果孩子效率高,可以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但是我們要規定時間,而且還有有回憶複習,糾錯,反思,如果這也做的效率極高,那麼恭喜你,該玩玩該學學,不要打擾孩子高效率的節奏。讓孩子保持效率,保持自信,保持自己的自我價值。

  • 4 # 慧語啟心

    孩子能這樣高效的完成這麼多工真是難能可貴!也恭喜您有這樣的孩子!

    一般孩子,三年級以下的孩子還是非常聽話的,尤其是學校老師的話,即便是記錯了,你給他糾正。他都死死咬住說,我們學校老師就是這麼講的!所以作業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還是願意去寫的。他們在寫了很多作業以後也很有成就感,會想寫完作業就可以多一些時間玩啦!

    孩子接下來的學習,也很重要,因為學習是一種常態,好的學習力不是一曝十寒。教授孩子閱讀的習慣、每天練習計算的習慣。給孩子定時定量。

    例如:每天熟讀語文課本里的課文1-2篇;還有英語課文出聲朗讀,也很關鍵。培養語感!每天進行拼音或者同步生字的描紅,進行練字,對於以後的書寫奠定基礎。在數學上每日的口算、計算練習。甚至閱讀課外讀物,拓展孩子閱讀興趣。

    做這些剛開始需要家長的引導,不可急切,多給孩子以鼓勵和獎勵,讓孩子覺得學習這些不是負擔,願意去做。

    希望這些能夠給您一些幫助。

  • 5 # 山村與讀書

    小孩子能一天寫完半學期的作業的情況是有的。根據我的教學經驗,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一、認真分析小孩的現狀,追尋內在原因。

    1、孩子受教育的起跑線不一致,孩子的智力開發有差異。

    孩子的教育受家庭條件制約,不同家庭出生的孩子的狀況是不同的。家庭條件好的小孩,很早就接受優質教育,諸如胎教、培訓、輔導、興趣班等等;家庭條件差點的孩子,這方面自然比不上家庭條件好的孩子。像個別貧困山村的孩子七八歲了連興趣班是什麼模樣也不知道的現象也存在。是否擁有早期教育、優質教育等因素,毫無疑問影響著孩子的早期智力開發。

    2、孩子的智商高低必須考慮客觀要素。

    幼兒的出生,他們的智商受到諸如遺傳、疾病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智商必然存在差異。根據相關資料統計分析。大部分幼兒的智商都是比較正常的,處於不高不低的中間區段,那些幼兒智商超低或超高的極端現象比率還是比較少的。

    3、周邊環境影響著孩子在學習方面的行為習慣。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周邊環境往往在潛移默化中感染著孩子。孩子身邊的親人、朋友是他們的榜樣。在良好的周邊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很多人能養成愛學習、會學習的好習慣,平常能夠主動自覺的學習。

    二、認真分析學生的作業任務,查詢外部原因。

    1、教學作業佈置有規矩。

    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是一種集體行為,教師根據教學計劃佈置教學作業任務,一般都是從全體學生的角度出發的,從大多數學生的角度出發的,具有鮮明的一般性。教師考慮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情況佈置常規教學作業任務,作業量的多少和難易程度是針對大多數學生的,這也是教學常規的要求。

    2、教學作業與教學內容配套。

    教師佈置當天常規教學作業任務,其目的是為了訓練、鞏固學生對當天所學知識點的熟悉和運用。學生的日常作業任務與教師的日常教學內容是配套的,一致的。師生教學互動步調一致,有利於增強教學效果。不遵循教學規律,生硬分割教學配合,教師向東指,學生往西跑,必然影響教學效果,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三、迴歸理性,正確對待特殊學生

    1、正確研判學生學情。

    教師透過測試調查走訪等形式,收集學生學情資訊,對學生的學習現況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歸類,班上哪些學生是學困生,哪些是學優生,做到心中有數。

    2、合理制定方案。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教學規律,落實教學任務,制定科學合理操作性強的教學方案。嚴格把控好教學作業量的標準,作業量的多少和難易必須適合學生,做到恰到好處。

    3、個別情況個別處理。

    針對特殊特別的學生,教師要在常規教學方案的基礎上制定補充教學方案,諸如興趣愛好小組方案、幫扶方案等。這樣,教師在照顧大數學生的情況下,也不失時機關注關愛了那些特殊特別的學生的學習。

    4、加強家校聯絡聯動,共同致力學生的發展。

    教師和家長要關注關愛孩子們的成長,順暢溝通,隨時交流學生的學習動態資訊,正確研判形勢,共同尋找合適合理科學的教育教學辦法,微調常規教學方案,適應學生現狀。嚴防學生出問題,規避不必要的資源損耗,真心呵護孩子的成長。

    最後寄語:孩子是祖國的明天,父母的希望。關注孩子的成長,我們有義務有責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全民超人》為什麼沒有人拍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