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琅琊榜首張大仙
-
2 # 申成A
消毒,消毒,消毒。重要的事說三遍。地鐵裡面不能消一次毒就結束了,要隔幾個小時消一次毒。因為這個是人員密集區。
-
3 # 子敬說健康
目前研究結果表明病毒可透過氣溶膠傳播。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不出門。少出門。
第二,與人保持距離。
第三,佩戴口罩。
第四,不去有人的封閉空間(電梯)和人員密集場所。
第五,保持手衛生。
第六,務必使身體狀況達到最佳。
-
4 # 水風V
會有一定的風險。做好防護,戴好口罩,儘量與其它旅客保持一定的距離,回家第一時間洗手,並把外衣放到戶外通風。
-
5 # 經濟資訊速遞
一定要戴口罩!
防疫:響應鐘南山,再撐14天。
.
近日,鍾南山院士說,從1月23日封城開始到2月6日(正月十三)為第一個14天。
從2月7日(正月十四)開始再過14天,要到2月20日(正月二十七),如果沒新增上升,疫情才算是控制了。一個14天不能解決問題,請大家配合,做好第2個14天的防護,很重要。
看過今天確診病例破3萬、新增病例仍然3千以上的情況,我們還需要做好第二個14天的防疫工作。
對每個人來說,工作,生意都可以再來,但生命和家人只有一次,希望每個人配合國家的工作再堅持14天!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二個14天很重要,很重要,讓我們再堅持14天。每一個華人,都是這場瘟疫狙擊戰的戰士。加油,每個人!
-
6 # 青春不再wlb
聽專家的,一線專家的。時刻觀察一線新聞,並且自我隔離,盡力少出門,躲過這場風波,不求做啥貢獻但是做到不給國家添麻煩。
-
7 # 心湖有聲
病毒可以透過氣溶膠傳染這個說法是第一線醫生和專業人士透過對這次新型肺炎研究後的一個結果,也是向社會和公眾提示我們要多想一些方法來保護我們自己和公共環境!當每一種新的研究結果公佈時,對公眾都是更多的預警,也希望我們在接受這些新預警時,能認真傾聽醫生和專業人士的建議共同去尋找新的防護方法而不是引起新的恐慌!
在氣溶膠傳染這個新概念提出前,醫生們告訴我們病毒更多是透過飛沫傳播,所以人員眾多的地方,像地鐵公交也是有一定危險度需要我們重點防護的!而現在二月上旬,全國各城市開始陸續返工,地鐵是我們必乘的公交!在乘坐地鐵時,我們除了要靠好口罩防止飛沫傳染,也要帶好手套,方便時也要戴上帽子或一次性浴帽,女孩子的長髮最好塞進帽孑裡!條件充許最好也戴上護目鏡和鞋套,預防氣溶膠在空氣中飄浮落頭上,進眼睛或飄落到地下!
同時,專家強調對於氣溶膠的防預除了在外面,還要注意家中的地漏等一些可以傳染的地方,因為非典的傳播渠道有一些就是這個!可以特地漏經常用水倒入或用一個塑膠袋裝入水系緊口放在地漏上!
-
8 # 潤友
所謂氣溶膠傳播,就是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這也是“新冠病毒”“人傳人”的一種傳播途徑。
乘坐地鐵是城市居民出行的一種主要交通工具。在疫情蔓延期間,為有效預防氣溶膠傳播,具體的要做好三點:
第一、一定要戴口罩,有條件的最好戴上防護鏡和一次性膠皮手套。從家中一出門就戴好口罩,口罩最好是N95口罩或一次性醫用口罩,如果是紗布口罩和防霧霾口罩,最好是在外面再加一個一次性醫用口罩。因為N95口罩和一次性醫用口罩防護氣溶膠的效果能達到95%~96%。戴眼鏡和手套的目的就是預防氣溶膠粘上眼睛和手部。
第三、就是在候車室裡候車和在車廂內乘車時,不要與人靠的太近。如果乘客多,彼此間無法留出更遠距離,一定不要與別人臉對臉,更不要正對著說話,防止飛沫傳播。
-
9 # 溫州丹姐記
地鐵裡面不透氣,還是比較危險,一定要戴好口罩,手不要到處亂碰亂摸,還有手不要摸自己臉部,回家後馬上洗手,脫外套,如果可以最好用熱水洗澡,儘量做好保護自己
-
10 # 何斌147333039
謝謝邀請!地鐵人口密度大空間小肯定屬易感染區。我們每天呼進撥出的空氣中都含有氣溶膠。什麼叫氣溶膠?氣溶膠由固體或液體微粒分散並懸浮在空氣中體系。其微粒大小為0.001~100m,含有塵埃、尾氣、煙霧、霧霾、細菌、微生物、人造的各類噴霧劑等等。密封的地鐵裡空氣流動受限,假如有病人雖然不咳嗽,但在呼吸過程中尤其在喘粗氣時可能將病毒撥出,與空氣混合後形成帶病毒的氣溶膠,隨氣流飄蕩瀰漫在人群中。從流行病學意義上,易感染者可以在未與患病者見面的情況下,有可能因為吸入了懸浮在空氣中含有病毒的氣溶膠微粒而被感染。地鐵雖然入口防疫檢測發燒病人措施很嚴,杜絕了可能的感染源。但防疫期間做好自身防護怎麼都不為過,尤其在人口密集地方和密閉的場所,如地鐵、公交車、飛機和高鐵等最好還是戴上醫用N95口罩為好。手不摸頭上"五官",回家及時洗手等等。
-
11 # lvzhou5577
坐地鐵應該是比較危險的,因為含有病毒的氣溶膠懸浮在空氣中時間較長,而且病毒存活時間也較長,相對於地鐵這種比較封閉的空間,感染機率也相對加大。
-
12 # 沙迷了眼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還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和糞—口等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確。透過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病例多可以追蹤到與確診的病例有過近距離密切接觸的情況,這符合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的特徵。
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在空氣懸浮過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質和病原體組成的核,形成飛沫核,可以透過氣溶膠的形式漂浮至遠處,造成遠距離的傳播。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也可能發生氣溶膠傳播,例如進行臨床氣管插管等專業醫療操作時。但目前尚沒有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透過氣溶膠傳播。
在日常通風環境下,空氣中一般不會有新型冠狀病毒。一般的工作生活條件下,採取正確佩戴口罩這種飛沫傳播防護措施,足以保護普通公眾不被感染。大家不必恐慌。
病毒透過飛沫、直接接觸等方式汙染到蔬菜、肉和水果的機率很低。蔬菜、肉、水果買回家後先用流水清洗。透過將食物洗淨煮熟,“飯前便後”洗手等方法可預防病毒經消化道傳播。
-
13 # 短腿愛德華
這不用恐慌,氣溶膠要很高的量才足以致病。正常呼吸一般沒問題,這麼快說氣溶膠肯定還沒做實驗,估計只是發現氣溶膠中存在病毒。這也是廢話,呼吸道感染都會有
-
14 # Mr麥可
最好不坐了,要坐的話減少時間,因為地鐵內部屬於相對封閉,空氣流通沒那麼好,容易積累病毒,按目前公佈的訊息內部空氣中病毒因子到了一定濃度也是會感染到心肺炎的,非常時期,還是注意安全,減少公共交通出現,儘量居家吧,等疫情過了。
回覆列表
這幾天確實看到了有報說,目前病毒是可以透過溶膠傳播的!
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訊息。
首先,我們知道的是病毒是有“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兩種途徑的。
但是對於這兩者來說,我們只需要勤洗手,多帶口罩,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就可以做到極大限度的保證安全。
因為飛沫傳播是唾液傳播,戴口罩和眼罩能夠阻擋90%以上的病毒;
而接觸傳播是要直接觸碰能夠進入身體內部的器官、組織才會發生的, 所以只要別揉眼睛,擦嘴,碰鼻,勤洗手,就可以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而“溶膠傳播”就比較複雜了!
溶膠傳播是指空氣中也有可能攜帶病毒,所以,我們需要防範的措施得進一步升級:
1、就好比你在外面走了一圈,踩到了帶有病毒的地方,病毒就會在你鞋子上,這個時候如果你帶病毒回家,病毒就容易在家裡的空氣中傳播,所以一定要做好進屋後的鞋底消毒。衣服上也是如此;
2、就好比如果帶有病毒的人吐痰在地上,痰在蒸發後病毒就會進入空氣中,容易造成感染,所以看似沒人的空曠的地方,也許也有病毒的滋生。那麼,社群一定要多消毒,口罩不離口,回家勤洗手;
3、衣服最好分兩套,家裡一套,外面一套,一回到家裡,外面的衣服就拿在陽臺上曬,不要帶入室內,避免溶膠傳播;
結論:
地鐵能不坐儘量別坐,因為人太多了!如果實在不行,那就得勤洗手,多帶口罩,衣物做好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