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問道黃老
-
2 # chendelin陳
道德經文八千字,
二十章節含其內,
為啥只讀二十章,
八千文字能讀完,
道通天地有形外,
石蘊陰陽無影中。
-
3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道德經》第二十章“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們所畏懼的,不可不畏懼。理解這句話,應該將其前面所述的“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聯絡起來:
其一,“唯之與阿,相去幾何?”意思是:唯聲與阿聲,相差多少?唯,卑恭順從的語音,其聲低。阿(音ē),迎合,屈從(《古代漢語詞典》),其聲高。二者“同為應對。”(河上公撰《老子道德經章句》)比喻這兩種心態(或心術)都相差不遠,人們評說都會褒貶不一。
其二,“善與惡,相去若何?”意思是:善與惡(或美與惡),相差如何?比喻人們對此都會有議論。去,距離。若何,如何。
有鑑於此,“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就是針對上述而言,與漢語成語“人言可畏”的意思有相似或相仿之處。
以上就是我對題主問題的理解。
注:①“善之與惡”有的版本作“美之與惡”。②阿,按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作“訶”,乙本作“呵”。“呵”通“阿”(《古代漢語詞典》)。
嚴正宣告:
-
4 # 瑾名軒起名大師程中華
《道德經》第二十章原文是:唯之與呵(hē),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lěi)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dùn)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瑾名軒譯文:答應與拒絕,相距有多遠?(唯與呵,差不多)。喜歡與厭惡,相差有多少?(善與惡,差不多)。人們所敬畏的,自己也不能不敬畏,錯誤啊,好像沒有盡頭啊。眾人都高高興興的,如同去參加盛大的宴會,如同春天裡登上高臺瞭望。我獨自心靜如水,無動於衷,就像嬰兒還不會嬉笑;懶懶散散啊,好像沒有什麼有興趣的。眾人都好像有多餘的財物,而我獨自好像丟失了什麼東西,我真是愚蠢人的心啊!模模糊糊啊!一般人光彩奪目,我卻昏昏欲睡;一般人精明幹練,我卻憨憨傻傻。我恬淡安詳啊!就像大海一樣,沒有邊界;我無拘無束啊,好像大風一樣,不會停止。眾人都有本領,唯獨我愚昧和笨拙。我獨自異於眾人,重點是因為我品嚐了道。
是非一念間,善惡一瞬間,區別是不大的,全在自己內心的細微把握。“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與“荒兮,其未央哉!”是不能分開的,意思是:“別人都敬畏(喜歡)的,自己也不得不敬畏(喜歡),錯誤啊,看不到盡頭啊。”,就是不能隨波逐流,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跟隨錯誤走,與下文“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是相呼應的。
回覆列表
《道德經》第二十章主要講“絕學無憂”。“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並非通常所理解那樣:別人畏懼的,我也應該畏懼。如此簡單直白,也太蒼白平淡了,若是這個意思,那就不是《道德經》, 不是老子的思想。
通讀整章,正確的解讀應該是:想讓別人畏懼自己,自己就一定也會畏懼別人。
為何如此解讀呢?《老子》第17章說到作為人君的幾個層次: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何意?就是說:上古之時(或高明的君主),君民關係簡單,民眾只知道有統治者;後世(或者層次稍次一點的君主),民眾思想不再淳樸,開始稱讚統治者;再後來,民眾開始對統治者產生畏懼心理;最後(即老子所處的當下),民眾輕慢統治者。緣何如此?統治者誠信不足,虛偽矯飾,民眾自然不再信服,於是,從知道有之,到親近而稱譽,再到畏懼,由畏懼再到輕慢侮辱,君臣,上下關係逐步走進緊張、對立。
做不成高明的君主,至少要做被人敬畏的君主。人君與臣民之間,人君是矛盾的主要方,佔主導和主動地位,臣民處於次要和被動地位。因此,做人君的想要讓臣民敬畏他,他就應該首先主動體恤臣民,懂得尊重臣民,以誠信換真心。所以老子說“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後一句,昇華到為人君的高度,也迴歸到《老子》全篇的立足點,想讓人民畏懼自己,自己就越是畏懼人民,第十七章說“焉有不信,猶兮其貴言也”,貴言,就是爭辯。所以第十九章簡本說,“絕智棄辯,民利百倍”。這個思想是一貫的,越說就越透。若理解成“眾人畏懼的,我也畏懼”怎麼能講得通呢?為了方便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我們不妨把這句話的前後文複製下來,前後互相啟發,會看得就更透徹一些。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大體翻譯一下:棄絕那些智巧仁義之事,認同與否有何區別?好惡之別,又有什麼差距呢?要想別人敬畏自己,自己先敬畏別人。試圖透過“學”那些機巧來分辨是非,最終發現是非永無盡頭,因此憂也無休無止。
這是字面含義。若以道論觀之:那些不分明的東西,無邊無際無窮盡,非要辨出個清晰明瞭,只能是枉費心機,徒添憂慮。
這段話有個很扎眼的成語:絕學無憂!我們說“學以致用”,為何老子提倡絕學、棄知?這個學與知,是《道德經》裡的專用術語,特指“智巧仁義之事”,是“自然無為”的對立面,反義詞。
在這段話裡,前兩個設問揭示普遍之憂,就在於越是持有是非執見,就越是無法明辨是非對錯,越是想要透過“學”“智”來爭辯是非,就越會陷入更多的是非之中。
“唯”是認同,“訶”是反對,“美”是讚美、贊同;“惡”是討厭、憎惡。大致意思是認同什麼和反對什麼,老子用了一個反詰的句式,“其相去幾何?”“相去若何”,表示沒什麼區別、沒什麼不同。
這句話,老子是在警示世人:聖人之學,應以忘情去智、遠物去欲為學。聲色貨利,卻是傷生害道之物。世俗無智之人,要學智巧仁義之事,學到了,必將見諸行動,見諸行動則勞神焦思,汲汲於功利,竭力於智巧之間,故云巧者勞而智者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