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松栢樹
-
2 # 一路風月
哎!提起父母,只要失去了就知道,做兒女的對父母給的恩情是怎麼也還不完。
活在總覺得父母愛嘮叨,總是瞎操心。
做兒女的就不明白怎麼去孝敬父母,怎麼讓父母開心快樂。
失去了之後都明白了,未時以晚。只有痛苦流滴滿心傷悲
希望,健在的父母親兒女們少責怪父母,在外多打電話,在家多陪伴,讓父母多掛笑臉。
就是孝道
-
3 # 李謙洪
天下父母心,我六歲失去爸爸,在媽身邊長大,小時抱怨媽媽,飯早點做好,免得老師誤解,在部隊當兵,媽媽有病無法前去,白天同同志們一樣晚上在被子低下大哭,接到電報,媽媽己走,旅途大水,走二十公星迴到家,沒看上媽媽一眼,心都碎了,老年開始,還想媽媽,請媽媽放心,我有一個和睦家。
-
4 # 使用者2303947846871
一部分人往往就是父母在的時候對父母不管不問,父母不在了,為父母辦的很風光,這有什麼意思?
所以父母在世還是儘量孝敬老人。不是說百依百順起碼做到精神溝通安慰,有病能送到醫院看,伺候或請人照看。吃喝有保障,做到這些你就是個孝子女。
-
5 # 蘭花139466056
父母親離世,世間多少子女都會心痛,不痛之人或許有之。父母在世,種種原因不能隨願,當他們走了,才知失去的痛心。認為沒有敬奉雙親,倍感交集…許多事情湧上心頭,傷心傷痛,才會耿耿於懷。
-
6 # 艾你生活
如果生前父母對你的付出很多,很操心,兒女會有虧欠,歉疚心理。反之,則不會。
我不會。因為我從小就很懂事,獨立,養我,像農村的放養雞鴨一樣。太懂事的孩子沒人疼,做我的父母很省心。所以也沒有太多,太深的感情。
他們老了,我請人陪伴照顧,把老房子換成電梯房,已盡到自己的責任,沒有什麼遺憾了。
-
7 # 讀不懂的憂傷35
我覺得這個是存在的,特別是農村的人家,家裡窮,年輕的都去外面打工賺錢了,把小孩留在老家和自己爸媽一起生活,自己的爸爸媽媽留在家帶孩子,幹農活補貼家用,養家餬口,不給年輕一輩增加負擔,大家都知道,農村幹活不比上班輕鬆,反而還要更累,起早貪黑的,年輕一輩在外面打工賺錢,就盡不了孝道,留了小孩在家裡又讓爸媽更操心,。但是這個是沒辦法的,這種現象在農村很普遍,很
很多老人家都餵了下一代苦累了一輩子,還沒等年輕人盡孝道就去世了,年輕人還沒等到賺到錢了,對爸爸媽媽好一點,。爸媽就去世了,有些在外打工,甚至還沒來得及看一眼老人就去世了,這種感覺真的很內疚的,不是認為自己沒有盡孝道,是真的沒有盡到孝道,都說百善孝為先,有這種感覺的才是真孝子。
-
8 # 使用者6132798833188
親情一世,難以割捨,父母去逝後,第一個春節,端起一盅酒,還未下肚,淚水潸然而下,我安慰自己,父母我想你們呀!
-
9 # 平安06
母親去逝對我打擊很大,我陪父母過了半輩子,父親去逝後,我陪母親又過十年,在母親生命的最後兩年,母親不幸失去自理能力,在這隻前從來沒想到母親八十八歲歲齡。在某一天母親不幸把頭摔破,對我振動很大,我把母親送到醫院安排後,晚上我回到家想想母親流了好多血,我雙膝跪在地上,我自己抽了自己幾嘴巴,我悔恨自己大意,讓母親受苦。母親出院後我辭去工作,專門照顧母親。母親走後,我哭過好幾次,母親在還有個家,母親不在了,我每次端起碗都想起母親,因為在最後一年裡,母親已不會、吃飯,都是我喂她,她的兒女都不認得了,好象心裡又清夢,我的母親是絕食走的,我喂到嘴裡都吐,什麼都不吃,母親走的很安詳,半夜起床給她被子才知母親己走了。相依為命的娘走了,我悲痛的心半年才緩過來,不敢想娘,一想娘就流洎
-
10 # 生活需要條理
這種耿耿於懷應該是一種無法彌補的愧疚之心!
我的父親去世早,當時我也年輕,就是那種撕心裂肺的痛,不想讓父親離開。
隨著年齡的漸長,生活越來越好,我就越想父親,每每到超市去買菜,看到琳琅滿目的食品,我就傷感,因為我父親當時沒有吃過這些東西。父親要健在該多好,我可以天天給他買好吃的,買他想吃的、愛吃的。
到商場買衣服,就想如果父親在該多好,我要給他買毛衣,買羽絨服,給他買酒買菸,我有這個能力買,也願意買,可是父親不在了,我這份心意無法實現。
所以我對父親的去世耿耿於懷,我沒有對父親盡孝,而且,我這輩子再也沒有機會盡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成年的時候,父母已經進入中老年,也就是到了人生的下半場,當我們自己成家成為父母的時候,我們的人生剛剛開始,而父母就進入了餘生階段。
我們總在想,等我們掙了大錢,給父母買大房子,等忙完了這一陣,帶父母去旅遊,就這樣等著等著,我們的生活好了,父母老了,我們盡孝的機會可能就沒了。
沒有對父母盡孝的愧疚之心,是一種無法彌補的痛,所以,對父母盡孝不要等,不要等我們有時間了、有能力了、有孝心了再去盡孝,盡孝的機會隨時都可以失去,所以盡孝不要錯過父母在的每一天,避免因為我們沒有來得及盡孝而愧疚、而耿耿於懷!
-
11 # 貫貫
深有同感。真真切切體會到父母的無私付出是需要自己把父母走過的路全部走一遍才知道,我的母親在世時,我想著給她買吃的買穿的買首飾,覺得那就是孝順了,可當母親走了後,我經歷了生孩子、經歷了生病、經歷了母親所經歷的一切,我才切身體會到了母親的不容易,這才感覺到自己做的遠遠不夠!
-
12 # 初顏123789
對我來說可以深深地理解,羊有跪母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身為食物鏈的頂端人類,肯定對父母的恩義有更多的孝心。從我們降臨這個世間後,我們就會無時無刻接受著父母對我們的照顧,父母對我們傾注了滿滿的愛意,教育我們、愛護我們、養育我們,他們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努力工作給予我們更多生活上的優質生活,在精神上,時刻關注我們的心情狀況,為我們排憂解難,給我們的人生塗抹上絢麗的人生色彩,讓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希望可以畫出上更美麗的人生畫卷。
對於我來說,父母是給我兩次生命的人,正因為他們的照顧,我才會堅強面對命運丟擲的難題,我也因此把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快樂作為目標。生活給予的重壓有多少,父母就會給予我更多的關愛和照顧,為我撐起一個天。對此我這些我特別感激他們對我的付出,我常常懊惱為什麼會遇到這種事,本該我照顧父母的時候,卻意外降臨,我時常懊惱因為的意外,才讓我爸本就辛勞的身體,還在外面為我奔波賺錢治病,我又會覺得我是如此的幸運,正因為有父母的肩膀,給予我無微不至的愛戀,讓我才更有信心堅強面對。
很多父母一生都在為兒女,在該養老的年齡,擔負起照顧孫子孫女的生活,發揮自己的能量,一生都在忙碌著。我愛自己的父母,深愛他們的不易、辛苦,因為他們深愛著自己的孩子更深深地愛著他,在我在家休養的這段時間裡我媽為了我的健康考慮的方方面面,關愛備至,為我的每一個晚上睡好覺,沒一餐吃好飯,每一刻的心情情況關愛著我。我特別欣慰幸福地覺得我遇到了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爸媽,他們努力在我頹廢地時候堅定地告訴我堅持下去,不放棄希望。
作為他們的兒女,我想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我以後會盡力地報答他們。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迫於工作的原因,很少地回家,對於父母關心的缺失,常常以為還有更多的時間,結果造成一輩子的遺憾,沒有報答父母。千萬要在父母在身邊的時候,多盡力地愛護他們,跟他們聊聊天、逛逛街,互相傾聽對方的想法,力所能及地照顧他們的生活,千萬不要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
13 # 恆順大眾21595236
孝敬父母,無可厚非,但是生命無常,所以在父母尚在時,多陪伴孝敬父母也是做為子女所應該做的事。正所樹欲靜而風不止,孝敬父母不能等。
-
14 # 1330291955
父母養育我們到娶媳生子20多年,我們根本沒有伺候老人20多年,這個恩情債是永遠還不清的,不是多少的問題。每位老人逝去,對我們都是天大的遺憾與惋惜,為什麼在老人出殯的時候,都哭天喊地,悲痛欲絕,痛不欲生,恨天不留人,就是太內疚,太慚愧,太遺憾了。欲盡孝而親不在,還沒還清恩情債人就走了,再無時間,無機會報答償還了,說下輩子再還,那都是自我安慰,自我緩解,自我寄託罷了,人:沒有來生。所以說,趁老人健在,常回家看看,多奉獻,多盡孝,多暖暖老人的心,以減少愧疚感,遺憾感。
-
15 # 小玉就是小玉
常言說:人活百歲不過三萬六千天!我們總是忙忙碌碌的為生活奔波,經常有各種原因不能回家看望時刻牽掛我們的父母……曾經一首沒有華麗歌詞的歌聲讓大多數人們忍不住流淚……流淚之後就是急切盼望回家的念頭……很多時候這只不過是個念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當《常回家看看》這首歌在春晚的舞臺上響起時我們一邊吟唱一邊思念遠方的爹孃……
回家吧!就要過年了,回家吧!看看年邁的爹孃,用心擁抱父母!因為我們能擁抱父母的時間真的不多……陪著爸媽慢慢變老……
-
16 # 任俊辭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生死輪迴,四季迴圈。誰也無法改變。對於父母親人的離世,不要過於自責,也不必太傷悲。一首詩寫得好: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
17 # 李居易先生
人之初性本善,百善孝為先。然沒參加工作沒錢空嘴笑。參加工作忠孝又不能兩全。孝心孝身孝順孝敬也著實複雜。也只能論心不論事。紅樓夢有云:孝順兒孫誰見了。
-
18 # 使用者7167537846910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是無法抗拒的,父母去世做兒女的當然悲傷難過,但不必沒完沒了的耿耿於懷,只要是父母在世時,你盡到了做兒女的責任,得到父母的認可,那父母在九泉之下也會感到你的溫暖的。
-
19 # Sunny127045383
那是因為有父母的時候總覺得父母永遠不會離開,總是因為忙各種而忽略我們身邊的父母,人的通病總是擁有的時不知珍惜,而失去時就剩後悔的份。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思考了一下,凡是善良有孝心的人,都會因父母去世,都有這樣一種對父母未盡到孝心無法彌補愧疚之心。我想用我的親身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那年我父親身患重病住進了醫院。在醫院治療期間,病情時好時壞,我和媽媽日夜守護著父親,精心照顧著他,看到父親病成這樣,我的心裡好難受,在父親面前強裝笑容,不知在無人處及夜間流了多少淚,記得有一天晚上父親當著我媽媽面,在病床上,父親拉著我的手喃喃細語說:″離了我你和你媽怎樣過日子,你一定要照顧好你媽媽。"他那淒涼的聲音,我的眼淚滴在父親手上,止不住淚水如泉水一樣不斷湧出,媽媽也泣不成聲。父親還在為我以後生活操心,他就是放心不下我啊。
父親在他最後那幾天,我讓媽媽多休息,我一直守在父親病床前,看到父親有時清醒,有時昏迷。有一天,父親精神格外好,意識清醒,說話聲音像正常人一樣,胃口也好,吃飯比前二天也多,那天我的叔叔全家人來看望他,父親交流順暢,病床前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瞬間我心裡感覺世界都明朗了許多。這天夜裡,父親沒有睡意,他睜著眼晴不停的看著我,我看著父親心痛萬分,淚流不止。這一夜我侍奉在父親身旁,直盼天亮。天亮了,我的媽媽和我看著父親一會兒清醒一會兒婚迷,不斷的叫著我的名字,拉著我媽媽手想說什麼,但聽不清的話語讓我淚流滿面,媽媽流著淚向父親說:"孩子都大了,放心吧!"
這天中午,看到父親閉著眼晴安靜睡了。我不知為什麼?心慌得歷害,立坐不安,媽媽讓我睡一會,但我毫無睡意,守著父親,想等父親醒了說說話。就在這天晚上,烏雲翻滾,突然間下起了大雨,病房的父親病情惡化,經醫生的奮力搶救,最終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僅58歲。當我看到父親那臘黃的臉色,緊閉雙眼,我撲到父親身上痛哭,爸爸,爸......你看看我一眼吧。我父親走了,永遠的走了。我才二十二歲。
在以後的歲月裡,不知多少次想起父親,但他永遠活在我的心中,親身感受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深刻含義,沒有對父親盡孝的愧疚之心,是一種無法彌補的痛,所以,對父母盡孝不要等,有能力了、再去盡孝,盡孝的機會隨時都可以失去,所以盡孝不要錯過父母在的每一天,避免因為我們沒有來得及盡孝而愧疚、而耿耿於懷,無法彌補盡孝的心。
這是我粗淺的認識,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