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6190954983
-
2 # 易志84480036
我們聽一首歌,既有可能因為歌詞觸動了我們的感情,勾起了我們的回憶,撩撥到我們的情緒,使我們產生共鳴;
同時也有可能因為曲調的優美而產生審美愉悅。
我自己是更看重曲調的,一般都會被一首歌的旋律而不是歌詞所吸引。
但是,更看重哪方面,因人而異,視情況而定。
或許專業的音樂人欣賞一首歌的思維方式又與我們這些外行人不同。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取所需就好。
粵語歌呢,由於我對粵語這門方言的愛好,歌詞也是看的,因為學唱粵語歌是學粵語的一個不錯的手段。
但是像我前面所說,我更看重旋律,對口味的旋律是我喜歡一首歌的充分必要條件。
所以,題主覺得我說的如何呢,是不是在不清楚歌詞的情況下,耳朵也偶爾會被那首歌的調調勾引了呢。
-
3 # 三星Dear
其實你聽英文歌,南韓團,日本歌跟粵語歌差不多,音樂無國界,只要能和你產生共鳴就夠了,每個時期都有一首歌或者旋律能表達,每段感情,每個人生節點,每個瞬間的觸動,就好像愛拼才會贏,真的愛你都是不同語種,其中的精神都應該影響一代人,我從四大天王聽到謝霆鋒到鄭伊健到beyond到草蜢到陳小春到哥哥到周杰倫,順序不對可是我就是這麼聽過來的,接觸了感覺還不錯就繼續翻查歌手作品,不是所有都喜歡,但是總有一些會讓我有所感悟,就好像聽日本winds的歌,一句不懂卻也買了cd
-
4 # 羽晏影視
音樂無國界,更無地域之說,只要好聽,人終歸會喜歡,而華語樂壇最好的年代在75年到95年,這20年間,港臺歌手真的是用心在作曲唱歌,能想起的人太多了羅大佑、譚詠麟、黃家駒、鄧麗君等等。他們是在用心在唱,那時候聽歌更多的是磁帶,聽好多遍,如果真心融入進去,會發現每一首粵語歌都有自己感人的故事。所以像黃家駒的海闊天空才會經久不衰……
-
5 # 秋哥豪浪自媒體
說真的粵語歌很有磁性,很吸引人!不止國內人接受,很多國家的人都接受!還有就是越聽不懂歌詞的歌越好聽!大家有沒有覺得?
-
6 # 創業的農村小夥開燒烤
因為內地最早接觸的就是香港的歌,感覺非常好聽,所以就是現在雖然說是聽不懂,但是就是聽著旋律就會身體就會扭動起來
-
7 # 貨車司機阿奇
從長遠看,粵府文化不需大眾所跟隨,它畢竟是偏偶的地域文化。只要大眾對它有認同感或不反感就阿彌陀佛了。
搜尋
回覆列表
首先是8-90年代國內的娛樂比較匱乏,明星電視劇流行音樂基本引進香港的,當時也沒翻譯為國語歌的習慣最多是人物配音!所以片頭曲尾多是原音,另外那時香港經常為大陸湊款賑災明星也不會說普通話,來大陸唱的也是粵語,而且粵語發音豐富生動耳熟能詳…大街小巷一到連續劇的高潮或大結局基本是萬人空巷回家老電視一條街都是同一部劇同一首歌!像霍元甲,上海灘,大地恩情,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等等以成為一代人的金典!所以儘管有部分人對粵語不太愛,但很多經典個已經潛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