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著做儚
-
2 #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 ,迫使人們出不了門,但是生活還要繼續 ,這樣會導致今年日用百貨、有關生活方面的產品,網路購買突然增多,有了清晰的方向,在選擇針對性的產品,就好了
-
3 # 財經十三叔
從整體大背景來看,2020年電商銷售份額應該還是會保證增長的態勢,並且仍舊會衝擊線下實體銷售。
受疫情影響,實體店迎來史無前例的衝擊。
我們從國家統計局3月16日剛剛釋出的訊息來看,2020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20.5%。其中,商品零售47936億元,下降17.6%。
但是,一定要看,但是,1~2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13712億元,同比下降3.0%。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233億元,增長3.0%,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1.5%;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類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26.4%和7.5%,穿類商品下降18.1%。
從國家統計局剛剛釋出的資料,我們明顯可以看出,1-2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下降速度大大小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速度,同樣小於商品零售下降速度。
也就是說,電商並沒有受到很大影響,反而跑贏了整體。我們在來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反而增長了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整體下降五分之一的影響之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反而增長,很明顯,電商銷售份額在一季度的地位。
那麼,很多人會說,這是受疫情影響,人們不能出門,接下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電商就不一定有這麼好的機會了。說的對!現階段,大城市都在鼓勵城市居民到店消費,尤其是江浙地區,甚至一度出現政府官員帶頭“吃喝”,帶頭消費的情況。如果,疫情得到控制,2季度來看,國家和地方政府肯定要鼓勵實體商業,也就是說,政策是傾向到實體商業,2季度短期來看,電商可能會受到影響。這是必然的。不過,大家也不要太擔心。有一個大背景在這裡,不要忽略。今年整體GDP的目標仍舊沒有變化。也就是說,GDP要完成,肯定要刺激消費,也就是說,線上線下都要抓,所以,電商的份額將會穩步向前。這裡面有個問題需要注意。電商份額會增長,並不意味著,電商好乾。去年,很多電商很痛苦,面臨獲客成本高,增長緩慢,銷售下滑的情況。說實話,今年如果沒有啥改變的話,這些電商企業商戶依舊會面臨這個困境,並且可能會更加艱難。
疫情期間,不是多少實體門店轉戰線上,蘇寧線下門店全民營銷跑到線上去開直播、做推客,國美電器擁抱京東,宜家家居入駐天貓,這都會給線上的商戶帶來衝擊,
好,我們再來看看主力銷售的產品將會有哪些?國家統計局釋出的1-2月份的資料來看,吃類和用類增長,穿類商品下降。這隻能代表1季度,其餘三個季度都佈局代表性,因為實際情況擺在那,一季度人們是出不了門的。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當人們能夠走出去,衣食住行全部都會得到有效的啟用。
當所有一切都步入正軌的時候,我們要反過頭來看一下2019,2019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06324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85239億元,增長19.5%,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7%;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穿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30.9%、15.4%和19.8%。也就是說,吃方面,依舊會在2020年當中佔有巨大的比重,穿和用類商品其次。我給他們定義為小件。也就是說,3公斤以下的商品。因為這些產品,物流配送時效快、拿到產品的效率高、是市場上的高頻次消費商品。像家電類,尤其是大家電,國家為了刺激和帶動消費,將會推進補貼,然而線上補貼沒辦法進行區域性限制,所以,大件將會線上下實體店消費更多。
所以說,食品、服裝、小件的用品類在線上都具有很大的市場。從目前國際形式來看,進出口貿易受到嚴重影響。國內市場的內部消化將成為重頭戲。當市場競爭激烈,經過疫情影響後,人們變得更理性的時候,一定要用品質來取得市場。
也就是說,今年可能會出現一大批自主品牌,且具有品質的自主品牌。
回覆列表
現在在網上都分類出來了2020前十的類別出來了,我個人覺得疫情只是一部分,終究會過去的,那未來主力產品我覺得還是要以國家政策為重,那就是解決貧困地區的產品,有些地方東西很好卻出不來的位置。另外就是飲食部分,比喻像水果呀這些之類的健康產品。民以食為天,食以營養健康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