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博子考證
-
2 # 淘氣苗
跟我一樣,我是17年過了一門管理,18年過三科,拿下的一建,選擇市政或者建築主要還是看所從事的專業,畢竟現在一建考試對現場經驗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選擇自己從事專業,相對來說準備考試要簡單一點,當然,學霸除外,學霸隨便選,選什麼過什麼
不知道你是從事哪方面的,就從我的經驗說說吧,19年我參加了市政增項考試,個人感覺建築專業偏向管理和現場的題目多一點,而市政偏向於技術(僅個人想法),兩專業有相似之處,但不完全通用,考試的話跟實際工程不同,必須按規範來,所以建議還是先選擇自己的專業,增項的時候再考慮其他專業吧
-
3 # 試場保安
本人同樣參加了19年的一級建造師考試,在一級建造師的實務考試中,確實感覺到今年的評卷標準略低,其實凡是建造師的考生,大概都知道一級建造師的重點並不在公共課,而是實務。
要在2020年做出選擇,要看當前你從事的何種職業
一、建築行業
也就是說你所在的企業是建築企業,你的企業對哪個專業的證書有需求,比如你們單位是市政單位,而房建暫時用不到,那你就該義無反顧的去考市政,反之亦然,如果你所在企業資質比較高兩種證書都需要,那麼我建議你先考房建,一方面房建的考試相對市政來說要簡單的多,有一個證書打底,然後再做增項,考試的心態就會完全不一樣,另一方面先考建築也可以為市政打下一定的基礎。
二、非建築行業
建議你打消考取一建的念頭,從建築行業的近幾年的趨勢可以看出,掛證就是死路一條,國家將會不遺餘力的打擊掛證,現在講求的是社保和證件合一,需要掛靠的企業往往都是養資質,而需要養資質的企業往往都是小企業,那種企業根據現在的資質要求,資質考核並不需要一級建造師的,所以他們也不會多出錢去找一級建造師,而對你來說,肯定也不想拿一建掛二建的價格
三、只考證不註冊
當然還有第三種,就你可以考取一級建造師資格證以備不時之需,但是不要註冊,等到需要註冊的時候,讓註冊單位給你辦理繼續教育就可以了。
-
4 # 孤獨的耿直
我看有三個人回答的不亦樂乎,兄弟(暫不知你是兄弟還是姐妹兒,就這麼稱呼了哈),可別被他們忽悠了哈,我看有個答題的還曬成績單,也不知道是不是他本人的。
言歸正傳,回答你的問題,2019年一建過了《管理》,還有三門,《經濟》,《法規》,《實務》(共十大專業),你現在是問要考建築還是市政,我要告訴你的是,你在2019年報名的時候,(必須)已經選了專業,然後,你報考一門《管理》,不過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已經選了專業,建築也好,市政也好,機電也好,你好好想想,你一定選了專業,才能繼續報考,也就是說,你明年也就是2020年再繼續報考,如果要保留已經透過的《管理》,必須和上一年度,即2019年報考時選的專業是相同的,其實就是不讓你換專業了。如果要換專業,那你的《管理》成績就作廢了,四門全部重新開始。
結論就是,你的這個問題沒有實際意義。你要保留《管理》成績,沒有選專業的地步。
你登入華人事考試網,登入你的賬號,進去看看。
圖示是我自己賬號的截圖
你的上邊應該顯示,專業:XX工程(這個就是我前邊說的,你已經選過專業)
然後科目:建設工程專案管理(也就是你2019年報考的科目)。
如果我解釋的囉嗦,一看圖就明白,登陸自己的人事考試網賬號一看便知。
別複習錯了。
別複習錯了。
別複習錯了。
重要的提醒說三遍。
-
5 # 老蘇論試
2019年一建過了一門管理,2020年我建議你報考建築專業。理由是建築在10個專業中,相對來說是最簡單的,透過率比較高一些,而市政卻是其中比較難的。具體分析如下。
從難易程度看建築專業是十個專業中難度最低的,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一方面是因為在工程公司中建築類公司最多,導致建築專業的一級建造師需求量最大,市場容量也最大;另一方面是因為建築專業是一建考試中最基礎的專業,大部分報考建築專業的考生本身就是學土木工程等相關專業的,有在學校裡打下的理論基礎。
再者,建築工程課程的內容系統性較強,知識點之間聯絡緊密,學習的時候容易串成體系。而市政課程各章節之間完全沒有關係,路橋隧管垃圾,各自都是獨立的工程。好不容易弄懂第一章的知識點,到學習第二章時一點用也沒有,還要重起爐灶。
從透過率上看下面這張表是某網校公佈的2017年一建各科學員的透過人數,可能不太準確,但能夠大致說明一些問題。
從這張表上可以看出,各專業的透過率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建築工程專業的透過率7%,而市政公用專業的透過率不到4%,兩者相差近2倍!當然其他小眾專業,如民航、港口之類的專業,因為考試的人少,培訓的老師也較少,透過率相對也較低。
從考試特點看一建考試成績實行2年為一個週期的滾動管理辦法,也就是說,4個科目必須在連續的兩個考試年度內透過全部科目,否則就必須向後延續滾動。
你今年考過管理這門課,明年就必須把法規、經濟和專業實務課全部考過,否則,管理就要再下一年重考。所以,有必要選一個相對容易的專業課下力氣去攻克,建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直接考市政,很可能會前功盡棄。
利益最大化如果你並不是從事建築專業的工作,覺得考建築專業的一級建造師用處不大;或者是你在公路、鐵路、水利等方面的公司工作,打算考一個相關專業的建造師,卻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我也建議你選建築專業的一建。
一建可以增項,當你拿到一級建造師證書後,再考增項時就比較容易了,只需學習一門專業課就行,這樣可以減少不小的學習壓力,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壓力也會減小很多。
結合自身實際你的問題僅是侷限在建築和市政兩個專業內選擇,並沒有考慮其他專業。不知道你在大學裡是啥專業,現在從事什麼工作,更喜歡哪個專業,選擇專業方向,除了前面說的幾個方面,自己的實際情況也很重要。
比如我,在2013年通關機電專業一建。網友們都說機電專業比較難,而我並沒有感覺有多難。主要是我的工作就是跟機房、弱電、電機裝置打交道,所以選擇機電工程專業。2019年增項市政,用了4個月時間複習備考,當時可以說心理上比較放鬆:考不過的話大不了重來,就這一門課,考過了錦上添花,考不過也有一建證書。最終以104分的成績透過考試。
說了這麼多,主要就是從自身實際出發,以簡單的專業為突破口,爭取明年全科通關,然後再增市政,這樣做的可行性更強。
回覆列表
首先,恭喜你19年通過了一級建造師四門課中的一門管理。接下來該如何備考?我來給你一些建議。
參照透過率進行實務課專業的選擇。透過2019年我所接觸的建造師考友。今年的建築實務課比較簡單。大部分認真複習的人都是高分通過了,透過率達到了9.38%,但是一建市政依舊比較的難以透過,大部分都是考了兩年才透過的好友,透過率只有1.94%。
從透過率這一塊兒也能體現出來專業課的難度。你可以衡量一下你的記憶力,還有學習能力,然後選擇專業實務課。
下圖是2018年的透過率,供大家參考。
我的二建和一建都是考的市政專業,二建考兩年一建也考了兩年。所以在這塊兒積累的知識還是比較多的。但是今年我也是勉強透過的及格線。公共課我的分兒已經可以了。市政,我透過我的備考感覺他是有難度的。
參照可出題知識點的多少進行專業的選擇市政的知識點比較多,統計下來有兩千多個知識點。原因是市政工程涉及到七個小的專業:道路,橋樑,隧道,輕軌,給排水,垃圾填埋,熱力燃氣管道。每一個專業都可以大學本科裡面的一個專業,即便是正涉及的比較淺,但是,展開來出題,很多知識點都是我們平時沒有接觸過的。所以這一塊兒要付出更多的學習時間和精力才能搞定。
建築的知識點主要集中在建築這一個大的領域,可考的知識點約有1200多個,並且具有很大的關聯性。這一塊兒知識點比市政少很多。所以不管案例題怎麼出題?你掌握了這1200多個知識點,基本上就肯定能跳過及格線了。
重中之重,根據自己的工作和未來的發展選擇實務課的專業。把這一條放在最後面,目的也是想突出它的重要性。一級建造師的證書價值,應該不僅僅是那一點兒證書補貼或者是掛靠費。證書發揮最大的價值應該是在你人證合一做專案經理或者是專案總工。
而且,現在都在講人證合一,如果還和以前一樣,僅僅是為了掛靠而考證,現在有社保的人是行不通的。
所以選擇建築還是選擇市政專業課,重中之重要考慮的是你現在從事的工作和未來將要發展的方向。
我的建議結合你現在的情況,2020年你的一建備考還要謹慎和努力。
因為一建管理把成本部分的大部分內容全部劃到了工程經濟裡面。所以,一級建造師管理課的難度是和法規可以同屬於一個梯隊,較容易透過的梯隊。
但是還有兩門比較難的課,你沒有拿下,就是實務課和經濟。工程經濟的課程內容其實並不多,計算的成分也最多隻能佔一半兒,主要考驗的還是熟練程度,因為,經濟的考試時間只有兩個小時,去除收發卷子和塗答題卡,可能只有一個半小時,通常會在考場上的時間不夠,這塊兒注意一下。
實務課的考試是比較靈活的。結合案例背景來考。在熟練掌握課本內容的同時,你要鍛鍊一下讀題的能力,還有讀圖的能力。可以將案例的背景聯絡到所學的理論,然後還要學一下如何能夠達到採分點上,這樣才能把分數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