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人夢孟2018
-
2 # 子風長歌
應題“什麼是意境?下面這首詩有意境
嗎?意境是什麼?標示為“五絕”符合正格
平仄嗎?”作個粗略解析:
一、什麼是意境?
意境包涵兩個要素,即意象透過描寫達到
和具有的“境界和情調”。這裡的意境當然
是指詩的意境,所謂詩的意境,是指“詩作
者透過詩想表達的情感、思想、事物等
(意象),利用各類描寫手法使之變成清
晰可解可感,能使人獲得明顯印象並達到
一定程度(境界)和具有一定情調的現象”。
二、下面這首詩有意境嗎?
五絕《孤樹的呻吟》
野曠憐孤樹,甘霖未幸根。
害蟲摧病葉,枝幹盡傷痕。
首先不能說詩“有意境”嗎?任何詩,只
要它是首詩都有意境。意境只能說有高度
嗎、深度嗎、優美嗎等等。
此詩的主體表達了孤零零立於曠野中,
既缺水又病害纏身,傷痕滿枝幹的一樹的
意象。
詩中意象透過修辭描寫達到的程度或情
調(意境)及描寫手法的具體分析:首句用
了“野曠”一詞而未用“曠野”,符合詩詞在能
理解的前題下用詞需免俗,少用無新鮮感
的語詞這一意旨(此組詞法不錯)。“(站
在)空曠(清冷)的原野上,心中生出對
孤零一樹的悲憫”。此句用詞緊湊達意完善,
五字之中描景同時兼有情感表露。描景之
“野曠、孤樹”較有形象度,但情感之“憐”字
沒具體形象感,只是單純的表達;
第二句“甘霖未幸根”亦與首句一樣,用
詞緊湊達意完善,特別體現在一“幸”字上。
但第一個形容名詞“甘霖”比較直面,“幸”字
含有“臨幸、光顧”之義。此句也僅是表達
直觀到位,但描寫給人無具體的印象引起
情感共鳴;
第三句“害蟲摧病葉”,此句乍一看感覺
有點情感力度(一“摧”字的力度使情感更
增色)。但“病葉”本是“害蟲”所致,何謂再
由害蟲去摧病葉呢?並且“害蟲”一詞較平
俗沒有新鮮感。此句給人情感印象頗深,
可惜文理有病;
末句“枝幹盡傷痕”,是平常的描寫,只
是一“盡”字增添了樹幹傷痕情況的形象。
總體來看此詩用語精煉緊湊,具有一定
程度的作詩練句功力。初悟了詩語的構築
方法,達意直白明瞭,惜有一處文理病。
全詩讀之微有悲憐的情感,但其它形象描
寫較為普通,微有悲憐情調,所以意境達
到的程度較普通平常。
三、標示為“五絕”符合正格平仄嗎?
翻譯全詩平仄如下:(依普通話和新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依此詩平仄格式及首句不入韻為根據,
標出完全規整的平仄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根據五絕格律規則,除末字外句中至少
保持兩個平聲字(即不犯孤平)的情況下,
可以“1、3”不論,“2、4”分明。故全詩平仄
符合“五絕”格律要求。
(❤看到題後即手機打字解析,許有不到
-
3 # 彩霞對聯詩詞集
什麼是意境?
意境即是從詩的文字中可以看到大自然中的風景或符合情理的境況。例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從孟浩然的這首《春曉》中,透過字字句句的意就看到了大自然中的境了。
下面這首詩有意境嗎?題主給出的這首詩,我看到意境是一顆病樹,反映作者對該樹的同情憐憫之意。
標示為“五絕”符合正格平仄嗎?我認為不符合正格平仄,除第一、第二句符合正格平仄外,第二句與第三句開始已不符合正格平仄之要求。所以,此詩就不符合正格平仄要求了。
-
4 # 梧桐樹邊羽
意境是什麼?
意境從字面上理解,“意”為意象,“境”為境界,所以意境就是到了一定境界的意象表達。
境界既是指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其可表現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如何,實際上指的是一個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的水平如何。其實也就是一種相對高度。
意象是我們可以使用的材料,可以增加我們思維的廣度;而境界,是靈光一閃,是我們思維能達到的高度。
一首好詩,廣度和高度必須同時存在,才能稱之為有意境。
題主給出的這首五絕是否合平仄,有沒有意境?
孤樹的呻吟五絕·仄起(首句不入韻)曠野憐孤樹, 甘霖未幸根。害蟲摧病葉, 枝幹盡傷痕!平仄分析
起句“曠野憐孤樹”平仄為“仄仄平平仄”,是仄起仄收格式,整詩平仄關係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我們可以看到,除了第三句首字可平可仄,其他位置的平仄都是合規的。“枝幹”的“幹”發第四聲,仄音入韻。同時“根”、“痕”兩字同屬平水韻“十三元”。所以從格式上來分析,這首五絕是合平仄的。
意境分析
平仄合規只代表這是一首格律詩,是否好詩還需要進一步看內容,也就是作為詩的意象說話到底如何。
首先,文法上沒有遵從格律詩普遍文法,起承轉合,只有從前兩句大的描寫到後兩句具體的描寫。這沒什麼不可以,但是僅限於樹的描敘,意境上就提不上去。
第二點,用詞過於淺白。包括標題“孤樹的呻吟”,這是典型的現代詩命名方法。古詩詞講究含蓄、內斂,標題更加不會有這種情感外放的表達。而“害蟲”這類的詞語,過於口語化,拉低了整首詩的水平。
不是說直白、與時俱進的詞彙寫不出好詩,而是既然選擇了古詩詞來表達內涵,在意境上表達得古色一些,必然有助於作品在古詩詞類別中的可識別性。
而且前兩句使用“曠野”、“甘霖”這些相對古舊的詞彙,忽然出現“害蟲”,讓讀者產生一種思維上的不連貫。
便有好的意境,也因為這種不連貫的意向表達而被打破了。
-
5 # 根言木語
《夏天的花絮》(第18集)
――他搶救了一條路
一條山路i人跡罕見
山著急路更著急
路旁的石頭與樹蔭
更著急
不懂事的小草
學著人走路
一
一條路
是多麼需要人走動呀
像血液在血管裡流動
路若荒了比人心慌了還可怕
路知道
一旦失去步履
自己就不再是自己了
-
6 # 酌詞習格律
意境即帶情感色彩的意象組合,意象就是帶有情感色彩的詞語所表現出來的具體事物,這些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詞語,簡稱“景語”。例如,“戰馬”、“駿馬”、“千里馬”、“好馬”、“駑馬”、“害群之馬”、“害蟲”、“蛀蟲”等都是富於感情色彩的景語,它區別於“馬”、“黑馬”、“白馬”。“甲蟲”、“天牛”等中性詞。
先說說此詩的起承轉合與意境。
起承轉合,只是詩的章法之一,並非所有古詩都必須套用的固定不變的章法!要不,這位“國學大師”自己敢保證古詩作每篇都是這種固定章法嗎?
詩貴真情實感,景語服務於意境,意境服務於主旨。一旦脫離了作者的主旨,堆砌的“景語”再多,再華麗,“意境”再“優美”,也只能是無病呻吟!要不,誰能保證他自己的生活體驗及“三觀”與作者完全相同呢?
再者,意境的有無與優劣,取決於讀者是否有過類似人生體驗與感受。詩中的“曠”與“孤”形成強烈反差,突出了“孤寂”之感。久旱而沒有“甘霖”來滋潤根鬚,已是奄奄一息;再加“害蟲”的傷害,更是“傷痕”累累!前兩句已是不幸,後兩句無異於雪上加霜,首聯與次聯是遞進關係,意境構思難有理由說缺乏嚴謹!以樹象徵人,以樹的處境象徵人生處境,含蓄而不露痕跡。換位思考一下,這樣的處境,若無頑強拼搏精神,能扛得過去麼?
具體分析如下供探討交流。
第一句“曠野”與“孤樹”領“起”全詩,第二句“甘霖”不降臨滋潤根系為“承”。在“孤樹”乾旱基礎上,第三句“轉”寫“害蟲”對“孤樹”的加害,第四句寫害蟲加害的結果是“枝幹盡傷痕”為“合”,收束全篇,以完成突出“孤”、“旱”基礎上又加“蟲傷”的意境構思,從側面反映了對處於人生低谷者的無助與無奈,以及作者的同情之心,以擬人手法寓意人生的不易,以突出詩的主旨。全篇不著“人生不易”,但處處緊扣人生不易,不正與《細雨》的側面描摹寫手法異曲同工嗎?
有位自詡不凡的“國學大師”偏說此詩沒有“起承轉合”,“毫無意境”,“此詩純粹垃圾”等,對詩作者人格橫加侮辱,其“意境”修養德性可見一斑!還有什麼資格居高臨下,指手畫足,老生常談好詩在於“靈感”,在於“修養”,恐怕他自己連起承轉合是什麼,作者的主旨是什麼,都沒讀懂!什麼是靈感,修養都沒弄清楚,就偷樑換柱,信口雌黃,妄加臆斷,故作高深,誤導初學者!
再從體裁形式上分析。
曠野憐枯樹
仄仄平平仄,
甘霖未幸根
平平仄仄平。
害蟲摧病葉
仄平平仄仄,
枝幹盡傷痕
平仄仄平平!
啟功先生《詩文聲律論稿》“平仄杆”兩平兩仄向兩端交替無限延伸,充分體現了馬蹄韻整齊鮮明的節奏感和抑揚頓挫的聲律美,是格律平仄押韻規則的歸納和總結,是格律詩四種基本正格基本句式的系統理論依據。
詩例的首句第二字和末字都是仄聲字,可推知首句型別屬於“仄起首句不入韻”式。再按字數要求可從“平仄杆”上截取出首句正格平仄格式來: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再利用格律詩“粘對”原理,繼續從“平仄杆”上擷取後三句的正格平仄來(括號內標示截句,括號外標示“平仄竿”向兩端無限延伸):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從“平仄杆”上擷取的平仄,符合兩平兩仄用字組句原理,故稱為“正格”。不難看出此詩秉承了初學者儘可能採用正格平仄來創作的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卻被“國學大師”居高臨下,橫加指責,竭盡冷嘲熱諷之能事,今後還有誰敢再嘗試格律詩正格創作呢?。詩詞網站檢驗詩例,結果截圖佐證如下:
回覆列表
曠野憐孤樹, 甘霖未幸根。 害蟲摧病葉, 枝幹盡傷痕!
關於平仄格律的問題,一般用網上格律檢測軟體檢測一下就知道了,沒必要提問。
格律詩檢測 【顯示韻部檢索工具】-----規則-----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曠野憐孤樹
甘霖未幸根【根:十三元】 押韻
害蟲摧病葉
枝幹盡傷痕【痕:十三元】 押韻
檢測結果(平水韻)
存在多音字:幹 ,請根據詞意判斷
平仄平仄符合要求,請留意多音字!
這是這首詩的檢測結果。一目瞭然,從格律、平仄上符合絕句的標準。標示為“五絕”沒有問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拗救的情況這款軟體檢測不出來。
學寫律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格律、平仄是基本功,隨著水平的提高,規則、格式等外在問題自會迎刃而解。如果律詩水平還停留在格律、平仄等外在問題上,那麼就沒有進入到創作層面。我把問題的回答次序倒過來,也是強調基礎在前、創作在後。外在問題解決之後,我們來交流創作的問題。意境,我個人覺得就是創作層面的問題。
什麼是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現的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及其所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他同文學典型一樣,也是文學形象的高階形態之一 (《文學理論教程》童慶炳主編P217)。這種解釋比較抽象。夢孟2018談談自己的理解。
意,作者所要傳遞出的道理、情緒等抽象表達。說白了,就是作者想表達的意思。它屬於精神層面。喜怒哀樂、人生感悟、家國情懷等等。
象,作者用文字構建出來的具體景象。簡單說,就是文字呈現出來的畫面。它屬於“物質層面”。小橋流水、梅蘭竹菊、風霜雨雪等等。
意境,意、象的綜合呈現。作者透過文字這種特殊的工具把意和象高度統一在一起,系統展現在讀者面前。實際上,意境是作者和讀者共同創造的結果。再好的詩,沒有文化修養的人也很難理解。就像佛說一粒沙裡有三千大世界,普通人就很難理解。
意境的呈現是透過文字來完成的。煉字煉句尤為重要,但不是說,辭藻越華麗越好。意境的營造和辭藻的華麗與否沒有密切關係。實際上,文字越樸實、越接地氣,受眾就越多。舉例來說: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裡面沒有一個華麗的詞,但意境完整、韻味悠長,使人遐思。再比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樸實無華的語言營造出了一個令人蕩氣迴腸的意境。
好了,現在夢孟2018來談提問者說的這首詩。
曠野憐孤樹, 甘霖未幸根。
害蟲摧病葉, 枝幹盡傷痕!
詩的題目叫《孤樹的呻吟》。我從詩中讀到的意思就是,害蟲對孤樹的傷害,孤樹使人憐惜。有意境了,可太普通了。如果,把意境定位在“孤老堪憐”上,是否不一樣了。至於如何普通,夢孟2018給稍加修改,作者比較一下,便一目瞭然了。因為,詩的意境問題,不是別人一說你就提高了,關鍵要悟。
絕句.孤樹
曠野憐孤樹, 甘霖未幸根。
小蟲摧病葉, 老幹盡傷痕!
夢孟2018胡說一氣,如有不妥,請多原諒,如有幫助,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