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樂語文
-
2 # 素面布衣
我覺得針對您的孩子,這個暑假最重要的問題不是如何讓孩子學習,而是怎樣能夠改變孩子的這些不良習慣。
孩子已經上學了,養成了這樣的性格和習慣,不是一日之功,一下子很難改變,你要從小事上一點一滴的改變她。做一個詳細的計劃,找到孩子的優缺點,優點及時肯定表揚,缺點也及時糾正。做記錄,什麼情況下孩子發脾氣哭鬧,是不是把哭鬧當成了武器?這種情況下,就不要輕易妥協,要改掉她的壞習慣。給孩子定標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看看兒童心理學吧。
-
3 # 寧靜致遠嘉子
做為家長,應該跟孩子做一次心靈層面的溝通,瞭解孩子不喜歡寫作業的原因,這樣才能尋求正確的處理方法!家長平時可以針對孩子的喜好進行引導,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慢慢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
4 # 軒老師談教育
不知道題主家的孩子多大年齡,我覺得題主的當務之急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矯正孩子身上的一些問題。當然僅僅靠暑假兩個月,就想完成這麼多的目標,明顯不太現實,所以還要堅持下去。
不愛寫作業,適當採取點鼓勵的措施。其實真正愛寫作業的孩子不多,因為玩才是孩子天性。很多家長打小比較溺愛孩子,孩子不懼怕家長,家長的話也就失去了威信力,所以導致好好說孩子不聽,說大聲了,孩子無法接受。既然說不頂事,我們不妨拿出一些行動來。那就是給孩子一些獎勵,透過這樣的方式激勵孩子寫作業。
在我家的門上貼滿了各種各樣的小星星,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到小學畢業。包括孩子學習的,做家務的,懂禮貌的。一般小星星的數量和獎勵政策相對應:例如五顆小星星可以換半個小時的遊戲時間;十個小星星可以換一個自己想要的玩具;二十個小星星可以休息半天。有動力孩子才願意做,寫作業本身就是一件枯燥無趣的事情,我們要想方設法把這件無趣的事情變成有趣的,有意義的,有動力的活動。
對孩子的哭不能妥協,態度要溫和而堅定。對很多孩子來說,哭簡直是一種非常好用的武器:恐懼的時候哭,委屈的時候哭,逃避的時候也要哭。文中題主提到孩子的哭,就應該是屬於逃避。有時候孩子簡直是這個世界上最出色的演員,前一秒還在痛哭流淚,下一秒就笑逐顏開了。所以我們對孩子的哭一定不能妥協。
無論孩子怎樣哭鬧,都要堅持自己的決定。這樣試過一兩次孩子就知道哭鬧不能逃避問題,下次就再也不願意用這樣的方式了。對待孩子的哭鬧,態度要溫和而堅定。孩子哭鬧的時候,很多大人忍不住情緒爆發,把孩子罵一頓,或者打一頓。雖然孩子暫時屈服了,但是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可以等ta哭完了再溫和地與ta溝通,溝通還是圍繞著解決問題進行。給孩子做好假期學習計劃,嚴格地去執行。我上七年級的侄女,每次放假的前幾天晚上都是挑燈夜戰,補作業到很晚,有時候急得直哭。平時讓她寫點作業卻很難,怎麼說都不動。這樣完成作業沒有任何意義,只是完成了任務罷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給孩子做一個暑期作業表,雷打不動的督促孩子完成每天的作業。
可以根據自家孩子的情況和暑假作業量,和孩子一起制定切實可行的假期作業完成計劃。晚上家長和孩子還可以對當天作業的情況進行總結,結合上面提到的獎勵給予鼓勵。可以先讓孩子進行自我評價,家長再評價。多用一些鼓勵、肯定的詞語,委婉地提出存在的問題,例如用“我們這樣做,會不會更好?”這樣的句式。
家長做好表率和監督。孩子自律能力差,家長就得費點功夫。假期沒有了學校老師的監督和管理,家長就要接過接力棒,繼續監管好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給孩子做好表率。不要在督促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自己看電視、玩遊戲,最好也看看書。否則你的督促起不到作用。督促工作要堅持。有些家長在監管孩子學習的時候虎頭蛇尾,管幾天,工作一忙或者有了其它事情,孩子的學習又放任自流了。所以監管孩子學習,幫助孩子培養學習習慣,一定要堅持不懈。總結: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比較貪玩、好動。作為家長,我們不能讓假期的時間白白流失,要監管好孩子的學習、生活,幫助孩子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
-
5 # 今夜的星辰ymc
孩子不肯寫作業,父母好好說又不聽,說明孩子心裡對寫作業是沒有興趣的。此時,父母千萬不要採取簡單粗暴的方法,否則只會讓孩子更加厭倦學習。筆者認為,可以作以下嘗試:
一、把玩和寫有機結合起來
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玩和學是不矛盾的,只有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這樣才能勞逸結合,取得學習的最佳效果。一開始孩子玩心較重,玩的時間較長,父母應該要理解甚至支援,這樣做的目的不是慫恿孩子玩,而是為了後面能讓孩子聽話和愛學習埋下伏筆。每次玩後可以給孩子循序漸進地提一些要求,並專門用本子記錄下來。如今天可以用一個詞寫出自己玩後的感受,明天可以用一句話寫出感受,後天可以用一段話寫出感受……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把孩子的玩和寫結合起來。每次對孩子的寫作要及時予以肯定和表揚,慢慢地,孩子寫作的興趣會越來越濃,完成作業的習慣自然而然也就養成了!
二、教給孩子作業的方法
有些孩子不肯寫作業是因為覺得作業難度大,患了作業恐懼症。對這樣的孩子,我們要對其進行方法的指導。如閱讀短文、完成練習,可以教給孩子這樣的步驟,先標自然段序號,再帶著文後題目認真讀通短文,最後在文中找到答案的範圍進行歸納和總結。孩子一旦掌握了作業的方法,作業的速度和質量將會大大地提升!
三、採取適當的激勵措施
激勵能使孩子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但激勵要適當。比如,孩子每天回家後能按時、認真完成好作業,家長可以獎勵孩子一份最喜歡吃的美食;孩子在家除了一絲不苟完成作業外,還能自覺閱讀課外書,可以獎勵孩子一個最喜歡的玩具……適當的獎勵能讓孩子對作業、對學習興趣盎然,充滿信心和希望!
-
6 # 哲媽說教育
可以用對比法說服孩子,尤其適用於中高年級開始明白道理的孩子。
說說我的真實經歷吧。還沒放假之前,我就計劃好這個暑假要讓9月份升初二的兒子加強寫字、寫作的訓練,保持每天閱讀的習慣。第一項寫字是給他報了個班,好說歹說使他勉強接受了,寫作訓練是我自己輔導他,讓他在家練習,以每天寫一篇日記為主的。當我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兒子開始是極力發對的:我已經有那麼多暑假作業要做了,語文老師已經佈置我們要寫讀後感,我作文又不算差……總之就是不願意做。
他暑假作業多是一回事,但其實他還有大量的時間去玩手機的。我暫且把計劃擱置了幾天。後來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去說服他,我對他說:一天有24個小時,讓你每天花24分鐘時間來寫一篇日記很難為你嗎?你以前寫一篇日記也不過是十幾二十分鐘的事情啊。現在讀書的時候你不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個好的大學,以後的幾十年你可就辛苦了。你是願意辛苦幾年,輕鬆幾十年,還是願意輕鬆幾年,辛苦幾十年?你看人家阿燕,現在每天都花很多時間去學習,可是你自己也預測到,以她的實力和努力程度,她將來是必定能考上重點大學,成為優秀人才的。你看看你自己擁有什麼?
兒子聽了之後覺得有道理,於是同意了,每天花一點時間寫一篇日記。事實上正如我所說的,每次他都只要花25到30分鐘就寫完了。我再花幾分鐘幫他修改一下。事實上他寫得很不錯,有真情實感。每天只需要花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不僅提升了他的寫作能力,還可以為他將來寫作積累素材,可謂是一舉多得,所以我也決定會堅持讓他寫下去。
我是哲媽,有感於太多農村孩子深受讀書無用論的荼毒,過早地放棄了學習,而家長又外出打工沒有時間管教。作為一個寫作者和一名教師,我希望自己對此能做點什麼。經過一番思索之後,我決定以寫信的方式與孩子們作交流,從讀書的目的、方法、態度等方面,一步步引導農村裡那些原本不愛學習的孩子端正態度,努力學習。歡迎你關注我,我會陸續更新後面的書信。
回覆列表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
在家庭教育上,家長與孩子應該這樣:
我覺得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對待孩子的時候要首先自己想好一些尺度,超過這個尺度一定要對孩子進行一定程度的懲罰,這樣你的孩子才知道哪些事是無論如何都不可以做的。
可偏偏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容易犯的一個錯是因為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發火。這樣直接導致了孩子無法明確的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事情會受怎樣懲罰,自然也就會導致孩子看過去行為混亂甚至是神經質。
同樣由於家長行為的混亂會讓家長在孩子眼中失去威信進而導致孩子越來越不聽家長的話從而進化為熊孩子。
在學習上:
1、孩子自我管理,就是讓他們擁有自己制定目標、規劃安排、行為管理,透過不斷努力去實現目標的能力。,心理學上也叫“自我控制”。在孩子2歲的時候,就應該培養寶寶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
2、讓孩子擁有一定的自由和犯錯的權力:在小問題上,家長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摸索,嘗試,即使犯錯也不要緊,家長要做的就是在孩子犯錯後,提示他們要學會自我思考錯誤,學會以後不再發同一個錯誤。
3、父母作為協助者:在孩子嘗試做一些決策和安排的時候,家長應該是協助者,負責提供諮詢和建議,決策權交給孩子。
4、協助孩子制定符合孩子特點的規劃日程表:例如,在寒暑假期間,制定時間日程表,按時起床、按時睡覺、按時吃飯、不挑食等;讓孩子慢慢學會自律。
家長需要在孩子成長的基礎上,尊重孩子的自由發展,但是要隨時糾正孩子成長路上的錯誤。家長是孩子成長的指引,熊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無人管教。只要不斷的引導和教育,孩子是會改變過來的,並且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