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紫龍144331519

    謝謝邀請。可以說每一個喜歡藏書的人,都是愛讀書的人,我的藏書雖不到一千,但幾乎都是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說到自己的藏書讀了多少,這或許都是每一位藏友較為尷尬,較為難為情的問題,尤其是當親朋好友置身自己的書房,以佩服和感嘆的口吻問到“這些書你都讀了?”

    就我個人而言,我自己收藏的書籍裡包括一部分《辭海》《說文解字》類似的工具書,再有一部分是自己所學專業的理論書籍,這部分理論書籍85%都讀過,尤其是在讀研期間,充實自己的理論基礎,為論文觀點尋找理論支援!

    還有一部分屬於小說文學類,高中那會特別喜歡金庸於是乎把他的全集都買了。也都讀了,還做了筆記,可以說獲益匪淺。但是小說類藏書裡也就讀了三分之一,因為有一部分屬於熟稔的經典名著,但總沒時間或者沒興趣去閱讀,卻往往因為這種心態,收藏了一部分,心想著萬一哪天想多了,隨手拿過來就讀。

    第四類屬於歷史類的書籍,諸如《史記》,《資治通鑑》這樣的史書,也有《明朝那些事》這樣的新時代史書,二十四史類的史書一般作為工具書,偶爾會翻看印證某些歷史事件,也就是《史記》系統讀過,類似“新時代史書”是當做平時讀物來讀的。

    讀書絕對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好習慣,當讀書成為一種習慣,也就不會帶著功利心,不會帶著某些強烈的目的去讀書啦。

  • 2 # 弗洛伊德的菸斗

    個人認為,書籍是人類最好的精神家園,人類的最高智慧是用語言、文字作為載體流傳、傳播、交流的。

    讀書也要講究讀緣。

    在讀不通某本好書的年紀,遇到這本好書,是一種可惜。

    很多人為什麼感覺那麼牛的《紅樓夢》讀不下去?

    好多年輕人被告之,《紅樓夢》是如何如何地好,結果一讀,感覺一般嘛!

    不是《紅樓夢》一般,而是年輕人尚處在只能品出甜可樂滋味的層面,強行讓他們去感受苦茶水的妙處,他們能不難受?

    等到一個人在江湖上歷練多了,見識廣了,酸甜苦辣嘗多了,人間冷暖體會多了,才能發現:曹雪芹,這哥們,句句都是他奶奶的掏心窩子的話。一邊讀一邊咂嘴:怎麼不早讀到這樣的好書?

    回到藏書話題。

    你家書架上的某本藏書,也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去開啟,也可能突然有一天,你開啟它了,於是,一個新的世界在你面前展開了。

  • 3 # 迷樓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個“天問”,每一個愛書人都被問過,每一個愛書人都不好回答。我記得錢鍾書先生在美國參觀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時,見到汗牛充棟的圖書,他自我解嘲說:“這世界上還有這麼多我不需要讀的書啊。”

    這我想起翁貝託·艾柯在《別想擺脫書》裡與讓-克洛德·卡里埃爾的對話,他是這樣回答的,下回有人問起你時,你可以這樣回答:

    第一種是:“不。這些只不過是我下週要讀的書。我讀過的書都在大學裡。”第二種則是:“我一本都沒讀過。不然我留著它們幹嗎?”用艾柯的話說,我們每個人家裡都會有十幾本、幾百本乃至上千本沒讀過的書,只是總有那麼一天,我們拿起這些書,發現自己瞭解其中的內容。

    怎麼會有這種情況?他解釋說,第一種解釋屬於神秘學範疇,我本人無法接受:書的波會傳到我們身上。

    第二種解釋是:這些年來,我們不是真的沒有翻開過這本書,我們好幾回把它移來移去,也許還翻閱過,只是自己記不得罷了。第三種解釋:這些年我們讀了一堆援引這部著作的書,這使得我們最終也熟悉了著作本身。因此,有很多方法可以讓我們瞭解沒讀過的書。

    其實,按照烏拉圭作家卡洛斯·M.多明蓋茲在《紙房子》中的說法,持續購置某些主題的書籍,正是我們據此認識世界、詮釋世界的過程。

    “我們藉由這個過程讓書目逐步完備;我們從尚未擁有的某部書籍的相關資料入手,然後當我們購得那部書,它又將我們帶往另一部書籍。一旦閱讀,我非得查閱那部著作的所有相關批註,完全搞通書中全部含義不可,所以當我有空拿起一本書,有時候只是為了徹底讀懂其中某一章節,甚至還得同時翻閱其他二十本書才行。”

    這樣回答, 你可滿意?

  • 4 # gbbh

    有藏書1000冊左右,看了三分之一吧。留下的都是大部頭的,《劍橋中國史》一套11本,二十四史一套好像64本,《資治通鑑》一套10多盒吧。《劍橋中國史》因為是精裝的,看了半本,太厚太硬,讀起來非常不方便。平時,基本上躺床上看書哦。讀二十四史發現,古文功力不夠。今年一直在讀傳記,目標100本,讀了有40多本吧,打算完成以後讀《資治通鑑》。平時讀書,又被書中提到的書誘惑,這一拐不知拐哪裡去了。呼呼!不過平時買的書,基本是讀了的。今年,已經讀了80多本,繼續努力吧!

  • 5 # 默金cc

    有點慚愧。不過,如果那句中國名言“腹有詩書氣自華”,改成“屋有詩書氣自華”多好。家有買了一輩子的上千冊藏書,但蜻蜓點水式淺閱讀的,比屏氣潛水式深閱讀的書,多了幾十倍。記得我前年在一家雜貨店,先後兩天內,接連買了四張五層的竹書架後,就連老闆也禁不住,好奇心勝過得罪顧客地莫名笑問:你買這麼多書架幹嘛呀?是啊,這年頭,書中還有黃金屋嗎?

    不過另一句中華名言,又教導我說,“書到用時方恨少”。確實,在你坐在電腦前碼字砌文時,周圍有好幾個“書櫥”博學家,隨時都可以做你的私家顧問,有獨家資料可供查閱參考,方便得很。不要只是一味地去搜索人人皆知,人人皆抄的百度一家之言。我相信即便如專家學者教授,甚至如偉人毛澤東,他在中南海的藏書,也不可能盡數博覽細讀的。

    以前愛逛書店瀏覽,多好啊,成千上萬的書籍隨便翻看,哪像我們少年時代的櫃檯售書,多看上幾本,服務員就給你翻白眼,我就被熗過說:白看書不花錢,你弄髒了我的書咋賣?看當今文盲也能致富的經濟年代,每況愈下的城市書店和音像店,一家接著一家關門倒閉,生存下來的孤家寡人,除了文化集團軍聯盟的大書商外,都變成了賣教材加多種經營的實體。現在的年輕人家裡,甚至見不著一座書櫥,官方圖書館也幾乎門可羅雀。我想以後,再也不會有人發愁,如何處理自己看不完的藏書,和在網路上提談“自家藏書你看了多少這樣”的問話了。一般老百姓誰還藏書啊!

  • 6 # 財富內參西安老酒圈

    我家目前藏書一千冊 絕大部分自己看過 包括很多收藏的古書 與文革書冊 另外有十萬瓶老酒 今後爭取藏書十萬冊……

  • 7 # 啊垂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對喜歡讀書的人,有一書在手,實在享受 。家裡的藏書不一定每本一定要看完。收藏書是看各人愛好及須求所收集,像我本人收藏的書有些是長知識,有些是將來會用到。收藏的書可分類如:國學、中國歷史、地理、史記、資治通鑑、四書五經、唐詩宋詞元曲、戲劇、名著傳記、古文觀止、辭源、書法、在保健及修養方面如:黃帝內經,經絡、太極拳、佛法。如何買到好書,買書前可先到亞馬遜網站輸入書名,可看到書的內容介紹及讀者的評語。有些好書時常會在網上推薦,藏的書可計劃分有些目前看,有些長遠看,有些當參考書看。以上是本人一些意見供各位參考。

  • 8 # 八磚學士

    以前有個老話,叫“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後來被買書比看書快的人們活用,聊以自嘲:“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

    老實說,自己的數千本藏書(實體)中,只有百分之十是常用常翻的,其他的或者查閱,或者屈居備查之列,並不常用常讀,自然不敢大言不慚地說“看了”。客居魔都,隔幾年就要搬個家,箇中辛勞只能算“自作自受”,所以現在買書也很剋制。

    此外,這個時代的讀書人,誰手裡沒有幾個T硬碟的電子書,或者幾個類似中國期刊網、獨秀、中華經典古籍庫的資料庫賬號,那簡直愧對這個稱號。如此,這個分母就大得沒邊了。

    自認為喜歡買書是個好事情,在我們這個時代尤其應該鼓勵。不過,有人買書背後的有些動機,卻總是被人詬病:比如批判別人為了撐門面;為了裝x;為了盲目的追隨或者崇拜……

    這或許是有的人自認為自己站在了鄙視鏈的更上游一環,對他人進行滿足自己虛榮的道德審判,其實內在邏輯並沒有高到哪裡去。

    可愛的是,有些人能夠認識到、並且公開承認自己喜買不喜讀的動機,也是值得人們敬佩的,畢竟誠實和自我剖析這種品質,和喜歡讀書的品質一樣稀缺。

    最後,我相信如同很多人說的那樣,買書的時候人們還是有想讀的慾望的,然而書真正到手上的時候卻變成了沉甸甸的負擔,完成了虛假的期許。

    但須牢記,沒有長進的,還是自己——就像買了字帖不練,就yy自己字會寫好一樣。

  • 9 # 滿樓書坊

    古人曾告訴我們一句話:書非借不能讀也。

    所謂“書非借不能讀也”,大意是,書不是自己的,因為有歸還的期限,所以要趕緊讀,不可懈怠。

    這一古訓,到現在似乎已經過時了。因為現在的問題不是書太匱乏,而是時間匱乏,幾乎找不到時間來讀書。

    而所謂找不到時間來讀書,也不是因為工作太忙或是其他,而是其他娛樂方式太多了,讀書這項未免太過單調。

    換言之,如果沒有相當的求知慾望,中國13億人中,願意主動讀書的人我想不會超過3千萬人。

    近些年統計的中國讀書率遠遠低於其他國家與地區,比如日本乃至臺灣等等,事實上,如果扣除那些為了各種考試而讀的書,真正意義上的人文類圖書比例恐怕還要低得驚人。

    也就是我前面說的那句話,真正的讀書人(我指的是人文社科類圖書),中國13億人絕不會超過3千萬讀者,也就說比臺灣的讀書人群體大概多個四、五倍的樣子吧。

    也許有人會反問我,你把中國讀書群體說得這麼少、把中國讀書率貶得這麼低,那你又做得如何呢?

    是的,我是專門從事歷史研究與寫作的職業作家、專業研究者,但說老實話,我每年讀的書也並不是很多。

    當然,因為我們本職工作就是與文字、與圖書打交道,讀書的當然不能和普通讀者去比,但就職業素養而言,還是遠遠不夠的。

    我自己算了一下,我的藏書大概接近五千本,因為書太多放不下,近年來也在刻意控制購書量,但每年仍會以兩三百本的速度增加,最終有些書是要拿出去處理的,否則實在放不下。

    那麼,這樣的購書量和存書量,又能讀多少呢?

    實話實說,這個完全取決於如何讀。除了少數需要精讀的書外,其他大多是走馬觀花,列入待處理的書。林林總總,各種型別的書,一年充其量讀過兩百本。

    而在這兩百本中,真正精讀的不會超過五十本。其他大多走馬觀花,有些甚至只讀了十分鐘就棄讀了!這也算進兩百本了!

    專業的讀書人、寫字人都是如此,由此可見,中國的讀書狀況是多糟糕了。

    而且,我可以確信,絕大多數的華人、包括我的同行,做得未必比我更好。

  • 10 # 園中郎

    我只看我自己買的書。家裡藏書大約5000本。一直都在閱讀,也一直在購買,每一天都是如此,基本沒有間斷過。問我讀了多少本書,還真沒有統計過,也沒有估算過。因為讀書的種類不同,所以讀書的速度,進度也不同,如讀一本小說,估計一週內就讀完了,如果碰到不喜歡的讀兩天,百八十頁也就扔一邊了,這算一本嗎?如果是古典書籍,尤其是經史子集類的就要很長時間了,一個月有可能讀一本,甚至兩個月讀一本都有可能。早年讀小說,散文雜文,很快,跟吃麵條差不多。近些年來習慣讀傳統古典文學和典籍,由於自己喜歡字詞句去摳,所以速度明顯慢下來了。我認為讀書不應該關注速度,讀出心得,讀出樂趣,讀出精彩才是讀書的目的。

  • 11 # 可食中國

    家有藏書,塵世才詩意,才安心,才溫暖!

    我家藏書不多,以前經常搬家,每次搬家都是書,又重又難搬,累得要死!實在於心不忍扔掉一些,但總是沒有辦法,忍痛割愛!後悔想哭,搞來搞去只留下一些最為珍愛的好書!

    就這樣,現在大約也就一千五百冊,當初最享受就是一堆一堆的書淘回家的感覺!經常窩進舊書店裡一窩就一整天!每發現一本好書就興奮的不得了,經常買到連回家坐公交的錢都沒有!

    但說實話每次買書,都是想著把心愛的書買回去,然後在家裡安心的愜意的泡上一壺茶,放上一點音樂,燃個香,就享受看書了!

    可實際上,的確會偶爾這樣安心的裝逼一下,也會用心看幾本,可是沒過幾天大部分書就自然被塵封了!偶爾翻開也就是看上幾頁或者讀小段!

    可是某一天要是又遇到好書,肯定又如飢似渴的想著收藏了,總覺得家有藏書人才心安,總感覺住在好書滿架蘭草花香的屋子裡才會寧靜,才會得到冥冥之中的知識的溫養!

    家中藏書自然匯成一種意境,一種溫暖,一種平凡世界中的淨土,一種萬丈紅塵中的靈性,這就是家中藏書的意義,可以再某種意義上超越實用價值,成為讀書人的宗教和道場!

  • 12 # 南山劉向雄

    我的藏書大概兩千,能整本看完的大概五十本這樣,閒時翻看了一部分的大約三百,其餘的藏書只知道書名卻沒看過,它們只是靜靜地陪我讀書。

    雖然如此,每一本書背後摺疊的都是買書的故事。看到一本書,總能記得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買的,甚至,記得起書店老闆的模樣。順帶著,回憶起那求知若渴的年輕時代。

    現如今,網上查資料非常方便,除了案頭幾本必看的書之外,架上絕大多數的書估計不會再看了。但要幾塊錢賣了又不捨得,還是留著它們,權充記憶的觸點吧。

    祝您愉快!

  • 13 # 桃李不言799

    各種詩詞古謠,詩話,筆記,歷史以及大家的專集是我的菜,而且喜歡買民國到1958年之間的舊書,豎版,繁體,煙黃色,哪怕讀幾頁都開心。蠹蟲吃過的書我微波爐處理後也喜歡。

  • 14 # 姜哥成長說

    感謝一個愛看書的你。

    現在社會,看手機的越來越多,看電視的越來越多,看書的越來越少。

    你能在自己藏書,也就證明你是一個愛看書的人。

    愛書之人VS愛看書之人

    作為我來說,我也是一個愛書的人,愛看書的人。

    為什麼我要把愛書和愛看書分開講呢?

    回到你的問題,你喜歡藏書,證明你是個愛書的人。

    那麼你提出這個問題,多多少少大概的意思是,收藏了很多書,但是很多都沒看。

    其實對於我來說,也一樣,我剛上班那會,買了很多很多書。

    我一度認為,我是個愛看書的人。

    結果,事實證明了,我就只是喜歡買書,喜歡收藏書而已。

    我的好幾個書架,都放滿了書,70%以上都沒有拆封。

    我家人老批評我,買了那麼多書,都不去看?

    還想把我的書給扔掉。

    我捨不得呀,最後家人給我說,不準買新書了。向我提出一個要求:

    買一本書就必須要仍一本書!

    我當然不同意,我是個愛書之人,怎麼能隨意丟書。(除非那本書,我覺得買錯了,對我毫無意義)

    要讓愛看書>愛書

    慢慢的我自己也意識到,我只是愛書罷了,我沒有那麼的愛看書。

    於是我想做出改變,我想成為一個博學之人。

    但那麼多數,我怎麼才能看的完呢?

    我就開始去學習怎麼閱讀,怎麼看書,怎麼高效看書,怎麼去選書等等之類的讀書技巧。

    我發現,讀書好像也不是那麼難嘛。

    與其買那麼多書放在家裡,不如吸收在自己腦裡。

    買100本書,不如看1本書。

    隨著慢慢的閱讀,我發現我對買書有一定的改觀了。慢慢的,我發現,我開始會選書了。以前看到某個介紹,好像很牛逼的樣子,整一套全部買回來。結果發現,除了第一本,其他的都不好看。

    以前還喜歡蒐集大部頭的成套著作,感覺很高大上。

    結果,發現,有些書,就只適合拿來收藏。

    真正對自己有用的書,你不會在乎它的裝幀,不會在乎它的外表。

    所以,改變你的思維吧,從愛書變成看書加愛看書。

  • 15 # 八牛賣大川

    舊書攤,噹噹蔚藍孔夫子中國圖書網買了2000多本。斗室之中,也顯得蔚為大觀了。

    後來搬家,含淚扔掉大部,還剩400本。

    書雖多,看的並不多。一年也就三五本。

    對紙質書的偏好,也說明對電子書排斥,是我一貫態度。

    今年給媳婦買了個kindle,不會用。我拿來下載書,順手看起來。發現效率特別高。兩個月,已經粗讀40多本。

    而且公交車一個小時功夫,就能看不少。(一本書,多的十幾個小時,少的三五個小時)

    徹底改變了我對電子書的看法。。。

  • 16 # 大痴道人

    家裡藏書不多。哲學歷史佛經多些。

    1,頗有受益反覆讀書有:《曾文正文集》 ,《了凡四訓》,《聰訓齋語》,《呻吟語》,《四書》,《金剛經》,《六祖壇經》,《明季北略》,《萬曆十五年》,《浮生六記》,《陶庵夢憶》。《明史》,《舊唐書》,《宋史》,《清史稿》,《孝經》,《道德經》,《國榷》《蘇東坡文集》,《傳習錄》《王陽明全集》,《二程全書》,《地藏經》《阿彌陀經》,《入菩薩行論》。

    2推薦大家讀的書:《南明史》,《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度亡經》,《明史紀實本末》,《楞嚴經》,,《瑜伽師地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富足的江南為何會形成耕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