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蟶子歷史

    先來分析問題,乾隆去世之後,過了41年就發生了鴉片戰爭。精力康乾盛世之後,清朝為什麼衰敗的如此之快。

    首先來說說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出現於1662年到1795年。總共持續了,134年。這可謂是從來沒有過的長時間的盛事。縱觀歷史中的盛事,最多的是兩代帝王創造的,再就是一個一個有為君主創造的。所以如此長時間的盛世必定會有弊端。造成一些假象。

    由此我們來分析下原因。

    第一,康乾盛世的自大。康乾盛世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君主身上呈現的。康熙打基礎,雍正鞏固,乾隆呈現。雖然表面上繁華盛景。但是到了乾隆時間,早就被這個現象所迷惑。對於萬邦來朝,更是驕傲自滿,以此導致閉關鎖國。不接受外來的新鮮事物,導致國內技術落後。

    第二,乾隆皇帝的好大喜功。乾隆在位期間,3次南巡,消耗國庫,平定大小金川,平定回部等都消耗了大量的錢財。但乾隆晚年,更是驕奢,收了一批又一批的真玩古蹟。

    第三,朝臣貪汙腐敗。因為乾隆皇帝的好大喜功,導致很多大臣是不是就像乾隆進獻寶物,致使大臣們貪汙腐敗。朝臣之間關係錯綜複雜。

    第四,人口增長速度過快。在康乾盛世的局面下,人們安居樂業,所以生育多,致使人口增長過快,跟不上經濟的發展,導致人均gdp下降。最終就演變出農民起義,從而加劇朝廷的衰敗。

    綜上幾點,一個王朝的衰敗都是有原因的,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現象,卻看不到內在的腐敗。

  • 2 # 酉長夫人

    乾隆皇帝去世僅僅四十年,就爆發了鴉片戰爭。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慘敗,為什麼強盛了一百多年的清政府會衰落如此之快呢?

    從公元1661年康熙帝即位,歷雍正,到1795年乾隆駕崩,清朝進入全盛時期,即所謂的康乾盛世。

    在這130多年中,清平定了三藩叛亂,降服了臺灣,統一了準噶爾部和回部,派駐藏大臣與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奠定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版圖。清朝的國土面積幾乎超過明朝350萬平方公里的3倍,使疆域達到了1240萬平方公里,耕地達9億多畝,人口首次突破1億大關。

    但正午時分大樹下的陰影最重。當康乾盛世的紅漆招牌還未掉下,清就出現了諸多重大失誤,為日後的沒落埋下了伏筆。

    第一,制止“西學東漸”,驅逐傳教士。明末清初,正值歐洲文藝復興後期,大批傳教土將領先世界的西方科學和西方書籍傳入中國,史稱“西學東漸”。可以說,這是落後的中國趕上西方的一次絕好機遇。不幸的是,康熙五十九年,朝廷下令驅逐傳教土,關閉了中西交流的大門,中國科技的發展被扼死在搖籃裡。

    第二,蔑視科技,恢復傳統騎射弓馬。終清一朝,瀰漫著濃重的輕視和蔑視科技之風,把科技視為“形而下”,把發明稱為“奇技淫巧”。明末清初已經引進並使用了西方大炮,但為使八旗傳統弓馬不致失傳,清廷下令恢復大刀長矛弓箭,水兵仍用遇風返航的帆船。

    第三,大搞“文字獄”禁錮思想。康熙時期,明史案、南山集那一次次令人觸目驚心的文字獄,不僅是康熙用刑嚴酷的標誌,也是他加強思想統治,扼殺新鮮思想的明證。

    第四,重農抑商。商人運送商品往返各地的作用被看作是非生產性和寄生性的,他們被置於社會等級的最底層,統統被稱為“好商”。《康熙字典》對商人的定義是:“商人,傷人者也。”雍正更是反覆強調:“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

    第五,旗幟鮮明的“閉關鎖國”政策。公元1661年,朝廷詔令“片板不得入海,粒貨不許越疆”,將濱海居民一律遷向內地,形成了數千裡“沿海無人帶”這一蒼涼的世界奇觀。對歐洲人一無所知,將他們統稱為長鼻子蠻人。

    一切都在無聲無息地腐爛,一切正走向無可救藥的崩潰,角角落落都不斷地增加著危機。很快,大清就迎來了鴉片戰爭、甲午海戰、八國聯軍進北京,中華民族迎來了一段寫滿屈辱、被淚水浸泡、慘不忍睹的歲月。

  • 3 # 張小說說說

    1799年乾隆去世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我認為清朝衰敗如此之快,主要有下面兩個原因

    自身內部原因閉關鎖國

    乾隆皇帝雖然1799年去世,但是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從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就開始了,所以從1757年算起到1840年,也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時間。

    滿足於自己的狂妄自大,依然不改自己的奢靡之風,長期的封閉,短時間內確實是抵禦了外部的入侵,但是長時間看,卻是自己矇蔽了自己的雙眼。

    奢靡之風嚴重

    乾隆皇帝驕奢淫逸的事實,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在他在位之時,曾經多次巡遊,每次巡遊途中,必定揮霍無度;而且他還大肆建造皇家陵園,當時的清漪園(現在的頤和園)就是乾隆時期所建

    貪汙腐敗現象嚴重

    乾隆晚期,清政府官員貪汙腐敗現象嚴重,比較有名的和珅。嚴重的貪汙腐敗現象激化了百姓與政府之間的矛盾,這也導致了嘉慶皇帝時期的民間起義現象頻發。

    林清之變、白蓮教起義、天理教起義

    乾隆末年,國內階級矛盾尖銳,農民起義如火如荼,清政府危機四伏。嘉慶皇帝登基以後,傾盡全力,大舉圍剿鎮壓川、楚、陝農民大起義。

    但是依然抵擋不住起義軍的勢頭,嚴重時他們甚至打進了北京紫禁城內

    常年的內戰現象一直持續到1820年左右,大量的人力物力都耗費在鎮壓起義,圍剿農民身上,這讓清朝政府損失慘重。

    世界外部原因

    物理上在講述相對運動時,會講參照物;我認為,這在歷史的長河上也一樣適用。

    清朝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頒佈“閉關鎖國”政策時,正好是處於世界“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

    當時的世界上,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世界上開始出現了先進的蒸汽汽車,蒸汽汽船等等,這在目光短淺的清政府眼中,根本看不到。

    第一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地位,尤其是位於歐洲的英國,這為後來的鴉片戰爭埋下了伏筆。

    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日益壯大,西方國家希望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經濟和政治地位,所以他們的目光,自然而然的就放到了“閉關鎖國”多年的清政府身上。

    而此時的清朝,進入19世紀一直處於治理貪汙腐敗和連年的內部起義之中,根本無暇發展新的“高階科技”,所以從相對運動的角度來看,雖然只有短短是41年,但是本質上卻差出了近一個世紀

    如此看來,清朝從康乾盛世結束,到40多年後才衰敗捱打,已經不算非常快了。

  • 4 # OSLW科技新聞聚合

    清王朝由盛而衰是歷史的必然,其衰敗的根本原因,就是當時的封建的生產關係已經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正當清王朝衰敗之際,西方的歐美工業國家已經開始了工業革命,商品經濟的足跡已經進入了中國社會。資本主義的萌芽在中國已經有緩慢的發展,而原有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經受不起商品經濟浪潮的衝擊。乾嘉時期,清政府正當人口最多的時期,人口與土地、資源的矛盾日益暴露。人口的壓力越來越大,如果解決不好這個問題,後果勢必會釀成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另一方面,學術界和官場中,日益腐敗,貪汙成風,在庇護制的保護下的晉升之路已被阻塞,使真正有才識的人不能真正地報效國家。這樣,擯棄了大量對國家發展有用的人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同時,也使人們喪失了報效國家的信心。而清統治者雖然也為緩解社會危機作出了一些改革,如嘉慶改革,但其成效微乎其微。改革成績甚微更加助長了一些官員的貪汙腐敗的氣焰。鴉片的輸入、白銀的外流、漕運的危機、貨幣制度與稅收制度的混亂,各地的農民起義不斷髮生,這都是對清王朝的發展不利的。清政府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遏制了資本主義的萌芽的發展,使中國更加封閉,以致於夜郎自大的清王朝看不到西方國家先進的東西,釀成以後戰爭中不斷地捱打的局面。所有這一切交織在一起,使清王朝發生了急劇的轉變,由原來的盛世的景象迅速地轉到衰敗的局面。

  • 5 # 龔柳輝

    你的問題有兩個部分組成,一方面是對清朝康乾盛世之後40餘年,就出現了鴉片戰爭之敗的歷史事實,一方面是對歷史時間的感慨,感覺興衰成敗的就在一瞬間,你可以說是一個提問高手,可以說是史論結合。為了回答你的問題我也從歷史的角度和個人的一點感受來討論你的問題。

    康乾盛世是一個歷時性的概念,我們說康乾盛世其實也是要分階段的,康乾盛世可以分為康乾盛世初期和康乾盛世的鼎盛時期以及康乾盛世的後期,要具體分析康乾盛世,才能理解真正的歷史發展脈絡。

    康乾盛世的鼎盛時期應該就是1680-1770這麼90年的時間,1770-1799這30年已經是康乾盛世的後期,或者說是康乾盛世的衰落期,因此康乾盛世本身就不是鐵板一塊的始終強盛,也是有起伏有波動的歷史階段。

    這麼分析之後,我就可以說,你說的40餘年其實應該是一個比較狹義的時間觀念,如果就歷史發展本身來說,是沒有這麼精確的標準時間觀念的,也可以說康乾盛世的鼎盛時期已經過去70年,清朝才遭遇了對英戰爭之敗的恥辱。

    最後說說我個人的一點感受,其實鴉片戰爭也就僅僅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外因而已,就算沒有鴉片戰爭,中國封建王朝也有自己的朝代更替,後來的太平天國和義和團就是清朝真正衰敗的開始,表面上曾國藩替清政府打贏了太平軍,事實上湘軍集團才是真正的獲利軍事集團,是中國近代軍閥割據的雛形。

    說實話作為後來人,我們看歷史總是覺得40年時間很短,其實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來說40年已經很漫長,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20年就以幾萬雄兵而稱霸中國,英國經過1793的派使節見乾隆皇帝的時候,還被認為是蠻夷,要求英國使節下跪見乾隆,這個事情,英華人忍耐了47年,從戰略心機來說,英華人的戰略意圖可以說比越王更加深謀遠慮。清朝的對手實在是太厲害,不是一般人能夠洞察這些歷史真相的。我的回答僅僅是一己之見,就看你如何理解。

  • 6 # 司馬通鑑

    所謂康乾盛世是指公元1661年至1796年,即康熙登基到乾隆駕崩,時間長達135年,這已經是歷史盛世的巔峰。

    文景之治,公元前180至前141年,維持41年。

    貞觀之治,公元627至公元649年,維持22年。

    開元盛世,公元712至公元741年,維持29年。所以從時間段來說,康乾盛世135年曆史,歷經三朝,這已經是盛世極限。

    不管是歷史,還是人生,都不可能一直在巔峰而不衰敗的道理。

    乾隆晚期揮霍無度

    康乾盛世到了乾隆中晚年之後,一生勤勉的乾隆爺,開始揮霍,1751年,乾隆開始第一次下江南,1757年,第二次,1762年,第三次,1765年第四次。

    於此同時,1750年相繼而來的平定西藏,1755-1757年平定準噶爾,1758-1759平定天山,新疆正式納入大清版圖。這些過度擴張,帶來的財政困窘也慢慢體現。

    到了乾隆晚年,1781-1795年,爆發了三次農民起義,規模雖小,也很快得到鎮壓,但也顯示出康乾衰微徵兆。

    乾隆時期重視農業,甘薯和玉米廣泛種植,伴隨而來的人口急速擴張,1741年,乾隆6年人口1.4億,而到了1762年,人口達到2.4億,到了1795年,人口3億。

    人口爆發,時局越危險,這些人的工作得解決吧,要不然就很容易鬧事。

    等到了1799年,乾隆駕崩後,留給他兒子嘉慶帝的差不多就是一個爛攤子。

    而嘉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很果敢,乾隆前腳去世,後腳扳倒和珅,搜刮出了8億兩,後話說,和珅扳倒,嘉慶吃飽。嘉慶有沒有吃飽呢?

    嘉慶一生雖然也很勤勉,勵精圖治,但大廈早就沒那麼穩固,嘉慶帝一生的功績,屈指可數。

    但在嘉慶期間,發生了一件標誌性的事件,這個事件被譽為大清朝走下坡路的標誌,白蓮教起義。

    白蓮教是佛教的一個分支,至於白蓮教為什麼會爆發在嘉慶年間,這裡不表,嘉慶帝也是倒黴催的,大清朝和白蓮教糾纏了9年,耗費白銀2億兩,你問嘉慶從和珅哪蒐括出來的8億兩怎麼花的,這裡就花了2億兩。

    嘉慶自己的生活,也相當奢靡,一個戲班子650人,自己廚子400人,嘉慶是吃飽萎靡了。

    1820年,61歲的嘉慶帝倒下了,嘉慶的嫡二子,長子早夭,按照輩分就是旻寧,就是順位嫡子繼承,他就是道光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一位嫡子繼位的皇帝。

    那麼問題來了,嘉慶又留給了道光什麼樣的大清朝?

    人口膨脹,財政困境,道光皇帝窮到什麼地步?他把他爹的戲班子和廚子也削減了,自己穿著打補丁的衣服,估計也是沒有比道光更窮的皇帝了。

    道光皇帝上位後,就在打補丁,這個補丁不是衣服的補丁,河堤決裂得補,私鹽氾濫得補,邊疆騷動,回民叛亂得補。

    1820年上位的道光,終於到了道光皇帝歷史性的時刻,倒黴催的鴉片戰爭來了。

    換言之,如果道光如果遇不到鴉片戰爭這事,道光皇帝在歷史上的名字比他爹嘉慶還廢,當然這並不是什麼好事。

    1840年爆發鴉片戰爭,大清朝的國力敗落那是一塌糊塗,接下來就是恥辱的割地賠款了。

    梳理了這麼多,我們再回到這個問題,為什麼清朝衰敗的如此之快?

    內因上面已經寫得七七八八了。

    外因呢?英國已經完全了工業革命的轉型,生產力急速發展,終於發展了大清朝。

    其實早在嘉慶在位時候,英華人已經在試探了,1816年,英國使臣阿美士德到京,那時候嘉慶還自詡天朝聖國,瞧不起哪些阿貓阿狗。

    這個時候,有4個字,必須得拿出來用了,閉關鎖國,然後不問世事。

    大清朝越來越弱,而外部環境越來越強。

    所以乾隆去世41年就爆發鴉片戰爭,這已經夠久了,半個世紀了。

    有人說,康乾盛世是個笑話,也是有幾分道理,所以才高速跌落。

    參考文獻:

    鴉片戰爭

    百度百科

  • 7 # 舊事舊人歷史說

    盛世遺夢:大清王朝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康乾盛世(公元1684——公元1780)即從康熙二十三年至乾隆四十五年。以統一臺灣的當年為盛世的開始年。乾隆的皇帝70大壽的當年為盛世的最後一年。

    公元1799年乾隆皇帝去世,享年89歲。在其去世僅僅41年之後及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從此大清帝國有一個領土完整,主權獨立的,封建國家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從時間上算起鴉片戰爭爆發時,康先生是已經結束了一個甲60餘年。這60餘年的光陰足夠是一個王朝衰落。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及四十八年(1783年)先後有甘肅蘇四十三和田五領導的回族、撒拉族人民的起義,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有臺灣林爽文的起義,但這些起義都很快地被鎮壓了。 在這以後,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則爆發了規模較大的波及湖南、貴州、四川三省的苗民起義。嘉慶十八年(1813年),又爆發了天理教起義。這次天理教起義,特別是林清攻打清宮的行動,使清廷大為震驚,嘉慶皇帝哀嘆說:“從來未有事,竟出大清朝”。

    上述農民起義雖然都失敗了,卻大大消耗和削弱了清朝的實力,給了清朝沉重的打擊。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清王朝的統治其實在鴉片戰爭之前就已經風雨飄搖了。並不是因為鴉片戰爭的爆發才打破了清王朝的盛世迷夢。

    還有一點就是清王朝所謂的康乾是不是實際上是農耕文明時代生產力衰落的一個迴光返照。而鴉片戰爭時期的英國已經是一個剛剛完成第1次工業革命的強大工業國。用農耕文明衰落時期的迴光返照去抗衡工業文明越獄出來的時代弄潮兒。其失敗是必然的。

  • 8 # 北大記著

    封建權力裙帶固化衍生最終就是一潭死水。康熙後期腐敗接近崩潰。雍正透過一系列改革恢復了元氣。對貪官汙吏懲治也給新人提供了新的位置,為大清注入了活力血液!到了乾隆時代國家收入把一個風流天子又推向了相對清朝幾個不成才中的盛世。然而到了乾隆後期驕奢淫逸加上那時候富可敵國的貪官和珅把持朝政。國庫空虛,後來嘉慶抄了和珅。甚至弄出比國庫還多的財富。懲治了和珅,但是和珅一檔根深地步。腐敗貪汙成了癌症。根本治不了了。看看蘇聯腐敗堅持了幾天。清王朝又堅持了多少年,最終袁世凱解散清王朝。相比於蘇聯腐敗解體,清王朝還算幸運。

  • 9 # 可汗的輕語

    乾隆皇帝去世的時候,康乾盛世已經結束了。康乾盛世創造的輝煌並不是乾隆皇帝一個人的功勞,他是三代人努力的結果。乾隆皇帝統治後期,吏治腐敗,軍備廢馳,階級矛盾不斷深化,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他的兒子孫子雖然努力挽救,但他們都只是守成之君,沒有改革的魄力和威望,所以國力一直處於下降狀態。而西方的英國剛剛經歷過工業革命,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而清朝一直以來處於閉關鎖國狀態,對於外面的變化根本沒有任何瞭解。所以鴉片戰爭爆發後,清朝一直是被動挨打狀態,毫無還手之力。這一點也不奇怪。

  • 10 # 風塵講歷史

    康乾盛世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持續時間長達一百三十四年,但這只是農業文明時期的盛世,與近現代的盛世差別還是很大的。中國古代的歷史上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現一個社會比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的時期,而且幾乎每個朝代前期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如夏朝的禹啟之治;商朝的成湯之治;西周的成康之治;西漢的文景之治;東漢的光武中興;西晉的太康之治;南朝宋齊梁陳分別的元嘉之治、永明之治、天監之治、天嘉之治;北魏的太武之治;北周的建德之治;隋朝的開皇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五代後唐的明宗之治;後周的顯得之治;北宋的建隆之治;南宋的乾淳之治;元朝的至元之治;明朝的洪武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這些治世都是在王朝成立之初出現的,究其原因不過是改朝換代以後舊地主失去了土地,土地兼併問題得以解決,農民分到土地後生產力迅速恢復,再與前朝末期一比,優越感就出來了,康乾盛世也是如此。

    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一直信奉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又是小農經濟、中央集權的具體反映,所以古代中國的經濟大多是靠小農經濟撐起來的,商人是不被重視的,百姓只要自給自足就很滿足了,所以中國古代的強盛帝國與歐洲古代的那些工商業帝國不同,只是個農業強國。那麼為什麼歐洲強盛的帝國就能發展工商業呢,主要是由於他們缺乏耕地加上土地很貧瘠,無法大規模種植糧食,那麼就只能在有限的耕地上種些經濟作物,但是歐洲很多地方的天然港口眾多,促進了他們之間的貿易交流,不僅交換了糧食,還帶來了財富,所以歐洲的工商業發展的很迅速。

    那麼與歐洲的工商業帝國相比,大清的康乾盛世還值得一提嗎?當然首先得肯定的是康乾盛世的的確確是一個盛世,不管從當時開疆拓土的方面還是人口數量方面又或是持續時間方面,古代王朝的治世就沒有超過它的。不過康乾盛世時期的人口能夠增長如此迅速還得得益於美洲植物玉米、番薯、馬鈴薯等傳入中國被大力推廣,百姓解決了溫飽問題人自然就多了。康乾盛世到乾隆時期到達了頂峰,當時的清朝富得流油,乾隆甚至可以一邊撥出大量軍費開疆拓土平定叛亂,一邊又遊山玩水六下江南。不過這樣的盛世也只有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中國封建王朝看得上,與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相比還是差的很遠。

    別的不說,康乾盛世時期國家的農民佔大多數,城市化率不過8%,而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已經實現了城市化,實現了用機器大規模生產商品,其生產力比以手工業生產為主的清朝高出數倍。當然這也不能怪清朝,畢竟儒家思想教導百姓要忠君愛國,那麼長期受此思想的百姓就只能做讀書和種田的事,只有把百姓固定在土地上統治者的統治地位才能穩固,自古皆是如此。

    中國的忠君愛國思想讓百姓把“君”放第一位,而西方的工商業文明則是以“利”為第一位,只追求利益不管什麼君不君臣不臣的,這也是為什麼英國能夠發動光榮革命實行君主立憲制度,讓資產階級代替君主掌管國家權力,這樣才能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康乾盛世就是再完美,清朝就是在強大,那也不過是個農業文明的盛世,是個農業強國,無法超過思想解放和生產力迅速發展的近代化國家英國,不然英國使臣拜見完乾隆後也不會說“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它之所以在過去一百五十年中沒有沉沒,僅僅是由於一班幸運、能幹而警覺的軍官們的支撐,而她勝過鄰船的地方,只在她的體積和外表。但是,一旦一個沒有才幹的人在甲板上指揮,那就不會再有紀律和安全了”這樣的話了,清朝的盛世只是表面,內部的腐朽早就根深蒂固了。

  • 11 # M彬彬

    鴉片戰爭是公元1840年至公元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殖民主義侵略戰爭從18世紀末期,英國把大量鴉片走私輸入中國,毒害華人民並使中國白銀大量外流,1838年底,憑證府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去廣州查禁鴉片煙。公元1839年6月林則徐下令當眾銷燬從英美等國不法商人手中繳獲的鴉片230多萬斤

    斷了英國殖民者的財路,肯定會引發英國的報復,英華人增加了自己的軍備之後1840年的六月從廣州開始了鴉片戰爭。戰爭開始、依靠著中國軍民的聯合奮勇抗爭還是佔據了點優勢,但後來裝備的劣勢逐漸的顯示出來,加上清政府的軟弱無能的表現,最終鴉片戰爭以失敗告終,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南京條約)中國這段恥辱的歷史從此開始了,西方列強紛紛來到中國,準備瓜分中國這塊大蛋糕。

    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清政府的統治者的昏庸,四億人口的大國無法把幾千的洋人趕出國門,不想著如何把鴉片趕出國門,卻想著如何在這裡獲利。清朝滅亡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 12 # 達摩說

    乾隆去世時,清朝已經定鼎天下差不多150多年了。按照封建王朝二三百年的國運,基本上會在150年上下迎來轉折點,之後就會走下坡路,直至滅亡。

    比如西漢在漢元帝在昭宣中興之後繼位,寵信宦官,皇權式微,朝政混亂,西漢王朝由此衰落。漢元帝駕崩的年份是公元前33年,差不多是西漢建立後的第168年。

    再比如大唐,在公元755年遭遇安史之亂,國運由盛轉衰。這一年也是唐朝建國後的第137年。

    由此可見,清朝從乾隆去世後開始逐漸走向衰落,符合封建王朝興衰的基本規律。

    但我個人不認同把鴉片戰爭作為清朝統治危機大爆發的關鍵事件。鴉片戰爭意義很重大這不假,但它對清王朝的影響不過是打輸了一場與蠻夷的區域性戰爭,從大局上看,並沒有引發統治階層的動盪,更沒有導致中央集權的式微和地方離心傾向。真正使清廷產生統治危機的事件應該是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摧殘了清廷的財源兩江地區,使清廷失去了經濟和財政上的儀仗;同時,由於鎮壓太平天國,地方士紳自辦團練,後來形成一批位高權重的地方督撫,他們多數擁有屬於自己的政治軍事勢力,給清廷的中央集權造成極大的困擾。後來在1911年,也正是地方勢力的先後獨立,把清政府徹底趕下了臺。

  • 13 # 萬物推薦館

    康乾盛世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持續時間長達一百三十四年,但這只是農業文明時期的盛世,與近現代的盛世差別還是很大的。

    一般來說,對於古代的一個王朝是否強大,我們往往會透過這幾個方面來判斷,一是當時國家供養的人口,任何一個強大的朝代,必然擁有著當時年代所符合的大量人口;第二點,則是這個王朝強盛時人民是否能夠安居樂業,國家沒有動亂,沒有暴政,政治清明,經濟穩定,在出現天災時能夠快速的進行救濟;最後一點則是在對外戰爭上,真正強大的國家是不被允許在對外戰爭上出現重大失利的!因為這象徵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臉面。

    我們再看看康熙雍正時期,因為番薯的引進和普及,糧食產量的增加,帶來的必然是人口的飛速正增長,當時的清朝,從明朝巔峰時的1億人口,迅速增長到了3億人口,足足是過去王朝頂峰的3倍之多,從來未曾有過王朝能有如此盛況,這一點讓我們下意識的認為康乾時期是一個非凡的盛世。然而,當時人口雖多,但是由於閉關鎖國的政策,在許多地方的經濟是跟不上的,所以那個時期的貧富差距頗大,許多人民也僅僅只是能夠勉強餬口,這份景象被當時大城市的盛景給掩蓋了,經常會被忽略。

    再然後,由於康乾時期國內並沒有怎麼出現特別重大的自然災害,在針對三藩之亂以及幾次對外部的討伐戰爭中也取得了勝利,這就給了我們一副國家強盛,人民安居樂業的景象。

    但是,隨著乾隆時期的揮霍,在當時,清朝就已經出現了衰敗的景象,當嘉慶登基之後,由於來自外部的壓力增大,而國家也開始出現一些各種各樣的問題,清朝就彷彿泡沫一樣,在迅速膨脹後快速湮滅,“康乾盛世”轉瞬便走向了衰落。

    至於鴉片戰爭其實很簡單,從乾隆開始每年清朝透過廣州的通商口岸可以賺到大量的白銀,而且當時清朝的政策讓歐洲國家一點辦法都沒有,進口的東西 大清是禁止的,但後來英國商人就搞起鴉片,乾隆末年 清朝上流社會都已經被鴉片嚴重腐蝕,再有後來乾隆在閱兵時暴露出來了 清軍下層官兵也是煙槍不離手,使用的武器還是大刀弓箭等大量的冷兵器,少量熱兵器也是歐洲100多年前的東西,面對這種軍隊英國的馬爾嘎尼說,我只要幾艘戰艦就可以摧毀整個中華帝國。所以說鴉片戰爭其實在乾隆時期就已經埋下了禍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柑桔行情不好,出現了滯銷現象還在大規模發展果農出路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