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回覆列表
  • 1 # 歷史迷猴神通

    建安十三年,面對膨脹到不可一世的曹操,諸葛亮過江,他要送給了曹操一個天大的禮物:孫劉聯盟!

    諸葛亮帶著為民除害的正義感去見孫權時,他代表的不止是劉備,還有荊州!

    01.赤壁之戰前的曹操

    事實上,赤壁之戰前的曹操,也是人生巔峰中的曹操。

    建安十三年時,曹操已經平定了烏桓,基本上已經統一了北方。於是,他開始廢除了三公制,恢復了丞相併由自己擔任。

    這時候的曹操已經比較膨脹,他大規模殺害了名士孔融一家,然後就大軍南進,開始了征伐荊州和江東。

    而荊州原來的主人劉表剛剛去世,曹操就到來征討,基本上等同於趁火打劫。

    於是,曹操利用了荊州的政局不穩,很快就獲得了荊州的廣袤土地,同時把寄人籬下的劉備們,再打了一個猝不及防!

    02.孫劉聯盟的形成

    事實上,相對於強大的曹操,南方的孫權和劉備看上去就弱小很多,但他們雙方並不甘心屈服於強大。

    於是,江東和荊州在緊急中發現了共同利益,他們在魯肅、周瑜、諸葛亮等人的共同努力下,進行了結盟。《三國志》記載了諸葛亮過江後的外交:

    亮說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個高明的外交者,他一開始就用孫權最反感的話題來刺激他。然後再循循善誘地引導。

    03.諸葛亮的立場

    在《三國志》裡,有一段話暗藏了諸葛亮的立場:

    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併力拒曹公。

    這句話中,諸葛亮提到一句戰略目標:“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

    看上去,他們當時的願望就是戰退曹操,建立穩定的割據政權。從國家的意義上說,諸葛亮的立場是有問題的,但是從劉備的角度來看,諸葛亮的設想又是積極的。

    所以說,建安十三年孔明渡江,代表了劉備、孫權的的利益,而不是國家的利益。

  • 2 # 瑕不掩瑜世界殊

    按照通常的邏輯,誰派他去,就代表誰。

    三國時期,諸葛亮出使東吳,主要有兩次,一是赤壁之戰,二是弔孝周瑜。

    不論是赤壁鏖兵,還是“三氣周瑜”後的臥龍弔孝,他的出使名義代表漢,稱曰“漢軍師中郎將”,實際上代表暫盤踞荊州的劉備集團。

  • 3 # 百科識普

    諸葛亮3次出使東吳,自然是代表劉備以及後主劉禪出使東吳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退至夏口。諸葛亮對劉備說:事情很緊急了,請讓我奉您的命令去向孫將軍求救。於是,諸葛亮作為劉備的使者隨同魯肅到柴桑

    去會見孫權。當時孫權正在坐山觀虎鬥。諸葛亮拜會孫權時,分析形勢,曉以利害。說現在海內大亂,將軍起兵佔據江東,劉豫州在漢水以南聚集部隊,與曹操共爭

    天下。當今曹操鏟削群雄,攻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已沒有用武之地。所以劉豫州逃到這裡,希望將軍度量自己的力量而決定對策。如果您能用江東的兵眾與中原

    曹操的軍隊相抗衡,不如及早與曹操斷絕來往;如果不能,您何不放下兵器捆束鎧甲,向他稱臣投降!現在您表面上有服從他的名義,內心卻猶豫不決,事情緊急而

    不作決斷,大禍很快就要臨頭!這時孫權反問,如像您說得那樣,劉豫州為什麼不向曹操稱臣投降?諸葛亮說,田橫,不過是齊國的一個壯士,尚且能堅守至義不肯

    屈辱投降,況劉豫州是皇室後裔,英才蓋世,眾多士人仰慕他,如同水流向大海一樣,倘若事情不能成功,那是天意,怎麼能再作曹操的臣下呢!孫權聽後勃然大

    怒,說我不能拿整個吳地和十萬將士去受制於人,我的主意已定!除了劉豫州,沒有人可以與曹操抗衡,但劉豫州剛遭到失敗,怎麼能抵抗得了這麼強大的敵人?針

    對孫權的疑慮,諸葛亮闡述道,劉豫州雖然兵敗於長阪,但現在回來的將士及關羽的水軍共有精兵萬人。劉琦召集江夏的將士,也不少於萬人。曹操的軍隊遠道而

    來,疲憊不堪,聽說他追趕劉豫州時,輕裝騎兵一晝夜走三百餘里路,這正是‘強弩發出去的箭,在射程末了時,它的力量連魯國生產的薄絹也穿不透’。所以兵法

    上忌諱這種做法。況且北方之人,不熟習水戰,此外,荊州歸附曹操的百姓,不過是被曹操的大軍所逼迫,並不是從心裡服從。現將軍如果能命令猛將率領將士數

    萬,與劉豫州同心協力,一定可以擊敗曹操的軍隊。曹操失敗,退回北方,這樣,荊州、吳地的勢力就會增強,天下三足鼎立的形勢就會形成。事情成敗,就在今

    天。諸葛亮之言,有理有據,孫權聽後,產生共識,非常高興,從而形成聯吳抗魏局面。這是諸葛亮親自出馬參加的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外交磋商。會見後,孫權即

    派周瑜、程普、魯肅及3萬水軍,隨同諸葛亮會見劉備,形成吳蜀聯軍,奮力抵禦曹操,贏得赤壁大戰的重大勝利。劉備藉機收取江南。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

    統領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璋迎劉備入蜀,攻擊張魯。佔領成都後,任命諸葛亮為軍師。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劉備

    在成都稱帝,諸葛亮為丞相。蜀與魏、吳形成鼎足之勢。

    遣使赴吳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劉備於永安病故,劉禪繼位,改年號建興元年(公元223年),封諸葛亮為武鄉候,建丞相府以處理日常事務,又領益州牧。全國

    的軍、政、財和外交大權,事無鉅細,皆由諸葛亮決定。此刻,諸葛亮要辦的第一件大事是派遣使者出使吳國,恢復外交關係。劉備死後,吳國繼續向魏國稱臣,尚

    未拿定主意怎樣對待蜀國,仍陳兵於吳蜀邊境。正當諸葛亮深慮孫權獲悉劉備去世訊息會有其它考慮時,尚書鄧芝來見諸葛亮,說皇上幼弱,剛剛即位,應派遣使節

    重申對吳和好。諸葛亮說,我考慮這個問題好久了,沒有找到合適的使者人選,今天才找到

    。鄧芝問這個人是誰?諸葛亮說,就是你!於是諸葛亮選派鄧芝去東吳與孫權修好。臨行前,諸葛亮指示鄧芝,到東吳後,可先向張裔請教如何同孫權談話。張裔離

    開蜀國到東吳已有數年,潛伏在那裡,孫權不知道,實際上是諸葛亮留在東吳的情報人員。事實證明孫權果然疑孤,未及時接見鄧芝。鄧芝說,我這次來,不僅僅是

    為蜀國考慮,也是為吳國著想。這時孫權才接見鄧芝,說我確願與蜀國和好,然而擔心蜀主幼弱,國小力單,一旦被魏國鑽了空子,便不能保全自己,故猶豫不決。

    鄧芝說,吳、蜀兩國佔有四州之地,大王是當今著名的英雄,諸葛亮是一代豪傑。蜀國有重重險要地勢,東吳有三條大江,雙方優勢結合,兩國像唇齒一樣,相依相

    伴,進可以兼併天下,退可以與魏鼎足而立,這個道理自然而然。大王倘若委身侍奉魏國,魏國必然期盼大王您入朝朝拜,要求太子作人質到朝廷供人使喚,如不從

    命,就以反叛為藉口派兵討伐,蜀國也必然順流而下,利用可乘之機發動進攻,這樣,江南之地就不再屬大王所有。孫權聽後沉默好久說,你說得對。於是和魏國斷

    絕關係,與蜀國和好。

    建興二年(公元224年),孫權派張溫到蜀國回訪。從此,兩國使者往來不斷,通報情況,傳遞書信。後來,蜀國再次派鄧芝訪吳,雙方能坦率交換意見。孫權稱

    贊鄧芝,“和合二國,唯有鄧芝。”事實表明,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堅持聯吳抗魏,外交取得成功。平定南中劉備東伐魏國時,蜀國南中諸郡受東吳策動而叛亂,嚴

    重威脅蜀國後方。諸葛亮執政,與東吳恢復邦交,切斷孫權對南中的支援。經過兩年的調養,諸葛亮上書後主,決心平定南中叛亂。建興三年(公元225)春,諸

    葛亮率大軍兵分三路南征四郡,接受馬稷建議,採用攻心戰術,對孟獲七擒七縱,使其心悅誠服。平叛後,諸葛亮將南中四郡分為六郡,起用了大量少數民族官吏,

    不留軍隊、不運糧草,自行治理;徵調南中“青羌”萬餘家入蜀,以其青壯年組成騎兵五部,號稱“飛軍”:設立降都督,掌管南中軍政。這年十二月,諸葛亮率軍

    凱旋,回到成都。此後,東吳難以再利用民族矛盾牽制蜀國,也為諸葛亮北伐魏國解除了後顧之憂。

    重申結盟

    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諸葛亮派遣陳震為使節到東吳。建興七年(公元229年)夏,吳王孫權稱帝並通報蜀國。蜀國的大臣們認為名號體制不順,與吳國結

    交沒有益處,應該顯示正義,跟他們斷絕友好盟約。諸葛亮以大局為重,說孫權有僭號之心已久,我們所以忽略他分裂念頭,是想要他分兵牽制魏國,給我們作援

    原。指出先帝友好地和吳國結盟,都是適應形勢,靈活變通,深思長遠利益的作法,絕不能意氣用事。還說孫權僭號不順的問題,不宜公開表態。於是以陳震為衛尉

    前往東吳,祝賀孫權稱帝。事先,諸葛亮致函在東吳任職的兄弟諸葛謹,介紹陳震。陳震進入吳國後,到各地訪問,會見眾多官員,重申雙方友好結盟如同當初,並

    提高到新的水平。宣傳雙方共同決心討賊,就沒有不能消滅的敵人!陳震到了武昌,孫權與陳震“升壇歃盟”,約定將來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屬吳,並、

    涼、冀、兗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陳震回蜀後,受到表彰,被封為城陽亭候。諸葛亮在這關鍵時刻,力排眾議,以外交行動鞏固了雙邊關係。

  • 4 # 左右看史

    公元208年,劉備兵敗退之夏口,此時正好孫權之前派魯肅來觀察情況,魯肅便向劉備建議向孫權求救。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諸葛亮便自薦到吳國去當說客。

    我們都知道,孫權此時的想法是坐山觀虎鬥好漁翁得利。諸葛亮給孫權分提供了兩種選擇,第一如果,吳國的軍利能與中原其他國家抗衡,不如早點與漢賊曹操操斷教,第二個選擇就是激將法,如果不能與之抗衡那就不要搞那些小動作了,直接向曹操投降啊?

    孫權反問諸葛亮,劉備為何不投降?諸葛亮為提高劉備的身價,說劉備有氣節,是宗室之後要是皇叔怎麼能投降,這一頓忽悠,把孫權說的是勃然大怒,便稱絕不會曹操投降,加上劉琪在江夏也有上萬計程車兵,而且曹操的軍隊都是北方人不習慣水上的做戰,加上後來又受到了魯肅周瑜的勸說,孫權遂決定劉劉劉抗曹。

    諸葛亮本來就是劉備手下的謀士,那自然代表是劉備出使東吳,或者說也代表漢獻帝呢?不是還有衣帶詔讓劉備擒賊嗎。

  • 5 # 發條鳥編年史

    乍一看問題,當然覺得,諸葛亮出使東吳,當然代表劉備了,這還用問?但是一轉念,發覺不對。

    既然劉備標榜自己是漢室宗親,而此刻他棲身的又是漢室宗親劉表執政多年的荊州,如果要聯合孫權抗魏,那他派出的諸葛亮理所當然應該代表漢室正統了。

    這樣一來抵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才是名正言順。

    同時,站在孫權的東吳角度看,當然認為諸葛亮代表的是荊州士族集團。首先不承認劉備為漢室正統,其次不承認劉備為荊州集團首領。因為承認前者在政治地位上就比劉備低了一個檔次,承認後者那荊州不就理所應當該由劉備承襲,這些年和劉表的競爭全做了無用功。

    所以,只能認為諸葛亮代表了以劉備為主要人物的荊州士族集團。

    當然,彼時軍情緊急,這種名份代表問題屬於未節,先研究怎麼對付曹操要緊急的多。

    但這一問題是根本性問題,幾乎貫徹吳、蜀兩國交往始終。

    包括後來孫權稱帝,他都是以漢國運己終(天意己去漢)為自己合法性的前提。同樣的,諸葛亮在後期,也多次提及過,孫權的僭越謀逆之罪,暫時是不適合公開的(權僭之罪,未宜明也)。

    由此可見,諸葛亮在最初出使東吳的時候,對自己身份的確認,代表的是漢室正統。

  • 6 # 歷史微點

    三國初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經過幾番混戰,逐漸消滅了多路諸侯,已經佔領了中國的大部分土地,軍事實力與日俱增,但雄心大志的曹操並未因此滿足,而是要努力要完成統一大業,在養精蓄銳準備充分後,再次領兵南下,準備掃平劉備。

    而此時劉備兵微將寡,沒有穩定的領地,實力與曹操更是相差懸殊,如果與曹操交戰,無異於以卵擊石,而面對極其兇險的形式,只好聽從諸葛亮的意見,由諸葛亮以特使的身份,出使東吳,遊說孫權,與之聯合,共同抵抗曹操。

    諸葛亮出使東吳,代表的肯定是劉備一方。劉備雖然自稱漢氏宗親,是皇叔,但出身於民間,清貧如洗,地位低微,與皇親貴族似乎沒有什麼關係。所以他這個皇叔也沒有多少人承認。在曹操、孫權面前更是一文不值,諸葛亮去東吳,皇叔的名頭是一點光也借不上,孫權不可能因為他是皇叔,就與他聯合,對抗曹操。所以說諸葛亮只能代表劉備,而代表不了漢氏正統。

    諸葛亮雖然自告奮勇,前去東吳聯孫抗曹,但也知道這個任務是非常艱難的,面對實力強大的曹軍,孫權心中自然明白,與其對抗必然凶多吉少,一招不慎可能會導致全盤皆輸,葬送了自己的江山和身家性命。所以諸葛亮心中也是忐忑不安,但沒有其他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去。

    還好,憑著諸葛亮過人的智慧和三寸不爛之舌,最終說服孫權,與劉備聯合,在赤壁之戰中打敗曹操,才使得劉備有了喘息之機,最後建立蜀國,繼續為自己的漢室煙火延續一段時間。

  • 7 # 搬講歷史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與劉備一起建立了蜀漢王朝,一生已匡扶漢室為己任,從27歲出山跟隨劉備一直到劉備去世輔助後主劉禪,一直到重病加身而死。他的一生都可以說是為了劉備與自己跟劉備一起建立的蜀漢王朝。而蜀漢王朝建立的前提是匡扶漢室,代表的是誰也說不清。

    1.代表的是劉備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五十,因為諸葛亮自從遇見劉備之後,一心一意輔佐劉備,幫助劉備。

    2.代表自己,因為當時出使東吳之時是在劉備打了敗仗之後,早出訂的計劃也是取荊州,立於巴蜀之地。聯合東吳孫權,以抵抗曹操。本就是自己的計謀,自己又拿主意,諸葛亮也能代表蜀漢。代表自己出使東吳也行。

    3.歸根結底還是代表漢王朝,因為他們從相遇到目的一致,都是出自匡扶漢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