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採訪本上的人生
-
2 # 玉剛Lotus
比如杯子,碗日常生活天天使用。碗的功用很好理解,盛水,但功用因為什麼而存在。”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也是“有”和“無”的相生依存關係,無是用的產生,有才是用的保障。有、無是一體的,同謂而異名。有可以理解為存在,可以被感知,因為可以被感知所以產生利,產生利,就可以琢磨使用,被利用。無之以為用,那個產生利,才能依存的,才能被感知的,是因為無是用,用才能產生利。所以被感知的存在,其存在產生的利或者用處,全在其看不見的“”無“”中產生出來。只有無沒有有的存在,是不可以被感知,不能被感知也就是真正的無,也就不會有利。只要有了“有”,可以被感知,其利就會有,無就會生出用來。
-
3 # 明哥哥的vlog
比如風水上,做斷舍離為什麼有用?因為讓出風水流動的空間了;比如事業和觀念上,多空下來靜心,放空心態,不讓自己糾結在小細節的囹圄中,才有可能有新的靈感進來,而且那靈感,往往都是超越你以不斷努力形式而“有”的範疇的。
比如瑜伽上,提示了很多人練習瑜伽時容易發生的問題,就是除了體式做對之後的下一步應該是什麼。如老子在這一段所說,用有是用其形制,但是真正有用的卻是因有而形成的“無”。那麼與之相應的瑜伽的練習的一個要點,就在於“製造空間”。製造一個體式下各個位置的空間,尤其是關節位置的。比如每一個扭轉時,向上延展的你的脊柱製造出空間再轉,等等;還有好多點,真的是怎麼展開怎麼有。
-
4 # 瑾名軒起名大師程中華
這句話出於《道德經》第十一章,原文是:三十幅,共一轂(gǔ),當其無,有車之用。埏(shān)埴(zhí)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yǒu)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瑾名軒譯文:
三十根輻條彙集到一個車轂中,因為車轂是中空的,才有了車的用處。揉和陶土做成器皿,因為器皿是中空的,才有了器皿的用處。開鑿門窗做成房屋,因為房屋是中空的,才有了房屋的用處。所以,有給人以便利,無給人以作用。
這段話,老子是告訴人們,萬物都是由“有”和“無”共同形成的,沒有“有”,沒有“無”,都不行。但老子的深層意思好像還沒有說透,我覺得他在講給統治者,刑法與自由,相當於“有”和“無”,治理國家要嚴寬有度,要儘量減少法令禁錮,要儘量放飛自然。
-
5 # 戒定慧2
比如一件器皿,中間掏空了才可以作盛具之用;又比如你有錢,錢不花的時候它就是紙,花出去的時候才是錢。作者這裡還是強調的“無”,主張不執著於“有”,不執著於擁有,要懂得放舍,放舍的作用其實還要大得多。
-
6 # 大咖有話講
出自老子 《道德經》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譯文] 三十根輻條彙集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意義很深刻的。
-
7 # 大吳微言
無和有其實是一體兩面的。無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蘊藏充滿著活力的萬有。比如一個杯子,沒有裝東西的時候是無,裝東西就成為有,可以裝白開水,即為水杯;裝酒即為酒杯等等。
-
8 # 華中小隱
此語出自《老子》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段話說白了,車要做成空的,裡面才能裝人裝貨。碗要做成空的,裡面才能裝飯菜。房子也要做成空的,裡面才能住人。
意思是,空才有用,實心的就沒辦法用了。但什麼都沒有,也就沒有車的空,碗的空,房的空,還得有實的東西做成空的範圍和承載、包容。在這裡,實就是“有“,空就是“無”。有實有空,就有利用價值。
老子的學說,人稱玄學。不具體,很恍惚,不直接說事物。所以只能聯想、聯類。或者用法國哲學家的話說:異延defferance,這是德里達造的一個詞,用延續和不同兩個詞合成。
異延什麼呢?比如說,我現在學數學,學的時候沒什麼用。但將來或許有用。關鍵是我現在就有個數理思維的頭腦了,可以有許多意想不到的,莫名其妙的用處。得先有車 ,有碗,有房子,才可以駕駛,吃飯,住房子。
又比方說,你想當校長,但是校長的椅子有人坐著,沒空。你得想法子,把校長趕走,讓位置空出來,然後你才可以坐上去。
再比方說,你今天想去釣魚,可是又要赴約。你只好空一邊,不能又釣魚又赴約。
還比方說,你自己去說。說太具體,太多,就不是玄學了。留許多許多的空間和時間,讓你去自己想 ,或者不想,才是玄學。
-
9 # 影動九州
古代哲學為什麼叫做樸素的辯證思想,就因為它存在於日常生活當中,有平常就有玄妙,角度不同理解不同。
體用關係,有無共存,形而上來說,是無為而無不為的關係,無為是體,要達到無不為這個用的目標途徑是無為。與民間常說的“不爭是爭”表意完全一致,這個道理,在《道德經》裡的敘述是升級版,民間的土語是通俗版。
就形而下來說,輪船中空才能漂浮,大致事地上走的靠肺,水裡遊的有嘌才能生存,有些事兩套裝置,因為有了這些實體的“空無”,才賦予了使用功能。
哲學不是玄學,是很實在的樸素道理,你看到也罷,看不到也罷,他一直在,靜靜的等待著有緣人的慧眼。
-
10 # n是名n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是在講那出非物質形態的事物的“存在”方式,或其“存在”價值。
我們通常認為的“有”,就是依託於物質形式的“有”,脫離物質形式以後,這種“形而上”的東西,就變得難以理解了。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是提供了一種方法,對於物質形式的實物,我們可見的是它的“利”,也就是“利用價值”;類比於非物質形式的“虛物”,我們要想感受到,就要透過研究它的“用”,作用,來間接的去了解乃至觸及。
-
11 # 連化草
利和用都是有功效、功能、功用、功利。只不過利是直接、用是間接的。刀切豆腐那叫用刀,貴在用。切完豆腐又劃開手指,那叫刀利,關鍵是刀快,即利。
-
12 # 思渺唯德程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此話甚是犀利,在自我考量後於事態嚴謹情況下毅然開闊的胸襟及難言的處事之態。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利必有弊,在澤被後代長遠的考慮下,不應畏懼與提前斬殺或打壓對世界有益的人或新事物及人造事物這類新生命新創造的蒙芽與成長及興起,在自身不足的前提下應持平常心以對順其自然。當然,於當事人而言,事件無大小在自己反覆再三斟酌自身利弊後在決定自己對此事此物此人此狀態的干預程度,是好是壞這其中的過程及結果只能是盡人力看天意,於前半句的於有於利而言平淡是福。在則於後半句而言,好言好語好人好的事物或反之相應不理想不良的人或事物上,於人而言凡事不應做的太絕自斷生路。另看似無用之地的人與事物上,只需合理安排和適當調整都將成為社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然於後則而言是沒什麼話語權的,只是個人命定如此,又何必自尋煩惱強求那些不屬自己的東西呢?更何況現今的生活甚好,自食其力各種滋味都是自己人生中最好的美味佳餚,人這一輩子,不就是吃喝拉撒睡嘛,所以有時看開了也沒有什麼。只是現今文明這麼好,只希望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家大業大,難免家務不斷,家亦如此,國亦如此,只望黨中央和天下所有人才共同捍衛這來之不易的文明社會。
-
13 # 十步之內有芳草
原句:有為之利,無為之用。
意思是說:有,不是根本,無才是根本。例如:一個盆,有的部分是外觀輪廓,用的是輪廓內的空間(無的部分)。
再比如一個房子,用的是內部空間(無的部分)。
引申到實踐中,在無形的事物中,區分出有和無,要用的(無)是什麼?實踐起來很難!
所以老子說:無中生有!誰能做到就太厲害了。
等會啊,打個電話:哎,有空嗎?
-
14 # 學富半車
道生有,有生萬物。萬物即萬有,萬物的形體存在,使伴生的萬無的功用得以實現。
以碗作比。有各式各樣的碗,伴生出或大或小,或方或圓,各式各樣的盛儲空間。各式各樣的碗,是各式各樣的有;各式各樣的盛儲空間,是各式各樣的無。沒有碗這種有,形成特定空間這種無,便產生不出相應的盛儲功用。世間萬物,莫不如此。
還有更神奇的一幕:宇宙中所有的有被分離的七零八落,而所有的無卻是無縫連線的。
回覆列表
題主水平很高,高深莫測。我姑且言之,拋磚引玉。《道德經.十一章》: 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今天早晨我坐車時,正好聽到這一句,當時也在深深思考這段話的內含。我認為,你也可以這樣認為,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總而言之,重新斷句以後,就是有無皆有用的意思。
以金融投資為例,只有買賣開倉你才能賺錢,但是比如:系統不是百分之百賺錢,但如果你重倉,在一次失敗訊號中就已爆倉,當下次系統再出現訊號目標時,但是你已沒有了子彈。有了股票才能賺錢,但是常有總會碰到股災,所以也要會無,即空倉以待。那你會想,留守的這部分資金沒有起作用,豈不是不佔便宜,或者是滿倉幹豈不更好!
其實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高手們,一般先做到不輸錢,或是少輸錢,以等待市場出現可賺錢的訊號。所以不會大輸錢,完全在於自己的控制。能否賺大錢,在於市場是否有機會出現。所以他們大部分時間是空倉。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有有餘。不會輸錢,是因為系統沒出現訊號,所以空倉等待,所以不會輸。能夠賺錢,是因為系統已出現訊號,所以開倉行動,所以多會賺。
空倉是因為條件不成熟,能量不夠。開倉是因為條件充分,能量有餘。善空倉守倉者,藏於九地之下。善開倉善平倉者,動於九天之上。兵形象水,避高趨下。匯市兵形,則避實擊虛,避陽能而攻陰能。
三國時,魏國主動後撤,將襄陽這塊肉丟給吳蜀兩國,純屬無為之舉,結果引發兩國爭鋒,為此大打出手,不用兵而起大兵之效果。袁紹二子逃往遼東時,謀士都勸孟德急攻遼東,惟有郭嘉勸魏軍不動,後來果然遼東懷疑二人起了內訌,殺了二人前來投魏,如若急攻,就收不來此效果。
比如大國重器,有之,只作威懾用。絕不可輕用。
綜合而言,抱其雄,守其雌,是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最佳解釋。就是我有這個能耐,有這個武器,有這個資金,但我不用,引勢不發,其勢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