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獸媽媽
-
2 # 痴夢58
孩子走路是有早有晚的,均屬於正常。多數寶寶在9~12個月時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到14或15個月時,就已經能走得很好了。不過,如果你的寶寶學走路較晚,你也不用擔心,很多完全正常的孩子都要到16或17個月時才能學會走路。平時的時候注意多訓練寶寶。
-
3 # jessica宣
走路屬於寶寶發育過程中“大運動”的範疇。一般來說,1歲的寶寶能扶著東西邁步或獨走,1歲半走穩。但這個標準同樣有浮動範圍,晚兩三個月都是正常的。
此外,還要注意有沒有其他因素導致寶寶走路晚。比如早產兒發育可能會慢些,冬天衣服穿得過多,也可能影響到他們走路。不存在學會爬了就不會走路的說法,反而,爬行很好的寶寶,很有助於鍛鍊四肢協調性,待腿部肌肉足以支撐身體重量時,孩子自然就會站立行走了。
-
4 # 傑才育兒
練習走路適合的年齡10個月——2歲,這個練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大動作的發展:獨自走路最晚發展年齡19個月。開始走1——2步即倒入懷裡發展最晚年齡在14個月。
-
5 # 孩子王育兒顧問
如果寶寶在以下的年齡段,仍然有下列行為,那麼表示孩子的運動能力發育遲緩:
新生兒-2個月
2個月大後:把躺著的寶寶抱起來時,不能抬頭,
寶寶不會笑也不會跟麻麻對視
3-6個月
3-4個月時,不會抓握、伸手拿玩具,無法很好的支撐自己的頭部
4個月時,不能將物品放入嘴裡,不會蹬腿。
4個月以後,仍然會有莫羅反射(又稱驚跳反射,面對突然的外來刺激,出現的雙臂伸直,手指張開,背部伸展或彎曲,頭朝後仰,雙腿挺直,雙臂互抱動作)。
5-6個月時仍不能自主翻身
6個月以後,有支撐也不會坐,有不對稱頸緊張反射
7-9個月
7個月時,被拉起呈坐姿時,頭部支撐能力仍然很差,
不能把東西放進嘴裡、不會伸手夠東西、雙腿不能支撐一定的重量。
9個月時,仍然不能獨坐
9-12個月
10個月以後,爬行時仍然姿態不平衡
12個月時,仍不會爬、有支撐也不會站
13-24個月
18個月時,仍然不會走路
學會走路幾個月以後,仍然無法自如的行走,或者只能用腳尖走路
2歲以後,每年長高不到5釐米
36個月以後
3歲以後,仍經常摔倒或仍無法獨立上下樓梯
持續流口水
不能自如的擺弄小物件
運動發育遲緩並不可怕,家長也無需特別緊張!透過專業的體療、運動學習可以促進寶寶的大運動發育,有很大的機會能讓寶寶趕上同齡正常的小朋友。
Hi,我是童姐。我是一個3歲孩子的媽媽,也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階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
6 # 孕媽學堂
首先,寶寶的生長髮育是存在個體差異的,寶寶走路有的寶寶早些,有的寶寶晚些,寶寶從出生到會走要經歷幾個階段,媽媽千萬彆強求。一般來說,寶寶3個月左右就能抬頭、抬腿,逐漸5個月的時候,他開始有力量,會翻身了;長到6個月,基本可以獨坐,7月慢慢就能爬了;爬需要一段稍長的時間,到10-11個月慢慢站起來學走;1歲到1歲半寶寶就能獨立走路了;2歲前後,他的大腦神經發育完全,走、跑就都沒問題了。可以給這個寶寶做智力測評,診斷是否智力發育正常並制定干預計劃。
還有,每一位孩子的發展表現都不相同,每一位都有各自的獨特表現,獨自走路當然也不例外。孩子們不會「故意」晚學會走路,而父母親也不能改變成加速寶寶學走路的速度。因此,我們首先提醒的是,不必過於心急,但是要保持密切注意,看寶寶是否有合宜的獨自行走反應表現。 每一位寶寶仍有其獨特發展時程表,只要沒有不當的外因阻礙寶寶獨自行走,便不必過份擔心,但若已過18個月大,而無法獨自走路,也應儘快和專家醫師們諮商,確認有無疾病存在,或者有阻礙因素需予以調整。
-
7 # 沫之雨兒
一歲半的時候不會走路,建議家長還是需要提高警惕,最好帶著孩子先去當地醫院做一下相應的檢查,建議最好選擇當地比較知名的,綜合性的兒童醫院生長髮育科給孩子做1個全面的評估。
包括智力發育,運動功能,語言功能等相關的檢測,同時可以請骨科醫師幫助判斷一下孩子是否有骨骼畸形發育,導致孩子出現運動功能障礙的情況存在。
-
8 # 元寶vs媽媽
寶寶一歲半了還不會走路,就要引起重視了。找找原因。看他是自己不敢走,還是力氣不夠?如果是不敢走的話,可以多訓練一下。用他喜歡的東西引導他。
-
9 # 兒科醫生鮑秀蘭
大部分是正常的。小寶寶由於個體差異,發育較晚,其實是正常的。
引起寶寶不會走路的原因
1缺乏鍛鍊,寶寶總是在嬰兒車裡,或者家長總是抱著。
2安全感的缺失,比如寶寶有過站立或行走時摔倒的經歷,導致寶寶害怕。
3寶寶肥胖,當進行大運動訓練時,寶寶消耗更快,寶寶覺得累而不原意走路。
行走的訓練1 練習扶行、獨站
為了幫助寶寶學習走路,可以給寶寶安全的活動空間。開始時,安排一些可扶可依靠的傢俱,讓他練習扶行。家長在不同位置呼喚他,或用有趣的玩具逗引他,鼓勵他扶著向前走。也可讓寶寶推著椅子練習走或在寶寶身上綁一條帶子保護練習走,或拿一根小棍子,讓寶寶牽著小棍子的另一頭慢慢走。獨站的練習可以先讓寶寶靠牆獨立站,或在扶站時逐漸離開支撐物,獨站片刻。
2 練習自己走
獨立行走的練習最好在寶寶能夠獨立、蹲下、站起來,並能保持身體保持平衡時開始。獨行的練習可在草地上,鋪墊的地板上或硬床上進行。兩頭都要有人保護,不要因為開始時不安全,給寶寶造成不愉快的刺激,以免引起寶寶抗拒練習,而要在愉快的氣氛中,鼓勵寶寶積極地練習獨行。
3 獨立行走
這個月齡時寶寶學會走路進展迅速的時期,開始他可能僅是蹣跚的行走幾步,但會很願意的經常走。家長要給寶寶一些鍛鍊的機會,可逐漸拉長距離練習,可與寶寶一起玩扔球,撿球,找東西的遊戲,訓練寶寶獨自在地上玩,獨自蹲下撿東西、獨自站起,並穩定地獨自行走。可讓寶寶拉著小拖車類的玩具,練習走路,並使寶寶有機會學習拉著玩具側著走和倒退幾步走。爸爸媽媽也可以在兩邊,在寶寶可以接受的距離,用玩具逗引寶寶走向自己,待寶寶可以走的較穩時,可以適當的距離。
4 扶著上下樓梯
在寶寶能夠獨立行走後,可拉著他的手練習邁樓梯、開始寶寶可能抬腳費力、身體不平衡,家長可用較多的助力幫他邁上樓梯,以後逐漸減少家長的助力,讓寶寶用自己的力量邁上樓梯,下樓梯也是如此。此期的寶寶還掌握不好平衡,拉著寶寶可以體會高低的感覺,這樣也有助於寶寶平衡感的建立。
敲黑板劃重點:不建議使用學步車!很多家長會使用學步車來幫助寶寶學習走路,實際上很不利於寶寶全身肌肉的協調平衡能力的發展,所以不建議使用。寶寶的站立與行走,以及各項大運動的發育是自然而然的發展過程,家長正確的引導才是最重要的。 -
10 # 彤寶媽媽愛彤寶
一歲半的寶寶不會走路,我覺得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找出原因。
首先排除病理上的原因找專業的醫生確認孩子是不是發育異常,或者患有某些疾病影響了孩子學走路。
誰都不願意自家孩子有問題,但千萬不要諱疾忌醫,如果真有問題,孩子越小康復越快。
檢查完,孩子沒事,皆大歡喜,家長也可以放下心來,不用成天憂心了。
其實,患病還是小機率事件,大部分都是孩子發育差異。下面我們來看看有可能造成孩子晚走路的原因有哪些。
寶寶發育有差異1歲半的孩子,大部分都可以獨立行走了,還可以退後走。
當然,也有一部分孩子會爬、會站,也可能能扶著東西走兩步,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沒有問題,只是個別差異而已。而且不少學走路晚的孩子,在學會後,反而比早學會的孩子走得要穩。
寶寶學走路晚的原因,可能是家長造成的1.有的家長把孩子保護得太好,總是或者圈在床上,或者抱在懷裡,再或者讓坐到車車裡。孩子根本就沒有機會學。時間長了,孩子連站都站不穩,談何走?
2.還有就是有的家長習慣給孩子用學步車。雖然現在很多醫生都說了學步車的危害,但是有需要就有市場,還是有很多人依賴學步車。
不得不說,學步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放大人的雙手,孩子也可以自由地在一定範圍內活動,偶爾用我覺得還是可以的,但是千萬別總把孩子放到裡面。你看到孩子踮著腳尖走,不難受嗎?
孩子坐在學步車車裡的行走方式並不正確,是被動在滑行或腳尖在用力蹬,學不到走路技巧。
孩子走路晚的其它原因1.如果是冬天,那可能是孩子穿太多了,行動受限。
2.孩子曾經摔過,受到了驚嚇,不敢獨立走。
3.孩子過胖,影響了他學走路的積極性。
4.有的孩子可能本身就不太喜歡運動。
如何引導孩子學走路
1.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家長給孩子提供一片沒有危險的區域,讓他自行摸索。
可以買一個爬爬墊,鋪到沙發前,讓孩子扶站,然後扶著走路,慢慢就學會了。
2.家長扶著孩子,幫助他練習走路。
3.家長拿一個孩子喜歡的玩具,引逗孩子走過來。
4.可以選擇手推車式的學步車。
孩子學會走路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有的會晚一點,但大部分都發育差不多了異造成的。找出原因,積極幫助孩子學會走路。
-
11 # 追憶似水流年I
由於每個寶寶個體發育不同,有的小孩走路早,10-11個月就會走幾步了,1歲左右都能走的很穩了;而有的小孩走路晚,一歲三四個月才會走幾步,一歲半可能還走不穩。沒有什麼病理性的問題的話,一般情況下都是正常的,寶爸寶媽不要過於擔心,而是要想想寶寶一歲半還不會走路,是寶寶自己不願意走,還是家長不敢讓他走,要找找寶寶還不會走路的原因,然後再去想對應的解決辦法。
一般走路晚的寶寶可能會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家長怕寶寶摔倒,不敢讓寶寶單獨走路我們鄰居家有個寶寶就是這樣,他比我們家寶寶還要大一個月,我們家寶寶是處於正常小孩的走路水平,就是一歲左右可以自己走幾步,一歲一個多月就已經走的很穩了,一歲半肯定就是可以走的很快了。
但是我們鄰居家這個寶寶一歲半還得大人拽著一隻手才能走,鬆開手就不會走。剛開始我還以為這個寶寶腿部是不是發育有問題,後來跟他奶奶聊天我才知道不會獨立行走的原因。原來是他爸爸媽媽和奶奶從來就沒有讓他單獨行走過,總是害怕一鬆手就會摔倒。
其實每個小孩子在學走路的過程中哪有不摔倒的,家長真的也不能對孩子保護過度,不然會延長孩子的正常走路。如果真的怕摔倒的話,可以在家裡鋪上爬行墊練習,或者在外面找那種平坦的草坪地上練習,這樣即便摔倒了,也不會太疼。父母各站在兩頭,讓寶寶從一頭走向另一頭,一定要讓寶寶單獨走,練的次數多了自然就會了。
2、寶寶學走路過程中摔疼過一次,不敢走路當然還有的寶寶是剛開始還會走幾步,但由於摔了一下疼的,就對走路產生了恐懼心理,每次走路自己就會緊緊抓住家長的手不敢放開。這種情況可能是家長過早的放手而又沒有做好保護措施而導致的。
那這種情況寶爸寶媽就要多鼓勵寶寶,給寶寶一些安全感,比如可以給寶寶穿上護膝,然後也是現在柔軟一些的墊子或草坪上練習,寶爸寶媽可以用兩個手臂在後面護著寶寶,這樣寶寶一不小心歪倒了,寶爸寶媽可以隨時扶住他。寶寶找到了安全感之後,就會慢慢的放下恐懼心理,也會逐漸的敢邁開步子了!
-
12 #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一歲半的寶寶還不會走路,什麼原因?
1、很大部分是正常的,不要特別擔心,因為運動能力存在很多個體差異,有些一歲就能走,有些一歲半還不能走,可以繼續觀察。
2、過度依賴父母家長的長期抱著,很少有意識的給寶寶鍛鍊,不是坐就是抱著。
3、孩子個性膽子小,缺乏家長鼓勵,有次摔倒的經歷,就害怕,家長也沒有正面鼓勵,就不敢再嘗試。
4、確實存在病理性因素,比如平時孩子肌力,肌張力有異常的,往往行為不協調的需要擔心病理性疾病,比如腦癱等等。
如何給寶寶有序科學鍛鍊?1、首先不能過早的給寶寶鍛鍊,也容易出現下肢肢體彎曲。
2、在寶寶一歲左右會獨立站立,但還不會獨立行走是給以扶著牆或者有扶靠地方鍛鍊,每天2-3次,時間很幾分鐘,看寶寶興趣和忍耐力。尤其在寶寶開心時候,邊鍛鍊,邊用玩具引導孩子前行。
3、在做鍛鍊是,邊上需要成人陪伴練習,同時給予不斷語言激勵和鼓勵,鍛鍊孩子不斷嘗試能力。
4、一段時間鍛鍊後,可以嘗試寶寶離開牆壁或者支撐物,鍛鍊獨立走路能力,開始他可能僅是蹣跚的行走幾步,家長應該放心給寶寶練習機會,或者牽著寶寶一隻小手,到慢慢放手讓寶寶獨立行走。
5、這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家長耐心和鼓勵,也是寶寶成長重要階段,所以一定是有序科學,不急不躁的陪伴孩子從不敢獨立行走到獨立行走奠定基礎,獨立行走是寶寶探索更多未知世界開創了條件。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急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有關兒科專業諮詢請來好大夫線上找柯友建主任。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
13 # 嘟媽貝貝
1歲半寶寶還不會走路正常嗎?
對於題主的這個問題我覺得算是正常的,因為每位寶寶的個體發育都不盡相同,所以難免的就會存有一定的差異,就比如我家兩寶。
我家大寶今年9歲,在她1歲左右時就已經會走路了,而且還走得特別穩。而反觀我家二寶,現如今已經1歲4個月了,勉勉強強算是能走兩步了,不過還不太穩,記得為走路這事兒當初可沒讓我們少操心,是怎麼回事兒呢?
在二寶剛滿1歲時我和她爸帶她去體檢,當時有一個智力檢測,醫生問了好多問題比如寶寶會不會喊爸爸媽媽、會不會堆積木、會不會爬、站等等,當聽我們說她還不會走路時,醫生好像很吃驚一樣,末了給我們來了一句說“這正常的寶寶1歲就應該要會走路了,你們家這是連站都還站不穩,是發育遲緩了,要趕緊給她做干預治療……”總之就是說了一大堆,還說給我們開單子讓馬上去做,不過當時因為有事兒就給拒絕了。
雖說我們身邊這1歲的寶寶會走路的有蠻多,但也還有不少像我家小寶一樣不會走的,思來想去還是有點不放心,於是我們決定帶著小寶去市裡的大醫院再檢查確定一下,沒曾想聽完我們的描述醫生看都沒看直接就給了我們兩個字:正常。看我們不相信,他又給我們科普了一下關於寶寶發育遲緩的相關資料和引起寶寶走路晚的一些原因,仔細想來確實如此在各個月齡段寶寶必須掌握的技巧如翻身、坐、爬等她都會,怎能就因為不會走就判定是發育遲緩呢?再加上她爸爸那時候走路也很晚,說不定就恰巧隨了她爸呢!聽了醫生的一番講解我們心裡的大石頭這才放下,也安心了不少。
那麼引起寶寶走路晚的原因有哪些呢?1、與家庭環境及教育有關。
有的說走路太早對寶寶不好,因此就不願意讓他們太早去鍛鍊、學習走路;還有的父母則是因為不忍心看寶寶摔跤,沒有及時的為他們提供一個舒適的走路環境,從而就使得寶寶缺少學習走路的機會,因此就可能導致他們會走路會比較晚。
2、與寶寶性格有關。
有的寶寶膽子比較小,對自己走路充滿了恐懼,怕摔跤缺乏安全感,因此在學習走路時就會比較慢、比較晚。
3、與遺傳因素有關。
寶寶走路的早晚與父母其實也是有很大關係的,就比如說我家二寶走路比較晚有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因力、她爸爸走路比較晚的關係,因為先天的因素對寶寶的發育也是會產生部分影響的。
4、與寶寶缺鈣與否也有關。
若是寶寶缺鈣就會影響到他們骨骼的發育,學習走路也就會比一般的寶寶要困難一些。
5、因先天性或是疾病因素等引起的寶寶大動作發育遲緩。
在這裡不得不提到有一種可能就是因為大動作發育遲緩繼而導致了寶寶走路太晚。
怎樣訓練寶寶走路?為他們提供一個舒適的走路環境,如可以利用爬爬墊等之類的輔助工具。訓練寶寶爬行。要知道爬行是走路的前提,而且對於他們以後走路也有很大的幫助。巧用工具和玩具。如可以利用小推車來讓寶寶學習走路,還可以選用寶寶喜歡的玩具嘗試著來引導他們。適時的學會放手。當爸爸媽媽拉著寶寶往前走的時寶寶是比較有安全感的,那麼在行走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隨時觀察寶寶的狀態,然後選擇恰當的時機悄無聲息的時不時的放開自己的雙手讓寶寶學習自己走。保證營養充足。若是寶寶營養不足,就會使得他們身體發育滯後,也不利於寶寶正常的行走。寶寶學習走路注意事項1、走路姿勢要正確。在孩子剛學走路時就應該讓他們有個正確的姿勢,糾正他們學走時的不良習慣,應注意要兩腳朝前,不要成為外八字或內八字。
2、適當且適量的為寶寶補充鈣質。多曬太陽、吃魚肝油或是鈣片可以使孩子的骨頭硬實,能承受身體的壓力,而不致兩腿彎曲成羅圈腿、“O”形腿或“X”形腿。
3、在訓練寶寶走路時最好是將雙手放在寶寶腋下,若是非得牽著孩子的手走路時,只要稍微帶著走路即可,不要使勁兒拉著走,否則容易導致孩子的肩關節、肘關節脫臼。
4、只要寶寶能走幾步就儘量讓他們每天練習一下,但是走路的時間不宜過長。
回覆列表
雖然每個寶寶的生長髮育的情況都會不一樣,但是我覺得一歲半還不會走路,應該要去醫院看一下。比如說一週歲的時候,可能只有50%的寶寶學會走路這是比較正常的,但是一般現在一週半的時候,孩子基本上都已經會走路了。
去醫院檢查一下,神經,肌肉以及感覺系統,對寶寶的智慧進行一個評估,它是否存在缺陷,並給予相應的科學指導。
如果孩子出現走路一跛一跛或向兩側搖擺如鴨行,臀部、大腿內側褶皺增多、加深或不對稱,會陰部加寬,蹬踩力量較弱等情況,就可能患有發育性髖關節脫位,也應立即到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