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4
回覆列表
  • 1 # 歷史迷猴神通

    諸葛亮發明了連弩,但連弩為啥不大規模用?

    很顯然,業餘的發明家諸葛亮,並沒有設計出完美的,可以改變戰爭的武器。

    01.《三國志》的記載

    事實上,在《三國志》裡,陳壽只是說了諸葛亮有連弩這種發明,並沒有說連弩的實際殺傷力:

    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

    其實發明並不是一件離我們很遠的事,在高校中,我們也看到很多人申請專利,但這些專利中,能成為真正產生效益的產品或工藝的,其實並不多。

    有的時候,一些發明造價太高,不能替代現有產品。有的時候,發明的又是看著好玩的東西,但只是中看不中用。

    而《三國志》中,即使有用弩殺人的記載,但這個弩未必是諸葛亮的連弩。

    02.《三國志注》的記載

    關於諸葛連弩,在《三國志注》中,裴松之也引《魏氏春秋》記載:

    又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看起來,他就是把以前的單發弩,變成了十連發或者散彈式發射。但究竟這種武器命中率和射程怎們樣,史料卻並沒有記載。

    據一般的常識推斷,這種弩在結構上應該比普通弩更笨重。而且,既然弩有了連發的功能,那麼在命中率和射程上,它應該會有一點犧牲。

    所以,這種武器在戰爭中,應用起來可能會有很多侷限。

    “武器是戰爭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諸葛亮的弩,可能也只是在特定條件下才能用用的存在,不足以改變戰爭結果。

  • 2 # 大唐柳侯

    請了解了實際情況再發問。誰說諸葛亮生前不使用連弩的?連弩是諸葛亮根據古代普通弩改造的,在當時的蜀國軍隊裡進行了配備,但主要配給精銳部隊的,類似於特種兵。因為連弩無法批次生產,造價太高,不能配給所有人。但是諸葛連弩有一個經典的應用案例,在史書上和演義上都有明確的記載,那就是魏國大將張郃,就是死於連弩之下,不信的話,可以去查一查。這是歷史上非常明確的記載了的,諸葛亮出祁山,拔三郡而還,路上設計用連弩擊殺張郃。所以說,你的問題不實。不喜歡看書可以看一下三國演義的六出祁山部分哦!

  • 3 # 一貳一橙

    諸葛亮算是三國時期有名的發明家之一了,經他手所設計出來的有專門用於運糧的木牛流馬,專門用於作戰使用的諸葛連弩,以及專門用於祭祀的饅頭,平時也可用作軍糧等等。

    至於連弩,有記載使用過連弩的戰役是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之時,在木門道埋伏了三千連弩士,射死了前來追擊的曹魏大將張郃。

    既然連弩能射死張郃,為什麼諸葛亮不把它用在正面戰場之上呢?

    首先連弩雖強,但不適合正面戰場,三國時期的弓兵並不是單純的弓兵,而是在拿弓的同時還配備著刀、盾、槍等近戰肉搏兵器和護甲,但據諸葛亮對連弩的說法:“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連弩是屬於不發則已,一發就要全部發射出去的武器,古代戰場上大部分的弓兵都是屬於多發、齊發,是屬於亂棍打死牛魔王的機率事件。如果把連弩部隊裝備在戰場上的話,箭矢消耗量過大不說,而且弩手也只能侷限於射箭—裝箭—再射箭這一塊,不能參與到肉搏戰之中,這對於本來就士兵不足的蜀漢來說,是弊大於利的。

    而且弓兵的最主要作用並不是在正面戰場,而是在守城、防衛、埋伏、掩護等方面,除了射死張郃之外,就是在第五次北伐時,在武功水北部負責掩護虎步監孟琰搭建橋樑。所以除非弓弩手能夠練到像北宋床子弩那樣,數百里遠一箭射投敵方大將的境界,可在當時的情況來看,蜀漢沒有這樣的技術和研究資本,所以連弩部隊的具體作用還是和弓兵一樣,只是用作輔助而已。最後,“歸師勿遏,窮寇勿迫”是每一個將領所必須知道的要點之一,對打了近半世紀戰的張郃來說,敵軍撤退不能追擊是明擺著的事,他也知道不能追以防有埋伏,是司馬懿硬要他去追擊,要剷除掉張郃。軍令難違之下,張郃才率兵追擊蜀漢退兵,結果就被射死在木門道下。

    所以即使是連弩最輝煌的一次戰鬥,但也是一個偶然發生的事件,並不能作為連弩就有資格運用於戰場的證明。而連弩在射死張郃之後就銷聲匿跡了,甚至連設計圖紙都沒留下來,在後面姜維北伐時也沒用到這一諸葛亮的發明。

    可見張郃死後,諸葛亮也深感連弩的缺點過大,但又已經沒時間去研究改進它。為了防止後人濫用連弩而導致不必要的死傷,性格向來穩重的諸葛亮,只能忍痛將連弩的設計方案全數毀去了。

  • 4 # 一點學堂

    諸葛連弩是諸葛亮8大發明之一,諸葛亮生前為什麼不使用諸葛連弩呢?

    根據史書的記載諸葛連弩“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確實是一個神器,特點是體積大,威力大無法單人操作。除此之外諸葛連弩還有兩個致命的缺陷:生產很複雜,箭矢必須特製。

    不要小看了這兩個缺陷,這兩個缺陷在現在看來可能不值一提,但在當時卻決定了諸葛連弩的命運——無法批次裝備軍隊,最後失傳。

  • 5 # 觀大千視界

    現在的人對諸葛連弩的印象,都是被影視劇、遊戲所神化了的。

    首先要扭轉的觀念,可能存在兩種連弩,一種是重型防禦裝備。按《三國志》所述,“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如果全箭都是鐵製,還要八寸,這分量,誰扛得動。。。所以更可能指的是固定在城牆上或陣地裡的防禦武器,那也就類似弩炮了,即使只是中間幾支有準星,一排十箭齊出,殺傷性還是很客觀的。

    暗恥的三國無雙裡出現的連弩就是這種形式,其實日本還算是研究過的。

    另一種連弩只使用鐵製的箭頭,可以成為單兵武器,但這不是一種遠端武器,而是近戰突擊武器。

    相對於當時的弓,連弩簡化了拉弦的方式,用槓桿原理來拉動扳機,這使得使用者不需要具備很大的臂力也能使用。

    同時,使用了箭匣來儲存箭支,大大縮短了發射一次之後重新裝填的時間,也不需要精準地操作,所以這也是在降低使用難度。

    那看似這種設計很牛逼,但連弩的連發設計造成了一個很致命的問題,那就是箭匣裡的箭支,不能有尾羽,所以射出的箭缺乏穩定性,也就是在射程稍遠時,命中率就變得非常感人了。於是,這種小連弩只適合突擊戰和白刃戰,無法像弓箭手那樣組隊攻城或遠端阻擊敵人。

    借《火鳳燎原》裡的圖,在白刃戰中,貼身來那麼一串連射,那真是呂布關羽都要見閻王了。

  • 6 # 國內ERP專題

    《三國志》裡所提到的“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陳圖,鹹得其要雲。亮言教書奏多可觀,別為一集。”,既然木牛流馬都有使用,連弩肯定也會使用。

    但是《三國演義》裡是有用弩的。

    第101章 出隴上諸葛妝神 奔劍閣張郃中計

    卻說司馬懿引兵徑到滷城下,日已昏黑,乃謂諸將曰:“若白日進兵,城中必有準備;今可乘夜晚攻之。此處城低壕淺,可便打破。”遂屯兵城外。一更時分,郭淮亦引兵到。兩下合兵,一聲鼓響,把滷城圍得鐵桶相似。城上萬弩齊發,矢石如雨,魏兵不敢前進。忽然魏軍中信炮連聲,三軍大驚,又不知何處兵來。

    寫的是萬弩齊發,而不是萬箭齊發

    郃大驚曰:“我中計矣!”急回馬時,背後已被木石塞滿了歸路,中間只有一段空地,兩邊皆是峭壁,郃進退無路。忽一聲梆子響,兩下萬弩齊發,將張郃並百餘個部將,皆射死於木門道中。

    所以,可以理解諸葛亮生前有使用連弩。也有人會說,這裡的弩只是普通的弩,不一定是諸葛連弩。

    如果不是指的連弩,要麼就是這種連弩工藝太複雜,以蜀國的國力,無法普及,或者是操縱性不強,且容易損壞,維修成本高,所以無法廣泛使用。

    還有一種說法是連弩的射程都近,正面對敵作用不大。

  • 7 # MrGuo30415227

    因為當時諸葛亮發明的弩還不夠完善,全鐵的箭不好加裝羽毛,如果沒有羽毛的話鐵箭在飛行的時候會失去平衡而翻滾,達不到遠距離的射擊武器的作用。如果是木製的箭人工量太大,精度要求非常高,所以也不可行。加之連弩機關在野外使用經常露天在陰雨天氣,所以機關受潮精準度降低,只能拋棄使用這門武器!

  • 8 # 牧之兵家

    《三國志 魏書 卷十七 張郃傳》是這樣記載的:諸葛亮復出祁山,詔郃督諸將西至略陽,亮還保祁山,郃追至木門,與亮軍交戰,飛矢中郃右膝,薨,魏略曰:亮軍退,司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宣王不聽。郃不得已,遂進。蜀軍乘高布伏,弓弩亂髮,矢中郃髀。諡曰壯侯。據上所說,張郃是在對蜀戰爭中中了諸葛亮的計右膝中箭而亡。

    現在來看,連弩的射程都近,正面對敵作用不大。

  • 9 # 明離子

    連弩,又叫“諸葛弩”,因相傳為諸葛亮發明而得此名稱。

    商周時期,人們在弓的基礎上發明了弩,經歷秦漢,出現了齊發弩,即扣動扳機,一次發出多支弩箭。

    而可以真正做到能夠扣動扳機連發的連弩,相傳由諸葛亮在齊發弩基礎上改進而成。

    拋開連弩到底是不是諸葛亮發明的爭論,咱們單說連弩,如此犀利的連射神器,為何在諸葛亮生前沒有得到大規模使用呢?

    原因有以下幾點:

    沒羽箭的飛行缺陷

    連弩使用的是沒有羽毛的鐵箭矢,有效殺傷距離十分有限,一旦飛出較遠距離,則會因失去平衡而掉落,到了敵人身上,恐怕連撓癢癢的力度都不夠了。

    木杆箭製作精度要求高

    諸葛連弩由於機關複雜,對於木製箭桿的長短粗細都有著十分苛刻的精度要求,這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下,很難做到大批次生產連弩箭桿,連弩缺少充足的箭矢,比木頭棍子還難用。

    連弩本身結構複雜

    連弩本身為達到連發功能,使用的結構非常複雜,組合深奧玄妙,能夠掌握製造工藝的工匠鳳毛麟角,就算能大批次做出來,在使用過程中,如果連弩出現故障,士兵很難掌握維修方法,排除故障。

    基於以上原因,連弩只能出現在史書中,起到威懾敵人的作用,真正的列裝到部隊,基本上不可能,諸葛亮對自己的發明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 10 # Ghoul內幕

    三國時期的黑科技,諸葛連弩!!威力強大的科技器物!!有關諸葛連弩的早期記載主要集中在《三國志》及其註釋之中。

    我們看看史書上的記載諸葛連弩“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諸葛連弩是三國時期蜀國的諸葛亮製作了一種連弩,又被稱作元戎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但是體積、重量偏大,單兵無法使用,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

    除此之外諸葛連弩還有兩個致命的缺陷:製造複雜,箭矢必須特製。

    特點諸葛連弩有以下特點:

    一是火力很強,一次能發射十支箭。

    二是可以瞄準目標等到需要時再發射,有利於捕捉射擊時機,命中率比弓高。

    三是體積、重量大,單兵無法使用。

    不要小看了這兩個缺陷,這兩個缺陷在現在看來可能不值一提,但在當時卻決定了諸葛連弩的命運——無法批次裝備軍隊,最後失傳。

    諸葛亮確確實實是創造發明了諸葛連弩,可惜的是當時蜀漢的兵器製造業的水平根本就達不到製作諸葛連弩的水平。再簡單點說,圖紙畫出來了,但是無法制成成品,工業基礎差了。特別是特製的箭矢,要求很高,根本無法批次生產,導致了諸葛連弩在那個時期最終成為了一個有頭無尾傳說。

    延伸閱讀

    《諸葛亮傳》

    《諸葛亮傳》:“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注引《魏氏春秋》曰:亮作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皆有條章,以訓厲臣子。又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皆出其意,即指諸葛亮的創意、構思、設計,而由他人具體制作。

  • 11 # 天天向上152149049

    諸葛亮發明了威力巨大的諸葛連弩,綿竹之戰,諸葛瞻父子壯烈犧牲,可從頭至尾諸葛瞻似乎都沒有使用他父親發明的神器——諸葛連弩,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諸葛亮一生不但是一位政治家,軍事家也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他發明的諸葛連弩堪稱三國時期的黑科技,威力巨大。可是在他死後,決定蜀國生死存亡的綿竹之戰,諸葛瞻為何不用這項黑科技對付鄧艾呢?原因可能很尷尬。

    為何尷尬呢?因為諸葛瞻雖然揹負了父親的盛名,但是手裡根本就沒有諸葛連弩,更沒有裝備給士兵。這就是最尷尬的地方,人人都以為諸葛瞻是最應該使用和擁有諸葛連弩的人,而他卻偏偏沒有。

    簡單點說蜀軍當時根本就沒有裝備諸葛連弩,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根據史書的記載諸葛連弩“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確實是一個神器,特點是體積大,威力大無法單人操作。除此之外諸葛連弩還有兩個致命的缺陷:生產很複雜,箭矢必須特製。

    不要小看了這兩個缺陷,這兩個缺陷在現在看來可能不值一提,但在當時卻決定了諸葛連弩的命運——無法批次裝備軍隊,最後失傳。

    諸葛亮確確實實是創造發明了諸葛連弩,可惜的是當時蜀漢的兵器製造業的水平根本就達不到製作諸葛連弩的水平。再簡單點說,圖紙畫出來了,但是無法制成成品,工業基礎差了。特別是特製的箭矢,要求很高,根本無法批次生產,導致了諸葛連弩最終成為了一個傳說。

    而且這一點也在後來的另一個大發明家身上印證了,他就是——馬均。他是歷史上著名的大發明家,當他看到諸葛連弩之後,試圖將他改進成單人使用的武器,最後也成功了。但是最終經過改進的諸葛連弩也難產失傳了。為什麼呢?就因為製作太複雜,而且箭頭必須特製。

    這說明了當時雖然諸葛亮發明了諸葛連弩這種先進的武器,但是整個社會都沒有與之相匹配的製造技術,根本無法批次生產,更無法將諸葛連弩裝備部隊。

    所以,不是諸葛瞻不想用諸葛連弩對付鄧艾,而是蜀軍根本就沒有裝備諸葛連弩,著實令人尷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靈到底是麒麟、龍、龜、鳳凰還是青龍、白虎、玄武、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