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雨新露
-
2 # 平靜的喜悅
很容易討厭別人是因為別人的言行不符合自己的觀念體系,下面詳細分析瞭解一下。
當我們剛剛出生時,大腦神經還未完全建立連結,對這個新奇的世界只是觀察,沒有判斷、沒有善惡、沒有對錯,但隨著父母的教導、老師的灌輸,很多觀念也就是很多知識都學會了,逐漸養成了一見事見人就瞬間進行判斷的習性。和你觀念一樣的,立即就歡喜稱讚,和你觀念相反的,立即就反對憤恨。
由此可見我們每個人的所做所為在他自己的觀念中肯定都是正確的,他的每一個選擇包括說話做事,都是基於自己的觀念體系而做出的決定。
可見我們每個人其實都被困在自己的觀念體系裡,被這個世界百般折磨。當別人讚揚你某事做的好,某話說的對時,你就開心快樂,當別人說你錯誤不對時,你就鬱鬱寡歡,輕則怒言想對,重則拳腳交加,人大部分的煩惱和憂愁都來自於觀念體系的衝突。
當你意識到煩惱憂愁都是每個人的觀念體系相互衝突造成的,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答案是有的,就是打破禁錮自己的觀念體系,迴歸建立觀念體系之前,就是老子在道德經裡說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讓自己的觀念體系不固定成型、僵化,如水一樣隨曲就伸、柔韌可塑,迴歸到嬰兒狀態,具有一切可能性,對他人、他物表現出一種開放接納的心態,不加以對錯的判斷,只是像嬰兒一樣好奇的觀察。
此刻可能你會說,那我不就像個傻子一樣嗎?錯!傻子從頭到尾就不會判斷,而你是什麼都知道卻懶得判斷。這裡面要加兩句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大致意思就是說這個世界僅僅就是這樣存在著,沒有善惡對錯之分,有了對錯善惡是因為你的意識升起了判斷導致的。
所以當你學會專氣致柔到嬰兒境界時,你基本上也就不太生氣了,沒有什麼煩惱憂愁了。再學會四句教的後兩句,那就恭喜你了,你基本上成了半個聖人。
前面從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進行了解讀,總結一下。身體是一堆不斷變化著的原子組成的,其實整個世界也都是由一大堆原子組成的,我們都是這一大堆原子裡的一小堆而已,這些原子無時無刻不在互相交換著,那裡有一個恆久的我啊!心理上更是沒有恆定的東西,只是對那一大堆原子的分析判斷而形成的觀念體系而已。
助你離苦得樂,願你一生喜樂平安!
-
3 # 天王GAI哋琥
一個人在小時候缺乏愛的狀態,會導致一系列的人格障礙,原因是我不值得被愛,所有她會出現多疑,攻擊性強的表現。
自省、交際、投入行動,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在不斷提高自尊水平的同時,情況也會也變越好的。
-
4 # 失眠焦慮抑鬱痊癒
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正是我們內心的映象,是我們內心的最真實反映。因為自我厭惡,因為對自身極度不滿,所以看周圍的人時也極易產生厭惡情緒,看到別人的某些惡習時,會下意識的,用批判自己的那種苛刻態度去對待他。而極易扎毛與世人皆濁我獨清的想法也是基於不夠愛自己。對自己都極度缺乏包容,又怎麼會有餘力去愛別人去包容別人呢。厭惡別人,不屑與一些人為伍也是因為這些人身上有與自身相同或相似的缺點,極度厭惡這樣的自己 卻又因自卑或其他原因一味逃避難以改變 以至於歇斯底里到每每見到有類似缺點的人 就想要拼命遠離 因為當靠近他時 我們會看到那部分令我們極度厭惡的自己。所以究其根本,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因為不夠愛自己,不肯接受真正的自我。
回覆列表
很容易討厭別人,你自己也不想對嗎?你來尋求答案,是否可以理解,你想對自己的這一方面加以改變?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看不慣別人的某些行為,我們在內心會對他們的行為加以評判。而評判的標準又是來自哪裡呢?來源於小時候父母對孩提時候的我們自己的評判。我們小時候接受父母的評判,比如,你不怎麼怎麼的話,我就不喜歡你了,不要你了,不愛你了。長大了,雖然有了自己的想法,雖然父母已經不再在身邊提醒,但我們自己內心早已形成了一個內在父母,時不時跳出來評判自己。因為對自己某些行為的不接受,因為評判自己會給自己帶來痛苦,所以把評判投射出去,那些具有符合你評判體系裡不好的行為,讓我們在某個人身上發現後,我們就開始討厭行為,繼而討厭這個人。
因此,我們討厭的不是別人,正是那些自己也可能有的行為。什麼時候接納自己,什麼時候才沒有分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