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啊啊呦耶
-
2 # 手機使用者6731995455
人之初性本無善惡之分,嬰兒肚子餓娃娃啼哭是什麼惡善?本能反應,但如果不好好教育他就不懂善惡,所以善惡都是教育的結果,人之初不懂善惡!古人的一句話就這麼當真我也是醉了
-
3 # 李歌162501755
對待傳統文化也應取其精華,除其糟粕。孟子和荀子的說法各有其理又都不全面。
實際上人性是由善與惡矛盾的兩個方面組成的,即既有愛的善良一面,又有自私的惡的一面。成為什麼樣的人,全靠後天環境的培養與成長。
-
4 # 文化歷史思索
關於人性本善、人性本惡的問題,好像沒有誰能夠說服誰。後來人們又提出了一種人性本無善惡一說,這一說似乎比他們兩個人的觀點影響更大。
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比較膚淺,朦朦朧朧覺得上面出現的觀點差異是看人性的角度不同導致的。就像你看一個人,從他的後背看是一個樣子,從側面看是一個樣子,在月光下看是一個樣子,化了妝看是一個樣子,悲傷的時候是一個樣子,年老的時候又是一個樣子……
我認為,其實人性就這麼複雜。
我還覺得,直到今天,人性還有很多未解之謎。人們對人性的理解還侷限於現有的技術條件和有限的大腦理解力之下。一旦科技實現新的突破,人們腦洞大開,可能會發現:哦,原來人性是這個樣子。
-
5 # 節度使95
這個我還真研究了,兩個人都走火入魔了!原句出自《論語》陽貨第十七篇第二章,子曰:“性相近,習相遠。”性,生命,事物的固有特點。我們都是人類當然生命基本特徵是相似的了!比如,河圖對我們所有人來說是通用的。習,價值觀後延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不一樣,簡單點是我們各自認同的人生意義有區別。
《論語》的讀法跟《列子》差不多。區別在,即使你不能連貫解讀《論語》,《論語》裡的章句單獨也能使用,所以我說《論語》微言大義。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前面一章是“陽貨欲見孔子”。你看看陽貨多麼地會說話!“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孔子只好說不可。“好其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孔子只能答不可。接下來陽貨說:“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喏,吾將仕矣。”而且,後人勝傳陽貨和孔子長得蠻像,雖然只是訛傳。畫其皮也難畫骨!
“有人稱仲尼,入其門,伏其幾,襲其裳,可謂仲尼乎?”其文是,其質非。聖人羊質而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聖人虎別,其文炳也。君子豹別,其文蔚也。辨人狸別,其文萃也。狸變則豹,豹變則虎。孔子之道,其較且易。君子之道四易:簡而易用,要而易守,炳而易見,法而易言。――這幾句是從我讀西漢揚雄《法言》的筆記中貼過來的。以此為標準,孟子荀子都已不是聖人之道了。孟子自張師道,所以忽悠人性善是想說你們都乖都要聽我的話,但你實際讀讀《孟子》就會發現他是走的公孫龍詭辯一脈愚民惑眾。荀子雖然自承儒家,但儒家是貴族為治之學,以《荀子》第一篇勸學那個叨叨勁還不如說荀子承儒業是走的教職這條路。
孔子的聖人之道是祖法,儒行,“學,以行,上也”!我認為孔子說得對。
題主你這個分類我也不認同,因為孟子荀子其實都不是儒家,反而管子是儒家。管子是典型的貴族為治,犧牲女人換取國家財富,但是,管子才不會在這個點上糾結呢!吃飽了撐的才會討論這種沒意義的問題。如果這兩者之一能做定論,還要教育幹嘛?說德政有什麼意義?直接把人類再分類就行了,這不是割裂人類嗎?那麼,論管理求治還有什麼意義?我只能說他倆是因為思維層次夠不上孔聖人才會在這細枝末節上轉悠。
-
6 # 大道至簡7966
兩人都對!孟子說的是人人都有的良心!荀子說的是人間的煩惱。
對於良心要修養;
對於煩惱要化解,不能讓他做主!
有句俗語:面向Sunny、把黑暗丟在背後。
-
7 # 舊事舊人歷史說
關於人性本善,人性本論,孟子已經論述得相當精闢。到了荀子的時代,禮樂崩壞達到了極點,列國混戰達到了極點。可以這樣說,當時是哀鴻遍野,屍骨遍地。尤其是長平之戰後,數10萬大軍被屠戮被殺害。這使得群主對孟子人性本善的理論有所懷疑。於是荀子便發明了人性本惡學說。關於人性本惡論定址,也已論述得相當精闢。
就以孟子和荀子的論述來說,不容我輩置喙的。所以我就撇開他們的論述,由我自己來說說吧。
我認為人性是具有兩面性的。善惡都是人性不可缺少的一面,人性本來是善的。人性本來也是惡的。何為人性,便是人生來的本性。既然是百姓,那麼我們在平常的時候很難看得出來。
但是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我們便可以看到人性是善的。那些犧牲的革命先烈們,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們,那些捨己為人的英雄們。他們在面臨生死存亡的抉擇之時,從來沒有動搖過一下。這足以說明人性是大善的。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在中他們災害以及面臨死亡的時候,人性又是邪惡。比如在歷史上的很多時候,都出現過人吃人。父母是自己的兒子。哥哥是自己的妹妹。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有人為了財寶,為了財富,可以出賣一切,為了自己的慾望可以出賣一切,為了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可以出賣一切。
所以我認為人性是善惡的統一體。人身上有多少善良的閃光點,就會有多少邪惡的陰暗面。但是在善與惡勢力同等的情況下,我們怎樣追求真善美,遏制假惡醜呢?那便是靠大眾,靠社會。一個人的善不是善,整個社會的善,便是大善。一個人的惡不是惡,整個社會的惡才是惡。
但是我相信,只要你心裡充滿光明。便可以弘揚整個社會的善。
-
8 # 炎運宏開
孔孟言人性本善,雖然荀子也是儒家代表,但是荀子卻認為人性本惡。到底是孔孟說得對,還是荀子說得對呢?其實從後來儒家思想的流變完善看,孔孟與荀子說得都對,都不全對。
孔孟言人性本善是從人的精神需求或者說社會屬性出發的。荀子說人性本惡是從人的物質需求或者說自然屬性出發的。
人類作為高等動物,有其高等的一面,即人的社會屬性,或者說人類的本質屬性,即人區別於其它動物的精神需求屬性,即人的“人性”。孔孟認為是“仁”愛,即人人皆有惻隱之心,人人皆有善念,人人需要愛人,也需要被愛。同時,人作為高等動物,也有人的自然屬性,或者說人的基礎屬性,即人與其它動物相同的物質需求屬性,即人的“獸性”。荀子認為人人皆有動物的物質需求,皆會追逐物慾,在追逐過程中,會迷失自我,失去人性的光輝,利令智昏,自私自利,為非作歹,人性本惡。
其實人作為高等動物,既具有高等的一面,即“人性”的一面,善的一面;也具有動物的一面,即“獸性”的一面,惡的一面。人既具有社會屬性,精神需求的一面,也具有自然屬性,物質需求的一面。人性是“善”“惡”共同體,就看在什麼狀態下,如何表現的問題。所以後世儒家心學代表王陽明才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
9 # 河東來
孟子是典型儒家思想,主張人性本善。
荀子雖然是一代大儒,但其家學是道家,按照道家的觀點,主張人性本惡。
孟子為什麼主張人性本善,是因為他要提倡君王對臣民要“仁”。
荀子為什麼主張人性本惡,是因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孟子的長輩是貴族,但父親早亡,由母親撫養成人,所以不能夠接觸道家學說。
荀子的長輩叫荀林父,是晉國的大貴族,所以能夠接觸道家學說。
道家學說,一般老百姓是學不到的,因為這是領導學術,以前的領導,很多都是祭祀占卜等迷信手段,按現在的說法,相當於神學。
要學習的人,必須是貴族,貴族才會知道,人性是本惡的,只有透過裝神弄鬼才能控制,這才是人性善惡的根源。
-
10 # 老韓6288
其實無論孟子的性善論還是荀子的性惡論,只是出發點不同,孟子的觀點就象生物學上的獲得性遺傳一樣,說人從一出生就有善根,是一種天賦,後天若能正確引導,人性向善的一面能得到更淋漓盡致的發揮,因環境因素也可能丟失這種善性。而荀子則認為人從一生下來,就“飢欲飽,寒欲暖,目欲色,耳欲聲”帶有貪性,為生存必然惡性滋生,只有制定相應的禮儀發治約束,使人向善的方向發展。
雖然對善惡的源頭定論不同,但就善惡的發展走向還是相似的。不論出生的時候天賦異稟,是惡是喜,後天的正確引導教育對人善性發揮這一點卻有異曲同功之妙。
個人更傾向於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觀點。
-
11 # 尋真理91
儒家總是提的孔孟之道!而從來未提過孔荀之道!可見孟子的級別要比荀子高!荀子的見解在孟子面前也只能是小兒科了!
回覆列表
一、人性的光輝
人之初,性本善。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世把他追封“亞聖”。
”性本善“的始祖就是孟子。孟子的最核心觀點就是:人性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樣確是無疑,他提出“性善論”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1、性善的根本在於心善,孟子認為人都有仁義禮智的善。
2、道德品質之所以各有差異,惡之所以出現,是由於後天的環境影響了人的善良本性扭曲。
3、道德觀念是人的本性固有的仁義禮智,這種“善念"從內心擴展出來的結果,道德良知要往內求,而不是向外導尋。
孟子的偉大之處在於,他發現了人性的光輝點,即每個人有善良的一面,只要我們在一個良好的環境努力培養,就能獲得善良遠離罪惡。
二、人的本惡
荀子戰國末期趙華人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
荀子駁斥了孟子的“性善論”,他認為人生來就固有各種慾望,任由其發展則必然引發惡的本性。
因為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性本善”,天生就已經是很好的人,所以後天就沒有動力去改進自己了。正所謂“物極必反”,一旦人認為自己已經很完美了之後,往往就會得意忘形,從而放縱自我,只顧享受,不加節制自己的慾望,不守禮義,結果反而是在給社會添堵。
荀子在目睹這種情況後,認為“性本善”就像一個魔咒一樣,在毒害世人的思想。
有感於此,他提出了“性本惡”的觀點,這當中有兩層意思。
1、荀子認為如果僅僅從人的天性來看,其實“性本無善惡”。但是,如果一個人後天不好好學習禮義這些知識,就會很容易被不好的東西所汙染,從而變成惡人,這也是他為什麼會寫《勸學》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2、荀子認為從人性來看,人性都有比如“貪嗔痴慢疑”這些弱點。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還去提倡“性本善”,其實就是在誤導大家,讓大家以為自己沒有弱點。
人一旦覺得自己沒有弱點、不需要去改進任何東西之後,也就沒有了要“獨善其身”的追求,就會不知道自己這輩子活著是為了什麼。
這樣一來,人的價值觀就會很容易被扭曲,反而走向另一個極端,變成一個大惡人。
荀子正是因為目睹了很多這種走向反面極端的例子之後,深感“性本善”這種思想對人的毒害,所以他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荀子認為,人如果能意識到自己生下來就有很多缺點,並通過後天學習慢慢改進這些不足,最終是有機會成為“至聖”的。
在他看來,以這種不斷改進自我的方式活著,才是人活著的最大意義!
無論是孟子的人性本善,還是荀子的人心本惡,我們都要認清一點,即人是環境的產物,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人生有各種慾望,無約束髮展和膨脹必然導致惡果,若以禮儀加以教化則可以成為善。善惡處於在變化之中,你多年前認定的一個好人,可能在多年以後就會變成一位噁心。對於人性,我們要用辯證發去觀察,善惡在隨時變化,社會進步快,人性的思想也隨著地位,環境在變化,我們每個人都有善於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盼望著我們每個人都能用善良的一面與人相處,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