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方鵬
-
2 # 初心如舊
如果曹丕稱帝后把漢獻帝交給劉備會怎麼樣? 曹丕建立魏國稱皇帝,等於廢除了漢獻帝的東漢,但曹丕作的事很高明,他讓人做漢獻帝工作,迫使漢獻帝“自願“禪讓皇帝位置給自己,改封漢獻帝為山陽公,從面上看事情有模有樣很仁義。正是因為曹丕稱帝,劉備諸葛亮以曹丕害死漢獻帝篡奪漢祚為由,劉備也在成都建立蜀國繼承漢皇帝。如果曹丕把漢獻帝交給劉備,有利的是能揭穿劉備說的假話,因為獻帝人還在,並沒有被害死。曹丕稱帝是建安二十五年(220)而劉備在次年即221年才稱皇帝,那麼曹丕是在劉備稱皇帝前,還是在劉備稱皇帝之後把漢獻帝交給劉備的?題目沒說。以下試就這兩種情況分別作答。
一,劉備稱帝前漢獻帝交給劉備。這種情況下劉備很尷尬,本來想製造漢獻帝被迫害致死,大漢國祚被篡取然後順理成章的自己升級成蜀漢國並坐上皇帝位置,現在漢獻帝人好好的送過來了咋說,雖說那時的漢獻帝曝光率不高,全國沒幾個人見過,但位居蜀漢中央的高官沒準有認識,謠言戳穿了這這,真不好意思。再利用漢獻帝挾天子令諸侯嗎,曹丕已經沒用了,孫權明顯不可能聽。最好的辦法,還是登基稱帝,是不是利用漢獻帝再來一次漢祚禪讓?嗯,有門:凡事怕動腦子,叫諸葛亮他們再費點神,第一,在劉備姓劉和皇叔上面多下功夫;第二,突出漢國號重點是與曹丕那個同樣是讓不同;第三,多熬點夜想幾點重磅理由,就說剛禪讓給曹丕那是曹丕逼迫的不算要重來,明確禪讓關鍵的區別。雖然這難免被人說三道四,不過也顧不得了,先名正了再說。總之,如果曹丕在劉備登基稱帝前把漢獻帝送給劉備,除了會打亂劉備原來的安排外,蜀漢立國劉備稱帝照舊。只不過可能形式上會有些小變化,比如利用在場的漢獻帝再來一次依樣畫葫蘆,兩位主角曹丕和劉備都沒啥,最遭罪最難受的是漢獻帝劉協。
二,劉備已經稱帝后漢獻帝交給劉備。曹丕之所以篡漢是因為當時的天下大勢已經十分明確,北方袁紹呂布張繡劉表馬騰韓遂等全部搞定;東南袁術劉繇等以及江東全成孫權天下;西南包括漢中上庸房陵一帶就是劉備說了算。因此如果劉備已經稱皇帝,曹丕似乎沒必要再勞心費力把這個漢獻帝送給劉備,而且還保證安全送達,但既然題目說是送過來了,劉備還得應付一下,是不?我覺得只有一件事可能影響比較大,就是伐吳。原來劉備登基稱帝后第一大事,就是出兵伐吳,但下定決心有一個爆點,即張飛入朝拜見劉備時,痛哭關羽並述說劉備忘了當年結拜之情,劉備原先已經被諸葛亮和眾多大臣勸說有點回心轉意,一下子被激發,徹底不管不顧才發誓要滅了東吳。那麼現在漢獻帝來了,雖然是隻落架不如雞的鳳凰,況且自己已經坐上皇位,也不可能退回去讓劉協上位,實在沒啥利用價值,可劉協畢竟是口頭上尊崇了多年的老領導,總得認真的應付一下。而且張飛入朝沒準和漢獻帝交接撞到一起,這樣就很可能打亂原來的各項程序,起碼章武元年(222)伐吳會受影響,以後是否伐吳很難說,劉備,張飛都可能會因此而延壽,最多五年吧,但蜀吳魏三國的大局不會有大變化。
-
3 # 進讒言
曹丕讓劉協搞禪讓,稱帝其實為的就也是名正言順,天命所歸,他爹曹操的經營已經潛移默化漢臣為曹臣。老輩的基本死掉,年輕的世族漢臣世家早就和曹家綁一起了。而劉備實際上有沒有劉協差別不大,他打的旗號就是匡扶漢室稱皇叔,根正苗紅,我沒看過三國志,但是我想,三國大佬稱帝的順序應該是,曹丕第一個稱帝,沒人稱帝,劉備也是不敢稱的,劉備或者孫權第二個稱帝,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劉備有劉協,第一個稱帝的一定是劉備,他會把這漢室大旗揮舞的更風騷,但是根本問題家底薄沒根據地,白手起家融資不易,融誰誰虧,最後的三足鼎立也是建立在有蜀地,再說曹丕稱帝,要還劉協也是要建立在劉備稱帝后的基礎上才還,提前還沒任何意義,如果稱帝后劉備迎劉協如蜀,迎是肯定會迎,但意義也不大,劉備做做樣子禪讓,然後劉協公開說何德何能,皇叔多仁義,多賢德云云,發個詔書也就完了,劉協漢室正統影響力憋憋沒得的,更何況是蜀地,幾十年的征戰,漢早就打沒了。
-
4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那麼我們就來講講這個問題,如果曹丕把漢獻帝劉協送給劉備,劉備會讓漢獻帝繼續做皇帝嗎?
這裡其實有三種可能:
1、劉備把實權交給漢獻帝,讓劉協在四川做個真正的皇帝。
2、劉備不交實權,但漢獻帝的日子會比在許昌那會好很多。
3、劉備不交實權,漢獻帝會比在曹氏那裡更悲催,甚至很可能早早斷送性命。以儒家忠君觀而論,第一項是最受推崇的,但也是最不可能的。不要說劉備不願意,身下諸多臣子如諸葛亮等等也不會答應,在這裡,漢獻帝可以獲得的支援比許昌更少。
歷史上曾有真實的類似事例發生,那便是在三國之後的南北朝,北魏有個皇帝叫元修(孝武帝),與漢獻帝劉協的遭遇極相似,一樣地做傀儡皇帝,權力完全掌握在權臣高歡之手,而且在當時,同樣有一股類似劉備的勢力,那便是宇文泰。
北魏的孝武帝元修,正是因為不能忍受高歡(你可以將其視作曹操)的專權,毅然離開洛陽,投奔在西方的宇文泰,結果如何呢?
北朝的歷史,沒有演義化,也就是說沒有文人願意為之添油加醋,所以文字很真實。孝武帝元修到了西方,不但沒有享受到真正的皇帝權力,事實上比高歡時代遠不如。不足半年,元修便在慘烈的西部權力爭奪中落敗,被宇文泰毒死,屍體被埋入草堂佛寺,整整十餘年後才得正式落葬——背後的原理,其實大家也都能理解,東方的實權在高歡手裡,西方的實權則在宇文泰手裡,你不過徒有虛名的皇帝而已,想從權臣手中奪權,請問你的實力在哪裡?那麼,有人便說了,如果漢獻帝不想要實權,只想做個名義上的皇帝,劉備能不能容忍?
這個問題,首先要說如果是曹操,他的回答是願意。而要問曹丕,他的回答是不願意。事實已然很清楚。
那麼劉備願不願意呢?如果漢獻帝逃到他這裡,劉備願不願意打著他的旗號與曹操抗衡呢?
這裡也有個例子,那便是荊州劉表的兒子劉琦。一般人認為劉琦是體弱多病死的,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劉琦的爸爸劉表並沒有什麼嚴重的疾病,劉琦的弟弟劉琮也很健康——三國演義裡說劉琮投降後,曹操將他送往青州任職,實際卻讓于禁半道上截殺,奪了他的性命。但實際上,歷史中真實的劉琮在青州任上做得不錯,後來還被調到朝廷中央,做了個諫議大夫,成就不大,但至少是安樂餘生。
那麼劉琦如何呢?比劉備小一輩的他,縱然談不上身強力壯,但至少是年輕康健,再怎麼也比阿斗強吧。可是就在赤壁之戰後一年,突然傳出他英年早逝的訊息,三國演義也覺得這情節太急進了,所以增加了此前魯肅看望他,說此人荒淫酒色搞壞身體云云的情節。
然仔細想想,這情節實在不可思議,當時荊州剛剛略有安定,劉備、諸葛亮這些人都不放縱,劉琦為什麼會突然放縱,而且即便是放縱,歷史上也沒有一放便沒命的案例,大家可參照商紂、孫皓。唯一有動機謀害劉琦的,其實只有劉備(容忍劉琦活下去,荊州便會形成劉琦的老荊州派與劉備的新荊州派,再加上第三方勢力的參與利用,劉備會很麻煩)。
所以,即便殺死劉琦,會引發魯肅來討荊州這一系列事件(但劉琦不死,魯肅也遲早會來討,在這一件事上劉琦的價值不大),劉備也一定要將其翦滅。
而將劉琦事件推導,完全可以想象到漢獻帝一旦來到蜀漢,劉備的必然反應:先熱烈歡迎大打民意正統牌,而後一帖藥送劉協歸天——劉備的興復漢室,不是興復漢獻帝的漢室,而是他自己當皇帝的漢室,在這一點上,劉備與諸葛亮,早就有了完整的謀劃,“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個霸業,註定是劉備的霸業,而不是你漢獻帝的。
-
5 # 泊圖泊途
當然會了,劉備稱帝的原因是因為蜀中流傳漢獻帝已死的訊息,最起碼是造的這個聲勢對吧。劉備自詡為漢室正統,他之所以有今天,也是來自於斯,翻臉不認人這種事,實在不是精明政治家該做出的事。
(《三國演義》中孫彥軍老師的劉備)
曹氏的轉變在於魏王的換人,曹丕本身也沒立什麼flag,道德上就沒那麼多約束。他也有可以說的通的資格,他父親打天下,德高望重。
所以注意了,劉備是在“聽說”漢獻帝已死的訊息後才稱帝,漢獻帝不死,他就不會稱帝。
不過從合理性來講,曹丕不可能這麼做,曹丕這樣無疑是在對劉備挑釁,好像就是對劉備說,這個傀儡皇帝給你了,你能拿我怎麼樣啊?來打我啊!劉備重新有了正義的旗幟,誰知道他會不會打曹丕。
劉備對孫權因荊州一事已經恨之入骨,曹丕除非是石樂志才會把禍水引到自己身上。
回覆列表
如果劉備已登基稱帝,本人傾向認為不會讓位,當皇帝不是鬧著玩,坐上這位子就退不下了!除非被強迫。雖不會讓位,但一定會做出讓位給獻帝的姿態,獻帝也一定會辭讓不敢接手(之前做多了)。
僅此而已當然不可能,獻帝會被尊為太上皇,什麼?你說輩分?在政治面前全是小兒科。讓獻帝當太上皇各方皆大歡喜,既存大義名份,又不受制肘,獻帝既可告慰先人又能得善終(若劉備將死獻帝還在估計得一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