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易心向上
-
2 # 軫念信箱
一是我們熟悉的天干地支,簡稱乾枝。在古代,人們用它來觀察天象,據說是帝王臣子創造的。
《世本》上說“榮成為歷,大寬為甲子”。
而《尚書正義》解釋道:“二人皆是黃帝之臣,蓋自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週”。
據說大半徑“取五行之愛,佔鬥機之樓,引發甲乙之名,謂之幹;長得醜是以月亮命名的,叫做分支。天上有事用天,地下有事用月。陰陽有別,所以有個分支名。
十天有:個A,B,C,D,E,H,G,Xin,N,C。
十二地支有 :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十二地支依次配合形成六十個基本單位,然後按照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形成我們至今使用的天干地支的時代方法,可見。而今天,天干地支在曆法、術數、計算、命名、生活等各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的深遠
一、最淺薄的是我們最熟悉的常識,就是十二個分支代表十二個屬。子仇毛寅代表鼠、牛、虎、兔,辰巳中午是蛇、馬、羊,沈悠徐海是猴、雞、狗、豬。
十二地支代表方位,地支的亥和子對應北方,陰和毛對應東方;三日、午對應南,申、酉對應西,陳、徐、仇、梅分別對應東南、西北、東北、西南。
二、從五行說海茲是水,毛寅是木,第三午是火,沈悠是金,陳旭醜而不土。
根據搜狗網三、的陰陽學說,地支中的中子、陰、陳、吳、申、徐為陽,醜、毛、三、衛、酉、海為陰。
四、十二地支代表時間,午夜從二十三點到一點,醜陋的時間從一點到三點,陰從三點到五點,石矛從早上五點到七點,時間從七點到九點,時間從早上九點到十一點,中午從十一點到十三點,時間從十三點到十五點,時間從十五點到十七點,酉時間從十七點到十九點,時間從十九點到二十一點。
據搜狗網《五臟六腑》記載,陰為肺,毛為大腸,陳為胃,三分為脾,午為心,不為小腸,申為胱,酉為腎,許為心包,海為三焦。
這些是十二地支的簡單符號。我們來看看它的本質意義。
子分支是第一個,說明它有開始的意思,也是種子。因為孩子是陽,是陽開始孕育發芽。在五、。所以:子、陽氣開始萌芽,萬物滋生於下。在農曆二十四節氣中,子水是在冬季的十一月,從大雪開始,當陽氣誕生時,所以有一個六、的說法和一個 《說文》 中:“陽氣動,萬物滋”的說法。
陰為第三分支,五行屬木,二十四節氣代表正月。有春暖花開的意思,因為從子月的第一陽到丑月的第二陽,再到,是第三陽開泰。到這個時候,丑月的萌芽已經形成。在負陰抱陽的過程之後,有一句天開於子的話。
毛鏑分部是第四個,二十四節氣屬於二月。陽氣表示萬物生長旺盛,氣息有上升蒸發的趨勢。他
第四支是第六支,五行屬火,排名東南。季節代表四月。一切都開始蓬勃發展,每天都有生髮生長的新形象。
下午第七位,五行是火,位於南方,節氣在五月的地開與醜
聖明枝排名第八,五行屬土,為乾土。地點在西南方,節氣是六月。是指盛夏時內熱開始逐漸減弱,意味著萬物生長,開始散發香味。
神帝之九,五行屬晉,屬西南。節氣在七月,是,沈是倔強和耐磨的金。對應的類有仙堂、大道、城市空間、祠堂,有寒心之氣。
酉支為十,五行屬金,屬西。節氣是在黃金形成的八月。比如器皿已經成型,有眼花繚亂的趨勢。它的特點是安靜溫暖,外觀豐富柔軟。人生於寅
田間11人,節氣入秋,常稱深秋、九月。這時植被開始枯萎,農民燒草耕田。此外,他們保護土壤,所以他們有燃燒原始的名字。
海底撈最後一枝,五行屬水,方位北,節氣入冬。它是寒冷的入口,為雨雪蓋房子,到處都是白色的景象。
透過上面的介紹,可以知道海子冬天很醜,第三次見面是水。毛寅陳是春天,第三次見面是木頭。現在不是夏天過了中午,是第三次見面後就火了。沈是秋,第三次見面是金。
十二地支隨著季節的變化,演化出了自己不同的屬性。從陽氣孕育到興盛,再到秋收冬儲的生命過程,象徵著萬物消長的迴圈。十二地支不僅代表一天十二個小時,還對應著地平線上的十二個方向,符合天體、人體、自然的變化規律。同時,十二分支也是古代人研究天體運動的核心內容,是記錄天體運動的重要標誌。
-
3 # 清風原創詩詞歌詞
地支十二個字的本義:
子: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兒在襁褓中,有頭、身、臂膀,兩足象並起來的樣子。本義:嬰兒。
醜:形聲。從鬼,酉聲。古人以為鬼的面貌最醜,故從鬼。本義:貌醜。
寅:象形。據甲骨文為矢形。小篆訛變。本義:恭敬。
卯:象形。象兩扇門開啟之形。本義:門開著。
辰:象形。金文字形,是蛤蚌殼之類軟體動物的形象,“蜃”的本字。本義;蛤蚌之類的軟體動物。
巳:象形。甲骨文字形,像在胎包中生長的小兒。本義:在胎包中成長的小兒。
午:象形。本義:御馬索。
未:象形。基本義:沒有,不。
申:指事。從臼,自持。從丨。身體。與寅同意。本義: 束身。
酉:象形。金文字形,象酒罈形。本義:酒。
戌(xū):指事。從戊,含一。不詳。戊( wù)武器。
亥:象形。甲骨文字形,與“豕”的寫法相似,象豬形。
-
4 # 彌古—羽衣
地支十二個字的本義:
子: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兒在襁褓中,有頭、身、臂膀,兩足象並起來的樣子。本義:嬰兒。
醜:形聲。從鬼,酉聲。古人以為鬼的面貌最醜,故從鬼。本義:貌醜。
寅:象形。據甲骨文為矢形。小篆訛變。本義:恭敬。
卯:象形。象兩扇門開啟之形。本義:門開著。
辰:象形。金文字形,是蛤蚌殼之類軟體動物的形象,“蜃”的本字。本義;蛤蚌之類的軟體動物。
巳:象形。甲骨文字形,像在胎包中生長的小兒。本義:在胎包中成長的小兒。
午:象形。本義:御馬索。
未:象形。基本義:沒有,不。
申:指事。從臼,自持。從丨。身體。與寅同意。本義: 束身。
酉:象形。金文字形,象酒罈形。本義:酒。
戌:指事。從戊,含一。不詳。武器。
亥:象形。甲骨文字形,與“豕”的寫法相似,象豬形。
-
5 # 樂在其中145280716
古代先人為了區分一天一夜的時間段,根據天象地理的變化,以十二動物肖均分晝夜時間,從此先人就有了一個統一的時間稱呼。
-
6 # 鬼谷子藝術130506532
十二地支與十天干組合成天干地支,那麼十二地支是什麼?十二地支是指子.醜.
寅.卯.辰.已.午.申.酉.亥.戍,也稱為十二支,那麼您瞭解十二地支,每一個地支都有所代表的含義。
-
7 # 甲子56737060608
地支中從子到亥十二個字的本義,是搭配十天干用來紀年的,但也可以用來代表一個人的屬相。
十二生肖:子(屬鼠)、醜(屬牛)、寅(屬虎)、卯(屬免)、辰(屬龍)、巳(屬蛇)、午(屬馬)、未(屬羊)、申(屬猴)、酉(屬雞)、戌(屬犬)、亥(屬豬)。十二生肖中有陰陽五行,奇數屬陽,偶數屬陰。如子屬陽,醜屬陰,以此類推。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亥子屬水;辰戌醜未屬土。十二地支中:寅卯辰代表農曆一、二、三月(春季);巳午未代表農曆四、五、六月(夏季);申酉戌代表農曆七、八、九月(秋季);亥子醜代表農曆十、十一月、十二月(冬季)。
十二地支也可代表時間:子時(晚上11至1點)、丑時(1至3點)、寅時(3至5點)、卯時(5至7點)、辰時(7至9點)、巳時(9至11點)、午時(11至13點)、未時(13點至15點)、申時(15點至17點)、酉時(17至19點)、戌時(19至21點)、亥時(21至23點)。十二地支中的卯酉午子分別代表東西南北方向,十二地支還可以代表人體部位,如“子屬膀胱水道,醜為胞肚及脾鄉。寅膽發脈並兩手,卯本十指內肝方……”等!
十二地支中有六合六沖:子醜合;寅亥合;卯戌合;午未合;巳申合;辰酉合。子午相沖;醜未相沖;寅申相沖;卯酉相沖;辰戌相沖;巳亥相沖。十二地支中,還有三合局、三會局。在八字算命術中,如果您生在天干甲木日,地支有申子辰三合水局,即印局,印主文化事業有成;有寅卯辰三會局,乃比肩會局,代表廣交兄弟朋友,但一生錢財不多。
“甲辰丁卯甲寅庚午”這是搖滾歌手藏天朔的生辰八字,地支有寅卯辰三會東方木局,此乃比肩局,故他一生兄弟朋友眾多!
-
8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用數學十二地支從子到亥十二個字,包括十二屬相從鼠到豬的本義是:
“地支”持十“天干”上層建築文化之“天"這一條龍“幹"貨,十二屬相是其所“屬"字的抽象動物"相",其具體意思與十天干的意思可以“等量代換",即一樣的意思。
十二地支及屬相:子(屬鼠)、醜(屬牛)、寅(屬虎)、卯(屬免)、辰(屬龍)、巳(屬蛇)、午(屬馬)、未(屬羊)、申(屬猴)、酉(屬雞)、戌(屬狗)、亥(屬豬)的前十位意思相同,代入十天干即可。十一戌(屬狗)、十二亥(屬豬)的意思放在十天干後解釋。
十天干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一條龍的造字的意思是,讓人科學有序地生活、工作,正確與人和自然快樂地相信相處,防止主觀主 義的信、信仰、信念、精神原子彈的引信。其操作意思、信詞:
1.“甲一”——自己要明確樹立整體目標,提出一個意見,即“德”;
2.“乙二”——對方根據自己的需要提出不同的目標、意見,自己要包 容、愛護對方的不同的目標、意見,即“愛”;
3.“丙三”——自己與對方從雙方討價還價的目標、意見中競爭出明白的 創新共識目標、意見,即“新”;
4.“丁四”——雙方競爭創新共識目標、意見,要共同遵守人們選擇認同 的法則、法紀、規矩,即“規”;
5.“戊五”——雙方競爭創新共識目標、意見,要公正、公開,經過核心 成員投票決定,即“公”;
6.“己六”——核心成員投票決定出的目標、意見,交對方全體人員民主 選擇,即“民”;
7.“庚七”——對方全體人員民主選擇,要透過票決、交換,要大膽反映 自己的意願,即“道”;
8.“辛八”——對方全體人員在票決、交換中,要選擇能補自己不足的、 最需要的目標、意見,投票、付款,即“善”;
9.“壬九”——自己在看待、管理如上活動程式時,不能在私下反對,即“管”。
這正如俗話所說的:“一龍生九種,九種不相同。”中國漢字的影象象 形字都是由它們組合或代出來的。
10、“癸十”一一把文化一至九首尾結合成一箇中國結 “大團結”、環,就是一加九,等於“十(古文為‘×’)”,也就是“文”。
幹所有的事,既要有 整體觀念,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操作,除了“一”與“九”合併外, 各項不可混淆、合併在一起幹。這就是“拾”的意思:“手”幹工作,拾東西不能“合”並在一起。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解決。 這也是“十全十美”成語的意思。
11.“戌(屬狗)十一"一一在以如上的"十”條程式幹工作時,再不能提一套指導意見(一), 即十制約一,這是如上一條龍文化組織宣傳團結的喉舌 ;
12.“亥(屬豬)十二"一一在以如上的"十”條文化程式幹工作時,再不能提否定它的不同意見(二),即十制約二,這是如上一條龍文化組織宣傳團結的合龍口口徑。
這就是曾經使中華民族及人類團結起來的原始科學社會(大同社會)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天)一條龍"幹”貨及人民(地)“支”持的原意。沒有這麼一套簡單而不變的人們共同認同的規則,曾能建成團結和諧,文明有序的原始科學社會(大同社會)?
中華文化造字原則詳見《破譯<論語>背後的龍學密碼》《解密紅樓夢真味道》前面的“說明”。
-
9 # 嚴師說字
秦始皇統一的文字,使用的古文字是小篆,現在用的漢字八畫並沒有正式確定。到漢晉時代才確定。所以,秦始皇也不清楚統一的古文字,參照的是哪國用的甲骨文。就憑現在在部分地區出土的甲骨文碎片,就說某個漢字的字源,有點牽強吧?何況現在用的漢字,由古文字到楷體有個質變過程,是漢字再造的過程。古文字就是一幅畫,現在用的漢字是用筆畫來描述原來的不規則的象形圖畫,你研究甲骨文也應該先弄清漢字八畫的意義!正告那些“甲骨文專家”用漢字八畫破解獨體文才是正道!
子(滋zǐ )是由折“フ”、彎鉤“”和橫“一”組成的字。折“フ”表示圓或弧,這裡指孩子的圓頭;彎鉤“”指示孩子向外向上相對站立前弓起的身體背部;橫“一”表示平面、橫向、地面等,這裡指示嬰兒剛出生,還不能爬行,橫躺在床上的階段;子是嬰兒的初生到會爬行的階段。“兒”是孩子從爬行到站立的階段。借“滋”聲表示幼子需要滋養而成長。子原為所生男女之通稱,指示嬰兒的初生狀態。後世作男,男子的美稱,稱有德者、師、尊、君為“子”。子做偏旁部首,在左為孑(劫jié單獨,孤單),如孔、孜、孤、孢、孩、孫等;在下、在右、在上均為子,如孝、李、享、孿、孛、孚,存、孖(子zī、媽mā指滋生 、雙生子)、孟等。
子的本義為初生幼兒到會爬行前的貌相。引申為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如子女、孫子、子嗣、子弟(後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如菜子、瓜兒子、子實;3.動物的卵,如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如雞子、子畜、子將(小將)、子舍(小房)、子閂(小門閂)、子牆(院落內部的小牆)、子亭(小亭)、子城(大城所屬的小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如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如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子音);7.對人的稱呼,如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伕)、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如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如子醜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於計時,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後,具有名詞性(讀輕聲),如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字尾(讀輕聲),如敲了兩下子門;14.姓。
醜(臭)是由彐的變形“”和斜豎“丨”會意而成的字。彐“”表示手持、握、捏、拿、抓東西;斜豎“丨”讀棍子的“棍”,表示棍子,引申為小孩子、兒童。總體會意表示需要看管的兒童。借“臭”聲表示兒童身上的臭味,常說:乳臭未乾、臭小子等。還可理解手持棍鞭子馴化牛,牽牛的過程。醜可引申1.地址第二位,屬牛,取意萬物蓄養萌芽;2.十二時辰之一,凌晨一時到三時;3.傳統戲曲中的行當:文丑、武丑等。
醜還是“醜”的簡化代用字。主要從讀音關聯上和酒鬼表現上進行合併。
寅(隱yín)是由穴、田 和下的省形合體組合體而成的字。穴指燕子築巢一般在屋內或洞穴;田指燕窩,“囗”指示燕窩一般為園形,“十”為立體空間;下的省形“丅”來說明燕窩懸掛屋頂或洞穴的頂部。寅借“隱”聲來說明燕窩、燕巢隱藏在屋內頂部或洞穴內,不像其它鳥巢做於樹上。寅作偏旁部首的字多數與燕窩的結構和形成有關,如演、殥、璌 、縯等。
寅的本義為燕子築窩的狀態和過程。燕子為候鳥,秋末南飛過冬,開春南來,飛回北方,開始築巢,交配繁衍,預示農曆正月,春回大地,萬物衍生。寅時的象為虎,指夜裡三點到五點,虎在夜裡撲食行動的特徵,以及虎在這個月份交配的時段,所以,寅象為虎。1.地支的第三位,如星次序數之一,古代天文學十二星次中的“析木”為寅;2.在曆法中用以紀年,太歲(反木星)執行到析木為寅年,太歲的名攝提格,如寅皮(老虎皮,亦指屬虎的人);3.用以紀月,指夏曆正月,如寅月、寅正(農曆正月);4.用以紀時,指凌晨三至五時,如寅正一刻(四點一刻);5.同僚, 如寅翁(對在同一衙門做事者的敬稱)、寅家(同僚)、寅丈(對同僚的尊稱)、寅兄(舊時同僚之間的的敬稱)、寅生(同寅,同官);6.五行屬木。
卯(冒)是由節的省形“卩”和“卩”的反形“”變形而成的字。
卩(截jié)在漢字中作為部首存在的。它是描述竹子的竹節特徵。豎“丨”指示竹子縱向垂直向上生長;橫折彎鉤“”是橫、折、彎、鉤的合體筆畫,橫指示竹節橫斷竹子的縱向,折表示竹節的圓形,彎指示竹節向外增粗,鉤指示各竹節相對增長。借“截”聲指示竹節截斷竹子中空。卩作偏旁部首的有衛、叩、印、卵、卯、卻、即、卸、卿等。卩繁化為節,再簡化為節。漢字的發展也是隨著人們對自然的認識的發展而變化。把竹頭“⺮”改為草頭“艹”是發現竹子草本植物,不是木本植物。繁體節下面的“即”是描述竹子的兩個特徵,一“卩”表示竹節,二是“”表示竹筍,“”是艮的省形,竹的根部不發達,基本上只有垂直下的主根,挖出的竹筍是白色尖狀,“”又寫作“皀”,即表示竹筍即竹子的幼芽可食,一經長出地面立即就砍下作為一種蔬菜,長大成竹就不能食用了。節 [jié]是節的簡化字,只保留了竹節特徵和它的草本屬性。
節的同本義為竹節。引申1.木枝幹間堅實結節的部分,如節根(草木的節與根)、節槎(樹木上歧出的節)、節次。2.骨節、節骨眼、關鍵,如節病(弊病、破綻);3.節日、紀念日,如節下(節日期間)、節儀、節朔(節日和朔日);4.氣節、節操,如節義(節操與義行)、節敬(節儀)、節孝牌坊;5.節令,節氣,如節序、節分(季節的分際); 6.禮節,有禮貌的行為,如節文(禮節、儀式);7.符節,古代使者所持以作憑證,如節鎮(即節度使);8.節拍,節奏,如節調(節拍和音調);9.由一整體分成的部分、段、區、片段或章節,如:章節、音節、時節;10.樂器名,拍板一類的樂器,如節鼓;11減省,如節簡(節儉簡樸);12.節制、管束,如節矜(節制約束而又剛毅堅強);13.調節,如“節其流,開其源”;14.用於分段的事物,如三節課;15.高峻的樣子,如“節彼南山,維石巖巖”。
“卩”的反形“”中分上下兩“丿”,“丿”表示向下向內運動。上撇“丿”指示竹節的內;下撇“丿”指示竹筒內;豎折“レ”表示竹節內部也是圓形。卯左邊卩的反形“”指示竹節和竹筒內也是圓形。卯的字形總體會意就是竹節內外圓形重合在一起。卯借“冒”聲表示竹節和竹筒外表就像給內層帶上了冒。卯也可理解植物冒地而出,植物初生將地面戳個洞冒出來,也有內外圓相合的現象。卯引申1.地支第四位,二月萬物冒地而出;2.卯時,早晨五時至七時;3.器物上按榫頭的孔眼叫卯眼,如卯榫;4.通“茂”。
辰(成伸切chén )的筆畫釋義為:撇“丿”表示萬物出生、生長之意;三表示天上日、月、星,地上萬事萬物;三下“”為長的省形,表示萬物生長。合體會意為依據天上日月星的執行位置知道地上萬事萬物的出生成長的時間。所以辰可指天上日月星,地上人的出生日如誕辰,一天分為12時辰,辰時為上午七到九點。讀音來源是成(cheng)和伸(shen)的切音(cheng+shen)。成寓意為日月星在天上的成象(如青龍、白虎、玄武、朱雀、天狼)可以確定時間,來推測地上萬事萬物出生的時間。借伸(申)之音寓意為地上萬物伸張,草木繁華,蓬勃向上,動物繁衍成長。辰作偏旁部首字有振、辱、唇、宸、晨、蜃等。
辰的特徵為龍。龍能上天,騰雲駕霧、行雲布雨、雷聲隆隆,在地上為多種動物化身,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辰是依據天上日月星和地萬事萬物之象造的字。用於1.十二地支的第五位;2.在太歲紀年法中與天干相配用以紀年,如1976年為農曆丙辰年;3.用以紀月,農曆三月穀雨、立春的季節;4.用以紀日;5.用以紀時,即午前七時至九時,如辰巳時(上午七時至十一時)、辰牌(古代的一種報時工具,又指上午七時至十一時);6.日、月、星的統稱。如“三辰”;7時光;日子,如誕辰、辰光(方言,時候)、辰告(以時告誡);8.古地名,即辰州,今屬湖南省。
巳(絲)從巳的古文字骨刻文、甲骨文、金文來看應該是蛇在蛇蛋殼內的發育狀態,沒有破殼前的生長狀況。巳隸變、楷化後,是口和“乚”組成的字。口指示圓球形的未開口的卵殼,或圓形的蛇聲;“乚”指示蛇的彎曲運動狀態;巳應是蛇在卵殼中生長過程中的影像。借“絲”聲說明,蛇在卵殼中最初發育中,看到的是很細的血絲,最後逐漸成絲狀的蛇的形態。
巳的本義是蛇在卵殼中的發育狀態。可引申為萬物的孕育階段,指地支排位第六。十二時辰之一,九時至十一時。指巳日,節名,古時易夏曆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官民都聚集在東流的水上,洗濯(zhuo)去祓(fu)即洗汙去邪,又名“潔日”。
午(五)是由撇“丿”和幹會意而成的字。“丿”表示向下向內,這裡指示太陽有最高點開始下降的時刻;幹表示樹的垂直向上的主枝,這裡指示用於測量太Sunny影的直杆。總體會意就是用直杆測量太Sunny影時,太陽開始下降的時刻。借“五”聲表示時間正中相交的時刻。即白天的12點整,夜間的0點整。
也可理解午是由撇“丿”、“二”和豎“丨”會意而成的字。撇“丿”表示日月作圓周運動,有向心力存在;“二”表示黑夜和白天的黑白二性,兩橫的長短不同,表示黑夜和白天因季節變化時間有長短;豎“丨”將兩橫垂直分開表示在白天和黑夜在正中平分,即白天12點和夜間0點整。
午可引申1.地址的第七位;2.午時,指白天的十一點至一點;3.縱橫交錯,如午割、交午;4.通“忤”、“迕”。
未(無沒切)是由木和土合體會意而成的字。木表示可以插枝成活的樹木;土表示土地。總體會意為樹枝插入土中。讀音是“無(wu)和沒(mei)”的切音。無表示不存在,不一定成活;沒表示沒有發芽或結果。未的本義為還沒有發芽或結果的樹苗。未可以引申1.沒有、不曾;2.不、不多久、沒幾個;3.將來,如未來;4.地支的第八位;5.未時,即十三點到十五點。
申(身shēn)從甲骨文和金文來看並非閃電之形,而是種子生根發芽的狀態,篆書更像植物生根發芽破土而出。隸變楷化後,應是甲和由的合體,甲為植物種子生根,由為植物種子發芽,中間的“田”表示土壤,一豎“丨”向上凸出為發芽,向下延伸為生根,植物的生根發芽就是上下延伸的過程。申可寓意通天入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者為神,申加“礻”旁為神。借“身”聲說明植物的生根發芽類似人初生過程中的身體成長。
申的本義為植物種子的生根發芽。引申為1.約束,如申束(約束);2.舒展,通“伸”,伸展,伸張,如申張(伸張、擴大)、申主(信主,出政而信於民的君主);3.表明,表達,如申意(表明)、申布(宣佈)、申白(申明表白);4.申誡、告誡,如申戒(告誡)、申敕(告誡)、申詔(申令告誡)、申警(警戒);5.申雪、昭雪,如申恨(訴說怨恨)、申宥(施恩寬宥)、申滌(申雪);6.重複地說,重申,如申志(一再表明心志)、申命(重申教命);7.申報,舊時官府行文,下級對上級稱申,如申狀(上報的文書)、申達(下級官府對上級行文表述)、申表(上報的奏章)、申黜(申報上級予以開除);8.通“呻”,欠伸;9.到,至,如申旦(通宵達旦)、申旦達夕(自夜至晨,自晨到夜)、申延(延長)、申停(延緩執行);10.施,用,如申用(採用)、申行(推行)、申究(追究)、申拔(提拔)、申威(施展神威)、申舒(舒展)、申憤(伸張義憤)、申洩(傾洩);11.地支的第九位,與天干相配用以紀年;用以紀月,即農曆七月;用以紀日;用以紀時,即十五時至十七時為申時;12.明, 明白,如:利口傾險,反亂國家,罪無申證,獄不訊鞠。—《後漢書》;13.重複,一再,如申告(反覆告誡)、申言(再次陳說);14.周時國名,姜姓,傳為伯夷之後,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陽市;15.姓。
酉(悠yǒu)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酒罈形。隸變楷化後,開始用筆畫詮釋其結構和功能。酉是由上橫“一”、八的變形“”、囗和內橫“一”組成的字。上橫“一”表示釀酒器皿的上蓋;“”指示分合的意思,這裡表示蓋可以開合,又可表示酒和酒糟可以分離;“囗”表示釀酒器皿要密封;內橫“一”表示發酵後酒水的水平液麵。酉借“悠”聲表示釀酒過程悠久,酒儲存時間越長味道越香,俗話“酒是陳的香”。酉是酒的初文,後加液體歸類符號“氵”為酒,酒借“久”聲也這個意義。“酉”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酉”的字多與酒或因發酵而製成的食物有關,如醋、酸、釀、酵、配、酥、酯等。
酉的本義為釀酒器皿和釀酒的過程,如酉澤(釀造精熟的酒)。引申為1.地支的第十位;2.與天干相配,或在太歲紀年法中用以紀年,如1945年為農曆乙酉年;3.用以紀月,即農曆八月;4.用以紀日;5.用以紀時,即每日十七時至十九時,如酉牌時分(即酉時)、酉字牌(古代官府到酉時不再辦公而掛出上寫“酉”字的牌子);6.十二生肖之一,屬雞;7.蓄水的池塘,如酉枯(池塘乾枯);8.指小酉山,如酉穴(指小酉山石穴,相傳其中有秦人藏書千卷)、酉室(小酉山石穴)、酉陽(即小酉山,在今湖南省沅陵縣境西北)、酉館(小酉山石穴)、酉藏(古荊州小酉山的藏書,泛指世所希見的珍藏秘籍);9.成熟、老,如酉黍(成熟的禾穀)。
戌(恤)是由撇“丿”、短橫“一”和戈會意而成的字。撇“丿”表示向下向內,這裡指示這種兵器,是用於向下砍殺的,如使用斧子;短橫“一”表示這種斧頭橫置於手柄上;戈表示兵器。戌表示一種橫置於手柄上類似於斧頭的兵器,指拱刃大斧。借“恤”聲表示萬物盡滅堪憐。取“大斧殺滅”之意象表示萬物消滅之於土,引申1.地址第十一位;2.滅;3.刻畫,如戌削;4.戌時,指晚上七點到九點。
亥(擬聲)是由亠、折“”、“丿”和人會意而成的字。“亠”表示頭,這裡指示嬰兒的頭;“”表示圓或弧,這裡指示嬰兒的圓頭;“丿”表示向下向內,這裡指示嬰兒出生頭向下先出來;人表示出生的嬰兒離開母體到了人世間。總體會意為孕婦生孩子。亥的讀音模擬孕婦生孩子發出的聲音。引申1.地支第十二位;2.亥時,即二十一點到二十三點。
地支這十二個字,從子到亥,也就是從孩子出生後再到母親臨盆生產,人及動植物的生長變化,反應了自然界的變化特徵。
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
10 # 千層紫陌
但是真正的本意,一個字有一個字的意思。子是茲的意思指萬物茲萌與既動之陽氣下,醜是紐陽氣在上升未降,寅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始生於寅然也。卯是茂,言萬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經震動而長。 巳是起,指陽氣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萬物盛大枝柯密佈。 未是味,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萬物之老也。 戌是滅的意思,萬物盡滅。 亥是核的意思,萬物收藏。
-
11 # 歸藏易數硃紅兵5331
本意就是原意,就是最開始表示的意思。甲乙丙丁是魚從魚子是甲。甲骨文用手機比較難打。找照片也麻煩,甲是個十字交叉的形。是表示魚子,再說乙是小魚的狀態。看看甲骨文就明白。丙是魚尾巴。往後魚越來越大。庚就是魚籠的外形了。————-當年郭沫若先生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幾個字的解讀和我的認識不一樣。沒有一個次序。
子醜寅卯。是表示一天時間的。古代鴨子下蛋都是在子時。1-2點左右。這樣在夜晚都能準確的掌握時間。酉時病是因鴨子於每天下午酉時(17-19時)發病而得名。該病發作時鴨子劇烈騷動、快速聚堆。這個酒的偏旁。一天有兩次精準報時。手機回答這個問題太辛苦了。你如果想深入瞭解。我寫過一個小說《舜王天下》裡面有比較詳細的介紹
-
12 # 子夏故壇
古人創天干地支來表時,所以可以肯定地說,十二地支中的每一個字都有時間意義,而且造字的本義也一定和時間有關。十二地支用以精確地表示一年四季中的月份及其節氣,還可以精確地表示一日當中的十二時辰。
“子”代表一年當中的仲冬之月,節氣為大雪、冬至,子正即為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子亦代表一日當中的“夜半”之時,即23時~1時之間,子正即為0時整。“子”字的本義就是指下一代,指小孩了。子是生機和希望的重現,象徵陽氣復來。《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為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為稱。”這種解釋是十分正確的。仲冬之月一般在農曆的十一月份,冬至時陰極而生陽,同理,夜半時亦為陰極而生陽矣。陽始生,陽氣雖弱卻一天天漸長,如子生而漸長也,故以“子”代表陽氣初生之時。
“醜”代表一年當中的季冬之月,節氣為小寒、大寒,醜正即為大寒日;醜亦代表一日當中的“雞鳴”之時,即1~3時之間,醜正即為2時整。“醜”字甲骨文,是手指並擾而握持狀。是扭、紐等字的初文。《說文》曰:“醜,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象手之形。時加醜,亦舉手時也。”“醜”代表雞鳴之時,雞鳴之時,是人開始甦醒卻未動之時。雞鳴之時並不是起床時間,“聞雞起舞”是特別勤快的人或有志者才能做到。一般人聽到雞鳴,開始甦醒,但眼睛不睜,身體也不會馬上坐起來,還處於迷糊狀態,只是手會微微動一動,但手指還並在一起未張開,故用“醜”來表示這時的狀態,“醜”象手,指相連也,象握持狀。手指握在一起還沒有張開,說明還沒有開始勞作,故醜代表甦醒之時。
“寅”代表一年當中的孟春之月,節氣為立春、雨水,寅初為立春日,寅正為雨水日;寅亦代表一日當中的“平旦”之時,即3~5時之間,寅正即為4時整。“寅”字甲骨文字形從人在宀下,雙手在腰間,是起床穿衣的形象,故寅代表起床之時。《說文》:“寅,髕也。正月,尚氣動,去黃泉,欲上出,陰尚彊,象宀不達,髕寅於下也。”這種解釋就牽強而讓人莫名其妙了,實際“寅”就是起床穿衣的形象。平旦之時,正是人起床穿衣而未外出的時候。“宀”指家中,人在家中,雙手在腰間不是提褲就是束帶,為起床之象。
“卯”代表一年當中的仲春之月,節氣為驚蟄、春分,卯正即為春分日,太陽直射赤道而趨北;卯亦代表一日當中的“日出”之時,時間在5~7時之間,卯正即為6時整。《說文》:“卯,冒也。二月,萬物冒地而出。”這種解釋屬硬著頭皮強解,沒有點破實質。實際上,“卯”與“榫”是相對應的概念,是一種木結構,凸者稱榫,凹者稱卯。木結構之凹者稱卯,而木之凹處常有蟲卵。《禮記·月令》雲:“(仲秋之月也),蟄蟲壞戶。”蟄蟲壞戶就是指秋蟲咬破門窗產卵。蟄蟲秋天產卵,春天則卵出。《禮記·月令》雲:“是月(仲春之月)也,陰陽分,雷乃發聲,始電,蟄蟲鹹動,啟戶始出。”卯在這裡就是卵中蟲出而盡之象,故以卯代表萬物出達的仲春之月或日出之時。
“辰”代表一年當中的季春之月,節氣為清明、穀雨,辰正即為穀雨日;辰亦代表一日當中的“食時”之時,時間在7~9時之間,是古人吃早飯的時間,辰正即為8時整。《說文》曰:“辰,震也。三月,陽氣動,靁(雷)電振,民農時也。物皆生,從乙、匕,象芒達;廠,聲也。辰,房星,天時也。從二,二,古文“上”字。”筆者認為,“辰”當從衣而破,蟲在內也,乃為蟲蛻皮象。蟲蛻一次皮就會更長大些,引申指膨脹、擴張、壯大的意思。季春之月,正是萬物壯大之時;食時,正是吃早飯時間,吃了飯肚子就會膨脹,故用“辰”來代表季春之月和食時。
“巳”代表一年當中的孟夏之月,節氣為立夏、小滿,巳初即為立夏日,巳正即為小滿日;巳亦代表一日當中的“隅正”之時,時間在9~11時之間,巳正即為10時整。《說文》曰:“巳,巳也。四月,陽氣巳出,陰氣巳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巳為蛇,象形。”筆者認為,“巳”並非指蛇,而是指蚯蚓。《禮記·月令》雲:“是月(季春之月)也,生氣方盛,陽氣發洩,句者畢出,萌者盡達,不可以內。”又云:“(孟夏之月)螻蛄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春天萬物出達,於季春之月則盡達,無有內者,然遲出者莫若蚯蚓,蚯蚓是在孟夏之月才出,故以“巳”代表孟夏之月。
“午”代表一年當中的仲夏之月,節氣為芒種、夏至,午正即為夏至日,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太陽高度角達到極大;午亦代表一日當中的“日中”之時,時間在11~13時之間,午正即為12時整,日影達到一天當中最短。《說文》:“午,啎也。五月,陰氣午逆陽,冒地而出。”筆者認為,“午”是指示字,從幹而指示其頂。“幹”就是測日影的木杆,指示其頂表示太陽照到其頂,太陽高度角達到當日最大值,日影達到當日最短時。那麼為什麼不指示杆頂正中而是偏向左呢?那是因為我們生活在北半球,太陽準是偏於南方,從來沒有直射過頭頂正中。“午”的本義就是指太陽昇到頭頂最高處,日影達到一天中最短的時候。
“未”代表一年當中的季夏之月,節氣為小暑、大暑,未正即為大暑日;未亦代表一日當中的“日昃”之時,時間在13~15時之間,未正即為14時整。本、未、末三字皆為指示字,木為樹,本指示樹根,末指示樹梢,未指示樹中,故“未”有樹中蔭涼處之義。日昃之時,太陽偏西,Sunny雖毒,陰生其中矣,故言昧。季夏之月,處夏秋之間,在四季之中,五行屬土,物始育子實,雖不成熟,嘗之有滋味也,故言味。“未”在樹中有陰涼,表示陰氣始生,故很能代表季夏之月和日昃之時。
“申”代表一年當中的孟秋之月,節氣為立秋、處暑,申初為立秋日,申正即為處暑日;申亦代表一日當中的“晡時”之時,時間在15~17時之間,申正即為16時整。立秋之後還有一伏,天氣毅然炎熱,立秋後的伏天是夏季的自然延伸,故申者,伸也。孟秋之月,在一年四季之中,五行屬土,北斗斗柄指向西南,於卦位為坤,故申者,坤也。《說卦傳》曰:“坤,地也,萬物皆致養焉。”孟秋之月,正是萬物哺育後代的時候,晡時也正是人們吃晚飯的時間,養在其中也。
“酉”代表一年當中的仲秋之月,節氣為白露、秋分,酉正即為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而趨南;酉亦代表一日當中的“日入”之時,時間在17~19時之間,酉正即為18時整。仲秋之月,萬物成熟,天下豐收,故有餘糧可釀酒。“酉”就是酒的初文,酉從西而示之,“西”的古字形就是酒罈的形象,從西而示之就是指壇中的酒。仲秋之月是釀酒的季節,故以“酉”代表仲秋之月。
“戌”代表一年當中的季秋之月,節氣為寒露、霜降,戌正即為霜降日;戌亦代表一日當中的“黃昏”之時,時間在19~21時之間,戌正即為20時整。季秋之月,五行屬金,萬物畢收,天道肅殺。“戌”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一柄利斧,象徵肅殺,故能代表季秋之月。
“亥”代表一年當中的孟冬之月,節氣為立冬、小雪,亥正就是小雪日;亥亦代表一日當中的“人定”之時,是人安定入睡的時間,時間在21~23時之間,亥正就是22時整。立冬之後,萬物閉藏,許多動物都進入冬眠狀態;人定之時,人也進入了睡眠狀態。“亥”字古字形,當為動物藏頭縮尾的冬眠狀態,引申而泛指睡眠狀態,故能代表孟冬之月和人定之時。
回覆列表
十二地支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下分別是這十二個字的本義。
子:子是茲的意思,內藏天干癸水,是辛金的長生之地,方位是正北方,在八卦中為坎卦,子為外陽內陰之水,因此有外剛內柔、滋養萬物的特性,同時也是一天中的第一個時辰,代表陽氣初生之時,所以也代表生機和希望的重現,與其它地支的關係是子醜合,子午衝,子未相害,申子辰三合,亥子醜相會,子卯相刑,子酉相破。
醜:醜有醜陋和扭曲之意,為十二地支的第二位,屬性為陰,五行是溼土也是金庫,代表東北方,在八卦中為艮卦,內藏天干己土、辛金、癸水,可晦火之光又可養金護水,它又是雞鳴之時即陽氣漸升的時候,因此有萬物初生的艱難之象,與其它地支的關係是子醜合,醜未衝,醜午相害,巳酉丑三合,醜寅暗合,亥子丑三會,醜未戌三刑。
寅:寅為十二地支的第三位,為初春正月之時,蓬勃而生之象,同時內藏天干甲木、丙火、戊土,謂之三陽開泰之意,而且它也是丙火和戊土的長生之地,代表木火生髮的地方,因此陽燥有力,在八卦中為艮卦,方位是東北,與其它地支的關係是寅亥合,寅午戌三合,寅醜暗合,寅卯辰三會,寅申衝,寅巳相害,寅巳申三刑。
卯:卯是茂的意思,位於十二地支第四位,內藏天干乙木,五行屬陰木,是癸水的長生之地,代表仲春農曆二月,也為日出東方之時,寓指陽氣上升、萬物繁茂之象,也象徵生機和希望。在八卦中為震卦,方位是東方,與其它地支的關係是卯戌合,卯未亥三合,卯寅辰三會,卯酉衝,卯辰相害,卯子刑。
辰:辰為十二地支第五位,五行屬溼土,為水庫,是溼泥、井泉積水之所,為陽春農曆三月,此時正是萬物壯大之的時候,因此有膨脹、擴張、壯大的意思,由於內藏天干戊土、乙木、癸水,所以辰能生金、克水和培木。在八卦中辰為巽卦,代表方位是東南方,與其它地支的關係是辰酉合,辰子申三合,辰戌衝,辰卯寅三會,辰卯相害,辰辰相刑。
巳:巳為十二地支第六位,內藏天干丙火、戊土、庚金,屬外陽內陰之火,是庚金的長生之地,代表孟夏農曆四月,為夏天開始之時,此時也是陽氣盛長的時候,所以有光明,激情的象徵。巳在八卦中為巽卦,代表東南方,與其它地支的關係是巳申合,巳酉丑三合,巳午未三會,巳寅申三刑,巳寅相害。
午:午為十二地支第七位,有陰陽交替的意思,內藏天干丁火和己土,五行屬陰火,是乙木的長生之地,代表仲夏農曆五月,有光明、炎熱等寓意。午在八卦中為離卦,代表南方,與其它地支的關係是午未合,午寅戌三合,午未巳三會,午午相刑,午醜相害。
未:未為十二地支第八位,內藏天干己土、丁火、乙木,五行屬燥土,為木庫,有善變的性質,它代表季夏農曆六月,此時陰氣加深,火勢逐漸減弱。未在八卦中為坤卦,代表西南方,與其它地支的關係是未午合,未卯亥三合,未午巳三會,未子相害,未醜戌相刑。
申:申為十二地支第九位,內藏天干庚金、壬水、戊土,五行屬陽金,為頑鈍耐磨之金,同時也是壬水和戊土的長生之地,代表孟秋農曆七月,萬物哺育後代的時候。申在八卦中為坤卦,代表西南方,與其它地支的關係是申巳合,申子辰三合,申酉戌三會,申巳寅三刑,申寅相沖,申亥相害。
酉:酉為十二地支第十位,內藏天干辛金,五行屬陰金,是丁火和己土的長生之地,酉是烘爐鍊金之物,它代表仲秋農曆八月,此時萬物都成熟,指事物發展到一定的成熟階段後開始走向凋敝。酉在八卦中為兌卦,代表西方,與其它地支的關係是辰酉合,酉卯相沖,酉戌相害,酉巳丑三合,酉申戌三會,酉酉相刑。
戌:戌為十二地支第十一位,內藏天干戊土、丁火、辛金,五行屬陽土,為火庫,又代表季秋農曆九月,同時也是一天之中太陽落土之時,寓指萬物走向凋零、衰滅,而戌在八卦中為乾卦,代表西北方,與其它地支的關係是戌卯合,戌辰衝,戌寅午三合,戌酉相害,戌醜未三刑,戌酉申三會。
亥:亥為十二地支第十二位,內藏天干壬水和甲木,五行屬外陰內陽之水,是甲木的長生之地,代表孟冬農曆十月,為萬物閉藏之時,五湖之水歸聚之地,因此有福氣和財富聚集的象徵。亥在八卦中為乾卦,代表西北方,與其它地支的關係是亥寅合,亥巳衝,亥卯未三合,亥子丑三會,亥申相害,亥亥相刑。(圖片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