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迷猴神通

    不想篡位的奸臣,都不是好奸臣!

    戰爭的老藝術家曹操一生都沒稱帝,但這絕不是他低調,而是他一直在假裝忠臣!

    01.初心不正的曹操

    歷史上,周瑜對曹操的評價最為客觀公正:“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

    建安元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當時他的主要目標是控制和利用朝廷,《三國志•荀彧傳》裡記載了荀彧和曹操間的對話:

    彧勸太祖曰:"昔晉文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高祖東伐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子播越,將軍首唱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能遠赴關右,然猶分遣將帥,蒙險通使,雖御難於外,乃心無不在王室,是將軍匡天下之素志也。”

    荀彧把曹操已經比成了劉邦,曹操認同了荀彧的看法。

    可見初心不正的曹操,從一開始匡扶漢室就是偽裝,竊取權力才是他的本心。

    02.曹操的篡漢之路

    事實上,曹操不親自當被皇帝,但曹操卻一直掌握大權,並且一直為篡漢做準備。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曹操的篡漢之路,可以列出以下一條線索:

    1)建安元年,曹操到洛陽迎接天子,“天子假太祖節鉞,錄尚書事”;

    2)同年九月,漢獻帝進入許昌,曹操成為武平候、司空、行車騎將軍;

    3)建安十三年,曹操徹底消除了北方的威脅,他廢除了三公制,恢復丞相職務,由自己擔任;

    4)建安十七年,曹操平定了西北,於是開始進一步提升地位,享受了董卓的一部分待遇:“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5)建安十八年,曹操開始正式孵化未來的曹魏。曹操進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都於鄴城,魏國建立社稷宗廟,擁有冀州十郡,設立丞相、太尉、大將軍等官職。

    6)建安十九年,曹操成為最高階的公:天子使魏公位在諸侯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遊冠

    7)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稱王:“天子進公爵為魏王”;建安二十二年,曹操設立太子:“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以五官中郎將丕為魏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以魏王的身份最終離世時,他實際上已經徹底挖空了漢朝,孵化了曹魏。同一年,曹丕代漢。

    03.老演員曹操:比皇帝更爽

    事實上,曹操一生沒當皇帝,但曹操比漢獻帝要爽很多。

    我們觀察一個人是什麼角色,要看他能掌握多少資源,能調動多少人力物力,而不是看他叫什麼。

    雖然曹操的部下都是漢朝封的官,但貌似這些人都只聽曹操話,那些聽漢朝話的少數人,又往往死的很難看!

    儘管曹操到死不當皇帝,但事實上,他已經掌握了皇權很多年。其實,一方面他是權奸,一方面他又假裝忠臣。

    但遺憾的是,羅貫中的眼睛時雪亮的!曹操還是被他英明地認了出來!

  • 2 # 六樓

    稱帝不稱帝,要的是實權!孟德兄早以挾天子以令諸候 。官渡之戰更是把天子作為誘餌以拖延時間而獲得戰機。

    如若稱帝,在別的諸侯眼裡就是叛亂,其他諸侯將視孟德為頭號敵人,天下百姓的動盪將會認為是孟德一個人的錯,到時候就是失人心了

  • 3 # 看文讀史

      曹操對於漢王朝,是有些貢獻的。早年,他是“治世之能臣”,不畏豪強,執法嚴明,將他的轄區治理得井井有條;領兵打黃巾,雖然有鎮壓農民起義之嫌,畢竟也是對漢王朝有保全之功;興兵討董卓,雖然沒有成功,但也是堂堂正義之師。後來迎獻帝,遷都許昌,恢復禮樂,使奄奄一息的漢王朝又多活了許多年,這也是有貢獻的。曹操因此得意地自比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矣”。

      如果曹操真的肯做周文王、周公,做伊尹、霍光,那在歷史上他就可以稱是一個完人了。但是不然,曹操至所以肯留著漢獻帝,不是拿他當君王,只是為了“挾天子而令諸侯”,只是為了握一張王牌,方便其發號施令。一旦羽翼豐滿,根基穩固,就要取而代之。

      《後漢書獻帝紀》中,建安年間曹操每一次升官,范曄都寫為“曹操自為……”表面上仍是獻帝封的,但曹操想當什麼,獻帝就得封什麼。“三公制”搞膩了,就改為“丞相制”,直到後來封魏公加九錫,最後進封魏王。

      對忠於漢朝的官員,有名望的官員,曹操陸續實施排擠、罷免、屠殺。而那些試圖對抗曹操扶保漢室的官員貴族,曹操更是殺得有理,甚至牽連上皇后皇子。  曹瞞傳曰:公遣華歆勒兵入宮收後,後閉戶匿壁中。歆壞戶發壁,牽後出。帝時與御史大夫郗慮坐,後被髮徒跣過,執帝手曰:“不能復相活邪?”帝曰:“我亦不自知命在何時也。”帝謂慮曰:“郗公,天下寧有是邪!”遂將後殺之,完及宗族死者數百人。  這段帝后之慘狀,在京劇《逍遙津》中表現最多,聽之悽愴。人說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確是公允之論。曹操對於漢獻帝,絲毫沒有臣子之節,他在《十二月己亥令》中的侃侃而談,實在是自欺欺人。 

     按《後漢書》的說法,在桓帝靈帝時,“天厭漢德已久”,漢王朝實是到了應該滅亡的地步。仁人君子為了天下蒼生,取漢祚而代之,原沒有什麼過錯。張角黃巾起義時,提出的口號就是堂堂正正,“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明確提出要造反,要消滅漢朝,取而代之,他雖然失敗了,但死得像個英雄。董卓曹操之流,口頭上尊重漢統,以天下為己任,而採取種種卑劣手段,陰謀篡位,這種行徑,在人品上實實地不如張角!後來曹操正月死,到十月曹丕就篡了漢,美其名曰:禪讓。

      如今人們有許多時尚的觀念,像“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云云。在這些理論的引導下,天下事原沒有對錯之分,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就行。所以曹操為了自己的利益,做什麼都不算錯,能夠取得成功就是英雄。

      卻不知天下原有公道,古語說:“作繭自縛”,俗語說:“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曹操潛移漢祚,曹丕順利篡位,應該說是取得成功了。但曹操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這些品德上的汙點竟成了曹氏門風。曹丕一旦即位,首先對付的是自己的兄弟們,刻薄成家,最終削弱了自己的曹氏家族。曹睿開始比曹丕強,但西蜀的諸葛亮死後,他見危機已去,就開始暴露出性格弱點,貪戀酒色,大興土木,信奉神仙,把漢武帝的金銅仙人也搬了過來,很快就把自己折騰死了。此後曹氏就完了,只等著別人來篡。

      而曹操本人的“成功”經驗,在三國成為模範典型。有志之士,競相效仿。第一個站出來學習的就是司馬氏,他們最終得了天下。後來的宋齊梁陳,乃至北周北齊隋唐五代宋,改朝換代玩了多少“禪讓”的把戲,幹了多少“弒君”的罪行。權臣、軍閥們一旦實力足夠,就逼主奪宮,如果僅僅是宮廷政變,權力交換也就罷了,但哪一次不是伴隨著屠殺和戰爭?數百年來,有多少文人名士、正直君子和平民百姓死於這些爭奪皇位改朝換代的戰爭中?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曹操可算是這一系列血腥事件的領頭雁、帶頭人,你說戲臺給他畫白臉冤不冤? 

     曹操自己為什麼不直接篡漢?

    《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曾有過評論,說是漢朝自董仲舒以來,儒家學說普遍流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一套倫理在社會上佔著統治地位,

    東漢末年仍然是這樣。曹家世受漢祿,深蒙國恩,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他不敢公開地直接地篡奪帝位。反對勢力經過他數次屠殺,仍然不絕如縷,所以他才有為自己辯白的《十二月己亥令》。近代的袁世凱也號稱“竊國大盜”“一代奸雄”,我記得有一則記載說,進入民國後大家剪辮子,袁世凱剃了光頭,換了民國服裝出來見客,一時竟羞愧難當。曹操不篡漢位,而留給自己兒子,也是為免此羞耳!

     

  • 4 # 科普道人

    縱觀曹操的一生,“挾天子以令諸侯”,事實上,曹操的代漢意圖早就昭然若揭,但是他至死都沒有稱帝,那曹操為什麼不自己稱帝呢?

    第一、自身勢力減弱

    曹操一直在壓制世族拉攏寒族,國內勢力錯綜複雜,反對曹操的人不在少數。綜觀曹操的一生,內部的反叛大都發生在他被封為魏公、魏王之後。如果曹操貿然稱帝,不會得到多少支援,反而會給政敵和擁漢派勢力一個輿論上的藉口,使自己陷入被動,到時候要解決的就不是稱帝問題而是內部問題了。

    第二、名不正言不順

    曹操以“漢相”的名義卻行使著皇帝的權力,對於孫劉兩家還有道義上的制裁,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留下後路,孫劉攻打自己就是一種違背漢室的行為,一旦稱帝,不僅會背上謀逆的罵名,還會把自己推上風口浪尖,以他的精明不會做這種弊大於利的行為。

    第二、講究實際,不圖虛名

    曹操是一個講求實際的人,只要掌握了實權,虛名對他來說都是浮雲。曹操不但在事實上掌控了朝廷的一切大權,使自己成為了一個實際上的皇帝,而且在形式上,他儼然和皇帝沒有區別。沒有必要為了虛名,冒天下之大不為。

    第三、長遠謀劃、為子孫留功績

    曹操是在為兒子鋪路,他肯定知道,漢室早已名存實亡,就算自己不稱帝,自己的後代也一定會自立的,與其這樣為何不給自己留一個好名聲。

    而曹丕確實也沒有辜負老爹的期望,稱帝登基,還追封老爸為魏武帝,也算圓了老爸的皇帝夢。

    所以說,曹操終其一生也不稱帝,完全是從策略上全面權衡得失後所作出的決定,是一種非常務實的做法,他彰顯了作為卓越政治家深遠而明智的謀略。

  • 5 # 史海拾遺

    不是不願意,而是不可以。曹操還沒等到稱帝的合適時機就死了。

    1、漢王朝四百年基業,人心所向一時很難改變。曹操晉魏王,加九錫時,其大謀士荀彧苦苦勸阻,最後還因此而死,可見荀彧是忠於漢室的,曹魏集團內部這樣的人不在少數。要知道,這還只是封個王,要是稱帝那這幫人不得直接翻臉。曹操不稱帝,打著奉漢帝,討不臣的旗號,可以爭取到這部分人的支援,有利於內部的穩定。

    2,如果稱帝,等於自己打臉,而且沒法“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有漢獻帝這一張牌,這等於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實際上,曹操沒少利用這一點,經過以漢獻帝的名義給別人下詔書,罵別的諸侯是反賊,自己是漢相,等等,如果他稱帝,曾經自己最大的道德武器就變成了別人攻擊自己的工具了。

    3、強敵環伺,局勢未定。經過赤壁之戰,天下形成了曹操、孫權、劉備三足鼎立的局面,吳蜀都對曹魏虎視眈眈,這個時候稱帝,如果聯合進攻曹魏其結果如何,尚未可知。

    綜合來看,不稱帝是最明智的做法,曹操心想,反正天下早晚是他們家的,為子孫計,只能克服自己的慾望,安心為子孫打天下了。

  • 6 # 月下冷風吹

    第一,曹操不想背上亂臣賊子的罵名。東漢末年,漢室衰微,天下大亂,但朝綱倫常依然在形式上存在著,儒家文化的忠、孝、仁、義等理念依然是當時的價值標準,何進、董卓等把持朝政後都不敢貿然稱帝。曹操雖然具有不同於其他軍閥的雄才大略,但依然擺脫不了儒家文化的影響,在他爭奪權力、對外征戰的過程中一直以朝廷的名義進行,以天子的名義興師問罪,使自己站在正義的一面,取得道義上的支援。曹操平定董卓、呂布叛亂打的正是朝廷這張王牌,如果曹操廢掉漢獻帝,登上皇帝寶座,那他跟董卓、呂布還有什麼區別呢?董卓、呂布可是當時天下公認的殘暴之人,是人人慾得而誅之的物件,曹操的智慧謀略都遠在這二人之上,當然不願成為千夫所指的罪人。

    雖然曹操竭力宣稱自己是奉天子詔,但天子權力被架空,卻也是路人皆知之事。孫權、劉備早已唾罵他“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但曹操並不懼怕這種責罵,因為當時天下分裂,群雄並起,相互之間的責罵和攻訐本屬正常,曹操同樣以亂臣逆賊的名義指責他們,他所懼怕的乃是留下歷史的罵名,那可是有口難辯、影響深遠的。因此曹操一直保持宰相的身份而不敢隨便僭越稱帝。據《魏氏春秋》記載,夏侯敦曾對曹操說:“天下鹹知漢祚已盡,異代方起。自古已來,能除民害為百姓所歸者,即民主也。今殿下即戎三十餘年,功德著於黎庶,為天下所依歸,應天順民,復何疑哉!”王曰:“‘施於有政,是亦為政’。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由此可見,曹操為自己所設的標準是非常高的,他是想做周文王那樣的聖人,成為千古傳誦的物件。在歷史的長河中,這種亙古流傳的聖人稱號比一個身背罵名的皇帝的稱號美好得多了!

    曹操在《述志令》中進一步明示:“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意思是說齊桓公和晉文公作為“春秋五霸”的霸主,稱霸之後還名垂千秋,就是因為他們仍然以周王朝為尊。言外之意,如果兩者之一取代了周王朝,就不會是這個結果了,而曹操也正是想借機澄清,儘管他勢力非常大,但他決無二心,他並不是想篡漢的“奸雄”,而是一心輔佐幼主的“能臣”。這所有的一切都說明曹操深受儒家正統文化影響,不想背上千古罪人的歷史罵名,而是想做一個流傳千古的聖人。第二,從當時形勢來看,曹操生前還不具備稱帝的條件。雖然當時曹操已經取得漢王室的絕對控制權,但他的勢力還是侷限於中國北方,孫權和劉備還在東南、西南虎視眈眈,國家還未統一,天下並不太平。如果曹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貿然稱帝,勢必成為眾矢之的,讓劉備、孫權抓住把柄,帶領天下英雄討伐他,這樣,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便不復存在,就會陷於政治和道德上的被動,甚至引起新一輪軍閥混戰。雖說曹操此時兵精將廣,但以亂臣賊子的身份與天下豪傑對抗,卻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反而有可能使自己的大好形勢得而復失,這顯然是對曹操不利的,所以他對稱帝一事非常謹慎。但是,曹操的許多部下都曾勸說過他稱帝,孫權也曾勸曹操廢漢建魏,但曹操的態度卻是截然相反的。據《三國志》記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孫權上書給曹操,表示願意俯首稱臣尊奉曹操為帝,曹操當即識破了孫權的伎倆,笑說:“是兒欲使吾居爐火上耶!”也就是說,一旦自己稱帝,勢必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曹操的識見實非一般。曹操清楚:只要緊緊靠著漢獻帝這棵大樹,誰也奈何不了他,誰也動不了他,否則便是自取滅亡。曹操被封為魏公、魏王之後,內部的反對派和外部的敵對派凡有所行 第三,曹操堅持實用主義,並不看重虛名。曹操是一個志向遠大、雄心勃勃的人,年輕時即打算建功立業有所作為,然而生逢亂世、朝政廢弛,才華得不到發揮,因而走上了軍閥爭戰的道路。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統一天下,安邦定國,其他的都是手段,只要有利於他實現這個目的,什麼方法都可以用。選擇“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他非常高明的手段,這一選擇讓他在軍閥混戰中處於極大的優勢。他的這種實用主義還表現在用人上,他的用人原則是不問出身,唯才是舉,荀攸等人正是因此而被招到他的麾下,幫助他奠定了霸王功業。

    動者,都得不到好下場,就證實了這一點。

    總之,曹操在要不要稱帝這件事上處理得非常聰明,他以丞相的名義做了應該由皇帝做的事,在形式上維持了儒家的倫理綱常,在實際上實現了自己的野心和慾望,既讓劉備、孫權抓不住把柄,又為自己的兒子日後稱帝準備了條件。

  • 7 # 南朝居士

    不是為何不稱帝,而是還沒來得及稱帝,人就死了,再過兩年,他就稱帝了,

    稱帝是一步一步的來,時機成熟了,也就水到渠成,時機沒到,你稱帝是找死,比如袁術。

    權臣稱帝一般哪些步驟呢?

    1 位極人臣,總攬朝政,掌握決策權,政令由你這裡出

    2 晉升爵位,先公后王,先取得公爵,比如魏公、晉公,再升王爵。

    3 加以殊禮,最典型的就是“加九賜”,"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謁贊不名"

    4 正式禪讓,既壽永昌,

    曹操正在往這路上走,快到盡頭了,就死了

    至於諸葛亮為什麼不篡位,很簡單,諸葛亮篡位必死。

    司馬炎、劉備構建的權力格局很穩定,無論誰在皇位,只要不改變,就可以坐穩,無論是誰,只要敢向皇位伸手,就是全家走向斷頭臺。

    劉備一到益州,就娶了劉璋哥哥的老婆吳氏,一個寡婦,為什麼娶她,娶了她,就等於把益州豪門都拉進了劉備的政治圈子,吳懿吳班都是吳氏的哥哥。

    劉禪兩個皇后,都是張飛的女兒,等於張飛的勢力也拉攏了。

    劉備的其他兒子娶的女人,女兒嫁的男人呢?都是當地的豪門。

    就是說,劉備透過聯姻,把當地豪門都拉到自己的圈子裡,這些人擁有權力,是因為劉禪是皇帝,如果諸葛亮篡位,這些人地位怎麼保障?他們又算什麼?

    我們總以為,只要諸葛亮不是忠臣,只要他想,隨時可以把劉禪拉下來。

    我們要知道,歷史上,跟諸葛亮一樣權力的,比諸葛亮權力大的多的人多了去了,他們都前赴後繼的走向斷頭臺,

    我們看到王莽、曹操、司馬懿、高歡、宇文泰、楊堅、李淵這些亂臣賊子,都是權臣篡位成功的,就覺得篡位很容易。

    可是,死在前面的權臣,那也是車載斗量啊,他們前赴後繼的向皇權伸手,又帶著全家前赴後繼的走向斷頭臺,

    司馬炎篡位用了多久?從司馬懿的249年高平陵之變,到266年司馬炎篡位,用了17年。

    曹丕篡位用了多久?從205年曹操架空皇帝,到220年篡位,用了16年,

    而那些死的權臣呢?李斯、趙高牛吧?西漢呂氏牛吧?霍光牛吧?王莽篡位成功了,結果呢?梁冀牛吧?敢殺皇帝,鄧氏、閻氏、竇氏,都跟諸葛亮差不多吧?宇文護牛吧?殺了三個皇帝,楊駿牛吧?賈南風牛吧?

    諸葛亮必須衡量一下利弊,成功了會怎麼樣,失敗了會怎麼樣,值不值得。

  • 8 # 中孚鑑

    孔明為的是報君恩,曹操為的是名聲,

    首先說孔明,

    孔明能有如此成就,雖然也因為他才高,智多,但是如果沒有劉備三顧茅廬,他也不會有如此大的成就。

    如果劉備不用他,他也還是在臥龍崗種地。三國裡面也只有劉備信任他,用他。

    像東吳之人和曹操之人,皆言諸葛亮一村夫。後來雖然諸葛亮打了勝仗,還是認為他是村夫。試問別人怎麼會用他。

    他感劉備知遇之恩,忠於劉備和劉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曹操不稱帝,為的是名聲。

    因為曹操一生,從十八路諸侯反董卓,到後來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做上丞相,把持朝政,可以說是一個奸雄,但是他卻什麼事都做的處世有名,一切都是為了漢家天下。

    可以說他這一生多數時間是漢丞相,而他快死的時候,基本什麼事都已經做完了,權力已經順利的移交給曹丕了,滿朝文武心都倒曹魏。

    而他當不當這個皇帝已經無所謂,他不登基,他兒子一樣可以順利登基的。

    何況如果他登基了,他就是個名副其實的叛臣賊子了,他不登基,只不過是把持朝政的梟雄。所以他說了一句話,他要做周文王。周文王那時已經天下歸周了,但老死他也沒有明著反商,而是死後武王反的。

    後來的司馬懿之子司馬昭就是學曹操,雖然大權在握,天下歸晉,卻到死沒稱帝,而是留給兒子司馬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時期的王朗,真的是被罵死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