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街味道

    問題:

    怎樣欣賞《唐詩三百首》中張旭的《桃花溪》一詩?

    張旭是著名的草聖,人稱張顛,特別愛喝酒,喜歡喝醉了寫字。在杜甫的《酒中八仙歌》中佔得一席。據《新唐書》記載,在唐文宗時,皇帝下詔以李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

    文宗時,詔以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

    《桃花溪》是其最有名的兩首詩之一。不過,偏偏這兩首詩都令人質疑,有可能是宋朝人的作品。

    一、張旭最有名的兩首絕句存疑

    清朝吳喬的《圍爐詩話》中說:

    今人以‘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為張旭自畫所作,不知是君謨也。”

    君謨,是北宋詩人蔡襄的字,即北宋書法四大家“蘇黃米蔡”中的“蔡”。

    在蔡襄的《端明集》中,張旭這首《桃花溪》叫做《度南澗》: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張旭的《山行留客》,在蔡襄詩集中叫做《入天竺山留客》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過,入雲深處亦沾衣。

    可以看出來,蔡襄和張旭的這兩首一字不差。

    在明朝人曹學佺《石倉歷代詩選》中,蔡襄的《度南澗》、《入天竺山留客》都赫然在目。

    清朝欽定四庫全書中的《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裡,這兩首詩也歸為蔡襄。

    不過在宋人洪邁的《唐人萬首絕句選》裡,這兩首詩被認為是張旭的作品。古人傳抄、刊刻時經常出現錯誤,這種搞不清作者的案例挺多。

    二、《桃花溪》或者《度南澗》寫哪裡的景色?

    蔡襄詩名為《度南澗》,南澗寺在福建省福州烏石山東,蔡襄是福建人,又曾經出任福建路轉運使,知泉州、福州。他的這首詩是不是寫在福州呢? 不得而知。

    假如這首詩是張旭作品,又是寫得哪裡呢?很多人認為是指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裡的桃源。據說這個地方在湖南常德桃源縣: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一個湖南、一個福建,一個盛唐,一個北宋。

    三、詩歌簡析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野煙,山野或村野的雲煙。石磯:是指突出江邊的岩石或小石山。

    詩人在江邊望見遠遠的雲煙中,有一個橫跨清溪的橋,於是問江邊漁船上的人,我看見這桃花隨著流水而下,請問那個傳說中的洞口在哪裡呢?

    可見詩人在山下的江邊,清溪從山上留下,中間流過飛橋,由遠而近流到詩人眼前。流水中的桃花,引起詩人的疑問,這桃花長在何處呢,是不是山中真的有一個桃源洞呢?

    詩人說話,未必當真。這裡清溪洞口,也許是武陵人傳說的桃源洞這個地點,也許只是一種比喻而已,詩人筆下的任何洞口都可以比作桃源洞。假如這首詩是蔡襄所寫,即使遠在福州,也可以這樣寫。

    結束語

    這首詩最大的特點是:詩中有畫。作者用寫景的方式,給我們勾勒出了一個美麗的畫面。有遠景:飛橋野煙,有近景石磯、漁船、流水桃花。

    末句以提問結束,引起讀者美妙的遐想 ,空氣中彷彿帶有淡淡的悵惘,含蓄而悠遠。

  • 2 # 秋閣一憑欄

    張旭的《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煙 ,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桃花谷:一個桃花流水的山谷,難實指某地。石磯:水中露出的石頭,這兩句說,隔著一層薄薄白雲霧,隱約可見一座大橋橫架在河上在石頭的西邊,我向打漁的人問話,這兩句"只見桃花整天都在隨著流水飄去,那麼桃花源的洞口,又在這河流的什麼地方呢?"陶淵明憧憬未來的世外桃源,曾為一些後人所讚許。作者在桃花谷看到輕風吹拂,桃花瓣兒落入清澈的水中,引起了無限感慨。不禁發問:現在桃花已在眼前,而桃花源又在哪裡呢?流露了作者對脫離現實,去過隱居生活的嚮往。這首詩,首句用一"隔"字,寫出飛橋和野煙之景,二句用一"問"字,承上轉下。三四兩句,一句用一"隨"字描繪出眼前實景,一句用"何處邊"三字提出問題。就此止筆,所提問題,不作回答,詩人對桃花源生活的嚮往,流露於字裡行間

    張旭(約公元735年前後),字伯高唐代吳(今江蘇蘇州一帶)人做過常熟尉。他善於書法,據說醉後下筆效果更佳,有"張顛"之稱。他的草書和同時代的李白的詩歌,斐妟的劍舞,並稱為當時的"三絕"。也長於七絕。

  • 3 # 徐徐升起438

    煙波小橋日西下,

    漁夫收網要回家。

    桃花源處聽流水,

    有誰知洞能作答。

  • 4 # 晴空莽莽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青溪何處邊?

    詩中描繪這樣的意境:

    深山野谷中靜謐無聲,在那叢林重重掩映之下,有一座木橋若隱若現,雲煙繚繞,似有還無,如在仙境。

    木橋之下便是桃花溪,這裡也許就是武陵人腳下走過的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令武陵人流連忘返迷失的地方。

    有位白衣人站在溪畔西邊的巨石上,看見一艘小小的漁船順水而行禁不住開口問到:“老人家,你從哪裡來?”

    “我從那處來。”漁夫隨手指了來的方向。

    桃花溪流水咚咚,桃花瓣隨水流向遠方,望不見的盡頭。

    “您知道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一邊嗎?”白衣人緊接著問。

    “桃源洞啊,桃源洞,我好像剛從那出來!”漁夫愣住了,進而想到前幾日的遭遇,開始訴說記憶中的世外桃源,原來他就是那位捕魚的武陵人啊!

    “在哪兒,在哪兒?你可以載我去看看嗎?”白衣人眼中盡是驚喜。

    “公子船上來吧,我也想再去看看!”漁夫含笑。

    一船兩人飄渺遠去。

    時間與空間的碰撞中,靈犀一閃的解讀或許是最好的結局。我們都不會知道白衣人與漁夫能否重新進入到那座世外桃源,姑且抱著這樣的希望吧。就如桃源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 5 # 謝小樓

    《桃花溪》是一首曠世佳作,為唐朝人張旭作。此詩被選入《唐詩三百首》中。桃花溪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張旭,世稱“張顛”,被杜甫歸為“飲中八仙”之一,善於寫草書,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並稱三絕。

    此詩另一題作《桃花磯》。桃花溪在今湖南桃源縣西南,源出桃花山。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飛橋:臨空架設的橋樑。石磯:水邊露出的岩石。此句意為:隱隱約約的,相隔著野外菸霧可以見到那飛縱的橋樑,我在河邊岩石西面相問於漁船的漁夫。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盡日:整日,整天。此句意為:這桃花整日隨著流水飄去,請問傳說中的桃花洞在清溪的哪一邊?此詩述追慕隱者之意。詩人顯然借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文意——《桃花源記》是一個傳說,記載了武陵漁人沿溪而行,在一片桃花林盡頭看見一山洞,入洞看到“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世外仙境。陶淵明身在南北分裂的東晉朝,因戰火紛飛想隱居山林而作《桃花源記》。此詩善於寫景,採用畫論的“虛白”之法,營造出無筆墨處卻是飄渺空靈的境界。首句寫雲煙飄渺處隱約可見的“飛橋”;二句寫詢問漁夫,彷彿在詢問傳說中的武陵漁人,隱有歸隱之意。三四句寫詩人相詢漁人——傳說桃花洞在何方?已有歸隱之意。全詩描寫由遠及近,戛然而止,創造出一個亦真亦幻的勝境,不禁引人遐思。全詩空明而情感迫切,而又清新喜人,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詩。清人荷塘居士孫洙在《唐詩三百首》裡評道:“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記》。”

  • 6 # 美人絕色

    這是一首情韻悠長,意境深邃的小詩。今天就讓我們跟著詩人構思婉曲,意境若畫的生花妙筆,一起走進嚮往中的桃花源。

    古詩今譯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迷濛的野煙外,溪水深處似乎有一座長橋,高高地架在那裡,宛如雲中彩虹。正苦於無人引路,那飄流著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漁船在輕搖。

    我到石磯旁去問向漁人打探:一片片鮮豔的桃花瓣,隨著清澈的溪水不斷漂出,卻不知那傳說中的世外桃源在清溪的什麼地方呢?

    詩的寫作背景

    張旭所寫的這首《桃花溪》,相傳是根據陶淵明《桃花源記》所寫。因為根據歷史記載,張旭曾為常熟尉,後入京官拜金吾長史,並無確證說他曾到過桃 花溪。但這並不妨礙詩人發揮他的想像力。

    張旭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和詩人。精通草書,狂草最為著稱,與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舞,並稱為“三絕”。相傳他最是嗜酒,世呼為“張顛”。因張旭嗜酒,杜甫將其列入“飲中八仙”。遺憾的是詩僅存世六首,但都構思新穎,意境幽深,都是寫自然景色的絕句。

    詩詞賞析

    “隱隱飛橋隔野煙”,第一句就給人一種誤入桃源的感覺。

    山路幽曲,溪水漫長,一座飛橋似隔著迷濛的野煙橫跨在小溪之上。一個“隔”字十分傳神,將環境的迷離恍惚,以及誤入桃花溪如臨仙境的感覺傳神的刻畫了出來,創造了一種神秘的氛圍。

    當年武陵的漁人就是從這裡出發,駕著小舟發現了那個神秘的洞 口,進入到桃源仙境的。今天的桃花溪依舊是桃花逐水流,我能幸運的來場奇遇嗎?

    被景色陶醉的詩人正苦於無人引路,湊巧的是溪邊岩石畔停靠著一隻漁舟。莫非當年的漁人在此隱居?從尋路到問路,將神秘的氣氛又進了一層。

    後兩句是則是詩人的問話,表達出迫切的尋仙願望,“盡日”說明詩人已經久久徘徊,依然未得如願,一種急切的心情躍然紙上。他此時已經是急不可耐了,眼前的桃花既然是從洞口裡流出來的,那眼前的漁人也肯定是武陵人了。如果今天能和他結伴而行,或許能走入那神秘的洞口呢? 口氣與《桃花源記》中的描寫完全一致。詩人到此結尾,又給人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

    桃花源的真實地點

    桃花溪在桃源縣的桃花源風景區內。風景區裡群山環抱,風景秀麗。

    相傳因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而得名,自唐代就有人開始就在這裡修建寺觀,現在的建築和旅遊景點則多為清代所建。

    景區內有“桃源佳致”碑、菊圃、桃花觀、方竹亭、集賢祠、躡風亭、揮月亭、水源亭以及歷代詩人的題詠和碑刻。

    “桃源佳致”碑不遠,就是“桃花源”牌坊,過了牌坊便是桃花溪。溪上有窮林橋、遇仙橋。順著溪水盤旋而上,便到了水源亭。水源亭邊是桃花潭,潭的上方就是傳說中的秦人古洞。

    據《清一統志》載:“湖南常德府,桃花溪在桃源縣西南二十五 裡,源出桃花山,北流入沅。”

    桃花源是文人心中的一個情結。

    由於《桃花 源記》的廣泛流傳和對陶淵明隱逸情懷、高潔人格的追慕,使得“桃 花源”已成為精神世界和文化中的一個符號。

    這首詩透過描寫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對漁人的詢問,抒寫一種嚮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詩由遠外落筆,寫山谷深幽,煙霧朦朧,仿若仙境;然後寫桃花流水,漁舟輕泛,問訊漁人,尋找桃源。構思婉曲,情韻悠長。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詩的意思同這首《桃花溪》相似,也是追問桃花源的所在。

  • 7 # 朋友A朋友

    《桃花溪》是張旭以七言絕句的形式表達自己對世外桃源的嚮往之情。

    張旭最著名的應該是他的草書,和李白的詩歌、裴浩的劍舞一起被人們稱為“三絕”。其實張旭的詩也很有特色,尤其是他的七絕詩更為突出,以詩歌的成就,當時和張若虛、賀知章、包融一起被稱為“吳中四士”。這首《桃花溪》就是張旭的一首七言絕句。

    桃花溪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從格式上看

    作為七言絕句,起句“隱隱飛橋隔野煙”,平仄為“仄仄平平仄仄平”,為仄起押韻格式,由此推出全詩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平收,首句押韻。兩聯之間,平仄相粘。一、二、四句“煙”“船”“邊”和韻,完全符合七絕近體詩的格式規則。

    從創作背景上看

    張旭出生在唐朝開元年間,並做過常熟縣的公安局長(縣尉),做過長安城御林軍的秘書長(金吾長史),仕途雖無坎坷,卻也沒有大的發展。在經歷了開元盛世,而至天寶年的由盛轉衰,難免也偶爾會有歸隱山林逃避亂世的想法。所以到了桃花溪旁,也就想起、念及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那個沒有塵世煩擾又純淨安寧的地方。

    雖然沒有證據證明張旭到過桃花溪,但是自從陶淵明《桃花源記》一出,幾個朝代更迭,桃花源已經成為文人心中的一個情節,一個心嚮往之的理想世界,既使張旭真的沒到過桃花溪,也不影響他對理想精神世界的嚮往。正如王維沒去過桃花源、桃花溪,也一樣寫出絕美的《桃源行》。

    從內容上看

    這首詩的題目是《桃花溪》,桃花溪就是陶淵明《桃花源記》中記述的桃花源所在地,看到桃花溪我們就能想到桃花源,所以張旭直接以所見之景作為題目,要寫的是桃花溪的美景,要抒的也是桃花源之情,借景抒情本就是詩人的慣用手法。

    詩的意境很美,帶給我們很強的畫面感。

    “隱隱飛橋隔野煙”,第一句就把我們帶進了如仙如幻的美景畫面中,空山野古,雲煙繚繞,兩山之間的長橋在雲煙籠罩中若隱若現,恰似架起通往仙境的飛橋。尤其是“隔”字十分巧妙,將雲煙繚繞的仙境與現實中的詩人隔離開來,為仙境增強了神秘感,那仙境裡是否就是世外桃源啊?

    “石磯西畔問漁船”,這一句為畫面增添了新的景象,石磯和漁船。到這時我們才發覺詩人所在的位置,那就是溪邊,詩人站在溪邊看“隱隱飛橋隔野煙”是遠景,鏡頭慢慢拉近,由遠及近看到了石磯、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鏡頭進一步拉近,眼前又出現了桃花、流水,至此,一副完整的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遠處是空山、雲煙、飛橋,眼前有石磯、漁船,腳下是桃花、流水,此時的景色已是令人陶醉。

    美景寫罷,詩人問漁船又問的什麼?

    "洞在清溪何處邊”?這是詩人急切想知道的,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所說桃花源的神秘洞口在哪裡呢?其實漁船、桃花、流水一出來,詩人的迫切的心情就呼之欲出了,這船伕是武陵人嗎?這水是不是桃花源的流水?這花是不是桃花源的桃花?看樣子桃花源離此不遠了。

    王維是“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而張旭卻主動詢問“洞在清溪何處邊”?與王維相比,多了一份迫切的心情。

    一句問話,由實到虛,全詩戛然而止,其實詩人的心情就藏在這一問之中,那就是我要去桃花源,我向往那世外桃源和美好的生活。

    “洞在清溪何處邊”,一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亦如“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答與不答已經不重要了,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想象和無窮的餘味。

    至此,這首《桃花溪》的意思也就清楚了:

    遠看高山野古,雲煙繚繞,有那若隱若現的空中飛橋相隔,

    站在桃花溪畔,石磯西邊,看到飄蕩而來的漁船急切詢問:

    這桃花整日隨著溪水流過,那桃花源的洞口在哪裡呢?

    景色有遠有近,心情有實有虛。無論遠景還是近景,都在眼前,只有那桃花源猶如天人之隔,可追而不可及,只能放在心裡。

    富有浪漫主義情懷的草書大家張旭,將他的世外桃源夢濃縮在這短短的四句詩中了。

  • 8 # 文字的二三事

    張旭的《桃花溪》一詩受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的靈感和影響所作。在東晉政治昏暗、社會動盪、民不聊生的背景和大環境下,陶淵明作了這篇《桃花源記》,以表達對百姓安居樂業的嚮往。張旭在作《桃花溪》一詩時,唐王朝正處在下坡階段,往日的繁榮盛世早已不再,因此《桃花溪》這首詩也蘊藏著詩人張旭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桃花溪》全詩如下: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詩的大意:

    高橋在迷濛飄渺的雲霧籠罩下若隱若現,我在溪水西畔的岩石堆處向漁船上的漁人問路。飄落的桃花片整日裡隨流水漂盪,山洞在清溪的哪邊?

    詩意賞析: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飛橋”呈飛旋狀,之所以稱橋為“飛橋”,是因為它高高地懸在空中,像飛一般。“野煙”指恣意飄蕩的雲霧,可能雲霧太多太密集了,因此高橋隔著雲煙時隱時現,宛若遠離人間煙火的仙境。“石磯”指水中的岩石,詩人張旭將自己融入畫面,在溪水西畔的岩石成堆地帶詢問漁船上的漁人,給讀者以身臨其境之感。那麼詢問的是什麼呢?詩的最後兩句給出了答案。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凋落的桃花片整日裡連續不斷地隨溪水流淌,山洞在清澈的溪水哪邊呢?“洞”指前往桃花源的洞口,陶淵明在《桃花源記》寫有:“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 9 # 書評菌

    “草聖”張旭,唐代著名書法家,其狂逸的書法風格受到了後世極高的評價,是中國書法史上極具影響力的一位人物。同時,他也是一位詩人,不過詩歌作品的影響力就沒有書法那麼大了。

    他的詩歌大都分散收錄在各書中,《桃花溪》就是很棒的一首,由於張旭寫下這首詩的時間是在唐朝由盛轉衰期間,社會各階級矛盾凸顯,繁盛時的美好已然在快速消退,詩人有感而發。再加上唐朝很多詩人受到了陶淵明的田園詩影響,張旭也是其中之一,因而《桃花溪》的意境和思想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桃花溪》的創作也受到了詩人書法心境的影響,而繪畫與書法亦有著相同之處,於是品讀這首詩,會發現詩歌呈現出了一副絕美的山水畫。年代已然久遠,很多書法作品都已失傳,假設可以看到張旭寫下這首詩的手稿,那麼肯定會享受到一場視覺盛宴——書法的絕妙和詩中蘊含的山水畫。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詩歌首句“隱隱飛橋隔野煙”寫出了遠望之景,視線所及,會影影約約看到一座橋,橋之間有云霧繚繞。詩人巧妙地將動、靜之景進行了轉換,說看到的橋像是飛起來一樣(靜橋變動),雲霧卻靜止在了橋後(動雲變靜),雲與橋渾然一體。此處與《桃花源記》中的“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有著相似點,兩位作者都是望見了山,只不過視線和山的高低不同罷了;也都是尋找到了一處絕佳的世外桃源,是作者心中理想所在,空靈夢幻。

    詩人經過了一番陶醉,從遠望“影影”到“石磯西畔問漁船”,進入了探查階段。詩人看向清澈的溪水,輕輕撞擊河邊凸起的岩石,輕輕搖曳的漁船,於是他情不自禁地跑去詢問輕搖小船的漁人。因為之前視線中看到的美景,才有這一句的“問”。此時詩意又貼近了《桃花源記》中的“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漁人甚異之”,有溪水有漁人,畫面產生了重疊,而這重疊卻正是詩人內心的嚮往所在。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是詩人所“問”之事,桃花整日隨著溪水漂流,流出清溪的洞口在哪一邊呢?現實中的河流是否有桃花漂流,對於我們來說並不知道。即使有,那麼桃花一定是從某一個洞口之中漂流出來的嗎?我們也並不知道,或許詩人也不知道。

    這裡的洞口,也正是《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所指的那個洞口。因此不難知道,此時是詩人的幻想,他見到如此優美的景緻,便想到了陶淵明所營造的那個世外桃源,可見他對與世無爭、祥和幸福的生活環境的嚮往。我們知道陶淵明營造的世外桃源在現實中是很難存在的,張旭借《桃花源記》也散發出了一種嚮往而不可及的無奈和愁苦。現實與理想總會有所差異,一個人對美好的追求是永遠不會放棄的,即使外界環境發生了多大的變化。

    在封建君主集權制度下,每個朝代都會有起起落落,而古代的文人面對這種起落,會分為兩種思想,一是積極應對,希望透過自己的行動對局面產生改變,如杜甫、辛棄疾、陸游等詩人;二是採取避世態度,歸隱山野,遠離世俗紛爭,這些人大多是以陶淵明為代表的田園派詩人,從《桃花溪》可以看出張旭也有著這樣的想法。

  • 10 # 陳永金

    隱隱飛橋隔野煙,這是詩人在石磯西岸,問路漁翁時看到的境象。挑花盡日隨流水,這是指時間三月下旬,挑花已落花結果了,洞在清溪何處邊。詩人問路的目的是在尋找一個山洞,想覽景玩洞。

  • 11 # 楚韻y

    《桃花溪》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水流,洞在清溪何處邊。

    [賞析]

    詩由遠外落筆,寫深山野谷,雲煙繚繞;溪橋若隱若現,恍若在虛空裡飛舞。靜止的橋和浮動的野煙相映成趣,合力營造了一個朦朧、幽深、神秘的境界,令人如入仙境。"隔"字則使這兩種景物交相映襯,融為一個藝術整體,並暗示了詩人所處的角度是站在遠處觀望。

    然後畫近景,由實及虛,桃花流水,有漁舟在輕搖,詩人佇立在石磯旁,問"洞在清溪何處邊?"表達出詩人對世外桃源的嚮往之情。淡淡幾筆就將桃花溪的輪廓勾勒出來,一個"問"字將詩人自己也納入了圖畫之中。

    粉紅的花瓣讓詩人不由聯想到《桃花源記》中那"林盡水源″彷彿著光亮的"洞″,而且詩人似乎也相信了這"隨水流″的桃花是從桃花源中流出的,便向漁人發問了,有力的表達了詩人嚮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全詩到止戛然而止,但末句提出的問題卻引人生髮遐想,更是趣在墨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紅塵,你又是怎麼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