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夜聊齋
-
2 # 香茗史館
夷陵之戰後,東吳一方並非沒有追擊,但鑑於兩大原因,所謂的追擊也就不了了之了:一是劉備逃走之後,將所過之處的棧道全部予以焚燬,使得東吳無力追擊。二是曹魏一方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坐收漁翁之利,東吳不得不防。作為荊州之戰的後續,東吳一方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而劉姝含雖然損失巨大,但並非沒有抵抗之力,鑑於以上兩個原因,東吳沒有必要對蜀漢趕盡殺絕。
劉備焚燬棧道,追擊無路關於夷陵之戰,《三國志·吳主傳》和《三國志·先主傳》記載的都比較粗略,《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倒是記載的比較詳細,原文如下:
遜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備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備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備因夜遁,驛人自擔,燒鐃鎧斷後,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備大慚恚,曰:“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三國志·陸遜傳》)從這段記載來看,陸遜斬殺了劉備的部下張南、馮習以及蠻王沙摩柯,杜路、劉寧等人勢單力孤之下只得投降。劉備連夜逃走,由於擔心東吳追擊,於是將入川的棧道全部燒燬。
如上圖,可以看下當地的地形,行軍難度極大,一旦入川棧道全部被焚燬,是根本無法率領大軍進行追擊的。而且,就算有道路,這種地形之下,蜀軍完全可以依託有利地形進行抵抗,甚至設伏,吳軍完全的損失恐怕將會非常大。
曹魏虎視眈眈,不敢深入三國鼎立的情況下,東吳和蜀漢交戰,曹魏自然不會坐著看戲。這一點孫權也已經料到,所以在奪取荊州,殺死關羽之後,孫權便想和曹魏修好,並表示願意向曹魏稱臣,曹丕則加封孫權為吳王,不過卻要求孫權以長子孫登為人質,孫權表面上同意了。
在東吳和蜀漢的戰爭爆發後,曹丕還作了《報吳王孫權書》鼓勵孫權殺敵,但同時曹丕卻在暗中調兵遣將,聲稱要幫助孫權討伐劉備。東吳在夷陵之戰擊敗劉備之後,由於蜀漢威脅已經消除,於是孫權拒絕了派遣孫登為人質的要求。
面對孫權的“背信棄義”,曹丕於黃初三年(222年)九月,調遣大軍兵分三路進攻東吳,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
面對曹魏方面的進攻,東吳自然不敢託大,哪裡還顧得上繼續追擊劉備,孫權連忙派遣使臣一邊向蜀漢道歉請和,另一方面則連忙抽調大軍沿江部署防線,準備應對曹魏的進攻。
然而即使東吳應對及時,情況依然危及,曹魏方面曹真、張郃、曹休等諸路大捷,擊敗孫盛、大破呂範、火燒諸葛瑾,幾乎攻下江陵,孫權沿長江設定的防線幾乎潰敗,如果不是曹魏方面突然遭受瘟疫襲擊,東吳這次已經危險了。
戰略目的已經達到,沒有必要趕盡殺絕先說說孫權為何要奪取荊州,地處長江中上游的荊州,對於東吳一方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只要荊州掌握在蜀漢手中,東吳的腹地就時刻遭受著威脅,這是孫權和東吳所不能容忍的,這才是東吳奪取荊州的主要原因。
而劉備一方呢,正如前文地圖所示,東部出川道路極為艱險,佔據荊州不僅可以威脅東吳腹地,而且也等於為蜀漢打開了一扇東大門,使得蜀漢具備了更多出路。而一旦荊州被東吳奪走,將會徹底斷絕蜀漢的東出之路,等於將蜀漢封鎖在了四川盆地,這同樣是劉備和蜀漢不能容忍的,這也是劉備必須奪回荊州的原因,所以劉備出兵伐吳並非僅為了復仇,是有其戰略目的的。
夷陵之戰作為荊州之戰的後續,只要將荊州牢牢的掌握在手中,東吳就已經達到了戰略目的。而劉備一方雖然損失巨大,但鎮守漢中的魏延、馬超還有至少兩萬多人嗎,成都等地仍然擁有一定兵力。
粗略計算,蜀漢至少還有四五萬的兵力,依託益州的複雜地形進行防守,東吳想要徹底滅掉蜀漢的難度實在太大,再加上還有曹魏在北方虎視眈眈,東吳不進行趕盡殺絕也是有其戰略考慮的。
-
3 # 伊耆角木
因為還有曹魏啊。其實劉備伐吳,雙方都很明確一點,能不打就不打,最好把對方嚇得妥協,一旦開戰就是結局,雙方都絕不可能戀戰。因為一旦雙方陷入持久戰,曹魏必然漁翁得利。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已經給出了很明確的解釋:又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權以問遜,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無幾,魏軍果出,三方受敵也。
翻譯一下就是劉備敗退白帝城後,徐盛、潘璋、宋謙等幾個武將都要追去生擒劉備,孫權問陸遜的意見,陸遜和朱然、駱統表示曹丕已經大軍集結,雖然名義上是助東吳打劉備,實際包藏禍心,應該馬上回防。沒過多久,魏軍果然三路進兵攻打東吳。
其實道理很簡單。三國的狀態是三方博弈,一旦兩方拼個魚死網破,無論誰勝誰負,必然第三方漁翁得利。而曹劉孫三家正好符合最標準的狀態。
赤壁之戰後,曹操仍然佔據北方經濟發達地區,屬於三方中最強,劉備借荊州西進奪取益州,一舉成為第二強,孫權也南下奪取交州,但相對實力稍遜劉備,不甘被邊緣化的孫權在關羽北伐後防空虛之時命呂蒙襲取荊州,一舉成功,強弱倒置。孫劉聯盟也宣告破裂。
所以在東吳奪荊州後,情況就變成了,曹魏最強,東吳其次,蜀漢最弱。這個時候其實劉備的伐吳舉動是屬於不要命的打法。因為如果吳蜀雙方拼命,最後一定會被曹魏輕易收割。然後,這場戰役就變的很奇怪。雙方都不願意打,希望的都是對方及時退兵。
看劉備伐吳的經過,早期東吳基本就是一路後撤,遣使求和。劉備呢?不管不顧,高歌猛進。這個階段,劉備賭的是東吳不敢反擊,會受自己脅迫將荊州拱手送還。
但是當東吳軍隊退到夷陵-猇亭一線時,劉備已收復了關羽丟失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很大部分土地,再打下去就要侵犯到原本就由東吳控制的江夏、長沙、桂陽三郡。這個踩到了東吳的底線,於是,陸遜反擊,火燒連營,一舉擊潰劉備。
其實,火燒連營並不像很多人看小說感覺到的那樣,一把火把劉備全軍都燒光了。劉備當時率領的軍隊大約七八萬人(絕非小說中的七十萬),其中大概四萬主力,而火燒連營也僅僅是將這四萬主力衝散。如果劉備願意,他至少還能集結四萬人左右頑抗到底。但是劉備不打了,他明白主力受損後,自己不可能打贏這場戰鬥了,於是立刻退走,因為曹魏有攻打蜀漢的可能性。
同時,東吳的情況也一樣,其實那幾個武將完全是意氣用事,真的追上去也不可能生擒劉備,不過是進一步陷入膠著,逼著蜀漢死拼。所以,陸遜朱然等人頭腦清楚,立刻回防,因此,東吳在此後曹魏攻打東吳的江陵之戰中成功擊退三路大軍,保衛了國土不失。
無論蜀漢還是東吳,主政者頭腦都是很清楚的。吳蜀兩國間的矛盾是小,與曹魏的矛盾是大。因為曹魏最強,如果吳蜀不聯合,必被曹魏所滅。是故夷陵之戰後吳蜀兩國立刻恢復通使,諸葛亮主政後恢復了同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利益之重。
-
4 # 內求安己
孫權、陸遜也是想而不敢,顧全大局,謀求長遠!
戰爭是劉備蜀漢政權主動發起的,押上老本拼死一搏。可想而知,東吳也是傾舉國之力為之應對。到最後雖是勝利,可贏得艱辛!贏得艱險! 春秋“孫武”主張“窮寇勿追”,往往是圍三闕一,網開一面;戰國“白起”開創了“殲滅戰”,窮追猛打以徹底消滅對方有生力量。到了秦漢之際,韓信更是有過之無不及,“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楞是硬生生把千古僅此一人的戰神“項羽”身首異處!這樣的轉變是取決於己國的國力(人力、物力),而不是統帥地性格決定的。 陸遜有能力擒殺劉備,豈能讓之逃脫。概而論之,也是勉為其難!
蜀漢敗了,也只是退出了“荊襄之地”。大後方尚在,且安定。東吳就是兵發“白帝”,輸贏還要且論(東吳水軍見長,步兵弱勢)。 況且劉備尚在,魅力耀星,一呼百應,全民皆兵,誓死以戰。(而孫吳此時還未解決好“本土勢力”地掣肘之患,不然早去實現魯肅的“江東對”了。)蜀漢還可能打敗東吳。
三家雖分天下,鼎足而立。可曹魏一直最大最強。從夷陵之戰始末,曹魏都是“坐山觀虎鬥”想坐收“魚翁之利”,左顧右盼,虎視眈眈。不論是蜀滅吳,還是吳滅蜀,都會從兩敗俱傷變得手無縛雞之力,焉能堪當魏國一擊!“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誰是最終贏家不言而喻。
三家爭雄爭霸,都是先“求存”,再求“一統”! “博弈的規則”是“不打光手中所有的牌,確保不離開賭桌”,就是輸得再慘,還是“一切皆有可能”!
孫權一向“不妄動刀兵,伺機而動鑽空子”,軍事能力更提不上桌面!怎輕易肯一鼓作氣、乘勝追擊。但通曉大局、深謀遠慮,豈能容易冒險為之!陸遜也能稱之大才。可是夷陵之戰,如若把劉備換成“曹操”,或者“龐統、法正”有一人尚在隨之,陸遜豈能有勝算!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權、陸遜就是想一打到底,也只能是“仰天長嘆、捶足頓胸”,“心有餘而力不足”罷了。
-
5 # 時拾史事
章武年間,劉備親自率領大軍討伐東吳,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元氣大傷。孫權與陸遜為什麼不乘勝追擊?因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按照戰前的情況,即使孫劉聯盟也未必能夠打敗曹魏,如今蜀漢集團遭遇重創,孫權這邊雖然獲勝,也是損兵折將。反觀北方的曹丕,他按兵不動、虎視眈眈。如果吳軍趁勢西進,攻破白帝城,荊州必然空虛,曹魏可以從襄陽、樊城直取江陵,從壽春攻打建業。屆時,後院起火的東吳軍隊進退失據,難以保全。再者,就算吳軍真的把成都給打下來了,自身的消耗肯定也很大,面對強悍的中原部隊,吳軍無法抵擋。想要繼續鼎足而立,還是得保持孫劉聯盟,一方利用秦嶺的險峻,一方利用長江的水深。北伐奪取中原比較困難,鼎足而立還是可以做到的。
回覆列表
“功蓋三分國,成名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首詩是杜甫的《八陣圖》,他將“八陣圖”與“三分國”相提並論,可見“八陣圖”的重要性。
傳說,諸葛亮巧布“八陣圖”,發生在三國“三大戰役”之一的夷陵之戰後。
陸遜火燒連營,大破蜀軍,劉備率領著殘兵敗將,狼狽逃入白帝城。陸遜帶領的追兵,則是被江邊的一堆亂石所困,這就是諸葛亮事前擺好的“八陣圖”。不若是諸葛亮的丈人出手相助,陸遜就被困死於其中了。
很顯然,“八陣圖”之事純屬虛構,經不起邏輯的推敲。如果此陣真的如此神奇,諸葛亮為何不在當年關羽駐守的荊州擺上幾個呢?
那既然“八陣圖”是假的,當年孫吳在夷陵之戰大勝以後,是否真的追擊過劉備呢?白帝城離吳蜀邊界不遠,如若吳軍追擊,劉備又怎能全身而退,並且在此安渡餘生呢?
一、孫權是否追擊過劉備?夷陵之戰後,蜀軍不僅失去了所有精銳主力,就連劉備也因為羞憤難當、大病不起。如果吳軍全力追擊,擒拿劉備不是沒可能。此時,剛剛取得完勝的吳軍,動向又是什麼呢?
《三國志》記載:
“吳遣將軍李異、劉阿等踵攝先主軍,屯駐南山,秋八月收兵還巫。”“吳軍驍將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擒,乞復攻之。”大勝以後,孫權確實派遣了將軍李異、劉阿等人,緊隨劉備之後,一支追到了南山這個地方。
陸遜破劉備是在六月,而當年八月,這支追擊部隊就主動退兵,沒有再追了。
當時,吳軍中的徐盛、潘璋、宋謙等將領也紛紛請戰,認為此時攻打白帝城,定能捉拿劉備。
當然,劉備面對吳軍咄咄逼人的態勢,也有自己的對策,那就是急令此前在江州準備策應的趙雲進兵白帝城。而與此同時,在巴西郡的閻芝、馬忠也發兵數千,趕來支援劉備。
有了這樣兩支部隊,可以暫時保障劉備的安全,但這並不是孫權放棄繼續進攻的主要原因。
因為如果此時他令陸遜以得勝之師急攻白帝城,而成都的蜀軍因為道路險阻,又不能及時增援,還是很有可能成功將劉備擒拿的。
然而,歷史的劇本卻沒有這樣上演。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一個旁觀者開始攪局了。
二、曹丕“不合時宜”的介入孫權之所以不敢出動大軍繼續追擊劉備,主要原因還是源於一直作壁上觀的曹丕,此刻開始對吳國展開了軍事行動。
在夷陵之戰前,孫權已經透過施展他高超的外交手腕,成功穩住了曹丕。
曹丕廢掉漢獻帝劉協而稱帝后,孫權沒有像劉備那樣口誅筆伐,而是順勢承認曹丕的皇帝身份,並向其稱臣,接受了“吳王”的封號,還把原來在荊州被關羽俘虜的于禁送還北方。
曹丕也不傻,他為了考驗孫權的誠意,堅持讓他把兒子孫登派到洛陽做人質。而孫權則是以各種藉口,故意敷衍曹丕,為夷陵之戰爭取時間。
曹丕最後看穿了孫權的把戲,加上準備已經充分,於是派兵攻打東吳。
所以,當吳將徐盛、潘璋等人信誓旦旦的請求擒拿劉備時,比他們更具戰略眼光的陸遜等人,則堅持認為不要追擊。
孫權也審時度勢,立即下令不再追擊劉備,他把主力部隊轉移,以抵禦曹丕的正面威脅。
曹丕進攻東吳,算是間接救了劉備。
那麼問題來了,曹丕為何不趁吳蜀兩國大戰之際坐收漁利,而是在雙方戰罷後又興風作浪呢?
其實,曹丕此前面臨的國內問題也不少,這導致他幾乎無法顧及孫劉兩家的夷陵大戰。
一方面,曹丕不僅要徹底清除曹植、曹彰兩個弟弟以及他們的黨羽,穩固住自己的地位,同時還要面對自己老媽卞太后對他的牽制和掣肘。
另一方面,曹丕代漢自立,雖然有老爸曹操多年以來的鋪墊,但他的行動還是太倉促了,接班魏王之位還沒幾個月就把原來的皇帝給趕了下去。
兩漢存在了前後四百年,雖然最後名存實亡,但曹丕貿然行事必然造成了比較大的動盪,魏國一時之間人心惶惶。
而當曹丕準備收拾戲弄了他的孫權時,夷陵之戰已經打完了,他已經錯過了滅吳或者滅蜀的最佳時機。
不過,對於孫權來說,曹丕的這種介入還是“不適時宜”的。孫權無法再追擊劉備,只能騰出手來應付曹魏的威脅。
公元222年十月,吳魏兩國正式開戰,雙方在南郡、江陵等地展開鏖戰,結果孫權在戰敗劉備之後,再勝曹丕。
三、不追劉備才是最優選擇夷陵之戰後,劉備在白帝城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他主動遣使至吳國,與孫權修好。
孫權因為此時尚與曹丕周旋,沒有立即答應。而當魏吳兩國撕破臉開戰時,孫權又立即派人到白帝城,答應與劉備和好。劉備去世時,孫權也派人前去弔唁,雙方關係正式“破冰”。劉禪即位後,諸葛亮又派鄧芝出使吳國,兩國再續“前緣,一直友好相處直至蜀漢滅亡。
可以說,在曹魏這個時刻虎視眈眈的強大敵人面前,孫劉兩家選擇結盟而不是互毆,這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所以,夷陵之戰後,即便是沒有曹丕出兵介入,孫權也很有可能選擇放棄追擊劉備。
因為即便是孫權能擒住劉備,蜀國也必將陷入混亂,而到時候趁機而入收割勝利果實的,可能是更具優勢的魏國,而不是吳國。不追擊劉備,才能實現孫吳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而一旦蜀國滅亡,接下來倒黴的就是吳國了,唇亡齒寒的道理,作為戰略家的孫權,怎麼可能不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