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蔡哥很社會
-
2 # 長沙敏鍋
大家好,我是愛種植的可可,今天給大家分享關於青棗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
青棗雖然屬於熱帶水果,但是它對溫度的要求並不像其他熱帶水果那樣嚴格,而且對種植的時間也不是很嚴格,簡單點就是隨時隨地就能夠種植了,但是是個農作物都有適合自己種植的時間,最適合種植青棗的時間是每年的三月份到四月份,這短時間種植存活的機率比較大。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品種選擇
就目前的青棗的種植行情來看,青棗的品種有很多,在選擇品種的時候儘量選擇果實較大、結果率高、果肉細脆、果核小、甜味重、果皮薄、抗性強的優良品種,這樣種植出來的青棗產量才會好,選種是種植農作物最基本的一步,只有選對了品種才能種出高品質高產量的果實,才能讓你的產品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
二:定值管理
青棗輸的定植要多加小心,只有足夠細心的處理才能提升青棗樹的存活率,所以在定植的時候要注意把青棗樹的根帶上基土進行移栽,挖種植穴的時候要挖到合適的尺寸,至少要保證青棗樹能自然的伸展,在填土的時候要選擇用細土將主根填好,再輕輕的壓實,再配合上其他的土壤將洞穴填埋上,這樣能保證青棗樹能正常的呼吸,成活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密度管理
青棗樹一般長勢都比較的好,而且生長的年齡也比較常,所以在一開始種植的時候就要控制好種植的密度,要保證果園內的通透性。通常按照每行的距離為八米,每棵樹的距離為五米進行栽種,種植密度太大會浪費成本,密度太小又會影響通透性,到後面的管理工作也很麻煩。
四:肥水管理
青棗樹的生長速度比較快,這樣也就意味著會需要大量的養分,所以在施肥的時候要採用分次施肥的方法,根據青棗樹不同階段進行合理的施肥,幼苗樹主要是以氮肥為主,來促進枝葉的生長,而到了青棗樹的結果期就要以鉀肥和磷肥為主,再搭配上氮肥和硼肥。同時水分的管理也要注意,在枝葉生長的時期會需要很多的水分,但是在快花錢或者在坐果期要保持果園土壤的乾燥,等果實長到大拇指大小的時候開始澆水。
五:修枝整形
上面說到青棗樹的生長速度非常的快,所以我們需要不定期的給青棗樹進行修枝剪葉,給青棗樹保持良好的樹形,這樣既方便了田間管理,同時還增加了果園的通透性,還減少了病害的入侵,只有做好了這些工作才能保證青棗樹的高產量。
回覆列表
臺灣大青棗又稱臺灣甜棗,學名為毛葉棗,為常綠小喬木。是由印度毛葉棗經臺灣育種家多代改良選育而成食物照片 的優良水果品種。古語,搖籃栽棗,釋義:兒童時代栽種棗樹,需要長大成人後才可以吃到棗子,形容棗樹的漫長髮育過程,棗的珍貴。
一、生長環境大青棗在山地、丘陵、平地均可種植,應避開土質粘重、排水不良和鹼性重的土壤。定植前可壕溝改土或大臺灣大青棗穴定植(詳見《果園建立基本技術》一文)。為了提高坐果率,定植時可多品種混栽。定植株行距為2×2米(畝栽167株)或2×3米(畝栽111株)。大青棗一年四季均可定植,但以春植(3-4月)和秋植(9-10月)最佳。在有霜凍的地區以春植為宜,但當年產量較低,若秋植則冬季需設小拱棚或大棚防凍方可生長良好,且次年產量亦高。栽植時應將定植穴內的泥土整細將苗木根系理伸理順,然後分層壓入細泥土,以根頸平地面為宜。定植後立即澆足定根水,備用地膜覆蓋直徑一米以上的樹盤。
END二、種植密度臺灣甜棗生長速度快,種植密度不宜過大,一般畝植20-30株,種植規格可以是5米打穴種植,穴長寬各80釐米,施足基肥,開淺水溝,以便排水,種植時間以3-5月種植為最理想,即使是種植根苗,成活率也高達95%左右,生長速度也很快,8月開始開花,11月開始有果成熟,可實現當年投產,當年收益的目的。
END三、適合的施肥幼年樹施肥:幼苗長梢期以施氮肥為主,採用薄施勤施的原則,以促進幼苗速 生快長,迅速形成豐產樹冠。幼苗定植萌芽後,開始澆稀薄人糞尿,每週1次,隨著幼苗樹冠的擴大,可適當提高濃度,並加入速效氮、磷等肥料,開花掛果後同時增肥鉀肥。
END四、土壤管理臺灣甜棗需水量較大,初花期需保持土壤溼潤,以利於枝生長。開花20天至幼果期(約7-9月),需水量要相對減少,表層土宜保持一定的乾燥度,坑溝保持一定潮溼均可,不宜灌水,以利於花芽公化與座時,待果實長至於手指頭大小後,要經常保持土壤潮潤,這時期驟幹驟溼極易引起大量落果,要特別注意。
END五、花果管理一個花序能長成4-5個小果在一般情況下,部分幼果能自動落果,但經自然落果後,座果仍然很多,就需要人工輔助疏果。果在幼果期的纖細、徒長枝、近地面枝剪去,再將過密果,細小果,黃病果疏去,每花序留果不得超過兩個,但以每花序留果1個為好。粗壯枝留果可多些,幼細梢留果宜少些。至11月,結果過多的枝條,可將枝條尾部的花穗和幼果剪去,並結合根外追肥。
END六、整形修剪由於大青棗枝梢生長量大,再生力強,修剪時必須採用更新修剪,二年生以上的大青棗,每年須更新1次,於2-3月秋花果採收後進行,將主枝留0.5米-1米短截,疏去主枝上的側枝,然後於基部約30釐米處環剝刺激剝口下方萌芽,從中選出靠近主幹的一個壯芽,將其引縛在舊主枝上,成為當年的新主枝。3-4年後在植株主幹分枝處以下截去主幹進行樹冠更新,有利於矮化栽培。
END七、防治病害蟲主要病蟲害有:白粉病、介殼蟲、毛蟲、果繩等。氣候乾旱時,白粉病較易發生,傳播也較快,對幼果、葉片為害較大,可用粉鏽寧等殺菌劑防治,在發病初期進行全園噴藥一次,以後隔7天一次,共2-3次即可。介殼蟲可用速撲殺、氧化樂果,滅掃利噴殺;毛蟲、果繩可用敵百蟲、除蟲菊酯噴殺。在果實成熟前10天應停止噴藥。噴藥時間最好在早晨或者傍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