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迷猴神通
-
2 # 懵懂二子
不是設計殺害!當時呂布戰敗被俘,生死完全在曹操一念之間。不過曹操當時是猶豫不決的,覺得呂布之勇,天下無雙,殺之可惜。結果問了劉備,結果劉備之言讓曹操下定決心斬殺呂布!
-
3 # 開熱買
曹操如何在白門樓計殺呂布, 熟悉三國的朋友都知道,“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說的是三國第一猛將呂布和三國第一寶馬赤兔馬。呂布的勇猛在三國之中無人可及,也正因為如此,董卓又送寶馬,又送金銀美女的把呂布拉攏到自己麾下,還認他為乾兒子。可是曹操捉住呂布後,直接在白門樓把他給斬了。所以,千百年來,還有很多人在探尋,到底曹操為什麼要斬了呂布,如果不殺他,那他有這三國第一猛將,實力不是更大強大嗎? 曹操愛才,人所周知,他對人才從來是求賢若渴,不計本錢的。別的不說,陳宮之前曾用箭射中曹操頭盔,而曹操卻不計前嫌,好言勸其歸順,而陳宮堅定求死,曹操無奈泣而送之; 張遼被俘後大罵曹操,曹操同樣毫不計較,還親自披衣勸其歸向。 而輪到呂布的時候,呂布自己主動說要投降,並且還想讓劉備幫他說好話歸降曹操,但曹操並沒馬上回答他,而是問了劉備的意見,最後還是殺了呂布。其中曹操的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其實很簡單,曹操雖然愛才,但他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必須要忠義。曹操他自己可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他可以背叛這個,暗算那個,但要對手下的要求就是忠義。 不論陳宮也好,高順也好,張遼也好,都是忠義之士,這是曹操所看重的,所以他希望這些人能為他所用。正因如此,他對關羽這忠義的化身,簡直垂涎三尺也想得到。 而呂布呢,張飛就曾罵過他三姓家奴,他先後的主人,丁原、董卓等都被他殺了,這樣的人曹操如何敢用。可以說,在呂布開口求饒想要歸順曹操的時候,就註定曹操一定會殺了他。如果他一直強橫到底,堅不畏死的話,可能曹操還不會殺了他。 要不說曹操是奸雄,他這時雖然已經打定主意殺了呂布,但是卻把這個問題拋給劉備,假意徵求劉備的看法,透過劉備之口來殺掉呂布。這樣做至少有兩點好處。 一方面,被曹操收編的那些呂布原來部下和將士,不會這麼憎恨曹操,會把矛頭轉向劉備,因為是劉備建議曹操殺掉呂布的。那麼,曹操就可以置身事外。 另外一方面,這也是曹操試探劉備的一個方法,一來可以彰顯自己對劉備的重視,這樣的大的決斷都要問他。二來,可以藉機看下劉備是否能知道自己心中所想。 對於曹操來說,劉備這樣的人才遠比一個呂布要強上很多。如果借殺呂布的機會,能夠拉攏到劉備,那就是賺大了。所以,呂布到了曹操手裡那是必死無疑,留著對曹操來說不算多大好處,而殺了他遠比留著他要有利的多。
回覆列表
站在白門樓上的時候,一代亂星呂布已經一籌莫展,等待他的將是命運的終審判決!
在這一次審判中,主審法官是曹操,劉備是公訴人,呂布、陳宮都是被告,其他眾人則是聽眾。
01.呂布的先進事蹟:亂臣的成長史在下邳被打敗前,呂布幾乎把天下各路英雄好漢都耍過一遍,包括曹操和劉備。呂布看上去非常聰明靈活,他四處佔便宜,幾乎從來不吃虧!
根據《三國志》和《三國志注》的文字,我們總結出來一部呂布的叛變史:
第一叛:中平六年,主簿呂布跟隨騎都尉丁原進入洛陽,腦經活絡的他不僅搭上了更有前途的董卓,還用丁奉人頭做了投名狀!這一次呂布成長為騎都尉!
第二叛:初平三年,和董卓產生了裂痕的呂布遇到了司徒王允。董呂矛盾被利用,王允教唆呂布除了董卓,於是呂布又進一步,成為了奮武將軍,和王允同掌朝政。
第三叛:董卓犧牲兩個月以後,呂布敗出長安,他投靠袁術,然而袁術不敢收留大神呂布。於是,呂布投奔袁紹。初平四年,在和張燕的大戰中,呂布異常驍勇,他戰後向袁紹提出增兵,卻遭到了更多猜疑,於是,呂布叛離袁紹,投奔張揚。
第四叛:投靠張揚後不久,呂布再次換碼頭,他和陳宮、張邈結為同盟,在兗州一代反曹。興平元年,兗州作亂的呂布等人成為曹操的死敵,雙方來回浪戰。直到興平二年,曹操才徹底平定兗州,無家可歸的呂布們投靠劉備。
第五叛:收留呂布的劉備,是呂布耍的又一個人。劉備興平二年的善意,換來的是建安元年呂布的又一次背叛。劉備在對峙袁紹時,得到袁術許諾的呂布乘機攻佔了劉備的下邳。
第六叛:然而,呂布和袁術之間的合作註定不長,建安二年,呂布記恨沒有兌現承諾的袁術,於是他接受了曹操的合作,成為了漢朝的左將軍。
第七叛:建安三年,呂布再叛曹操,和袁術重新結盟,於是,劉備和曹操兩個大佬歷史性地合作,終於懲罰了反覆無常的呂布。同年十二月,呂布站上了白門樓。
02.隨機應變失敗
白門樓上,呂布又一次耍起了花樣,他再次展現出靈活性!他開始誘惑曹操。《三國志》記載:
布請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
但曹操對呂布的善意表示懷疑,他或許是想再考驗一下呂布的人性。但劉備的建議很具有說服力,讓曹操下了最後決心。《三國志》記載:
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太祖頷之。
很顯然,曹操和劉備英雄所見略同。呂布這一次遇上的對手,再也不是以前繁榮丁原、董卓、袁術之流,而是世界上最難哄的兩個人:曹操和劉備!
事實上,在曹操、劉備面前,耍滑頭的呂布,就像是班門弄斧的小學生!
03.曹操的一貫認識:呂布不香!事實上,呂布之死也不能怪劉備,因為曹操從來都有主見,他基本不需要去聽劉備!
事實上,在建安二年,呂布派陳登朝中謝恩時,曹操就對陳登發表過對呂布的看法。《三國志》記載:
登見太祖,因陳布勇而無計,輕於去就,宜早圖之。太祖曰:"布,狼子野心,誠難久養,非卿莫能究其情也。"
其實,曹操是不會輕易給一個人下這樣的結論,他對呂布“狼子野心,誠難久養”的評價,說明了在他心裡,呂布的人品是定了性的。
事實上,正經人都不願意太相信呂布,呂布是害,呂布不香。在白門樓上,曹操要對呂布做的事,每一個普通的屠夫都可以做到,他再也不需要任何計策,只需要下一個決心。
在最後的判決中,儘管呂布給自己進行了辯護,但在火眼金睛的曹操面前,他還是得到了應有的判決,董卓可以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