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揚一九八八
-
2 # 深空電報
我們許多人都會有一個擔憂,如果小行星撞擊地球怎麼辦,人類會不會因此滅絕?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籠統的答案,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小行星,指的是繞太陽公轉但體積和質量都比行星小上許多的天體。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太陽在太陽系中發現了大約127萬顆小行星,而這可能只是實際數量的一小部分。在這麼多小行星中,有一部分的公轉軌道是與地球的公轉軌道相交的,也就是說,這些小行星都有可能撞上地球。這些小行星直徑小至幾釐米,大至上百千米,範圍很大,我們下面分別來討論一下。
絕大部分的小行星直徑只有幾釐米到幾十釐米,它們在進入大氣層時會因為與大氣層的劇烈摩擦而燃燒殆盡,根本沒有機會落到地面上。再大一點,直徑達到幾米到十幾米的,它們不會被完全燃燒消失,在落地時還會有幾釐米到幾十釐米大小。但是這類隕石由於空氣阻力的作用,速度不大,僅相當於一顆從高空墜落的小石塊,把地面撞出一個小坑。
隨著小行星直徑和質量的增大,情況開始變得糟糕了。直徑達到幾十米乃至幾百米的小行星將會以非常高的速度撞擊到地面,這將會留下巨大的隕石坑。撞擊產生的爆炸將造成巨大的損失,甚至完全毀滅一個地區。
至於百千米級別的小行星,不用說人類,就算是整個生物圈,也極有可能完全消失。
-
3 # SmileTotoro
科學家研究發現,在32億年前至少有3顆直徑在20-5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恐龍慘遭滅絕,並且使地球表面的結構和元素髮生了巨大改變。那麼如果6500萬年前毀滅恐龍的那顆行星現在撞擊地球會毀滅人類嗎。
-
4 # 科研小蟲
人類有突然被小行星撞擊地球,毀滅的可能嗎?為什麼沒有人發現?
不過大家也不用太擔心,NASA 監測了90% 靠近地球軌道、直徑超過半公里的小行星,並且一直都在追蹤這些小行星的動向,天文學家們會在它們往地球衝過來的時候發出警告。目前還不知道除了撤離某些直接受影響區域之外,還能有什麼其他的處理方式,天文學家們正在努力想出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
NASA 表示目前小行星撞擊是唯一一個可能被預防的自然災害(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 DART) 研究各種讓小行星轉彎的方法希望最快可以在2021 年推出這種媲美復仇者聯盟能力的技術
布朗教授表示,「要是可以更早發現,我們就能有比破壞小行星有更多的選擇,因為破壞小行星會導致其分裂成更多碎塊,造成其他無法預知的災害。」由此可見,解決方案比起用力把石頭踢開,應該更接近溫柔地推開它。不過,說到底,一個大到可以殺死恐龍的大石頭也不太可能不知不覺地出現,所以大家可以不用太擔心外太空岩石撞地球導致人類三天內毀滅。(然後需要派布魯斯威利帶隊去把它炸掉)
發現它、面對它、處理它人類對太空所知還是太少。因此許多專家都提到,我們應該更注重調查周圍的星際環境,並且透過研究這些麻煩的小行星,找出要是真的出現大到足以產生威脅的小行星,我們該做些什麼。
透過超新星自動化調查程式(All Sky Automated Survey for SuperNovae, ASAS-SN,是一個主要用以搜尋新的超新星與其它天文現象的自動程式,它在北半球和南半球都有20 個機器人望遠鏡,每天會掃描一次整個天空。)發現2019OK 的天文學家,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克里斯•斯坦尼克(Kris Stanek)表示,「我想,這就是機率遊戲吧。因為它可能幾千年內都不會發生,我們就不會去思考怎麼保險。但是即使我是個好司機,我還是會買車險啊。因為你知道:我們永遠無法預料會發生什麼事。我雖然不是和平主義者,但我覺得人類至少花了數十億美元在不必要的需求或是傷害其他人上,這些錢應該拿來開發這些監測系統,至少我們有機會提早發現太空中那些可能對地球造成威脅的神秘東西,然後想辦法面對。」
-
5 # 搖擺的地球
較大質量的小行星或者矮行星或與其體積相當的其它小行星撞擊地球,一定會導致人類滅絕。地球上已經出現了五次生物滅絕事件,五次生物滅絕事件,雖然相隔數千萬年甚至上億年,但五次生物滅絕其原因是相同的,那就是:地球質心位置轉移,地軸位置重新確定,地球自轉方向發生翻轉,地球經緯度改變,洋流迴圈和大氣迴圈途徑改變,海陸重新分佈,地球氣候環境鉅變。原有的植物全部死亡,新生植物不能滿足生物需要,造成食物鏈斷裂而導致生物滅絕。
導致地球質心位置轉移的因素有兩種,一是地球氣候週期性改變,引起兩極冰川全部融化,造成地球質心位置轉移。二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地球質心位置轉移。較大質量的的小行星或者矮行星或與其體積相當的其它小行星撞擊地球,一定會造成地球質心位置轉移,也一定會引起地球氣候和環境的鉅變。人類同樣擺脫不了食物鏈斷裂的厄運,導致人類滅絕。
-
6 # 小靈通哈
直徑在十公里以上的小行星如果撞到地球。那麼恐龍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來看。即便是沒有在撞擊瞬間毀滅。也會滅亡於地球后面一些劇變中。幾乎沒有存活下來的可能。
對此科學家想出了很多的方案來解決小行星撞擊給人類帶了的潛在威脅。
第一種方法就是直接撞擊。撞擊產生的作用力改變小行星的飛行方向。
第二種方法就是用核武器炸。核武器爆炸產生的熱能能夠使小行星部分氣化。氣化產生的動能和核武器爆炸產生的動能能夠將小行星推離原定的軌道。
第三種方法就是塗鴉。也就是發射宇宙飛船到小行星附近。然後將小行星表面塗白。這樣太陽照射小行星產生的光壓能夠改變小行星的軌道。當然啦,這種方法需要大量的時間。不然無法實現。
第四種方法就是使用重力拖拉機。重力拖拉機能夠在目標小行星表面48米處產生微小引力。這種引力能夠慢慢的改變小行星的執行軌道,使它避免撞上地球。
雖然對小行星人類有很多辦法讓它不撞到地球。但是以上的方法只是用於有充足的時間的情況下。假如一顆小星星。逃脫了人類的堅實。還有幾天的時間就會撞上地球,此時人類難道就無法對應了嗎?
其實還是有辦法的,此時的人類可以利用高動能火箭攜帶核彈直接撞擊小行星後引爆。據科學家的計算機模擬,100萬噸的核彈能夠在宇宙中將直徑為500米的小行星炸開。而再大一點的小行星就需要相當大的核彈攔截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假如此時再有一顆十公里的小行星正向地球撞來,並且人類並沒有提前好幾年發現它。那麼人類大機率的無法對它進行攔截。因為要攔截所需要的核武器當量必須是極大的,而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還無法將非常重的核武器送往宇宙。並進行發射攔截。不過好在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因為體積大就意味著能夠更早地發現。要知道距離地球幾百萬公里的隕石都能被發現。就別提直徑十公里的小行星了,所以只要人類能提前幾天發現它。那麼它就不會對人類造成威脅。
總之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應對來自宇宙中威脅的能力也逐漸提高。或許有一天人類能夠完全抵禦宇宙中所有威脅。
-
7 # 地球日記官
1.小行星是否已經撞擊到地球
2.小行星正在撞擊的軌道上(還未撞到)
3.小行星的質量(大小)
首先如果小行星已經撞擊到地球大氣層,假設質量不大,那麼在進入大氣層時候,透過各種力,會使小行星解體,然後越來越小,甚至在沒有進入地球軌道時,就已經被其他引力所吸引,質量小造成的破壞力也就小,有可能引起自然災難,海嘯,地震等等,但是達不到地球毀滅;假設質量特別大,那直接撞擊地球,地球一定毀滅。如果小行星再撞擊的途中,還沒有撞擊到,那麼地球上有很多國家會動用科技的力量,改變行星執行軌跡。如果像你提到的直徑400-950公里,直接撞擊地球,地球肯定無法承受,巨大的海嘯可能高大幾十米上百米,火山噴發,巨大的火山灰可能覆蓋全球上百年,尤其是地震,比電影2012還要悲慘。
-
8 # 我們站起來
看你多大的小行星了,如果不把地球撞解體,我想人類總是會有辦法的吧,人類的生存能力可是很強的,這麼多的科學家都在研究天體執行規律,我想,暫時還不會有這種可能性
-
9 # 大力哥D
滅絕人類其實挺難,但如果攜帶有害物質,比如大量放射性元素,或者人類還未發現的致命性物質,還是有可能毀滅人類的
-
10 # 提壺高
假設小行星撞地球的情況真的發生,那麼人類滅絕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根據目前的情況猜測,小行星撞地球造成人類毀滅的事情暫時還不會發生,當然不排除那個造成地球區域性區域毀滅的小行星。
-
11 # 特效百變人生
那要看多大的小星星 要是雞蛋大小的沒事 如果直徑20公里的 地球就會翻騰 地球本身沒事不過 生物會消失
-
12 # 楊善坤科研文學
沒有?人類處地球實體,還有大數萬倍的地球系包圍,任何外來物都是被地球系阻止或溶化,只有在地球系執行尾期才能被其它健康系融吸
-
13 # 張家小智兒
理論上來說的話,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只不過可能性很小。但既然有可能,那在漫長的一個時間段內,也幾乎是必然會發生的。
雖說太陽系形成至今已經過了很長的時間,所有星體的執行都已經相當穩定了,但仍然有一些"危險分子"在伺機而動,不定什麼時候再給地球來個大碰撞。遠的不說,我們都耳熟能詳的"通古斯大爆炸",就很有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天體撞向地球造成的。在這次事件中,西伯利亞通古斯地區有800多平方英里被毀壞,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185顆廣島原子彈爆炸。這個事件發生在1908年,距離我們可以說很近了,但在天文學尺度上,一百多年根本不算是誤差。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地球將來會被小行星撞擊。
實際上科學家們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人類現在已經建立了一系列監控小行星的系統,並將對人類有一定威脅的小行星一一進行了標記。目前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並標記了一千八百多顆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天體,但這些遠遠不夠。有些體積小、反光性差的以現有的技術還無法鎖定、有些特殊的天體比如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奧陌陌",在到來之前根本無法觀測到。這樣看來,如果想要完全監控地球的潛在威脅,人類還需要很長的路走。
正因為如此,有人說小行星撞擊地球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所以說,即便有人類對小行星的嚴密監控,人類還是有可能被小行星撞擊甚至毀滅。只不過科技進步這麼快,相信在撞擊來臨之前人類一定能夠有了應對的方法。
-
14 # 藍月亮192596508
如果小行星撞擊地球對萬物是有害的,小行星的體型在十幾米或一公里著陸,對人類是個最大的危害,一般小行星在爆炸同時會發生核磁幅射線,對人體是致命的。一般來說小行星撞擊地球只是個科學想象的,沒有證據的科學依據。小行星在太空中一膽失去軌道,在太空中飛行會受到摩擦生熱,當進入地球大氣層的同時,就會氧化爆炸。
-
15 # 搬個板凳看星星
一塊在太空漂流的大石頭才不管前進的道路上有沒有生命需要照顧一下,我們現在還在地球上生存著還是比較幸運的,因為地球現在處在的一個比較平靜的宇宙環境,這樣平靜的時期,在整個宇宙的時間來看,只是一瞬間而已,如果能把宇宙數百數千萬上億光年的時間濃縮成人類可以看見的速度就會發現,沒有哪個天體是絕對安全的,宇宙時刻在發生改變,包括地球,也不會永遠是這個樣子,只是我們現在可以暫時享受一下地球相對平靜的一瞬間而已。
-
16 # 科普大世界
地球是一顆行星,執行在太陽系中,但是在地球的軌道周圍也有不少的小行星在執行。在地球生命史上,小行星撞擊地球曾經造成過多次重大災難,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就被認為是有小行星撞擊造成的,那次撞擊造成了75%左右的生物滅絕,如果今天又有那樣的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話,我們人類也一樣抗不過那樣的災難。
然而近日新聞媒體都在報道一顆叫2009 JF1的小行星,聲稱它將於三年後的2022年撞擊地球,這顆小行星長度大約130米,比吉薩金字塔體積還大,重量超百萬噸,如果撞擊地球的話,可以釋放出23萬噸TNT炸藥能量,相當於15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威力,如果它撞擊到一座大城市中,可以徹底摧毀這座城市。
這件事真的會發生嗎?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稱發生的機率大約為2.6%,這個機率看起來很低,然而實際上這樣的機率是相當高了,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麼人類必須得想辦法阻止這樣的小行星撞擊。
不過小行星的軌道也是會有變化的,在受到其他天體引力影響的時候,軌道也是會改變的,因此未必會撞到地球上,而且目前國際上已經有著多個專門探測小行星的觀測系統,會跟進這個小行星的執行狀況。
那麼人類有能力對抗這樣的事件發生嗎?也是有的。以人類如今的技術可以很好地觀測小行星的軌道和動向,然後提前向小行星發射核彈,日本“隼鳥”號探測器探測“龍宮”小行星,精準的定位和撞擊說明人類已經掌握了向小行星發射人造物的能力,那麼如果我們向小行星發射核彈,並在小行星的表面引爆核彈,使它的速度變慢或者改變軌道,都能避免小行星撞擊地球,這也正是人類的科技發展所能帶給我們的福利呀。
-
17 # 太空科學站
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造成了第五次物種大滅絕,統治地球1.6億年的恐龍也因為無法適應“大災變”後的環境而滅絕了大部分
其實從目前的科學技術來看,6500萬年前那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體積並不是很大,它之所以能滅絕當時地球上絕大部分物種的原因在於,當時地球上所有物種都處於低階階段,沒有任何一個物種的智慧可以摧毀小行星或者在撞擊後的世界“節衣縮食”的生存下來。
所以說“小行星撞擊滅絕人類文明”的前提是小行星足夠大,比如直徑幾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而如果只來一顆10公里直徑小行星的話一顆或者幾顆千萬噸級的氫彈就能完全摧毀它,或者把它炸成若干小碎塊,最終讓地球大氣層將這些碎塊消磨掉。
全自動化的巡天分類識別系統每天都在跟蹤記錄可能對地球產生威脅的小行星,雖然個別體積較小的小行星還沒有被記錄或者發現,但那些小行星就算撞上地球也不會讓全人類毀滅,最多毀滅一城人罷了。
在46億年前剛太陽系剛誕生的時候,太陽系各大行星周圍還環繞著許多小行星,這些小行星都是沒能組成行星的“漏網之魚”,這些漏網之魚在行星引力作用下不斷撞向行星本身,行星軌道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淨空。
截止到本世紀末如果地球沒有遭到數百公里直徑小行星撞擊的話,人類就再也不用擔心被小行星團滅了,因為未來的幾十年是屬於太空屬於月球屬於火星的。
回覆列表
這要看撞擊地球的小行星有多大了。如果像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直徑達十多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恐怕就凶多吉少了。當然如果是一般的直徑幾百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雖不會造成人類的滅絕,但也會給人類帶來難以想象的災難!
接下來分享下小行星的威脅:
1.2013年底發現了一顆直徑大約400米的小行星,按照初始資料,推斷出有63000分之一的機率撞擊地球。網路上的蝗蟲們華麗的忽視了這個機率,把標題起做“2032年小行星或撞擊地球,能量相當於X億顆核彈”,更有甚者直接把“或”字拿去了。在他們看來,為了博取瀏覽量,危言聳聽可能也不是什麼問題吧。
2.根據後續的觀測資料,2013年初這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機率已經被徹底排除,根據當時的資料演算,那一次過近地點的距離會在幾千萬千米,幾乎不能被任何地面的望遠鏡觀測到。不過憑藉那些人的天文功底,可能根本不知道或者不願知道這套已經早已陳舊的訊息了吧。
3.霍金的貢獻在於理論物理和宇宙學,術業有專攻。對於推斷小行星運動軌道這些科學工作,他老人的的業務能力不會超過紫金山天文臺盱眙觀測站的研究生的。拉出他老人家的大名,只是為了壯膽罷了。估計在那些人的知識體系中,能說出名字的天文學家估摸著也只有霍金了吧。
4.多說一句,400m直徑的小行星毀滅不了地球,對生物圈最多也有區域性的影響(比通古斯大爆炸提升一個級別)。地球歷史上超過這一烈度的撞擊不勝列舉,大大小小的隕石坑就是明證。不說太遠的,我所居住的上海西邊不遠的太湖,便是一個隕石坑。要能撞出這樣大小的隕石坑,400m的小行星實在不自量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