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迷猴神通

    漢朝末年,任性的董卓為所欲為,全華人民反董的熱情,就像是當年抗日的熱情!

    在這個形勢下,有想法的人們前赴後繼要乾了老賊,有人嘗試過行刺,有人嘗試過起兵,矯詔討董就成為了一種政治手段。

    01.《三國演義》裡的矯詔情節

    《三國演義》裡,為曹操討伐董卓事件,加入了矯詔的情節,而參加討伐董卓的人,似乎也寧願皇帝下過詔書,並不追究詔書的真實性。

    《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裡,有以下的敘述:

    操大喜;於是先發矯詔,馳報各道,然後招集義兵,豎起招兵白旗一面,上書“忠義”二字。不數日間,應募之士,如雨駢集。

    而袁紹等人,早就按捺不住討董的激情,也加入了聯軍。

    時袁紹得操矯詔,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萬,離渤海來與曹操會盟。

    02.為什麼要矯詔

    事實上,《三國演義》裡矯詔合情合理,反應的是曹操的政治素養。

    雖然討伐董卓是正義的事情,但擁有一封皇帝的詔書,無異會增加討董事件對各種力量的號召力。

    從古到今,很多次戰爭發動者都需要取得廣泛的政治支援,以吸引資源。

    即使是地方對中央的叛亂,有時候都要找到清君側的理由,曹操等人起兵對抗劫持了朝廷的董卓力量,也就是真正的清君側,有皇帝的詔書很正常。

    《三國演義》裡的情節,反映了曹操政治家的一面。

  • 2 # 山居不記年

    這答案可以在《三國演義》原文中找到:

    操置酒張筵,拜請衛弘到家,告曰:“今漢室無主,董卓專權,欺君害民,天下切齒。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義之士,敢求相助!”衛弘曰:“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願將家資相助。”操大喜;於是先發矯詔,馳報各道,然後招集義兵,豎起招兵白旗一面,上書“忠義”二字。不數日間,應募之士,如雨駢集。——《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而在正史記載中,則沒有“曹操矯詔”這一事件。諸侯們起兵的原因就是董卓廢少帝劉辯,殺太后,立劉辯的弟弟陳留王劉協為帝,也就是漢獻帝。據《曹操傳》記載各路諸侯是“同時俱起兵,眾各數萬,推紹為盟主。太祖行奮武將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夷陵之戰蜀漢兵敗將亡,國力大損,孫權與陸遜為何不乘勝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