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蘭陵笑小生

    可以從網路遊戲的受眾說起:

    一、社會的發展,導致部分生產力過剩,一些完成財富積累的人,躺著都能賺錢,他們需要娛樂活動來消耗過剩的精力和時間,網路遊戲是個不錯的選擇,比如某些富二代、大佬史玉柱。

    二、社會分配的不均,有些人奮鬥一輩子也只是底層。遊戲化的,極低成本輕易可獲取的刺激性快樂,可以卸除底層人的不滿,有利於社會穩定和統治。

    三、大量學生、年輕人,因為自控力不強,沉迷遊戲,擠佔了身體和知識成長的時間,這是極大的浪費,虛擬世界還可以讓衝動的年輕人變得空洞厭世暴力,需要警惕。這類人需要加強引導,適度遊戲。

  • 2 # 蘭姐手工製作原創

    感謝您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完全應該禁止,對孩子們有害而無益,現在的孩子們不缺乏想象力,尤其是城市的孩子,琳琅滿目的玩具,還有追不玩的動畫片,這已足夠開發孩子們的智力,在加上游戲的吸引力,讓孩子們根本就無心學習,當今的社會,文化知識真的很重要,否則有更多的孩子們,會因遊戲害了他們一生本應該有的美好前程,這是我的個人觀點。

  • 3 # 牧野夢語

    對網路遊戲上癮的中、小學生來說,危害非常大。但是硬性禁止,適得其反,只能因勢利導,調整轉化。

    為什麼那麼多的中小學生沉溺於網路遊戲呢?一是網路遊戲中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二是畫面設計,色彩搭配,有視覺衝擊;三是在遊戲過程中不斷有升級,獲得獎勵,有成就感;四是有些遊戲有黃色淫穢元素,滿足孩子的獵奇心理。

    這裡需要思考兩個問題:一是興趣轉移問題;二是性知識的教育問題。

    興趣是個很珍貴的東西,我們說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意義也在於此。如何把孩子的網路遊戲興趣,轉移到學習上呢?用強迫、強制,粗暴阻止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這樣做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甚至形成學生與家長的嚴重對立。比較好的做法是,家長平心靜氣的與學生溝通,肯定孩子做感興趣的事是對的,但是沉溺於網路遊戲,過多的佔用學習時間,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與身心健康,是不可取的。同時,為孩子選擇,即有教育意義又有知識學習的遊戲,比如《三國演義》《大話西遊》等,讓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學習知識,逐漸實現學生興趣點的轉移。

    關於性知識的教育,千萬不能忽視。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生殖系統器官功能發育成熟,但是在性心理方面,由於缺乏應有的教育,而處於朦朧狀態,更談不上對性道德,性倫理的認識。由於家庭、學校、家長、老師對孩子這方面的教育顯得蒼白和缺失,孩子會轉向網路,滿足獵奇心理。建議家長,不要對性話題諱莫如深,要就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倫理方面的兩性知識,道德規範,法律界限,與孩子坦然溝通,即可避免孩子在網上獵奇,又可避免孩子出現早戀問題。

  • 4 # Lance課堂

    孩子沉浸在虛擬世界裡,自然而然的對網路產生了強烈的心理依賴,孩子的價值觀會發生扭曲,變得以自我為中心,聽不進父母的好言相勸,有的孩子還為網路遊戲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個人認為,從晚上11:00到第2天凌晨8:00都應關閉所有的網路遊戲伺服器,杜絕孩子通宵達旦玩遊戲。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強對網路遊戲的監管,禁止未成年人註冊網路遊戲。

    2018年8月的一天,浙江寧波婦兒醫院的唐醫生和以前一樣上夜班,這個夜班讓他很不平靜。當晚10點多,一個男子把14歲的兒子緊急送往醫院,孩子的左手被連砍6刀,刀刀見骨,血流不止,看著實在嚇人。唐醫生問及事情的原因,孩子爸爸說,因為孩子喜歡玩手機遊戲,家長不讓他玩,便責備了他幾句。他突然衝進廚房,抄起菜刀就往自己左手上砍了6刀。這是孩子的自殘行為,幸好沒有傷及到橈動脈,孩子沒有生命危險。醫生就忙著為他做手術。

    剛好把這個孩子的手術做完,急診室又來了一個10歲跳樓自殺的小男孩,原因也是因為孩子玩手機。他的姑姑擔心玩手機對身體不好,就不讓小男孩玩手機。誰也沒想到,這個小男孩從6樓縱身一躍,跳了下去。這個小男孩可沒有這麼幸運,經過醫生的奮力搶救,還是沒有搶救過來。

    這兩個事件都是孩子沉浸在網路虛擬世界裡而引發的悲劇。孩子玩手機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習,絕大部分孩子是用手機來玩網路遊戲。網路遊戲正毒害著青少年的心靈,就像精神鴉片一樣,一天不玩遊戲就會受不了。

    而現在的網路遊戲畫面就是打打殺殺,孩子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會跟著學一些壞習慣,慢慢就會使自己的性格發生改變,活在虛擬世界裡的孩子很難接受現實,稍有不順,可能會大發雷霆,甚至會做出過激的行為。

    現在的網路遊戲對青少年的影響極大,戒掉孩子的遊戲癮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配合。建議在晚上11:00到第2天凌晨8:00關閉遊戲公司的伺服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該怎麼辦,實驗班倒數,真的想回普通班可又怕後悔,我該怎麼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