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雅志居士

    中華傳統美德的人性飾化更多是在傳說整理上.德也可稱品,物質豐富者可體現更多反之則自顧不瑕溢利必少是人的自然私慾屬性決定的!

    因為貧窮是大多根本做不到也做不了的含現在是正常大比例.年輕人們更別因為吵吵嚷嚷的五千年或又八萬年的找到了竹簡出處黃書記載的就可以來此證明貧窮人是都可以高尚的.這是個虛偽並違揹人性的悖論!

    華人不"自我革命"的"否定自己"的過去僅有的全部"屬第三產"性質定位的所有文明括"農耕文化"是走不長遠且還會拖慢的!

    就14億多人的整體素質提高就非一二個世紀可解決的,況屹今改變世界文明程序含華人的不是我們自己而是西方化的"工業革命"世界上的"科技發明".要超越全面引領恐仍需千年時長!

    數理化知識的完整從清朝起中國始祖科學家的學習培養均是西方文化的結果.華人要知道才會少浮躁!

    一如現山區農村工業科技不去幫助搬遷就一畝三分地人口超員不夠吃喝將貧窮永遠.放大為五千年的中華歷史的1-8.8-18億畝可耕土地古15億人左右現又14億多人不叫耍高興的文化開玩笑的文明?

    2019年才1.2萬多億的農田產值古時更少的永遠一直10%的產值你"人多""地少"郎個操得走.換個朝代皇上就行?

    "巧媳難為無錢無米之炊還到都處借不到"不懂?"一畝三分地只夠二人活生五個人能不餓"不曉?就靠幾個儒家讀書人的拿著官俸和薪資的人"口胡言"寫"憑空撰"還行嗎?全球一體化了人們還不能對比計算明白真況?

    如果說華人開始有信仰自豪和凝聚力增強是在上世紀的1978年吃飽飯後歷史的開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族自信心和產生核心價值觀的.飯未吃飽不一切空了來吹幾千年?歷史證明!

    至於新中國至1978年前的一切全靠"舉債借貸"從前蘇聯從1921-1968年的經濟武器等援助含各類籌集摺合當時美元超現在百萬億人民幣了.非自身國家能力所及為窟窿難填是不可取的,只是真相被隱瞞人們不知而己.蘇後終貸雙方斷交至珍寶島戰爭的爆發!

    中國文化從來"食飽不易""自救困難"是由"收入"與"支出"的"人口眾多"同"生產關係"的不匹配不適應造成.早就上幾千年了才會有大小500多個皇上帝王,十幾個總統,83個史載朝代的加以證明!

    中華民族的悲劇更在於"地域環境"注塑的"生產方式"來決定的而且無須"科學思想"又怎來"發明創造"工業機械?科技上天?

    一年365天九月閒耍日三月生產週期人均0.0幾畝至今1.2畝一年工作一週完成.如何富裕?怎麼強大?飯不飽餓至倒伏事故是1978年後才歷史幾千年的絕了跡!

    中國國情兩個必須解決的問題才能過穩妥有幸福:一新增工業的生產方式;二招展海外全球的市場生存空間!

    客觀的說是從1840年後的工業科技雛型的基礎上我們終於在1978年的"改革開放"2013年的"一帶一路"新增加了80%以上的產值利潤才是真正完備的落錘了"人均富裕""民族復興".真的值得恭賀應該慶幸!

    此才為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或上萬年曆史上的最重要且無二的頗具終極戰略意義的豐碑事件!

    吾曰:中華中國華夏傳統不堪難言窮困潦倒幾千年就少虛吹怎麼來的精神上揚不就都是空口白牙飛舞文字?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制度文化自信才能讓新時代的科技文化法律文明的旗幟永世飄揚!

  • 2 # 感照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3 # 菩薩網

    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很多,看從哪方面而言。梳理了下,可能與大家觀點不一樣,我認為一個國家也是有魂魄的,這個魂是中心,讓這個國家一直屹立不倒,歷經5000年滄桑,到今天依然動力十足,奮勇發展。簡單講至少有這3點:

    ①、艱苦奮鬥,自強不息之魂

    ②、修己慎獨,心懷天下之魂

    這三點可謂是魂,也可以說中華民族的千年的優良傳統。

    這3點是從古到今一直傳承下來的,

    一、艱苦奮鬥,是自強不息之魂

    艱苦奮鬥,是自強不息之魂,是越王勾踐為復國而臥薪嚐膽,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面臨內憂外患時的埋頭苦幹一心搞生產是劉翔為爭奪男子110米跨欄而努力訓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唯有自強不息,我們方能銳意進取,方能日益接近我們心中最初設想的那個理想的人,成為當代社會中令人豔羨的白領.骨幹.精英。一段一段蜿蜒千里的長城是中華魂的集中體現,她雄渾、堅強,屹立千年不倒。她挺立著自己的脊樑,也支撐著華夏兒女的傲骨,生生不息,流傳不滅。中華魂以她獨特的方式洶湧著不絕的熱切,流動著滾燙的激情華人民的艱苦奮鬥、自強不息以長城為依託,以黃河為韌帶,千世萬世永恆長存。

    人世沉浮如電光石火,盛衰起伏,變幻難測。勤奮可使天才如虎添翼,也可使庸者贏得一切。命運掌握在那些勤勤懇懇工作的人手中。許多意志堅強、持之以恆而智力平平乃至稍稍遲鈍的人都會超過那些只有天賦而沒有毅力的人。推動世界前進的人並不是那些嚴格意義上的天才,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非常勤奮、埋頭苦幹的人;不是那些天資卓越、才華四射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論在哪一個行業都勤勤懇懇、勞作不息的人們。天賦超常而沒有毅力和恆心的人只會成為轉瞬即逝的火花。

    只有艱苦奮鬥,才能自覺克服學習不鑽、生活不儉、境界不高的陋習;只有艱苦奮鬥,才能面對複雜的社會環境,面對各種思想誘惑,堅守做人的道德防線;只有艱苦奮鬥,才能防止各種享樂思想和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保持當代大學生的良好形象。“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強自立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

    二、修己慎獨,心懷天下之魂

    陰山以北的廣袤荒漠上,天寒地凍,朔風凜冽,是誰,手持早已破舊的御節,苦苦守望著公羊產仔,守望著大漢朝的解救。汨羅江之濱,是誰,寬衣博帶,峨冠陡履;身系香囊,腰佩長劍,在等待楚王回心轉意的漫長心理歷程中,依然堅守自己的美好品質,以雲遊自遣,以詩文自勉。修己慎獨,心懷天下之魂,是遠離祖國.執節望鄉的蘇武的堅守,是貶謫離鄉、憂饞畏譏的屈原的潔身自好。修己慎獨,心懷天下之魂,是修己慎獨,是堅持本我。

    修己慎獨,是自主自律、自我超越,從而維護人倫關係和整體秩序,建設道德自我,“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修己慎獨”是儒家立身處世,實現人的價值的根本,修己慎獨的修養傳統,培養了中華民族踐履道德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造就了許多具有高尚品質和堅定節操的君子人格。

    還有,林則徐因禁菸而謫戍新疆卻依舊心繫百姓疾苦推廣引水灌溉;叢飛,周遭花紅酒綠紙醉迷津卻能夠緊衣縮食救助失學兒童。修己慎獨,心懷天下之魂,是為國為民,是心懷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古時士大夫的座右銘何嘗不能成為我們新時期的中華魂。

    讀書不是為了“黃金屋”,不是為了“千鍾粟”,更不是為了“顏如玉”,而是“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雖然在這種精神的支撐下,我們完成了全球GDP排名中國升至第四位的飛躍,完成了從 “東方紅一號”地球衛星 到“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的飛速發展;但是,我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成,要再接再厲,要繼續進行小康社會的建設,要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的國家,我們必須開闊眼界,放眼全球,為祖國的復興而不懈奮鬥。

    三、誠實守信,感恩知報之魂

    誠實守信,感恩知報之魂,是雛鴉的反哺,是季布的一諾千金,是狼牙山五壯士在任務完成彈盡糧絕的時候悲壯的一躍,是李嘉誠恪守的“義在財先”,是他還有更多的精英正在實踐的回饋社會的行為。誠實守信,感恩知報之魂,是諾言,是奉獻,是誠信知報。

    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誠,即真實無妄,乃是天道的本然,是道德的根本。“養心莫大於誠”(荀子),中華民族的很多美德,都與此有關,如誠實做人、誠懇待人、忠誠於事業等。信,與仁義禮智並列為五常之一,守信用、講信義,是華人共認的價值標準,無論是人際交往還是國家大事,前人均為我們樹立了典範,如尾生信守女友之約,諸葛亮七擒孟獲,如此等等不勝列舉。知報,即知恩報恩。華人強調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長輩的提攜之恩,朋友的知遇之恩,國家的培養之恩等。在漫長的歷史文化積澱中,知報,已成為華人道德良知的重要組成部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成為世俗生活中公認的美德。

    現代社會需要更加完備的誠信制度,也需要享受社會提供便利的我們儘自己的義務。“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透過社會人文精神社會和人文原則的建構,實現社會誠信和誠信制度建構,是緊迫的也是必然的。但這種一種突破性的發展的意義是重大的。——誠信制度可以使中國社會走向優序發展,可以使中國社會緊跟全球化的鋒尚,可以使中國早日實現向知識社會和知識經濟的跨越和建構的社會轉型。

  • 4 # 精華國學

    中華優良傳統,如山如海,數不勝數。我簡單地羅列幾點:

    一,天下為公。天下是公有的,不是某人某家族某團體某組織某黨派獨有的。

    二,重義輕利。當利益和正義發生衝突時,正義至上,不能見利忘義。

    三,仁道。仁道也包括孝道(孝敬父母長輩)和恕道(原諒寬恕別人),仁道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和諧關係,表現為對另一個人好,對另一個人愛。

    四,忠人之事。答應別人的事,要做到,為別人工作,要做好。

    五,修身養性。包括儒家的、道家的和佛家的修行法門。即保持良好的身體和心境,身體康健,心不亂不惑。

    六,克己復禮。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特定的人物和特定的事件下,有特定的禮儀,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表現合禮。

    七,言而有信。不失信於自己,也不失信於別人,表現為真實不虛,說到做到。

    八,知行合一。知道什麼就會做什麼,做什麼也就是知道什麼,表現為身心合一。

    九,自強不息。做人做事經受得住挫折磨難,有無畏精神,百折不撓。像夸父逐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

    十,易道。包括太極之道,陰陽之道,五行之道,八卦之道。表現為變易、不易和簡易,是天地人生萬事執行的規律。

    我們的優良傳統,多蘊藏在文言文典籍中,要復興要弘揚,首先得在教育上推廣相應的文言文作品,讓這些觀念深入人心。其次,政府相關人員,以身實踐,作表率。最後,政府助力,民間協力。

    果能如此,我們的優良傳統,不會斷,而會復興,並會結出新果實,從而發揚光大。

  • 5 # 喜歡誠實

    傳好的,不好的修選,男女平等,解放原始思想,向新時代前進,保護環境,特別是宗教信仰的,亂信神騙人的錢,迷惑不解,神是真理,是道路,法律法規管理保護。

  • 6 # 忠華日記

    “仁”的劃時代價值探討

    回過頭來想,先秦時代的思想文化,是不遜於古希臘雅典的,先秦哲學家孔子、道子、墨子等人的思想也是十分的深邃的。只不過自 秦漢以後,唉!不提也罷,先秦以後的思想, 簡直是不堪入目,不值入耳的。

    如果能復興先秦的優秀文化,並加以一定程度的發展,必將比歐洲文藝復興運動還要影響大! 自1840年算起,華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些不自信了!每種文化都會有自己的彎路,我們是走過2000多年的彎路,幻想有一天跟著皇帝能夠……,我們養了一大群的皇帝,給他們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還有好大的後宮。結果,皇帝並不能。

    那是不是中國文化出問題的?不是,是秦漢統治者故意這麼做的,導致優秀的文化傳統發生了重大的變異。 但是金子總會發光,先秦達人的重要思想不會被埋沒,等待我們進一步挖掘,中間的2000多年的歷史就當沒有過吧!,沒有什麼大不了,這樣我們的國家可以甩掉一大包袱,比美國還要年輕,而且有生命力!

    作為一個文化人,我願以文化名義呼籲,懇請各位文化人不要再去宣傳秦漢以後的封建王朝了,不要再去幻想什麼陰謀詭計,宮廷政變了。作為一個文化人,我們要在先秦達人的基礎上,繼續做有意義的思考。

    比方說孔子的“仁”,很有可能就是指天下人人平等,也可能是每個人都獨一無二,他還曾經說過“苛政猛如虎”,那就說明孔子的仁和政治格格不入的,真的佩服漢朝那些偽儒家,怎麼強行把儒學混入了政治。 孔子有很多博大精深的思想,經過仔細的辨析,有些思想永遠不會過時。

    至於秦漢以後的儒家,就直接可以丟進垃圾桶吧!,看的慾望都沒有。 這也就是為什麼,社會上會出現“為富不仁”“為官不仁的現象”,如果按照先秦的思想原則來,不會有這種現象啊,如果繼承發展秦漢以後的偽儒學,那這種現象就會鋪天蓋地的發生。

    按照仁學的世界觀,人人生而平等,且心中有仁。按照仁學人生觀,人人彷彿一棵小草,個人的價值和意義只看付出了多少,不在於獲得了多少,不在於有多少錢,不在於多大的官。按照仁學的價值觀,有仁的每一天每一秒都是幸福快樂的,不會受到壓迫,會跟隨自己的夢想。 所以看書,或思考,還是要圍繞是先秦

  • 7 # 祥耘

    【中華傳統美德核心 - 愛國主義之民族精神】

    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就崇尚和遵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殺身以成仁”的民族氣節。

    中華傳統美德主要表現在:

    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著五千年曆史流傳至今,並繼承、發揚、創新、發展。

    二.提倡“仁愛”的人道主義觀念。

    三.高舉威武不能屈的中華民族大旗和立志報效祖國的中華民族情懷。

    四.積極參與建立和偕統籌的社會人倫之關係。

    五.積極倡導身體力行的基本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

    聖人孔子之“仁、義、禮、智、信”,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講述了實質性的東西,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體糸和基本素質要求。

  • 8 # 江湖夜雨92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民族的精神食糧,哺育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成長。現在,我們身上還散發著這些寶貴的品質。

    尊老愛幼,禮記上有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如同尊重自己的親人一樣,去尊重別的老人,如同疼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疼愛別家的孩子。

    黃香溫席,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總覺得有點造作,不真誠。把自己的小身子骨凍壞了,不就得不償失了嗎?張良撿鞋的故事,倒覺得頗有趣。張良無事在野外晃悠,看到一位老者,鬚髮皆白,身子佝僂著,坐在橋上,一隻鞋掉到了橋下。老者見了張良說,小夥子,下去把我的鞋子揀上來。張良一看,年級這麼大了,挺不容易的,就替老人撿了回來。張良心想好事做到底吧,就跪下恭恭敬敬的幫老人穿上鞋。老人看,孺子可教,就把《太公兵法》傳授給他。毛澤東也非常尊重老同志,他曾為徐特立祝壽,並說,你二十年前是我的老師,現在仍是我的老師,二十年後必定還是我的老師。並號召大家學習徐老的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高貴品質。

    《論語》也特別講究孝道,提出孝為立身之本,做到孝,首先不要讓父母為自己擔憂,所以為人子女,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曾子曾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與履薄冰,意思是小心謹慎,珍重生命,不讓父母擔心。其次,孝敬父母,態度要恭敬,要和顏悅色。如果僅僅是管管吃喝,那和餵養小貓,小狗有什麼區別。

    濟世情懷,儒家強調,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理學家張橫渠的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事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就是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事名的濟世情懷。

    范仲淹,從小就立下志向,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他寄住在寺院,每天吃殘羹冷飯,仍刻苦讀書。後來,做鄧州知州時,在鄧州應朋友之約,寫下了千古名文《岳陽樓記》,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毛澤東少年時代也胸懷大志,他常看華盛頓,林肯等人的傳記,尋求富國強兵之道。他經常用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鼓舞大家。

    結束語:其它還有刻苦求學的美德,三字經上有,如囊螢,如映雪,如負薪,如掛角的典型故事。還有誠實守信的美德,西漢有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諺語,可見季布言出必行,已為眾人欽慕。還有雅量容人的美德,楚莊王寬容斷纓之臣,終成霸業,曹操接納了殺子仇人張繡,也彰顯了他的容人之量。古代文化,豐厚博大,傳統美德有很多,不再贅述。

  • 9 # 雲淡風清1883506

    儒家經典《大學》中寫道:“身修而閤家齊,家齊而後國治。″

    1,修身。修身的目的是為了齊家 治國。修身的標準是個人達到較高的美德素養。個人美德主要是:志向高遠、誠實守信、自強不息、重德貴義、律己修身等。

    “鐵杵磨成針,頭懸梁錐刺股″等

    是歷史上流傳下來勤學苦練的故事。

    2,齊家。齊家是指家度應具備的美德。家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和萬事興″。家庭美德允括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等。

    “孔融讓梨、程門立雪″的故事說的就是有關齊家的美德。

    3,治國。治國指為人處世應具備的美德,為人處世之道。處世美德包括職業道德、公共美德,主要內容是:精忠報國、勤政愛民、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公平交易、尊師重教、勤勞敬業等

    “大禹治水,三過字門而不入,越王勾踐臥葶嘗膽″講的就是治國的故事

    總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社會的發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她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共性,具有永恆的價值。作為華夏子孫,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美德,把這些美德發揚光大,昭示後人。

  • 10 # 金剛一樣的堡壘

    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

    是指中國五千年曆史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並得到不斷創新發展,有益於下代的優秀道德遺產。概括起來就是: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習慣的總和。它標誌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它也是中國人民兩千多年來處理人際關係、人與社會關係和人與自然關係的實踐的結晶。

    中華民族自古崇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殺身以成仁”的民族節氣。愛國主義作為民族精神,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歷史上,中國屢遭外敵入侵,國破則家亡,使人們的愛國之情強烈地表現出來,並昇華成為國獻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現了岳飛的“精忠報國”、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孫中山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愛國主義成為推動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巨大力量。

    傳統道德一般都是在社會穩定時發揮作用,而社會劇烈變動時則缺少用武之地,正所謂“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古人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歷史證明,儒家倫理往往在太平盛世發揮它穩定社會、緩和矛盾、調節人際關係的社會功效。當代中國已進入相對穩定的和平發展時期,社會穩定、政治穩定是中國的大局。為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團結合作、共同努力。其中,道德建設無疑是重要的精神基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有力抓手。一個社會能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道德建設水平的如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標誌。

    社會主義道德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植根於民族文化的沃土,是傳統美德的延續和昇華。承接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以中華傳統道德的背景為基礎,把傳統道德中的這些符合時代要求,有助於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內容承接下來,推廣到全體人民中去。梁啟超在《新民說》一書中曾說:“中國要想建設一個新國家,必須先要有新民。新民是不同於舊時的華人,必須要具備幾個條件,最必須的條件就是公德。”在新的經濟、政治、文化變革推動下,當今社會的道德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一些新領域、新趨勢。進行道德建設既要大力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優秀傳統,也要學習和借鑑世界各國道德建設的優秀成果,還要激發人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創造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道德、新觀念。與此同時,我們還要發揚黨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優良道德。中國傳統美德規範、引導著人們的行為和精神追求,同時又在新時代人們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就必須使之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

    格言

    勤 儉

    1. 君子以儉德闢難。——《周易"否》

    2.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大禹謨》

    3.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4.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

    5. 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墨子"辭過》

    6.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

    7.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

    8.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9.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訓儉示康》

    10.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四

    11 .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範純仁列傳》

    12.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朱柏廬《治家格言:)

    愛國

    13. 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14. 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15.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19. 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17.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8. 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廣譬》

    19.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20.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21.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22. 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23.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日知錄·正始》

    誠信

    24. 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25.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25. 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27. 輕諾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28.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29.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30.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31. 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32.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果:果斷

    33. 一諾千金。——《史記"季布欒佈列傳》

    34. 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麼愛人,怎麼恨人。

    厚仁

    35.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yì)》

    36.仁者壽。——《論語"雍也》

    37. 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

    38.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39. 寬則得眾。 ——《論語"陽貨》

    4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41.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別人一道行善。

    42.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43. 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以言,深於矛戟。 ——《荀子"榮辱》

    44.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戰國策"魏策》

    45. 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資治通鑑》卷九十六 愛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確,恰恰是害了他。

    46. 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張載《正蒙"中正》

    47.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載《正蒙"乾稱》

  • 11 # 建築界的小可憐

    首先明確什麼是中華民族?

    然後再談傳統和美德。

    這其實是三個問題。

    由於題目沒有給出定義,姑且認為中華民族既官方定義的五十六個族群的共同體,這是一種由中國國籍維繫的身份認同。

    如果從族群角度角度出發,題主的問題就是偽問題。

    因為「中華民族」作為多族群共同體,彼此之間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一樣的國籍,一樣的國家,一樣的政府。

    除此之外各有傳統,因此也就各有各的美德。切不可一概而論,那就容易犯文化沙文主義的錯誤了。

    另一方面,這種錯誤其實往往又是現實,很多人心中的「中華民族」與漢族基本是等同的。故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認識領域,幾乎可以等價於「漢族」的傳統美德這一問題。

    然而作為人口十數億的大族群,漢族各個民系之間的語言風俗文化也都不盡相同,各有各的傳統,亦難等而視之。因此所謂傳統美德終究是不能做客觀溯源的。

    因此可見從"民族"或族群角度考證傳統往往是謊謬的。最終往往得出虛無主義的結論。

    但這不意味著傳統的不存在,而是它不存在於"民族"這等抽象的概念之中,而是寄託在每一個人的信仰與家族規訓之中的。

    信仰是超越族群的存在,它亦是道德的標尺與教材。以傳統知識分子而論,傳統美德多寓於儒教之中,對穆民而論,傳統美德寓於古蘭經和聖訓之中,以基督徒而論,傳統美德寓於新約之中,對於黨員而言,傳統美德寓於主義的號召之中,對於鄉村居住者而言,傳統美德寓於習俗與原始信仰當中。諸如此類,才是考證的路徑和入口。

    應該切入具體的人和群體來考證,社會從來都是多元化多層次的,僅僅用一個巨大群體來概括千差萬別的生態,無疑是粗糙和魯莽的,無益於對具體問題的研究。

    不過假若你非要從這個角度出發,那解釋也很簡單,那既"發明的傳統"。

    在民族主義思想的指導下,政治家為國籍擁有者設計了新的價值體系,以期望凝結這一共同體,利用人們的"傳統"的崇拜,而推崇了一系列的共同規約,從而鑄就了這個民族的道德標準。

    "上帝死後,人們嘶聲竭力地讚美沒有了去處,民族成為了它新的歸宿"

    宗教衰微的現代,民族取代了上帝的角色,扮演了人類群體共同的認知符號。對共同體道德標準的推崇,也是人自聖的過程。因此道德成為了美德,因為人只有擁有了美德才不至於粗鄙低賤,

    人,終究因德而聖。

    從虛無中找到了價值,超越了孤獨與死亡。

  • 12 # 千金讀書會

    中華民族所共同尊崇的四個主要的:仁愛孝悌,重義輕利,謙和禮讓,真誠有信。

    l.仁愛孝悌

    不管在哪個歷史時期,也不管在官方還是在民間,仁德成了各個階層所公認的最普遍的道德標準。

    從孔子的三母德,到孟子的四母德,再到董仲舒的五母德,都把“仁”列為眾德之首。

    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仁是人的立身之本,是處理人與人關係的基本準則。

    對人有愛心,是一切美好品德的開端。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愛思想,並把它推廣開來,淡化了孔子仁愛思想的等級色彩,而融進了較為濃厚的平等意識。發展到後來,儒家思想的繼承者明確提出了“博愛之謂仁"的道德主張,進一步將仁愛之心推廣到每一個人的身上。

    家庭是一切社會組織的中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首先表現為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的關係, 對人的愛心也就首先應該施加於家庭成員的身上。這便是儒家所倡導的"孝梯”之道。

    《論語學而》說孝順父母,敬愛兄長,是仁愛的基礎。

    君子就是要樹立這個基礎,基礎樹立了,大道也就會隨之產生。

    《論語學而》還說對近親有孝梯之心,才能進而泛愛眾人,這就是由內而外的仁愛之心。

    孟子認為,子女對父兄的敬愛之情是出於天生的善性,對這種善性要發揚光大,由己及人,只要將對親人的仁愛之心加以推廣,就可以達到社會穩定,天下太平。

    所以,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親親”是一個重要的基石。由親愛親人進而仁愛百姓;由仁愛百姓進而愛護萬物,這是儒家推廣仁愛之心的典型步驟。

    墨家也提倡仁愛,但與儒家不同的是,墨家提倡的是一種不分遠近先後的"兼愛"。

    兼愛是墨家倫理思想的基本原則,兼愛的理想境界是天下之人皆相愛(《墨子·兼愛中》)。

    儘管儒墨兩家的仁愛思想不盡相同,但在“仁者愛人”這一根本觀點上是相一致的。

    2.重義輕利

    義利關係問題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有關這個問題的"義利之辨"一直為人們所重視,甚至被推崇為治學的開端。

    如劉宗周《人譜類記》就說:“學莫先於義利之辨。”

    “義者,宜也。”(《禮記·中庸》)

    “行而宜之謂之義。" (韓愈《原道》)

    “義者,心之制,事之宜也。"(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孟千集註》卷一)

    綜合這幾種解釋可以看出,義的基本含義是應該、合宜,具體所指是行為要合宜,

    要說應該說的話,要做應該做的事。

    顯然,義是一種行為原則,這種原則表現在內心是對慾望的控制,表現在外部是對言行舉止的嚴格要求。

    孟子則更強調“義”的外部作用,認為“義,外也,非內也”(《孟子·告子上》)。

    在孟子看來,義是衡量人的各種外部表現的價值尺度,仁則是判斷人們有無愛心的道德標準;仁主內,義主外,仁、義相互結合,才是心靈美和行為美的完美表現。

    董仲舒對仁、義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的理解,他認為,義與仁是不同的道德規範,仁重在對他人,義重在對自我。

    他說,義是適宜於匡正自己思想行為的道德規範,它著重於對自我精神境界的提升。這種解釋,體現了儒家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道德觀念。

    儒家學者對“義”進行評價時,往往把“利”作為它的對立面,在義利之辨中反映出重義輕利的思想觀念。

    “利”就是物質利益,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必須以義為前提, “利”合於義則取之, 違於義則去之。“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論語·憲問》)

    所以, “見利”必須“思義”。

    “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孟子·萬章上》)”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只要是不義之利,無論大小,都不能取與。

    先秦儒家還把義利作為區分君子與小人、榮與辱的重要標準: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

    “君子思義而不慮利,小人貪利而不顧義。”(《淮南子·繆稱訓》)

    君子看重的是自己的行為是否合乎道義,小人看重的則是個人的利害得失,重義者榮,重利者辱。

    董仲舒進一步發展了這種重義輕利的觀念,

    在《春秋繁露·身之養重於義》中明確辨析了義利對自身滋養的輕重之別:

    “天之生人也,使人生義與利。利以養其體,義以養其心。心不得義不能樂,體不得利不能安。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體莫貴於心,故養莫重於義,義之養生人大於利。"

    董仲舒承認義與利都是人所需要的,但義是用來滋養心靈的,而利是用來保養肉體的;

    心靈比肉體更重要,所以義對人的滋養價值遠遠超過了利。

    這種思想發展到後來的宋明理學,便產生了天理人慾的大辯論。

    就像孟子所說的那樣: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便是這種傳統美德的最高境界。

    3.謙和禮讓

    中國是享譽世界的“禮儀之邦”,“禮”是中國傳統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美德之一。

    “禮”在中國古代有著非常豐富的內容:

    可以指整個社會的等級制度和倫理秩序,叫禮制;

    可以指整個社會的一種道德規範,叫禮讓;

    可以指具體的禮節儀式,叫禮儀;

    可以指個人在待人接物時所表現出來的道德修養,叫禮貌。

    中國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禮的作用,把禮看做治國安邦的根本所在。

    《左傳》將禮比作國家的軀幹,並說:“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左傳·隱公十五年》).

    荀子則把禮說成是“法之大分,類之綱紀”,認為“天下從之者治,不從者亂;從之者安, 不從者危;從之者存,不從者亡”(《荀子·禮論》)。

    禮不僅是國家的基石,而且也是個人立身處世的必備條件。

    《禮記·冠義》把禮當做區分人與動物的根本標誌,認為“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

    《論語·季氏》則說:“不學禮,無以立。”

    《詩經》的話更是一針見 血:“人而無禮,胡不逍死?”

    正因為禮對個人的成長如此重要,所以孔子對世人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

    當然,孔子所講的禮,還不是純道德意義上的禮,而是貴族階級內部的秩序和等級關係。

    到了戰國末期,荀子強調"隆禮尊賢”,其中的禮就已經屬於道德修養的範疇了。

    《荀子·修身》說:“禮者,所以正身也。“

    我們今天所要繼承的禮,不是作為維繫某種社會等級制度的禮,而是作為一種美好道德品質的禮。

    禮作為一種道德規範,在處理與他人的關係時主要表現為“讓"。

    “讓,禮之主也。”(《左傳·隱公十五年》)

    對人謙讓,是禮的重要道德內涵。

    謙讓首先是自己要謙虛,不妄自尊大,不驕傲自滿,遇利能辭讓,治學能下人。

    這正如《老子》所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尚書》所說的“滿招損,謙受益”, 也已成為廣為傳誦的至理名言。

    謙讓其次表現為對人的恭敬,尊敬他人,理解他人,看到他人的長處,虛心向他人學習,是促使自己走向成功的重要方面。

    《左傳·僖公十一年》說:“敬,禮之輿也。不敬則禮不行。”

    可見,對人恭敬,是禮儀得以實施的關鍵。

    謙讓體現了儒家所倡導的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優良品德,

    謙讓的結果必然是人與人之間的和睦與和諧,而“和“正是儒家所致力追求的理想境界。

    《論語·學而》說:“禮之用,和為貴。”

    由禮讓而達到人世間的和諧安定,反映了作為精神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道德規範的巨大社會作用。

    4.真誠有信

    “誠”有多種含義,但其核心意義是真實而不虛妄。

    誠是作用於人的內心的道德規範,要求人們能夠保守內心的本真,真實表露自己的心聲,絲毫不加任何的掩飾,真正做到表裡如一。

    《大學》說:”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只有首先不欺騙自己,達到內心的真誠,才不至於去欺騙別人。誠的最高境界是“真"。

    《莊子·漁父》說:“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真悲無聲而哀,真怒未發而威,真親未笑而和。真在內者,神動千外,是所以貴真也。”

    真是道家表示自然本體的重要範疇,特指那種達到天人合一的自然本真。

    人的精誠發展到極致,就可以達到本真的狀態。

    本真存於內心,神態顯露於外,這種內與外的高度統一,是最為可貴的。

    與誠密切相關的是“信”。

    “信”也有真實的意思,

    如《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其中的“信”就是指的言語真實。

    作為一種道德規範,信有兩層含義,一是講信用,一是信任。

    兩者之間具有因果關係,只有自己講信用,別人才會信任你。

    張載說:“誠故信。”(《張載集·正蒙·天道》)

    陸九淵也說:“誠實無偽,斯可謂之忠信矣。”

    信與誠相比,一個重在外部的言行,一個重在內心的態度,這就好比仁與義的關係一樣。

    孔子非常重視信的作用,並把它與仁、義相提並論。

    《論語·學而》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意思是說,信接近於義,所說的話就可以兌現。

    孔子把信當做重要的交友原則,要求與朋友交往應該“言而有”(《論語學而》)。

    他時刻反省自己:‘‘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孔子還把信當做治國理民的必備條件,在“食”、“兵”和 “信”三者當中,如果不得已要去掉一個,首先要去掉“兵”,其次去掉“食”,惟獨“信”是不能去掉的,因為“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如果為政者不講信用,就會失去人民的信任,國家也就難以生存。

    因而,孔子感嘆道:"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孟子也十分重視信,並把“朋友有信”作為自己的一種社會理想。

    董仲舒則把信列為“五常”之一,與仁義禮智相併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曝劉德華2019年內地演唱會取消,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