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愛圖說圖

    現代人在充分享受計算機網路帶來的諸多方便與快捷的同時,也正經受著它帶來的種種心理困惑或者痛苦。“網路成癮症”就是由此而產生的最為常見的心理障礙。

    “網路成癮症”的典型表現

    “網路成癮症”是指患者往往沒有特定的理由,無節制地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國際網際網路上持續停留以致損害身體健康,並在生活中出現各種行為異常、心理障礙、人格障礙、

    交感神經功能部分失調等。

    “網路成癮症”的典型表現主要包括情緒低落、無愉快感或興趣喪失、睡眠障礙、生物鐘紊亂、餐飲下降和體重減輕、精力不足、精神運動性遲緩和激動、自我評價和能力降低、思維遲緩、有自殺意念和行為、社會活動大量減少、大量吸菸、飲酒和濫用藥物等。一些國家調查顯示,20~30歲的青年群體是“網路成癮症”的易感多發人群。

    “網路成癮症”的人格特徵

    “網路成癮症”的人格特徵形形色色,其型別五花八門,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型別:

    一是色情成癮,指上網者迷戀網上的所有色情音樂、圖片以及影象等,有專家指出每週花費11小時以上用來漫遊色情網站的人,就有色情成癮的嫌疑。

    二是網路交際成癮,指上網者利用各種聊天軟體以及網站的聊天室進行人際交流;

    三是強迫資訊收整合癮,這包括強迫性地從網上收集無用的、無關緊要的或者不迫切需要的資訊;

    四是遊戲成癮,這在許多大中小學中是較為普遍存在的現象。

    迄今為止,幾乎所有的研究都發現,“網路成癮症”患者往往具有某些特殊的人格特徵,而且大多數人在對網際網路上癮之前,常有其他方面的心理障礙,特別是抑鬱和焦慮症。縱觀國內外的研究結論,“網路成癮症”患者往往具有以下人格特徵和行為表現,即喜歡獨處,敏感警覺,傾向於抽象思維,缺乏社會交往,不服從社會規範。有研究者估計,5%到8%的網際網路使用者“網路成癮症”傾向。

    “網路成癮症”的心理危害

    全球聞名的日本“筑波城”和美國“矽谷”的科技人員,由於科技資訊量大,致使一些人對超負荷的資訊缺乏適應和承受能力低而“消化不良”,出現一系列不適應症狀,如寂寞、心情壓抑、沮喪、疲倦、性情孤僻等“筑波病”或“矽谷病”,即因特網綜合症。

    諾丁漢大學心理學家麥克、格里弗斯博士是最早研究網路病的專家,他認為,“過分迷戀上網有損身心健康,嚴重的會導致心理變態,危害程度不亞於酗酒或吸毒。”他在調查分析網癮患者時發現:“患者的行為與吸毒成癮者類似,一接觸因特網就興奮異常,沒機會接觸就寂寞難耐。。。他們高興時肯定是在因特網虛擬世界中衝浪;情緒低落、焦躁則在上網時不得之時。”

    在1998年美國心理學會上,有科研報告指出,迷戀網際網路極易“上癮”,危害最多的群、當屬學生——大約有四分之三的學生承認出先了與成癮有關的神經衰弱、失眠、頭痛等症狀。伯蘭特醫院一名心理學教授在對277名學生進行的調研後發現,有72%的學生遇到彷惶、苦悶、沮喪、失落感等負性心理障礙,往往求助並依賴與網際網路絡尋求刺激、慰藉,以求擺脫心理困境。他們多認為:“在網際網路上找朋友容易得到親切與順應的感覺”。但如此這般,對於人們意志品質的提高,煩悶與不良情緒的消除並未獲取真正實際的收益,卻給現代人的學習、工作和正常的人際交往帶來更多的損失。

    “網路成癮症”的心理癥結

    據稱,許多人沉迷網路,是因為尋求家庭問題的解脫,而擺弄計算機恰恰是最便捷的。但問題是,為躲避現實問題而沉迷於網際網路絡,會形成惡性迴圈,不利於問題的解決。

    美國天文學家克利福特認為,大學生尤其容易得“網路成癮症”。因為在大學裡讀書很辛苦,要想逃避,沉溺在網路裡是最廉價和便利的手段。何況媒介宣傳用網路可使學習變得輕鬆,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學習本來是一種訓練,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這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最容易患“網路成癮症”的學生,正是那些相信學會使用網路後畢業就不怕找不到工作,和自己以為在趕潮流而盲目樂觀的學生。他們可能沒有注意到,網路使他們浪費了多少時間。

    “網路成癮症”的心理調適

    有學者認為,預防“網路成癮”應當及早留意,如有下列症狀出現就應警惕可能發生中樞神經功能損害:1是否覺得需要長時間使用網路才感滿足?2沒有上網時身體是否有顫抖跡象?3是否有幻想或夢到網際網路?4手指頭是否有不自主地敲打鍵盤的動作?5是否看到任何一個名字時萌發加上電子郵件“@”字元的衝動?6是否有不明原因的焦慮感覺?上述徵兆具備的條件愈多,說明你迷戀網路程度愈重,值得重視和自我警示,以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

    為避免產生“網路成癮症”還應確立現代網路理念,理智上網。不要把上網作為逃避現實生活問題或消極情緒的工具。

    上網要科學安排,一是控制上網操作時間,每天操作累積不應超過15小時,且在連續操作一小時後應休息15分鐘;二是上網之前先明確上網的任務和目標,把具體要完成的工作列在紙上;三是上網之前根據工作量先限定上網時間,準時下網或關機。

    完善自身資訊素養,科學用腦,對於預防“網路成癮症”亦十分重要。

    計算機作為現代資訊科技的核心,在資訊化社會已經得到廣泛應用。許多科學家都認識到,現代文明人的確需要一種新的文明素養——網路文化的資訊素養,才能適應資訊社會的需要。面對撲面而來的資訊潮,法國資訊專家羅斯奈在1998年初世界經濟論壇上呼籲,要象節制午餐一樣進行“資訊節食”。

    在紛繁複雜的資訊網路世界裡,理智的網民一是要善於運用資訊科學,學會篩選有用資訊,提高自身抵制資訊汙染的能力,使自己不僅成為計算機網路的使用者,更是網路的建設者和真正主人,以良好的姿態去迎接資訊社會的挑戰。二是學會科學用腦,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體質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一旦發覺有身心不適,應及時停止上網,進行醫治或療養,以免有損心理健康。

    “網路成癮症”的熱門話題

    “網路成癮症”這一“疾病”是一種暫時的社會現象?或是逃避現實的便利手段之一?抑或如其他疾病一樣,是一種常見病?人們議論紛紛。。。。

    從事精神科36年的紐約精神藥理學研究所所長科爾德醫生則將它稱為“病態的網際網路絡使用障礙”。

    哈佛大學醫學部醫療所所長謝弗認為,,“網路成癮症”屬於神經刺激障礙,症狀與其他成癮相同。因此他對“網路成癮症”進行著與其他癮症相同的治療。馬里蘭大學心理學教授迪波頓則認為,長時間地擺弄計算機,這還不能說是成癮,只有給實際生活帶來副作用時,才能定義為成癮,才能定義為成癮。他用行動心理學的方法,經10周時間,可以使患者大體上得到恢復。

    擁有心理學博士稱號的馬薩諸塞工科大學社會學教授塔科魯的看法不同於其他學者。他認為那是一種人們面對新事物時初期的心醉狀態,“網路成癮症”應該有著更為複雜的背景,這和其他成癮症不同。海洛因成癮時,人們從海洛因中學不到任何東西,但在網際網路絡中卻能有收穫。

    網際網路也可使人彌補自己人生中的欠缺。缺乏友情的人可在網路中尋求愛情,性格內向的人也可在網路中變得饒舌,最後在現實生活中也能滔滔不絕。重要的是設法教會人們如何有效地使用網際網路絡。

  • 2 # 你說我像風1212

    感謝邀請,網癮其實分好多種的,一般的網癮最多的是遊戲。有些人可能現實中不受人尊重或者是生活的不如意就會選擇去網路中,畢竟隔了一張螢幕,誰也不認識誰,聊天時也沒有那麼多隔閡了!再就是遊戲,要明白遊戲是消遣的,不是用遊戲來過日子的,是我們玩遊戲,不是遊戲玩我們,不要給遊戲充一分錢,基本不會有網癮的!最後一句,走出網路,多和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網癮啥的根本不存在!

  • 3 # 小蘋果兒科醫生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人們都生活在一個網際網路中,網際網路的應用,既為青少年知識學習拓寬了視野,也使部分人,尤其是青少年沉迷於網路,從網路中接觸到一些不利於青少年成長的事,如搶劫、自殺、強姦等。

    網路成癮包括4種,即網路遊戲成癮、網路技術成癮、網路色性成癮和網路賭博成癮。

    網路遊戲成癮:網路遊戲成癮的青少年,主要是對以刺激、暴力和打鬥的遊戲過於沉迷,以致荒廢學業,甚至誤入歧途。好多青少年,討厭現實中學習等的壓力,把自己關到刺激的遊戲世界裡,變得脾氣暴躁,甚至出現暴力傾向。

    網路技術成癮是指青少年對計算機能力的沉迷,當現實生活中遇到挫敗時,便將精力投入到計算機的技術中,利用網路技術,播散不良的東西,引起大眾的注意。

    網路熱性成癮是指青少年透過網路,接觸不良的影片,並沉浸於中,不能自拔,身心健康受到傷害,甚至有的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網路賭博成癮是指在青少年中有較高的發生率,往往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不如意,得到的關懷及支援不足而導致。進一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矯正網路成癮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如家庭、社會、學校及青少年一起參與。家庭及學校需積極重視,向青少年宣傳網路成癮的危害。學校方面咱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網路,加強心理輔導。建立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建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ZXY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萬人搖、百萬驗資、到新房零成交、五千定金買房,哪個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