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字路口的地圖
-
2 # 安娜lili
調皮是因為孩子一出現一些毛病時,大人沒第一時間糾正,久而久之就變成調皮。這個是需要時間去調整教育策略,不能一味的責怪
-
3 # 老王養成記
對於特別調皮的孩子,首先應該有一個對待調皮孩子的正確態度,然後透過外因(比如是否嚴厲一點)或者透過內因(比如自己轉變)來改變和影響孩子。
正確地看待孩子的調皮喬治亞教育家阿莫納付什維利說過: “調皮是兒童的可貴品質。”而對於很多人來說,孩子的頑皮就是不聽話, 不符合人們眼裡“好孩子”的標準。很多人會採取粗暴的方法來教導孩子,這種方法不僅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而且還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
如果用科學的態度看待這些調皮的孩子,可以發現這些孩子和普通的孩子其實並沒有什麼差別,只不過個性比較鮮明一點。如果認真觀察,還可以發現這些調皮孩子有許多可貴的精神品質,好動和好問的孩子往往探索求知的慾望較強烈,好爭鬥的孩子進取心往往比較強,而愛惡作劇的孩子又具有豐富的創造性……所以, 要客觀理性地看待他們,採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教育他們。
給孩子隨心所欲的生長環境孩子的生長髮育需要“調皮”。 孩子生長髮育很快,生長需要運動,運動幫助生長。孩子的很多調皮現象,都是這種幫助生長的運動的外部表現。 其實,孩子調皮也是積極認識世界、不斷探索外部世界邊界的過程。
對於孩子認識世界來說,不應該過早地遵循各種規矩,剪斷想象、求知和探索的翅膀,大多數情況下,都應該抱著更加寬容的心態來對待。
讓孩子“不逾矩”但是,對孩子的任何調皮行為都寬容,沒有任何限制、懲戒,就是對孩子未來的犯罪。
讓他們知道哪些事是不該做的,讓他們知道過於調皮的壞處,以免未來成長中釀成不可挽回的大錯。比如,偷東西,學大人抽菸等等。
外因只有透過內因才能起作用任何對孩子的改變和影響,只有真正影響孩子的內心才能起作用。所以,是否嚴厲一點,均以是否能真正影響孩子內心來評判。嚴厲一點只是手段之一,如果可以採取一些孩子比較能夠接受的方式來進行懲罰,讓孩子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這樣更好。
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教育馬卡連柯說過,“每一個兒童就是一個獨特的世界”。每一種個性的孩子都一樣可愛,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得到平等友善的對待。“調皮”是大部分孩子共同的行為特徵,同時也存在著明顯的個別差異。 針對不同的“調皮”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個體差異進行教育, 才是教育的重要對策。
總結綜上所述,對待特別調皮的孩子,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態度。大部分孩子的調皮都是一種正常的探索世界邊界的表現,應該給以寬容和理解。對於行為逾矩的孩子,要給以懲罰,當然這種懲罰採取方式是否適當,應以真正有效讓孩子理解和接受,並作出改變為考量。每個調皮孩子的表現和原因都不盡相同,應該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教育。
回覆列表
調皮的孩子大多聰明,而聰明的父母,會很好的利用孩子的聰明,合理的引導孩子不斷走向成熟。
我們大人,在很多事情上的判斷都已經定了型,甚至對一些現象早已熟視無睹,而在孩子的眼裡,什麼都是新奇的,什麼都可以是他的研究物件,也會有很多不同於大人的思維方式和嘗試,如果我們總是要求孩子變得乖一點,聽話一點,無形中,極有可能就抹殺了孩子的學習機會,讓孩子的靈感在我們的機械的要求中從有到無。
1.當孩子不聽話時,他們的情緒往往很不穩定,這時我們先別急於訓斥,可以對孩子說:“來,讓我們一起安靜一下。”然後深吸一口氣,再慢慢地將氣吐出來,並示意孩子也這麼做,大家都平定一下情緒。這種動作孩子很容易學會,等大人與孩子的情緒都平和了,解決問題才會有效。2.有時行為上的問題是不需要大聲叫嚷或爭吵就可以解決的,我們可以把問題的環境轉變一下。比如:不讓孩子玩剪刀,我們可以把剪刀收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而不用大聲、反覆地講:“不準玩剪刀。”要知道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強的,越不讓玩,就越想去試一試,而我們反覆地講“不準玩”,反而成了一種強化性提醒,更加引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其實我們只要把問題的環境轉變一下就可以了。3.孩子也學會有責任感。責任感對於成人來說是應該具備的,而對於孩子來說,是應該培養的,它能使孩子進步,能使孩子產生自信心和自豪感。比如:孩子把玩具、圖書到處亂丟,不會收放到原處,這時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這是他自己的事,應該對孩子說:“你應該把玩具收好,這是你的責任,因為是你在玩玩具,我相信你可以做好這件事,就像老師收書一樣快。”很多孩子樂意看到自己的進步,當聽到自己與大人相比較的評論時,他們會覺得很自豪。
4.在孩子的交往中,爭吵與衝突是無法避免的,孩子的心情、態度都會影響到他們之間的交往。當孩子之間發生衝突時,可以讓他們相互交換一下角色,互相體驗下,這樣做可以教導孩子哪些事要這樣做,哪些事不能這樣做。5.頑皮和淘氣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的專利,但如果孩子一味任性而為,那將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因此,當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時,不能總是溫和地講道理,特別是在處理攻擊性行為和危險性行為時,我們必須要讓孩子懂得這些行為所產生的不良後果,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是不能再做的。比如:在手工活動時,有的孩子用剪刀去戳其他孩子的脖子,他雖然是無心要傷害誰,可是這樣做也說明了他不明白這種行為的危險性,我們這時除了給他講道理外,還必須讓他受一點懲戒,我們可以讓他抬著小椅子一個人到活動室邊坐一會兒。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明白他的確做了一件與平時撕書、丟玩具不同性質的錯事,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是不能再做的事情。孩子獨自一人時會感到很難受,這樣他才能體會到這種事情的嚴重性後果,從而幫助他樹立是非觀念,我們才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6.以身作則,與孩子平等相交。孩子學習的一大特點是模仿,而家長和老師的言行舉止會成為孩子模仿的物件。當我們教育孩子要面對錯誤,勇於承認錯誤時,我們自己應該以身作則,放下自己所謂的面子,與孩子平等相交,自己做錯了要主動向孩子說聲“對不起,是我錯了”。那麼當孩子面對錯誤時他才會道歉,才會承認。總之,要讓孩子聽話,我們只是發火、只是反覆講道理是不夠的,讓我們都來進行一下深呼吸吧,只有在平靜的心態下才能想出教育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