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葉子35775609
-
2 # 而立已過8
從2006年相愛至今,和愛人一路走來,現在又有了可愛的女兒,十多年來雖偶爾有意見分歧的時候,但卻沒有吵過架,夫妻恩愛和睦,作為一個丈夫,有一些體會和經驗簡單分享下:
整體邏輯:共同的願景——攜手一起讓過程美好,享受過程本身。
關鍵:讓人生有主線,讓溝通為載體,讓雙方都成長收益
具體:
一、明確大家是同路人:其實在相戀階段就該就此問題進行深入討論,三觀不一樣的人硬在一起非要走下去,然後用所謂的包容、理解、道德作為約束,其實是對雙方的不負責任,所以“志同道合“是大前提;(這時要注意如何考量是不是一路人,是透過具體問題深入探討的,讓理性作為感性的補充,舉例:往往年輕人一說愛,然後就沉醉其中,卻忽略了雙方可能對愛的定義並不一致,可能女方任務愛就是寵溺、包容、為她買買買(舉例莫噴),而男方可能認為愛是女方該照顧家庭,洗衣做飯帶孩子等。這些大的方向觀點的差異,會在婚後的小事中體現的淋漓盡致,但到時才發現並非同路人,為時晚矣!)。當然,人往往對自己的三觀一來並不一定那麼清楚,二來隨著歲月也會發生變化,所以持續的溝通和討論,可以幫助互相明確大家在什麼樣的層次上了,看到的是怎樣的風景。
二、常說理想很方面,現實很骨感。話是沒錯,既然要經歷過程,自然當讓這一過程值得享受,而非忍受。雙方一起探討如何讓人生過得如願,嘗試不同方法,運用不同工具都會讓夫妻之間的相處更在現實層面有顯著的幫助;
1、思想上的同步:彼此欣賞,與對方的優點相處:說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和愛人的一個小方法(忘記從哪位心理醫生那裡學的):在床頭放個小本子,我們分別記錄對方的優點以及於此有關的一些美好事情,每當有分歧和情緒是,我們就安靜的拿著小本子去一旁翻看翻看,便於平復情緒,而後的交流會更加順暢;還有在不同的時間段,我們會一起看同樣的書,然後進行討論,看一部電視劇,交流思想,時間長了就會發現,雙方在思想上越來越有默契,在行為層面、決策上都會有驚人的相似,這就是同路人的表徵吧。
2、健康上的同步;我相信生理和心理是彼此促進的,夫妻二人一起制定健身目標、一起學習健身知識、一起鍛鍊,並圍繞健身展開一系列的活動(戶外活動、旅遊、做健康的美食等等),讓生活更加有料。。
3、事業上的同步:我和愛人彼此都比較瞭解對方的事業,我們每天回家後都會固定一個話題交流:今天在公司過得如何?發生了哪些事情?遇到了哪些難題?怎麼解決的?效果如何?這些話題的討論,不僅幫助我們潤滑夫妻感情,也讓我們彼此塑造自己理性的思維方式,還能幫助我們檢視自己一天得工作得失,百利而無一害。。。
4、生活上的同步:除以上一些外,生活中點滴之事很多,都是夫妻可以用來磨合感情的媒介,比方我偶爾會和夫人一起做些手工,拼圖或者做些盆摘等,夫妻相處之道,都在小事之中吧。
總結:如同佛學中的那句話:“我們無需去除惡,只要我們一味的擴大善,惡自然就沒有立足之地”。我相信生活也是如此,只要夫妻間彼此一起追求美好,營造美好的過程,讓一個個充實的、細小的生活片段填滿我們的生活,我們就會只顧著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個美好,而那些所謂的不美好,自然會無立足之地了(其實大部分所謂的不美好也只不過是庸人自擾罷了)。
回覆列表
首先感謝邀請,夫妻相處最基本的是信任,如果連信任都沒有了,那其他的也不用談了,然後就是要相互理解,包容,不要斤斤計較,如果夫妻之間計較誰付出的多少,那會很累,還有對於雙方的父母都要平等對待,不要分“你媽,我媽”既然是一家人了,何必還分你我,俗話說牙齒和舌頭都有打架的時候,在好的夫妻也難免磕磕碰碰,但是吵架歸吵架,千萬不要有暴力,不要動不動就離家出走,婚姻生活其實就像我們的左手和右手同時拉一根橡皮筋,如果一方能退一步,橡皮筋就不會斷,反之則會斷,我們既然選擇了彼此,那就是責任,就要珍惜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