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鄧眼看世界

    夷陵之戰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件事情發生在劉備登基之後,起因則是之前的江陵之戰。當時江陵之戰中,吳國奪得了荊州還殺死了關羽,使得劉備差點哭死。之後的劉備忙著稱帝,沒有第一時刻發動戰爭,因此拖了一段時間。劉備在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還聯合了一部分少數民族,可以說是氣勢洶洶,不過被陸遜給打敗了。這場戰鬥持續了一年,在此期間魏國一直沒有發動戰爭,那麼魏國為什麼沒有變動呢?下面小編我就給大家來簡單說一下。

    首先一個就是蜀、吳這兩個國家雖然說一直處在戰爭狀態,不過在國土交界處,這兩個國家一直都有防守力量,防備著魏國,比如說蜀國的劉備派鎮北將軍黃權駐紮在長江北岸。所以說魏國想要進攻也沒有條件,根本沒有辦法快速的取得成果,說不準還會被反戈一擊。

    第二個就是三國的局面。當時的三國最厲害的就是魏國了,其次是東吳,最垃圾的是蜀國,而東吳和蜀漢一直是處於聯盟狀態的,雖然說江陵之戰和夷陵之戰使得雙方關係進入僵持期,不過依然有舊情在。如果魏國進攻任何一個國家,就會打破三國之間的平衡,這是誰都不樂意的,蜀國和吳國還會聯合起來。

    第三個就是雙方的態度了。蜀國距離魏國比較遠,而且在近段時間沒有和魏國進行大規模的作戰,魏國有什麼兵力調動瞞不過蜀國,在此基礎上,出於蜀漢安危的考慮,劉備很可能會暫停對東吳的征討,以此全力在漢中防禦曹魏可能的進攻。而吳國在發動戰爭之前向當時還在世的曹操稱臣。等到曹丕即位稱帝后,孫權依然主動臣服於曹魏。換而言之,從名義上來看,孫權在當時是曹魏的臣子。所以說魏國沒有辦法進攻雙發,只能坐山觀虎鬥。

    以上就是魏國在夷陵之戰時為什麼沒有進攻的原因了,小編我認為魏國還是很聰明的,不過有一點保守,如果當時肯冒險一下進攻吳國,說不準還會取得一些好處。畢竟和吳國的關係只是表面關係,成為敵對是早晚的事。而劉備就有一點自以為是了,當時作戰的時候因為輕視陸遜導致最後兵敗,還不聽諸葛亮等人的意見,最後肯定會失敗。而吳國就比較好運了,有一個厲害將領,陸遜身為陸家的人,真的是厲害,直接打敗了劉備。

  • 2 # 京華新媒體

    夷陵之戰中,魏國既沒有攻蜀,也沒有伐吳,曹丕跟他爹曹操比起來,格局越來越小,謀略也比曹操差的遠。

    曹丕稱帝,瞻前顧後,空有虛名。孫權兩面三刀,假意稱臣,矇蔽曹丕。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死。曹丕繼承他的丞相和魏王,同年底逼迫漢獻帝禪讓,曹丕稱帝,建國“”。孫權第一時間上表慶賀,表示願意繼續臣服魏,曹操在時,孫權臣服於曹操,到了曹丕稱帝,又俯首稱臣。孫權的障眼法應該很容易就能識別,但是剛剛稱帝的曹丕居然很欣慰接受了孫權的臣服,還加封孫權為吳王,還心裡偷偷竊喜。

    其實,魏國不是沒人出妙計,比如劉曄就建議曹丕趁機南下攻打建業,與蜀漢共同劃分東吳,東吳滅,西蜀也撐不了多久,這樣結束三國的紛爭就會大大提前。可惜的是,曹丕被孫權矇蔽了雙眼,天真的以為孫權是真的臣服自己,所以就不願意討伐東吳,也怕給別人落下罵名。還有就是曹丕剛剛稱帝,也需要內部消化下各種矛盾,還有就是曹丕還要改革官制,加強與士族的關係。

    所以,曹丕就沒有在夷陵之戰時偷襲東吳。

    劉備丟擲橄欖枝,曹丕卻把來使殺了,目光短淺。

    劉備稱帝后不久,發兵東征孫權。孫權求和不成,派陸遜等帥軍抵抗。

    曹丕採取坐山觀虎鬥的姿態,饒有興致的看著劉備和孫權幹仗。等到夷陵之戰劉備慘敗,逃回白帝城了,曹丕才明白過來滋味:原來孫權是假意稱臣,就是不讓曹丕有出兵東吳的藉口。等打敗劉備後,孫權立馬遣使請求與劉備講和,劉備也害怕曹操趁虛南下,心裡雖有不甘,也只能先答應孫權再說。

    孫權一看西邊蜀漢的威脅解除,立刻換了一副面孔,對曹丕要求東吳派質子到洛陽的命令置若罔聞。

    回過味來的曹丕很生氣,分兵三路攻打東吳,前期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戰果,但是隨著陸遜等人的精銳部隊回防,以及瘟疫的影響,曹丕也只能撤退。

    曹操不敢稱帝,曹丕空有虛名,曹叡託孤葬送大好河山。

    曹操和曹丕確實像爺倆,一個比一個虛偽。曹操為了博取虛名,終其一生只做漢臣,始終不敢稱帝。這一點被唐王李世民所不屑,說曹操是“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

    李世民說的還是挺到位的,曹操能用人,也會用人,做三軍統帥,帶兵打仗他沒問題,但是他的政治才能比起他的軍事能力還是有不少差距的。

    曹丕稱帝,那也是提心吊膽的稱帝。雖然搞了一個禪讓的名頭,其實大家心裡都跟明鏡一樣,裝作看不見而已,跟皇帝的新裝一樣。曹丕帶兵打仗的能力比他父親曹操又差的遠,雖說政治上他比曹操略有進步,但是距離一個合格的帝王他還是差的遠。

    之所以說曹丕不算一個合格的帝王,至少有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他沒有統一全國。

    其次,他才當了6年多的皇帝就嗚呼哀哉了。時間太短。

    第三,安排的接班人也不是很理想,導致曹叡臨終託孤時非要用司馬懿不可,最後司馬家族把曹魏江山據為己有。

    夷陵之戰,曹丕就知道在旁邊看,沒有采取任何實質性的行動。等到夷陵之戰結束,他才藉口東吳出爾反爾,不臣服於魏國去討伐東吳,那怎麼可能有勝利的機會?東吳在夷陵大勝劉備,部隊士氣正盛,不可能被打敗。新任的大都督陸遜也是個狠角。領兵打仗的能力超強,曹丕御駕親征東吳,最後大敗而歸。

    我們按照唐王李世民的思路來看,曹操、曹丕和曹叡這爺仨都不算是合格的帝王,他們頂多也就算是個割據一方的諸侯,遠遠沒有達不到一個帝王的境界。

    劉備與孫權夷陵鏖戰之時,正是曹丕建功立業的最好時機。我覺得他應該跟劉備結盟,這樣劉備就可以放心的攻打東吳,曹丕再派兵多路攻打,東吳焉有不敗之理?東吳滅,蜀漢也蹦噠不了幾年。

    這真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淘盡多少英雄!

  • 3 # 牛157

    魏國哪怕露出一點想攙和的跡象,吳蜀可能就打不起來了。曹丕最聰明的作法就是他已經做過的,就是隔岸觀火,紋絲不動。

  • 4 # 一丹流青

    要知道,夷陵之戰爆發的時間是公元222年,而曹丕是在公元220年的12月才成登上皇帝位。

    曹丕稱帝過後,翻年就是公元221年了。接下來的頭兩年裡面,他首先要解決的是政權的穩定問題。

    一方面,既要清除曹植在文臣中的黨羽,還要掃清曹彰在軍隊中的勢力,從而削弱他們對朝政的影響。同時,還要安插自己的心腹和支持者,牢牢地掌控政權。

    另外,曹丕還有第二個大的問題要解決,就是要解決青州和徐州的割據勢力。

    如果不能夠很好的解決藏霸和孫觀等人在青州、徐州的割據勢力。一旦曹丕大軍南下,則後方不穩,那就是曹丕被別人偷襲了!

    因為青州和徐州的位置距曹丕的大本營洛陽非常近,可謂臥榻之患!

    實際上曹操剛死的時候,洛陽附近的青州兵和徐州兵就曾經發生過騷亂,要不是曹丕及時招撫,穩住陣腳,可能就已經出現了大動盪。

    因此對曹丕來說,最好的策略就是精神上支援孫權打劉備,狗咬狗一地毛,最好是雙方打得兩敗俱傷,才再讓魏國來收拾殘局。

    所以說,夷陵之戰時,剛剛稱帝不久的曹丕,當務之急是穩定政權,排除割據勢力,他根本無暇南下偷襲。

  • 5 # 每日趣評

    魏國有兩次滅亡東吳的機會,一次是赤壁之戰,一次是夷陵之戰。赤壁之戰因為曹操的自大而敗北,而夷陵之戰則完全是因為曹丕的幼稚。當時吳、蜀內鬥,吳國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的外患,處理不好,很可能被滅國。那麼魏國的曹丕為什麼不趁機偷襲東吳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先說當時的大形勢,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之所以爆發戰爭,是因為政治手段失效而已。那麼夷陵之戰爆發前,魏、吳、蜀之間的政治格局是什麼呢?

    吳、蜀本為聯盟,共同抵抗強大的曹魏。兩者聯盟的基礎是曹魏一直覬覦東南土地,將孫權視為頭號敵人。而曹魏選擇的攻擊點往往是荊州,所以出於共同抵抗曹魏的出發點,孫權將南郡(荊州)借給了劉備,實現了兩者的同盟。

    後來,劉備坐大,統一了荊州南部四郡,又借入川援助劉璋防衛張魯的名義取得了益州,隨之孫權和劉備圍繞南郡產生了爭執。爭執在關羽北圍襄樊時達到頂點,孫權主動退出聯盟,以敵對的姿態偷襲了關羽,取得了荊州之地。

    這時三者關係已經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吳、蜀聯盟變成了魏、吳聯盟。孫權在攻擊關羽之前向曹魏稱臣,曹操表孫權為驃騎大將軍,荊州牧,允諾只要他擊退關羽,那麼荊州就是他的了。這是曹操時期和孫權的甜蜜關係,雖然是權益之計,但是看起來對雙方都有好處。曹操解除了襄樊之圍的危機,孫權獲得了荊州之地,皆大歡喜,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處。

    等到曹丕時期,事情就變了味道,從曹丕處理夷陵之戰前後魏、吳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曹丕在政治上的幼稚。為什麼這樣講呢?

    曹丕稱帝后,孫權馬上就送來了賀表,表示願意繼續稱臣。而這時劉備已經磨刀霍霍,準備借給關羽報仇的名義東向伐吳了。那麼曹丕是如何看待這即將爆發的戰爭呢?他為什麼不趁機偷襲東吳呢?

    曹丕在曹操死後不到一年便僭越稱帝,他最怕的就是天下群起而攻之。果不其然,在曹丕稱帝后不久,劉備也在成都稱帝,於曹丕分庭抗禮。而這時,曹丕寄希望於父親曹操之前與東吳的聯盟能夠繼續有效,所以心中期盼的就是孫權繼續稱臣。後來,孫權遣使稱臣,曹丕大喜。那麼孫權為什麼要稱臣呢?

    在劉備稱帝后,東吳一片騷動。東吳眾臣都認為孫權應該順勢而起,也在東南稱帝,與蜀、魏公開競爭。但是孫權保持了冷靜,孫權認為此刻正是東吳最危急的時刻,為什麼這樣講呢?

    東吳雖然取得了荊州之地,但是也破壞了吳、蜀聯盟,最要命的是關羽被吳人所殺,所以劉備是肯定要報復的。所以此刻最緊要的不是什麼稱帝的虛名,而是搞好與魏國的關係,一來可以求得魏國兵力援助,二來即使魏國不援助,也不會助劉備犯吳。於是孫權在曹丕稱帝后,以閃電般的速度稱臣。孫權求安穩,曹丕求虛名,兩者達成一致。而曹丕求的這個虛名對魏國來說是個巨大的戰略失誤,難道沒有人看出來嗎?有,誰呢?侍中劉曄。

    劉曄對夷陵之戰時三國之間的形勢有不同的看法,事實也證明,在當時的魏國,只有劉曄保持了頭腦情形。劉曄認為:吳、蜀撮爾小國,各保一州,有危險時相互救援,本就僥倖生存,今相互攻伐,實在是天滅其亡的大好時機。如果我們能夠與劉備共同伐吳,劉備攻其外,我們攻其內,這樣的話,吳國必亡,吳亡則蜀不久亦。

    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

    劉曄這番話是對當時時局最清醒的認識,如果執行得當,那麼吳國將不存在,魏國將失去一大敵人。但是曹丕卻拒絕了,而拒絕的理由非常可笑,竟然是:人家來投降我,我不接受反而攻伐人家,恐怕天下人再也沒人來敢來降了。我們何不接受孫權的投降而偷襲蜀國的後面呢?曹丕是真心這樣想的嗎?非也。

    如果曹丕說的是真的,那麼就應該派兵出關中,偷襲蜀國的後方關中,這樣才符合自己的所想。但是曹丕只是坐山觀虎鬥,在吳、蜀爭鬥中沒有派一兵一卒,既不援助蜀,也不援助吳。那麼曹丕做了什麼呢?曹丕也不是傻子,他天真的認為:我不但要接受孫權的投降,還要假戲真做,讓孫權以後不好意思翻臉。於是曹丕做了一件極其幼稚的舉動,什麼舉動呢?在夷陵之戰的關鍵時刻,曹丕不但接受了孫權的稱臣,還進一步封孫權為吳王,以求穩固兩國關係。那麼吳國是什麼反應呢?

    吳國上下都對曹丕的冊封極為不滿,大臣們都認為孫權應該尊稱九州伯,拒絕曹丕冊封。孫權保持了理智,派專人到魏國謝旨,表示願意接受冊封。那麼曹丕就這麼傻嗎?他對孫權沒什麼要求嗎?有,但是時機不對。

    夷陵之戰基本結束之後,曹丕才想起應該拿什麼東西去限制孫權,於是下旨讓孫權送質子入洛陽,以表示誠意。這時孫權才漏出自己真實的面孔,一開始是拖延,然後是拐彎抹角的拒絕。曹丕經過孫權的多次敷衍,終於忍無可忍,開始對東吳發兵,可惜跟其父曹操一樣,損兵折將,一無所獲。

    因此,回顧整個夷陵之戰前後,曹丕為什麼不趁機偷襲東吳呢?就是因為曹丕政治上的幼稚,他初登大基,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帶來的結果是劉備隨之稱帝與自己分庭抗禮。因此,他此時急需要孫權的表態。但是這些其實都是虛名,與滅吳、滅蜀這樣的大戰略比起來極其幼稚。而孫權在政治上要比曹丕成熟的多,孫權不惜屈尊接受曹丕冊封,還多次戲弄曹丕索要質子的無理要求。

    最終,既阻止了劉備的進攻,又防止了曹魏的偷襲,後經過與魏國的短暫較量,吳國在不到三年講相繼打敗蜀漢和曹魏,在三國局勢中實力急劇上升,名列第二,這一切孫權功不可沒。

    曹丕錯失滅亡東吳的大好時機,又被孫權多次洗刷,還能怪誰?自己太笨而已!

  • 6 # 靈魂的感觸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只可惜曹丕不懂得去做這個“漁翁”!

    曹丕雖非庸碌無為之主,但也絕非精明能幹之君,蜀吳交惡,夷陵大戰爆發,其實對曹魏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若好好把握,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指日可待。不過曹丕終究還是沒有其父曹操那樣的胸襟和遠見,只看得眼前利益看不到長遠罷了!

    夷陵之戰是曹魏的“機遇”

    三國時期著名的戰略家,曹魏名臣劉曄就曾對吳蜀交惡時是否可以南下進兵作出過一番分享,據《三國志》記載,當時劉曄認為:

    “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

    吳,蜀本就是偏安一隅的小國,實力遠不如北方的曹魏,兩國能穩定發展的前提便是結盟共同抵禦北方的強敵,有危險時能相互救援,而今兩國相互攻伐,且蜀國攻吳之意堅決,若此時也南下攻吳,孫吳必定首尾難顧,這樣一來孫吳必亡。

    正所謂“唇亡齒寒”,吳亡則蜀亦難長久,為什麼呢?在我看來,若是吳國被滅,即使土地被蜀魏平分,但蜀國基業遠在巴蜀,蜀國對吳地的控制力必定不如魏國,吳地早晚盡入曹魏囊中!試問到那時蜀國還有能力與曹魏一對一抗衡嗎?

    曹丕放棄南征的緣故

    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公元221年,劉備發動伐吳之戰,在夷陵之戰打響之前,東吳孫權為防止曹魏乘虛而入主動向曹丕稱臣,以示其對曹魏的“友好”。而曹丕對於孫權的臣服的欣然接受,並賜孫權九錫,冊封其為吳王。後劉曄主張攻吳時,曹丕以孫吳稱臣,不可背信棄義為由,錯失了大好良機。而夷陵之戰結束後,作為勝利方的孫權才表現一點對曹魏的不臣服則立刻引起了曹丕的不適,畢竟“天子”的權威受到了藐視嘛!此刻曹丕便不顧群臣勸阻,堅決要南征東吳,然而良機已失,終致大敗而歸。

    猶記當年曹真平定河西,當破胡捷報傳到洛陽時,曹丕高興的說到:

    “我在帷幕之內運籌帷幄,諸將在萬里之外奮勇作戰,前後戰克獲虜,沒有如此之多的。”

    可見曹丕確實是很在乎自己名聲,喜歡炫耀自己功績的。而也正是這種眼前的小利矇蔽了曹丕的雙眼,使他看不到長遠利益,當然,他也沒有勇氣放下自己的顏面,像其父親曹操那般去謀劃平定天下的大事!

  • 7 # 巴山夜雨涮鍋

    夷陵之戰中,魏國沒有偷襲,是因為曹丕想坐收漁利,又沒把利害想清楚。

    夷陵之戰前,魏國的格局可以說是最有利的。劉備氣勢洶洶一門心思想找東吳報仇,而東吳則向曹丕稱臣。這時候,曹丕有四種選擇:

    (1)進攻蜀漢的漢中地區。

    (2)進攻東吳的揚州地區。

    (3)衝到荊州地區開打。

    (4)兩不相助,靜觀其變。

    這裡面,(3)顯然是不妥的。本來兩家在荊州正打得你死我活,你參進去反而他們可能不打了。

    劉曄的主張是(2),趁機夾攻東吳。他的思路很簡單,就是蜀國和吳國都有很險要的地形,單獨靠魏國很難打下。如今吳蜀相爭,魏國應該趁機下手幫著一家打另一家。現在既然蜀國主動打吳國,那曹魏趁機也打吳國,必然就可以滅掉吳國。滅吳之後,曹魏佔據了東吳的核心區域(揚州),再對付孤掌難鳴的蜀國就比三足鼎立要容易了。

    應該說,劉曄的這個思路基本是正確的。因為如果曹魏按照(1)去打漢中,首先漢中隔著秦嶺,比揚州地形更險要,其次劉備是吳蜀戰爭的進攻方,如果屁股起火,多半會停止進攻,這樣吳蜀之間的戰火就弱化了,曹魏等於幫東吳解了圍,不符合曹魏利益。而曹魏打東吳,只會讓劉備打得更來勁,進一步激化吳蜀衝突。等滅了東吳,變成一大一小的局面,對曹魏更有利。

    不過曹丕最終卻選擇了(4)兩不相助。這是一個看上去謹慎,其實卻過度保守坐失良機的決策。不知道曹丕是因為孫權已經稱臣而決定打之不義,還是害怕孫權一旦被腹背夾擊有可能乾脆投降劉備造成吳蜀合一?

    下面是兩人的對話,出自《傅子》

    孫權遣使求降,帝以問曄。曄對曰:“……今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帝曰:“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對曰:“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今備已怒,故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之勢也。”帝不聽,遂受吳降,即拜權為吳王。

    但是,等到孫權終於打敗劉備後,吳軍銳氣正盛,他又轉去進攻孫權,結果鬧得灰頭土臉,這就是自討沒趣了。所以整體而言,魏國這樣的決策,是曹丕腦殘造成的。

  • 8 # 莫失莫忘ls

    我站在曹丕角度,我認為曹丕趨勢是想等兩敗俱傷之後,再去打贏的那一方。

    照他想,贏得那一方縱然獲勝也是元氣大傷,不能抵禦曹魏,一舉滅之,次滅另一國。

    結果前一封書信還說沒怎麼打呢,後一封書信就說劉備大敗虧輸,頹勢之快,令人咋舌。而這時曹丕才趕緊出兵,並且修書給孫權說是要幫忙夾擊劉備。

    但歷史上也是因為陸遜看出詭計,回援及時,並且劉備確實對吳軍衝擊很小,而且吳國佈置妥當,使得魏國進攻未果。

    主要是除去持久戰的那一段時間,真正拉開架勢開戰才多久,身經百戰的天下梟雄就大敗給年少儒生,這誰能提前想到。且後續吳蜀又迅速和好。綜合以上,使得夷陵戰後曹魏沒有佔到一點便宜。

  • 9 # 我是趙帥鍋

    公元221年七月,在劉備稱帝后的第三個月,他以替二弟關羽報仇為理由,揮兵伐吳。孫權在多次求和不成的情況下,派遣陸遜率軍五萬人開赴前線,抵禦蜀軍,夷陵之戰由此爆發。

    在蜀漢與東吳開戰後不久,魏國的謀士劉曄就建議曹丕乘虛領兵偷襲東吳,以絕後患,但曹丕卻認為孫權已然稱臣,若再舉兵討伐,於情於理都不妥,於是拒絕了劉曄的建議。

    相信很多人讀到這段歷史上,都會忍不住罵曹丕真傻,白白浪費這麼好的一個機會。因為,在大家看來,孫權的軍事主力都在夷陵地區和劉備對峙,這個時候曹丕如果能夠派出大軍從淮南方向進攻東吳,孫權肯定招架不住。

    而且,孫權的首都建業距離合肥也就不到200公里的路程,曹丕的軍事主力是很容易將孫權打崩盤,即便到時候,劉備趁亂重新奪回荊州,但整個揚州肯定是被曹丕佔據,到時候魏國攜天下十州之力攻打劉備的荊、益兩州,難道會失敗嗎?

    也正因為此,大家才會覺得曹丕應該果斷趁機偷襲東吳,因為這實在是統一天下的大好機會。但問題是,偷襲東吳,真的對曹丕有好處嗎?有一句話大家應該都聽說過,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息。如果曹丕真的從淮南大舉進攻東吳,孫權所面臨的那就是亡國之患,在這種背景下,他還會全力和劉備爭奪荊州嗎?

    當時劉備東征孫權的目的,雖然號稱是為關羽報仇,但其實就是想重新奪回荊州,既然如此,最壞的情況下,孫權大不了把荊州再還給劉備,甚至而言,再多割讓點地盤給劉備,相信到時劉備和孫權重新和好的機率會非常大。

    這就如同當年劉備奪取漢中後,孫權要求劉備歸還荊州,結果劉備不願意,以至於雙方都派出大軍對峙。而後來劉備一聽說曹操進軍漢中,就立馬找孫權和好,並主動把長沙和桂陽還給東吳。

    事實上,劉備也好,孫權也好,他們都清楚自己最大的敵人是曹魏,如果他們兩個無止境的鬥下去,最後只能是兩敗俱傷。所以更多時候,他們兩個人的爭鬥,都是點到為止。

    換句話說,劉備舉兵東征孫權,心裡可能就是期望著曹丕能趁機出兵,這樣劉備不僅能夠趁機奪回荊州,甚至而言,如果到時候孫權和劉備達成同盟,一個迅速撤兵回去給曹丕一記回馬槍,一個趁機從荊州偷襲襄陽,曹丕恐怕就成了典型的偷雞不成蝕把米。

    事實上,劉備從公元222年正月進入夷陵地區,一直到六月,蜀軍始終沒有任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其實就是在等曹丕的動向。曹丕自然也不是傻子,你劉備如果真想進攻東吳,那就直接順江而下急攻江陵,那我曹丕自然會進擊淮南。

    但問題是,你劉備躲在夷陵龜縮不前,卻想讓我去進攻淮南,這個是明擺著讓我給你打白工,替你當炮灰,曹丕自然是不會做的。

  • 10 # Mer86

    如果夷陵之戰時,魏國皇帝是官渡之戰時期的曹操,魏國肯定會舉大軍偷襲。但是很可惜的是,當時曹操已經病死了。魏國在位的皇帝是曹丕,而曹丕的性格註定了他不會在夷陵之戰期間,去偷襲東吳。至於說偷襲劉備,當時的曹魏沒有這個能力。

    先說說我為什麼覺得曹操在位,他肯定會去偷襲東吳。

    其實夷陵之戰的機遇,曹操也遇到過。那是在官渡之戰後,袁紹病死,曹操本打算乘機攻河北。但是郭嘉對曹操說:袁紹的兩個兒子素來就不和,而且是他們還有郭圖、逢紀這樣的謀臣在當中攙和,所以袁氏兄弟必然要反目。我們現在去攻,他們會團結起來抵抗我們。不如我們先假裝南征劉表,造成退兵的假象,等到他們打起來的時候再乘機偷襲,一舉可定也!

    事後果然如郭嘉所言,曹軍剛退回許昌,袁氏兄弟就打了起來。曹操乘機率軍北上,將袁譚和袁尚逐個擊破。袁尚還假意投降,結果曹操根本不鳥他!當面接受投降,暗地裡卻派人去偷襲。最後袁氏兄弟一死一逃,河北遂即被平定。

    當面準降,背地裡搞偷襲,這就是典型的曹操式思維!他不怕別人罵他,因為只要打能打勝仗,誰敢罵他?

    在曹操平河北十八年後,幾乎是同樣的天賜良機落到了曹丕頭上。當時劉備與孫權這對十四年的盟友展開火拼,情況如當年袁氏兄弟內訌一樣,曹魏也是坐山觀虎鬥,同樣也掌握戰略了主動權。

    但是這一次,曹丕卻玩砸了。

    是怎麼玩砸的呢?因為曹丕太要面子了。完全沒有遺傳到曹操性格中的狡猾。

    先簡單覆盤一下夷陵之戰前後的大致情況:

    從赤壁之戰開始,一直到呂蒙偷襲荊州。孫權與劉備都是結盟關係。期間,雙方雖然有一些爭執,但在共同對付曹操這件事上,雙方利益和立場是一致的。

    但是在呂蒙偷襲荊州後,孫劉雙方的同盟關係迅速破裂。孫權為了應付劉備將來可能會興兵報仇,一面將首都從江東遷至荊州,一面向曹操臣服,緩和江東與曹魏的關係。

    沒過多久,曹操病死了,曹丕繼立。孫權繼續遣使向曹丕臣服。

    面對孫權的臣服,曹丕高興壞了。因為他搞禪讓制,篡漢自立,最需要的就是名份!讓大家都承認他是天下的共主。然而當時的形勢,卻是曹劉孫天下三分,曹丕這個大魏皇帝,其實做得名不正言不順。

    因此,當孫權的使者來到洛陽後,曹丕很是心動。曹魏大多數的大臣,也都傾向於接受孫權的臣服。畢竟孫權主動請臣,是主動在給曹丕送名份。

    這個時候,劉曄站出來反對了。他反對的理由主要有兩點:

    首先,孫權的動機不純。他現在來投,必然是迫於劉備的軍事壓力,而不是心悅誠服的向大魏歸順。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接受呢?反正以後孫權還是要反叛;

    其次,如今天下三分,就是因為蜀、吳兩國結盟,抱團和我們大魏抗衡。如今他們雙方狗咬狗,正是我們藉機漁利的好時機。這種機會不會常有,必須要把握好;

    劉曄的這個話,簡單點說就是:我們之所以滅不了孫權與劉備,就是因為他們結盟。現在他們破天荒的破盟,這個機會實在太難得了!這是老天爺送給我們的一個機會。如果抓不住這個機會,等他們再結盟,我們就很難再滅吳蜀兩國了。

    如果把劉曄說的這番話與當年郭嘉對曹操說的那番話做對比,可以看出劉曄說的,是非常有道理的。

    因為當年的袁尚和袁譚有仇,不管有沒有曹操的壓力,他們都會掐架!所以郭嘉建議曹操不要急著出兵,讓他們開始掐架了再行出兵;但是劉備和孫權不一樣。孫、劉兩家十四年的同盟,只是因為偶然的機會才大打出手。如果這一仗打完了,雙方很有可能會再次結盟。若是讓他們再次結盟,那麼魏國也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然而,曹丕卻認為:孫權向我投誠,我不接受也就算了,反而還要乘人之危,這恐怕不是大國所應有的風度吧?畢竟,我現在最需要的是名聲啊!如果沒有名聲了,我的老臉哪擱?

    劉曄見曹丕要犯渾,就繼續再勸。結果把曹丕給問急了,他便反問道:既然你說我們可以出兵,那我們為什麼不出兵打劉備呢?打劉備正好可以顯示我們的大國風度。

    劉曄反駁道:劉備如果知道我們要出兵去攻打他,那劉備肯定就不會和孫權打了;但如果反過來,如果我們打吳國,劉備肯定是樂見其成的,我們正好可以一消滅孫權。

    打孫權——劉備不會幫忙,而且孫權離我們比較近,這樣打起來容易。

    打劉備——孫權雖然也不會幫忙,但是劉備離我們太遠了,不容易打。

    陛下,你要明鑑啊!

    然而,曹丕還是不聽,他最終接受了孫權的投誠,並且封孫權為吳王。在劉備與孫權的大戰期間,不發一兵一卒。

    所以,當吳蜀在夷陵大戰時,曹丕卻沒有乘機出兵的原因,就是因為曹丕認為:自己剛剛篡漢,需要合法性。現在孫權來稱臣,就是給我送合法性。如果我不接受,反而還要乘機偷襲他,怕是會傷了後來者的心。並且曹丕還天真的認為,只要吳、蜀交戰,必然會打的兩敗俱傷,到時候我們再去摟草打兔子,大業必成。

    簡而言之:曹丕要面子。

    然而後來的事態發展,證明了曹丕在接受孫權投降的問題上,他失策了。因為從後來發生的事情來看,孫權的請降就是一場徹徹底底的假投降。

    曹丕他想當然的認為孫權與劉備必然是兩敗俱傷。豈不料,劉備敗的太慘了,孫權也贏得太快。以至於說,夷陵之戰幾乎沒有傷到東吳的元氣。

    等到夷陵之戰後,曹丕又要伐吳。而曹丕出兵東吳的理由也是很幼稚,僅僅是因為孫權對他不恭敬,他要給自己找回面子。

    而在曹丕出兵之前,劉曄又勸他:東吳在夷陵之戰中的損失不大,我們現在去討伐東吳,已經沒有時機了。

    但是曹丕就是不聽不聽我不聽,寡人就是要去伐吳,寡人就是要給自己找回面子。

    結果,果然是一場敗仗收場。而孫權則是大放異彩。

    他先是用詐降的辦法穩住了曹丕,然後一磚拍倒了劉備;接著又穩住了劉備,再以一板磚拍暈了曹丕。化解了這一場有可能滅亡東吳的危機。然後孫權再朝著曹丕的方向哈哈大笑——你就是個傻子!

    最後說說,曹丕的失策到底失策在哪。

    曹丕的失策,其實就是他在決策前,沒有分清楚問題的主次關係。

    曹丕看中的,是大國的風度,是接受孫權請臣以後,對後來者的示範效應;

    劉曄提出的,則是夾擊東吳的機會,這種機會實在太難得,以後不會再有;

    曹丕有他的道理,劉曄也有他的道理。但是這兩人的道理,明顯劉曄的更有道理。

    因為曹丕如果拒絕了孫權,並偷襲孫權,哪怕是失敗了,事後還可以補救,只是代價會更大一點;而孫權與劉備翻臉,這不是曹丕能決定的。也就是說,前者可控,後者並不可控。

    舉個例子來說,老闆安排我今天加班,完成一個大案子,乾的好會升職加薪。但是我之前答應了女朋友,晚上陪她一起看電影。如果我不加班,有可能我會失去升職加薪的機會,甚至會丟掉工作;而如果我不陪女朋友看電影,我有可能會被女朋友罵。

    曹丕和劉曄,其實就是在陪女朋友看電影和晚上加班的問題上的分歧。

    曹丕他覺得,不陪女朋友,自己的天就會塌下來了。而劉曄認為,如果你連這個大好機會都把握不住,陪女朋友看電影了又能怎麼樣?你這是因小失大。

    或許,在曹丕的世界裡,他認為堅持自己的王道才是最重要的。其它的東西,都要給自己的王道讓路。雖然這個理由很可笑,但這就是曹丕不出兵偷襲東吳的原因。

  • 11 # 三國逐鹿

    夷陵之戰是吳國和蜀國之間的一次大戰,根據《三國志·後主傳》記載:

    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

    由此可以看出吳國和蜀國在夷陵之戰當中派出了主力軍,在戰爭當中激戰許久吳國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那麼作為三國當中最為強大的魏國,為什麼沒有趁著吳國和蜀國兩軍在夷陵一帶交戰而唱趁機南下消滅吳國呢?在一些人看來這是曹丕的政治幼稚所導致曹魏勢力失去的一次統一全國的機會,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我認為並不是這樣。在我看來這正是曹丕的獨特的政治智慧所在,並非是一句簡單的政治幼稚可以解決的。

    首先曹丕的父親曹操曾經南下意圖一舉統一全國,但是遭到了蜀國和吳國的聯手阻擊,最終夢斷赤壁之戰,倉皇逃回北方。《三國志》如是記載了赤壁之戰:

    是時曹公新得表眾,形勢甚盛,諸議者皆望風畏懼,多勸權迎之。惟瑜、肅執拒之議,意與權同”、“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併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

    從那以後魏國由戰略攻勢轉為守勢,一方面在長江沿線打造百里無人區防止吳國的北下侵略,一邊在蜀漢方向構築防線以應對諸葛亮的北伐舉動,面對南方吳國和蜀國的聯合而被動防守,整體國力有所不如只能無奈接受這一狀態。

    但是夷陵之戰是一個戰略轉機,吳國和蜀國因為荊州歸屬問題,在夷陵地帶交戰,雙方可以說是主力盡出,打的昏天黑地。

    其次那為什麼魏國不趁機去沿著長江進攻吳國來達到消滅吳國的戰略目的呢?其實在吳蜀兩國交兵開始,魏國國內就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司空王朗主張:坐山觀虎鬥,待雙方兩敗俱傷從而去坐收漁翁之利。侍中劉曄則建議:聯蜀滅吳。

    曹丕選擇了前者,這在現在看來彷彿是愚蠢之舉,直接錯過了統一的好時機。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前文已經說過曹魏勢力實力較為強大,因而遭到吳國和蜀國的征討。夷陵之戰在今天看來是吳國和蜀國之間的一次戰爭,但是在三國當時那個大環境看來更像是對於魏國的一種戰略引誘,透過誘導魏國軍隊南下來削弱魏國的軍事實力,從而達到消滅魏國的目的。

    在我看來,在那種大環境下選擇出兵南下無疑是有著極大的風險的。魏國按照在夷陵之戰之前的態勢,面對吳國和蜀國的進攻已經有了相對應的辦法。剩下就在於消耗其國力,等到優勢累積到一定地步,出兵南下就可以一舉勝利。在我看來夷陵之戰固然對於魏國是一個機會,但這個機會背後的風險也不得不面對。

    因為在夷陵之戰前吳國和蜀國是聯合對抗魏國的,無論是赤壁之戰還是兩國不斷的南征。無不在表達著一個既成事實,兩國是聯合對抗魏國的。

    最後固然後續荊州之戰兩國出現了摩擦,但是曹丕無法確定兩國是否真正交兵。畢竟在魏國的強大壓力之下,自身內鬥實為不智。說白了就是曹丕低估了劉備為其義兄弟關羽報仇的決心,也就是他們的兄弟感情。畢竟從一個大國決策者來說,聯吳抗魏才是首要任務。

    那麼魏國選擇按兵不動也就不難解釋了。魏國本身戰爭實力遠遠強於吳國和蜀國,沒有必要去投入兵力做一次巨大的冒險。畢竟只要拖住了,最後的勝利者肯定是魏國。恰恰相反,如果魏國選擇趁機南下,反而可能促進吳國和蜀國放下兵戈聯合對抗魏國,那樣反而是不妙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夷陵之戰是吳國和蜀國聯合進行的一次戰略欺騙,從而選擇對魏國進行征討,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

    從此來看,曹丕當時選擇按兵不動也是有著其獨特考慮的。畢竟出征在當時來看屬於冒險行為,選擇更加穩妥的方式,也並沒有錯誤。

    你是如何看待曹魏不偷襲?

  • 12 # 南方鵬

    孫劉的夷陵之戰或說兩家交惡打得起來的重要原因是曹操死了。如果曹操還在,劉備孫權這樣大打出手,應該會被抓住機會各個擊破,兩個都得喝一壺大的。當然,劉備的出兵,也有考慮到這個因素,蜀漢眾臣有趙雲秦宓等苦諫。劉備不聽,而史實上諸葛亮是沒有勸阻的,其時不能說沒有機會奪回荊州,重要節點在曹魏方面的行動,劉備是對它有所期待的,才在出川到夷陵走了這麼久的時間。

    三家各有小九九,自己的算盤打得滑溜,都想當漁翁,劉備逼於形勢出兵“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又料曹魏不會放過這個良機,事情大有可為,沒想到曹丕硬生生放棄了。孫權面對劉備的不顧一切,求和無效,只得一面備戰一面示弱,向曹丕行緩兵之計,以圖自存。最後,三家中孫權慘勝,曹丕如意算盤打錯,劉備大敗虧輸。

  • 13 # 牛157

    魏國哪怕露出一點想攙和的跡象,吳蜀可能就打不起來了。曹丕最聰明的作法就是他已經做過的,就是隔岸觀火,紋絲不動。

  • 14 # 一丹流青

    要知道,夷陵之戰爆發的時間是公元222年,而曹丕是在公元220年的12月才成登上皇帝位。

    曹丕稱帝過後,翻年就是公元221年了。接下來的頭兩年裡面,他首先要解決的是政權的穩定問題。

    一方面,既要清除曹植在文臣中的黨羽,還要掃清曹彰在軍隊中的勢力,從而削弱他們對朝政的影響。同時,還要安插自己的心腹和支持者,牢牢地掌控政權。

    另外,曹丕還有第二個大的問題要解決,就是要解決青州和徐州的割據勢力。

    如果不能夠很好的解決藏霸和孫觀等人在青州、徐州的割據勢力。一旦曹丕大軍南下,則後方不穩,那就是曹丕被別人偷襲了!

    因為青州和徐州的位置距曹丕的大本營洛陽非常近,可謂臥榻之患!

    實際上曹操剛死的時候,洛陽附近的青州兵和徐州兵就曾經發生過騷亂,要不是曹丕及時招撫,穩住陣腳,可能就已經出現了大動盪。

    因此對曹丕來說,最好的策略就是精神上支援孫權打劉備,狗咬狗一地毛,最好是雙方打得兩敗俱傷,才再讓魏國來收拾殘局。

    所以說,夷陵之戰時,剛剛稱帝不久的曹丕,當務之急是穩定政權,排除割據勢力,他根本無暇南下偷襲。

  • 15 # 每日趣評

    魏國有兩次滅亡東吳的機會,一次是赤壁之戰,一次是夷陵之戰。赤壁之戰因為曹操的自大而敗北,而夷陵之戰則完全是因為曹丕的幼稚。當時吳、蜀內鬥,吳國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的外患,處理不好,很可能被滅國。那麼魏國的曹丕為什麼不趁機偷襲東吳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先說當時的大形勢,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之所以爆發戰爭,是因為政治手段失效而已。那麼夷陵之戰爆發前,魏、吳、蜀之間的政治格局是什麼呢?

    吳、蜀本為聯盟,共同抵抗強大的曹魏。兩者聯盟的基礎是曹魏一直覬覦東南土地,將孫權視為頭號敵人。而曹魏選擇的攻擊點往往是荊州,所以出於共同抵抗曹魏的出發點,孫權將南郡(荊州)借給了劉備,實現了兩者的同盟。

    後來,劉備坐大,統一了荊州南部四郡,又借入川援助劉璋防衛張魯的名義取得了益州,隨之孫權和劉備圍繞南郡產生了爭執。爭執在關羽北圍襄樊時達到頂點,孫權主動退出聯盟,以敵對的姿態偷襲了關羽,取得了荊州之地。

    這時三者關係已經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吳、蜀聯盟變成了魏、吳聯盟。孫權在攻擊關羽之前向曹魏稱臣,曹操表孫權為驃騎大將軍,荊州牧,允諾只要他擊退關羽,那麼荊州就是他的了。這是曹操時期和孫權的甜蜜關係,雖然是權益之計,但是看起來對雙方都有好處。曹操解除了襄樊之圍的危機,孫權獲得了荊州之地,皆大歡喜,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處。

    等到曹丕時期,事情就變了味道,從曹丕處理夷陵之戰前後魏、吳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曹丕在政治上的幼稚。為什麼這樣講呢?

    曹丕稱帝后,孫權馬上就送來了賀表,表示願意繼續稱臣。而這時劉備已經磨刀霍霍,準備借給關羽報仇的名義東向伐吳了。那麼曹丕是如何看待這即將爆發的戰爭呢?他為什麼不趁機偷襲東吳呢?

    曹丕在曹操死後不到一年便僭越稱帝,他最怕的就是天下群起而攻之。果不其然,在曹丕稱帝后不久,劉備也在成都稱帝,於曹丕分庭抗禮。而這時,曹丕寄希望於父親曹操之前與東吳的聯盟能夠繼續有效,所以心中期盼的就是孫權繼續稱臣。後來,孫權遣使稱臣,曹丕大喜。那麼孫權為什麼要稱臣呢?

    在劉備稱帝后,東吳一片騷動。東吳眾臣都認為孫權應該順勢而起,也在東南稱帝,與蜀、魏公開競爭。但是孫權保持了冷靜,孫權認為此刻正是東吳最危急的時刻,為什麼這樣講呢?

    東吳雖然取得了荊州之地,但是也破壞了吳、蜀聯盟,最要命的是關羽被吳人所殺,所以劉備是肯定要報復的。所以此刻最緊要的不是什麼稱帝的虛名,而是搞好與魏國的關係,一來可以求得魏國兵力援助,二來即使魏國不援助,也不會助劉備犯吳。於是孫權在曹丕稱帝后,以閃電般的速度稱臣。孫權求安穩,曹丕求虛名,兩者達成一致。而曹丕求的這個虛名對魏國來說是個巨大的戰略失誤,難道沒有人看出來嗎?有,誰呢?侍中劉曄。

    劉曄對夷陵之戰時三國之間的形勢有不同的看法,事實也證明,在當時的魏國,只有劉曄保持了頭腦情形。劉曄認為:吳、蜀撮爾小國,各保一州,有危險時相互救援,本就僥倖生存,今相互攻伐,實在是天滅其亡的大好時機。如果我們能夠與劉備共同伐吳,劉備攻其外,我們攻其內,這樣的話,吳國必亡,吳亡則蜀不久亦。

    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

    劉曄這番話是對當時時局最清醒的認識,如果執行得當,那麼吳國將不存在,魏國將失去一大敵人。但是曹丕卻拒絕了,而拒絕的理由非常可笑,竟然是:人家來投降我,我不接受反而攻伐人家,恐怕天下人再也沒人來敢來降了。我們何不接受孫權的投降而偷襲蜀國的後面呢?曹丕是真心這樣想的嗎?非也。

    如果曹丕說的是真的,那麼就應該派兵出關中,偷襲蜀國的後方關中,這樣才符合自己的所想。但是曹丕只是坐山觀虎鬥,在吳、蜀爭鬥中沒有派一兵一卒,既不援助蜀,也不援助吳。那麼曹丕做了什麼呢?曹丕也不是傻子,他天真的認為:我不但要接受孫權的投降,還要假戲真做,讓孫權以後不好意思翻臉。於是曹丕做了一件極其幼稚的舉動,什麼舉動呢?在夷陵之戰的關鍵時刻,曹丕不但接受了孫權的稱臣,還進一步封孫權為吳王,以求穩固兩國關係。那麼吳國是什麼反應呢?

    吳國上下都對曹丕的冊封極為不滿,大臣們都認為孫權應該尊稱九州伯,拒絕曹丕冊封。孫權保持了理智,派專人到魏國謝旨,表示願意接受冊封。那麼曹丕就這麼傻嗎?他對孫權沒什麼要求嗎?有,但是時機不對。

    夷陵之戰基本結束之後,曹丕才想起應該拿什麼東西去限制孫權,於是下旨讓孫權送質子入洛陽,以表示誠意。這時孫權才漏出自己真實的面孔,一開始是拖延,然後是拐彎抹角的拒絕。曹丕經過孫權的多次敷衍,終於忍無可忍,開始對東吳發兵,可惜跟其父曹操一樣,損兵折將,一無所獲。

    因此,回顧整個夷陵之戰前後,曹丕為什麼不趁機偷襲東吳呢?就是因為曹丕政治上的幼稚,他初登大基,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帶來的結果是劉備隨之稱帝與自己分庭抗禮。因此,他此時急需要孫權的表態。但是這些其實都是虛名,與滅吳、滅蜀這樣的大戰略比起來極其幼稚。而孫權在政治上要比曹丕成熟的多,孫權不惜屈尊接受曹丕冊封,還多次戲弄曹丕索要質子的無理要求。

    最終,既阻止了劉備的進攻,又防止了曹魏的偷襲,後經過與魏國的短暫較量,吳國在不到三年講相繼打敗蜀漢和曹魏,在三國局勢中實力急劇上升,名列第二,這一切孫權功不可沒。

    曹丕錯失滅亡東吳的大好時機,又被孫權多次洗刷,還能怪誰?自己太笨而已!

  • 16 # 靈魂的感觸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只可惜曹丕不懂得去做這個“漁翁”!

    曹丕雖非庸碌無為之主,但也絕非精明能幹之君,蜀吳交惡,夷陵大戰爆發,其實對曹魏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若好好把握,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指日可待。不過曹丕終究還是沒有其父曹操那樣的胸襟和遠見,只看得眼前利益看不到長遠罷了!

    夷陵之戰是曹魏的“機遇”

    三國時期著名的戰略家,曹魏名臣劉曄就曾對吳蜀交惡時是否可以南下進兵作出過一番分享,據《三國志》記載,當時劉曄認為:

    “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

    吳,蜀本就是偏安一隅的小國,實力遠不如北方的曹魏,兩國能穩定發展的前提便是結盟共同抵禦北方的強敵,有危險時能相互救援,而今兩國相互攻伐,且蜀國攻吳之意堅決,若此時也南下攻吳,孫吳必定首尾難顧,這樣一來孫吳必亡。

    正所謂“唇亡齒寒”,吳亡則蜀亦難長久,為什麼呢?在我看來,若是吳國被滅,即使土地被蜀魏平分,但蜀國基業遠在巴蜀,蜀國對吳地的控制力必定不如魏國,吳地早晚盡入曹魏囊中!試問到那時蜀國還有能力與曹魏一對一抗衡嗎?

    曹丕放棄南征的緣故

    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公元221年,劉備發動伐吳之戰,在夷陵之戰打響之前,東吳孫權為防止曹魏乘虛而入主動向曹丕稱臣,以示其對曹魏的“友好”。而曹丕對於孫權的臣服的欣然接受,並賜孫權九錫,冊封其為吳王。後劉曄主張攻吳時,曹丕以孫吳稱臣,不可背信棄義為由,錯失了大好良機。而夷陵之戰結束後,作為勝利方的孫權才表現一點對曹魏的不臣服則立刻引起了曹丕的不適,畢竟“天子”的權威受到了藐視嘛!此刻曹丕便不顧群臣勸阻,堅決要南征東吳,然而良機已失,終致大敗而歸。

    猶記當年曹真平定河西,當破胡捷報傳到洛陽時,曹丕高興的說到:

    “我在帷幕之內運籌帷幄,諸將在萬里之外奮勇作戰,前後戰克獲虜,沒有如此之多的。”

    可見曹丕確實是很在乎自己名聲,喜歡炫耀自己功績的。而也正是這種眼前的小利矇蔽了曹丕的雙眼,使他看不到長遠利益,當然,他也沒有勇氣放下自己的顏面,像其父親曹操那般去謀劃平定天下的大事!

  • 17 # 巴山夜雨涮鍋

    夷陵之戰中,魏國沒有偷襲,是因為曹丕想坐收漁利,又沒把利害想清楚。

    夷陵之戰前,魏國的格局可以說是最有利的。劉備氣勢洶洶一門心思想找東吳報仇,而東吳則向曹丕稱臣。這時候,曹丕有四種選擇:

    (1)進攻蜀漢的漢中地區。

    (2)進攻東吳的揚州地區。

    (3)衝到荊州地區開打。

    (4)兩不相助,靜觀其變。

    這裡面,(3)顯然是不妥的。本來兩家在荊州正打得你死我活,你參進去反而他們可能不打了。

    劉曄的主張是(2),趁機夾攻東吳。他的思路很簡單,就是蜀國和吳國都有很險要的地形,單獨靠魏國很難打下。如今吳蜀相爭,魏國應該趁機下手幫著一家打另一家。現在既然蜀國主動打吳國,那曹魏趁機也打吳國,必然就可以滅掉吳國。滅吳之後,曹魏佔據了東吳的核心區域(揚州),再對付孤掌難鳴的蜀國就比三足鼎立要容易了。

    應該說,劉曄的這個思路基本是正確的。因為如果曹魏按照(1)去打漢中,首先漢中隔著秦嶺,比揚州地形更險要,其次劉備是吳蜀戰爭的進攻方,如果屁股起火,多半會停止進攻,這樣吳蜀之間的戰火就弱化了,曹魏等於幫東吳解了圍,不符合曹魏利益。而曹魏打東吳,只會讓劉備打得更來勁,進一步激化吳蜀衝突。等滅了東吳,變成一大一小的局面,對曹魏更有利。

    不過曹丕最終卻選擇了(4)兩不相助。這是一個看上去謹慎,其實卻過度保守坐失良機的決策。不知道曹丕是因為孫權已經稱臣而決定打之不義,還是害怕孫權一旦被腹背夾擊有可能乾脆投降劉備造成吳蜀合一?

    下面是兩人的對話,出自《傅子》

    孫權遣使求降,帝以問曄。曄對曰:“……今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帝曰:“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對曰:“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今備已怒,故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之勢也。”帝不聽,遂受吳降,即拜權為吳王。

    但是,等到孫權終於打敗劉備後,吳軍銳氣正盛,他又轉去進攻孫權,結果鬧得灰頭土臉,這就是自討沒趣了。所以整體而言,魏國這樣的決策,是曹丕腦殘造成的。

  • 18 # 莫失莫忘ls

    我站在曹丕角度,我認為曹丕趨勢是想等兩敗俱傷之後,再去打贏的那一方。

    照他想,贏得那一方縱然獲勝也是元氣大傷,不能抵禦曹魏,一舉滅之,次滅另一國。

    結果前一封書信還說沒怎麼打呢,後一封書信就說劉備大敗虧輸,頹勢之快,令人咋舌。而這時曹丕才趕緊出兵,並且修書給孫權說是要幫忙夾擊劉備。

    但歷史上也是因為陸遜看出詭計,回援及時,並且劉備確實對吳軍衝擊很小,而且吳國佈置妥當,使得魏國進攻未果。

    主要是除去持久戰的那一段時間,真正拉開架勢開戰才多久,身經百戰的天下梟雄就大敗給年少儒生,這誰能提前想到。且後續吳蜀又迅速和好。綜合以上,使得夷陵戰後曹魏沒有佔到一點便宜。

  • 19 # 我是趙帥鍋

    公元221年七月,在劉備稱帝后的第三個月,他以替二弟關羽報仇為理由,揮兵伐吳。孫權在多次求和不成的情況下,派遣陸遜率軍五萬人開赴前線,抵禦蜀軍,夷陵之戰由此爆發。

    在蜀漢與東吳開戰後不久,魏國的謀士劉曄就建議曹丕乘虛領兵偷襲東吳,以絕後患,但曹丕卻認為孫權已然稱臣,若再舉兵討伐,於情於理都不妥,於是拒絕了劉曄的建議。

    相信很多人讀到這段歷史上,都會忍不住罵曹丕真傻,白白浪費這麼好的一個機會。因為,在大家看來,孫權的軍事主力都在夷陵地區和劉備對峙,這個時候曹丕如果能夠派出大軍從淮南方向進攻東吳,孫權肯定招架不住。

    而且,孫權的首都建業距離合肥也就不到200公里的路程,曹丕的軍事主力是很容易將孫權打崩盤,即便到時候,劉備趁亂重新奪回荊州,但整個揚州肯定是被曹丕佔據,到時候魏國攜天下十州之力攻打劉備的荊、益兩州,難道會失敗嗎?

    也正因為此,大家才會覺得曹丕應該果斷趁機偷襲東吳,因為這實在是統一天下的大好機會。但問題是,偷襲東吳,真的對曹丕有好處嗎?有一句話大家應該都聽說過,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息。如果曹丕真的從淮南大舉進攻東吳,孫權所面臨的那就是亡國之患,在這種背景下,他還會全力和劉備爭奪荊州嗎?

    當時劉備東征孫權的目的,雖然號稱是為關羽報仇,但其實就是想重新奪回荊州,既然如此,最壞的情況下,孫權大不了把荊州再還給劉備,甚至而言,再多割讓點地盤給劉備,相信到時劉備和孫權重新和好的機率會非常大。

    這就如同當年劉備奪取漢中後,孫權要求劉備歸還荊州,結果劉備不願意,以至於雙方都派出大軍對峙。而後來劉備一聽說曹操進軍漢中,就立馬找孫權和好,並主動把長沙和桂陽還給東吳。

    事實上,劉備也好,孫權也好,他們都清楚自己最大的敵人是曹魏,如果他們兩個無止境的鬥下去,最後只能是兩敗俱傷。所以更多時候,他們兩個人的爭鬥,都是點到為止。

    換句話說,劉備舉兵東征孫權,心裡可能就是期望著曹丕能趁機出兵,這樣劉備不僅能夠趁機奪回荊州,甚至而言,如果到時候孫權和劉備達成同盟,一個迅速撤兵回去給曹丕一記回馬槍,一個趁機從荊州偷襲襄陽,曹丕恐怕就成了典型的偷雞不成蝕把米。

    事實上,劉備從公元222年正月進入夷陵地區,一直到六月,蜀軍始終沒有任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其實就是在等曹丕的動向。曹丕自然也不是傻子,你劉備如果真想進攻東吳,那就直接順江而下急攻江陵,那我曹丕自然會進擊淮南。

    但問題是,你劉備躲在夷陵龜縮不前,卻想讓我去進攻淮南,這個是明擺著讓我給你打白工,替你當炮灰,曹丕自然是不會做的。

  • 20 # Mer86

    如果夷陵之戰時,魏國皇帝是官渡之戰時期的曹操,魏國肯定會舉大軍偷襲。但是很可惜的是,當時曹操已經病死了。魏國在位的皇帝是曹丕,而曹丕的性格註定了他不會在夷陵之戰期間,去偷襲東吳。至於說偷襲劉備,當時的曹魏沒有這個能力。

    先說說我為什麼覺得曹操在位,他肯定會去偷襲東吳。

    其實夷陵之戰的機遇,曹操也遇到過。那是在官渡之戰後,袁紹病死,曹操本打算乘機攻河北。但是郭嘉對曹操說:袁紹的兩個兒子素來就不和,而且是他們還有郭圖、逢紀這樣的謀臣在當中攙和,所以袁氏兄弟必然要反目。我們現在去攻,他們會團結起來抵抗我們。不如我們先假裝南征劉表,造成退兵的假象,等到他們打起來的時候再乘機偷襲,一舉可定也!

    事後果然如郭嘉所言,曹軍剛退回許昌,袁氏兄弟就打了起來。曹操乘機率軍北上,將袁譚和袁尚逐個擊破。袁尚還假意投降,結果曹操根本不鳥他!當面接受投降,暗地裡卻派人去偷襲。最後袁氏兄弟一死一逃,河北遂即被平定。

    當面準降,背地裡搞偷襲,這就是典型的曹操式思維!他不怕別人罵他,因為只要打能打勝仗,誰敢罵他?

    在曹操平河北十八年後,幾乎是同樣的天賜良機落到了曹丕頭上。當時劉備與孫權這對十四年的盟友展開火拼,情況如當年袁氏兄弟內訌一樣,曹魏也是坐山觀虎鬥,同樣也掌握戰略了主動權。

    但是這一次,曹丕卻玩砸了。

    是怎麼玩砸的呢?因為曹丕太要面子了。完全沒有遺傳到曹操性格中的狡猾。

    先簡單覆盤一下夷陵之戰前後的大致情況:

    從赤壁之戰開始,一直到呂蒙偷襲荊州。孫權與劉備都是結盟關係。期間,雙方雖然有一些爭執,但在共同對付曹操這件事上,雙方利益和立場是一致的。

    但是在呂蒙偷襲荊州後,孫劉雙方的同盟關係迅速破裂。孫權為了應付劉備將來可能會興兵報仇,一面將首都從江東遷至荊州,一面向曹操臣服,緩和江東與曹魏的關係。

    沒過多久,曹操病死了,曹丕繼立。孫權繼續遣使向曹丕臣服。

    面對孫權的臣服,曹丕高興壞了。因為他搞禪讓制,篡漢自立,最需要的就是名份!讓大家都承認他是天下的共主。然而當時的形勢,卻是曹劉孫天下三分,曹丕這個大魏皇帝,其實做得名不正言不順。

    因此,當孫權的使者來到洛陽後,曹丕很是心動。曹魏大多數的大臣,也都傾向於接受孫權的臣服。畢竟孫權主動請臣,是主動在給曹丕送名份。

    這個時候,劉曄站出來反對了。他反對的理由主要有兩點:

    首先,孫權的動機不純。他現在來投,必然是迫於劉備的軍事壓力,而不是心悅誠服的向大魏歸順。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接受呢?反正以後孫權還是要反叛;

    其次,如今天下三分,就是因為蜀、吳兩國結盟,抱團和我們大魏抗衡。如今他們雙方狗咬狗,正是我們藉機漁利的好時機。這種機會不會常有,必須要把握好;

    劉曄的這個話,簡單點說就是:我們之所以滅不了孫權與劉備,就是因為他們結盟。現在他們破天荒的破盟,這個機會實在太難得了!這是老天爺送給我們的一個機會。如果抓不住這個機會,等他們再結盟,我們就很難再滅吳蜀兩國了。

    如果把劉曄說的這番話與當年郭嘉對曹操說的那番話做對比,可以看出劉曄說的,是非常有道理的。

    因為當年的袁尚和袁譚有仇,不管有沒有曹操的壓力,他們都會掐架!所以郭嘉建議曹操不要急著出兵,讓他們開始掐架了再行出兵;但是劉備和孫權不一樣。孫、劉兩家十四年的同盟,只是因為偶然的機會才大打出手。如果這一仗打完了,雙方很有可能會再次結盟。若是讓他們再次結盟,那麼魏國也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然而,曹丕卻認為:孫權向我投誠,我不接受也就算了,反而還要乘人之危,這恐怕不是大國所應有的風度吧?畢竟,我現在最需要的是名聲啊!如果沒有名聲了,我的老臉哪擱?

    劉曄見曹丕要犯渾,就繼續再勸。結果把曹丕給問急了,他便反問道:既然你說我們可以出兵,那我們為什麼不出兵打劉備呢?打劉備正好可以顯示我們的大國風度。

    劉曄反駁道:劉備如果知道我們要出兵去攻打他,那劉備肯定就不會和孫權打了;但如果反過來,如果我們打吳國,劉備肯定是樂見其成的,我們正好可以一消滅孫權。

    打孫權——劉備不會幫忙,而且孫權離我們比較近,這樣打起來容易。

    打劉備——孫權雖然也不會幫忙,但是劉備離我們太遠了,不容易打。

    陛下,你要明鑑啊!

    然而,曹丕還是不聽,他最終接受了孫權的投誠,並且封孫權為吳王。在劉備與孫權的大戰期間,不發一兵一卒。

    所以,當吳蜀在夷陵大戰時,曹丕卻沒有乘機出兵的原因,就是因為曹丕認為:自己剛剛篡漢,需要合法性。現在孫權來稱臣,就是給我送合法性。如果我不接受,反而還要乘機偷襲他,怕是會傷了後來者的心。並且曹丕還天真的認為,只要吳、蜀交戰,必然會打的兩敗俱傷,到時候我們再去摟草打兔子,大業必成。

    簡而言之:曹丕要面子。

    然而後來的事態發展,證明了曹丕在接受孫權投降的問題上,他失策了。因為從後來發生的事情來看,孫權的請降就是一場徹徹底底的假投降。

    曹丕他想當然的認為孫權與劉備必然是兩敗俱傷。豈不料,劉備敗的太慘了,孫權也贏得太快。以至於說,夷陵之戰幾乎沒有傷到東吳的元氣。

    等到夷陵之戰後,曹丕又要伐吳。而曹丕出兵東吳的理由也是很幼稚,僅僅是因為孫權對他不恭敬,他要給自己找回面子。

    而在曹丕出兵之前,劉曄又勸他:東吳在夷陵之戰中的損失不大,我們現在去討伐東吳,已經沒有時機了。

    但是曹丕就是不聽不聽我不聽,寡人就是要去伐吳,寡人就是要給自己找回面子。

    結果,果然是一場敗仗收場。而孫權則是大放異彩。

    他先是用詐降的辦法穩住了曹丕,然後一磚拍倒了劉備;接著又穩住了劉備,再以一板磚拍暈了曹丕。化解了這一場有可能滅亡東吳的危機。然後孫權再朝著曹丕的方向哈哈大笑——你就是個傻子!

    最後說說,曹丕的失策到底失策在哪。

    曹丕的失策,其實就是他在決策前,沒有分清楚問題的主次關係。

    曹丕看中的,是大國的風度,是接受孫權請臣以後,對後來者的示範效應;

    劉曄提出的,則是夾擊東吳的機會,這種機會實在太難得,以後不會再有;

    曹丕有他的道理,劉曄也有他的道理。但是這兩人的道理,明顯劉曄的更有道理。

    因為曹丕如果拒絕了孫權,並偷襲孫權,哪怕是失敗了,事後還可以補救,只是代價會更大一點;而孫權與劉備翻臉,這不是曹丕能決定的。也就是說,前者可控,後者並不可控。

    舉個例子來說,老闆安排我今天加班,完成一個大案子,乾的好會升職加薪。但是我之前答應了女朋友,晚上陪她一起看電影。如果我不加班,有可能我會失去升職加薪的機會,甚至會丟掉工作;而如果我不陪女朋友看電影,我有可能會被女朋友罵。

    曹丕和劉曄,其實就是在陪女朋友看電影和晚上加班的問題上的分歧。

    曹丕他覺得,不陪女朋友,自己的天就會塌下來了。而劉曄認為,如果你連這個大好機會都把握不住,陪女朋友看電影了又能怎麼樣?你這是因小失大。

    或許,在曹丕的世界裡,他認為堅持自己的王道才是最重要的。其它的東西,都要給自己的王道讓路。雖然這個理由很可笑,但這就是曹丕不出兵偷襲東吳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哲學最高的境界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