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上世紀90年代,香港電影市場火爆,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古惑仔》系列。電影背景是一群香港貧民窟裡不學無術的高中生,後來他們跟隨B哥出來“混社會”,電影刻意弘揚了他們光鮮亮麗的生活,他們開豪車,泡美女,砸場子,當大哥。各種不真實的場景給那個時代看過這電影的青少年腦海裡刻下深深的印記。我們學校就有人學習他們的樣子,打架鬥毆,不學習留長髮耍帥,天天上學書包裡不裝書,裝的不是木棍子就是西瓜刀,到處尋釁滋事,甚至敢把同學們的早點錢拿去打了遊戲機……夢想著自己就是這裡的大哥,後來他們慢慢離開了學校,有的人如今幹苦力,要不做個小買賣餬口,還聽說有倆三個同學幾年後還被判了刑。幾乎沒什麼有能混成人物的,大家認為他們的人生道路上受到古惑仔電影的影響了嗎?
7
回覆列表
  • 1 # 穿匡威的耐克大人

    我來講一個。我的朋友兼同學,當初在學校裡就不是什麼好學生,90年代末,我們讀初中,當時的社會風氣不太好,加上《古惑仔》的影響,一時間校園內外多位“陳浩南”齊頭並進。在此大潮下,我朋友自然對“江湖”傾心仰慕,在校外拜了一位大哥,說是大哥,其實也就是18.19歲的小混子,諢號“霸王龍”---“龍哥”

    這是背景,接下來直奔主題~~~~~~~

    一天,朋友極度興奮的找到我,激動的說,大哥明天要帶他去收保護費,以前在電影裡面的橋段突然成真了!!!!!,這簡直就是他打響江湖名號的機會,一定要把握。

    原來,我們縣新開了一家電玩廳,面積100多平,而且還配備了賽車模擬、槍械射擊等在當時即為罕見的遊戲機,不論硬體軟體均為全縣龍頭。其實用現在眼光來看,在當時能開這種檔次遊戲廳的人,肯定不簡單。不過,“龍哥”可能腦子不好、又或者急缺錢用,反正,他義無反顧的去收“保護費”了。

    當天,龍哥和我朋友6人,直徑走進遊戲廳,叫囂找老闆。自稱老闆的人大概40多歲,一臉普通,聽到龍哥每月100的“保護費”需求後,不置可否,拿出了一包“紅塔山”給了“龍哥”,說著不鹹不淡的和氣話。龍哥的戰意飢渴難耐,一把推開煙,用刀指著老闆說,今天只是提醒,3日後我再來,如果沒錢,就等著關門!——霸氣十足。老闆點頭,說讓他們3日後再來取錢。

    3日後,龍哥召集人馬,這回他腦子可能清醒點了,帶上了和他一般大的7個“堂主”,外加我朋友在內的9個初中生小弟。一行人浩浩蕩蕩衝向遊戲廳。

    最刺激的事情開始了~~~~

    我朋友說,當他們一進遊戲廳,還沒叫囂,有7-8個人便圍了上來。我朋友說,當時他就說不清楚的害怕,雖然對方只有7-8個人,但散發出的氣勢,讓他覺得像是等待屠宰的魚。

    然後,一瞬間死一般的寂靜,場面尷尬~~~~~~

    緊接著,我朋友就到了門口,至於怎麼出來的,他說當時腦子一片混亂記不清了,只記得捱了一耳光,腰上被踢了一腳,聽到一個男人聲音“青屁股娃子(小孩),滾出去,再看見廢了你”,然後他就出來了,後面人頭攢動、棍棒飛舞加雜慘叫。

    2天后,“龍哥”的一位朋友找到我朋友,讓他想辦法找點錢。我們才知道,那天我朋友在內的幾個初中生小弟,在第一時間就被“實力勸退”,對方沒有為難他們。但是“龍哥”和他那7位“堂主”被狂毆一頓,平均沒人身上至少一處骨折,“龍哥”最慘,手、腿骨折,視網膜脫落、耳膜穿孔、尿血~~~~~~~~~~~·

    後來,我朋友也斷了“江湖”念想,至於“龍哥”~~~~再也沒有他的傳說。

  • 2 # 吸管來了

    我覺得用影響了一批80後更合適。

    《古惑仔》系列電影在內地盛行,應該是在90年代初,那個時候內地的年輕人從正規渠道能接觸到最多的影視劇作品,大概都是古裝武俠劇,古典名著改編的電視劇(影響最深的就是《西遊記》了),抗戰片等題材,這些影視劇作品雖然也有經典之作,畢竟年代都是比較久遠的。年輕人比較難有代入感。而且這個時期,連影響內地一代年輕人的臺灣偶像劇都還未出現。

    再加上,90年代沒有網際網路絡,青少年的資訊還是比較封閉的。尤其一些二三城市,或是鄉鎮青年,對外面的世界懵懂無知。那個時候的香港錄影帶是我們一窺外面世界的渠道。在這樣封閉的環境中,學校沉悶無聊的學習生活中,《古惑仔》系列橫空出世。這給當時正處於中二年齡的80後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尤其是正處於青春期,躁動不安的男孩子們)。這個時期的男孩,正處於兒童向大人轉變的轉折點,對於友情的渴望,對於愛情的幻想,都讓他們十分嚮往《古惑仔》系列中赤裸裸的感情流露和隨心所欲的情感表達。而電影中,兄弟義氣、江湖熱血,也很閤中二時期少年們的口味。讓他們無處安放的青春熱血激情,有了一個發洩的渠道。

    所以,這個時候,這部電影確實會引發一部分80後的模仿,影響到他們的行為和表達。但是這種模仿更多的是處於中二少年時期的一種拙劣的仿效,比如模仿劇中的一些黑話,或者成立一些組織之類的。至於那些打架鬥毆、尋釁滋事、校園暴力等,其實早在《古惑仔》之前就已經存在的,只是有了電影的包裝和加持,讓這些人覺得自己很潮,走在時代尖端的感覺。與同齡的小屁孩比,儼然高出他們好幾個檔次。

    而且《古惑仔》這個系列電影,也不是純粹描述黑幫生活熱血浪漫的一面,也向觀眾展現了黑暗殘酷的一面。很多片中的大佬,前一刻還風格,下一刻可能就橫死街頭。影片傳達的“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理念,比《無間道》還早。如果說這個系列這麼容易就帶壞一批人,那描述佔山為王,與朝廷為敵的《水滸傳》豈不是會危害到國家的安定團結了?

  • 3 # 吟影俠

    《古惑仔》風靡的那個時代是國家還沒興起的九十年代,而那一代的年輕人都是出生在八十年代,也就是我們的八零後。因為是改革開放不久,很多東西都在探索階段,那個年代的社會沒有現在那樣有序,人們受教育水平不高,基本會是有樣學樣。

    所以,那一代人容易被《古惑仔》的故事影響,不學無術、混社會,被社會的不良因素誘惑到,但是我個人認為,《古惑仔》不應該是全部責任,但它也不是完全沒錯。

    我是覺得這部電影沒那麼大的力量,你不可能說我看完這部電影,我就突然想去闖江湖、混社會,那是不現實的。

    只能說是那個時候社會逐漸成型,那個年代的父母們忙於建設社會,他們自己受過的教育水平不高,所以很難對他們孩子三觀的形成起引導作用,就像我們說的“放養式教育”,這樣的孩子容易受到影響。

    加上社會並沒有我們現在的安穩,社會上的不良因素誘惑到了,《古惑仔》就像一把火,點燃那些人心中的炮仗而已,假如他們心裡裝的不是炮仗,又怎麼會被點燃呢?

    而且現在也有很多暴力、江湖電影,但是我們卻很少聽到有青年砍人之類的事呢?為什麼現在更多的青年人再看古惑仔系列都是隻是談笑風生而沒有去混社會呢?因為我們的社會發達了,因為我們的教育普及了,因為我們的父母引導我們了。

  • 4 # 勃士

    作為一個被《古惑仔》影響的人,我來說說我的感悟。

    一:《古惑仔》是怎麼把我們帶壞的。

    《古惑仔》作為20多年前的系列電影,的確是影響了一批70、80後,甚至也影響到了一些90後,可見這部系列電影的魅力所在。當年古惑仔的粉絲們現在大一點要麼都是40歲的人了,小一點都是快30歲的人了,有人說《古惑仔》電影帶壞了很多人,他們因為學《古惑仔》選擇了當小混混,最後蹉跎歲月,所以很多人說自己很後悔學《古惑仔》。

    的確,在《古惑仔》電影中,編劇和導演給觀眾展示了一個近乎真實的香港黑社會群體關係,真實的感覺可以從下面這三點看出來。

    1:語言

    《古惑仔》的人物臺詞過於低俗,縱觀6部系列,特別是前4部(因為前4部都是在1997年香港迴歸之前拍的,沒有任何限制,97迴歸之後就有所收斂),在人物的語言方面,都是出口成髒。什麼我XX媽、X你娘、X你全家、輪X你、X馬子等詞彙更是頻頻從主角嘴裡蹦出來。

    另外一些人物的語言過於直白露骨,比如在第一部《人在江湖》中,小結巴被她的老大帶去拍片,靚坤直接撩起小結巴的衣服說“帶她進去脫衣服,順便看看X子大不大,X子這麼小讓你當主角是便宜你”這種臺詞放在當時簡直是毀三觀,又比如在《龍爭虎鬥》裡,蔣天養在船上對

    陳浩南說“北京那邊早就盯上我們蔣家了、和北京的那些高官打交道要講智慧”,靚坤也說過類似的臺詞“阿B,你真是比XX黨還兇啊”,諸如此類語言直白露骨,並涉及政治敏感話題的臺詞比比皆是,所以在語言方面,算是教壞了很大一批人。

    2:人物

    在人物塑造方面,《古惑仔》算是很成功的,正派角色都是有情有義、敢愛敢恨的真漢子,兄弟之間更是情比金堅,如同同胞兄弟;反派角色各個都刻畫的入木三分,靚坤的陰險狠毒、丁瑤的蛇蠍心腸、烏鴉的心狠手辣、雷耀陽的老謀深算,這些放在現在誰能演的出來。

    所以呢,當時很多年輕人就開始模仿起裡面的角色,比如留一個陳浩南的長髮或者山雞的髮型,喜歡穿牛仔褲和皮夾克,甚至在學校裡就拉攏幾個人就整一個幫派,然後管自己的女朋友叫馬子,打火機不停的按,把煙叼在嘴角翹起來,給自己的女朋友解釋自己為什麼喜歡抽萬寶路(Man Always Remember Love Because Of Romance Only,男人總是因為浪漫才記得愛情),相信以上這些事很多人都做過。

    3:物質

    為什麼有人看了古惑仔跑去當小混混了呢,還不是被裡面的錯誤的物質觀給洗腦了,因為影片一直在宣揚當了黑社會就可以收保護費、砍人、替老大做事,然後就會有很多錢,有了錢就能玩兒女人,買勞力士、買車,然後漂亮的馬子自然就來靠近你了,很多年輕人就是被這樣的物質觀給腐蝕了,所以貌似80後的人大多顯得很浮躁。

    二:我們真的被《古惑仔》給帶壞了嗎?

    其實這個是個偽命題。

    其實我想說,不是《古惑仔》帶壞了我們,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命數,有成功的人生就有失敗的人生,難道沒有《古惑仔》就沒有小混混了嗎,就沒有黑社會的存在了嗎?所以該發生的它總是會發生,說什麼被電影影響的其實都是在為自己找藉口。

    三:總結

    突然想起一句話:身前是海角天涯,身後便是浮世繁華,年輕的心,去浪吧。

    作為80後的已經30+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收到了《古惑仔》影響,每次只要聽到《友情歲月》響起來我都會跟著唱,抽一根菸,抬頭45°仰望星空,不禁淚流滿面。

  • 5 # 樂行一天下

    古惑仔對於我們的影響,並不是它歌頌的兄弟情義,也不是熱血澎湃的街頭砍殺。它最有價值的一點,卻是為我們呈現了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當他看了電影想找人打架,你要告訴他打架會坐牢,真正的義氣不是同流合汙,是能為兄弟考慮,幫他免牢獄之災。

    所以,凡事要理性的去對待,切莫盲目······

  • 6 # 電影吉知道

    我覺得不僅僅是80後,對90後的影響也挺大的,我就是個90後。估計很多人多忘了其實拍《古惑仔》這部系列電影是想告誡、教育年輕人,選擇正道、走上正途,但不料這部電影正面的影響遠遠比不上它的負面大。還記得剛接觸這部電影時,我還是個小學生,但幾乎所有男同學課餘時間都在滔滔不絕的討論自己看過或者聽過的《古惑仔》片段,羨慕崇拜之情,溢於言表。小時候很怕也很羨慕那些走在街頭,穿個喇叭褲、染個金黃色的頭髮、戴個耳釘再戴個墨鏡的那些所謂的混混,自己也想象過如果自己成為那樣的人,該有多拉風。現在長大了,懂事了成熟了,再回想以前確實覺得自己荒謬、幼稚。怎麼說呢?不能說這部電影帶壞了一批人,儘管它確實影響了一部分人,只能說這部電影給那些個調皮、不聽話,更嚴重者缺少關愛和教育的那個年代的年輕人提供了學壞的藉口。我認識的一些人只是因為家庭對自己的關愛和關注不夠,沒人對他們進行教育引導,再加上年輕人的好奇心理和明辨是非能力的缺乏,接觸這類電影后從而產生的強烈的模仿欲,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 7 # 電影X天地

    自暴力漫畫改編而來的《古惑仔》系列電影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風靡全國,暴力血腥片段曾經為中國內陸的黑社會發展提供了模板。很多人以此步入了黑道生涯的發展,特別是對中國的80、90時代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影響,使得青少年犯罪成為一種潮流,校園一直籠罩在古惑仔的恐怖陰影之中。古惑仔電影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影響巨大,後被列為國內禁片。古惑仔電影講的是江湖義氣,兄弟情深;兄弟有難,兩肋插刀;你不服,我就砍你,為所欲為,而這正是叛逆的年輕人所需要的。作為80後的我們,最有感觸就是走到哪都能見到一群黃毛,學校里拉幫結派。到了放學,校門口各路人馬雲集,瞭解他們的私事。他們模仿電影砍人,學習古惑仔方式泡妞,甚至不誇張的說年輕的小混混就是古惑仔的不良引導。  古惑仔這一系列電影讓很大一批本來就嚮往糜爛、沉淪、墮落之美而又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知道原來黑色的世界可以這麼迷人,因此而導致的犯罪事件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間接引發的街頭鬥毆、校園暴力事件更多不勝數。“粗口”、“泡妞”、“單挑”、“砍人”、“跟大佬”等已成了不少人追求時尚自我;放縱、燃燒青春的行為模式。  其實《古惑仔》系列電影是比較委婉的教育片,每一部裡都有壞的人,最後的結局壞的多死的慘,就連我們所崇拜的山雞、南哥也沒有好的結局。這部電影其實是從反面告誡青少年不要講江湖義氣、混黑社會。然而,對於青春叛逆期的少年們,沒能看懂其中道理,看的只是其中的暴力血腥場面,理解的只是哥們兒義氣。以致對80後,甚至90後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因為他們看到的是兄弟間的情誼,兄弟之間的義氣,還有一些威風的打架場面,心中只有對他們的膜拜。

  • 8 # 多餘的滄桑

    說實話。如果人人都賺到錢了。誰想一腳踏江湖一腳踏地獄。現在80後估計個個都成家立業了。道上的估計都推出江湖了。在道上的21世紀法治社會,嚴打黑社會。現在很少人在見到以前的打打殺殺。

  • 9 # 本草百曉生

    小時候,一放學,大家都會迅速背起書包往家跑,開啟電視,看動畫片。尤其喜歡看美國動畫片《啄木鳥伍迪》。尤其記得一個鏡頭:一個人急得跑過了懸崖,等他意識到時,已懸在空中,可他不甘心,奮力用手撥,結果他像游泳般順利游到了對面坡上。當時,我們看得哈哈大笑,但實際誰都知道,要真碰上這情況,早摔死了!

    確實,作為八零後對於《古惑仔》系列並不陌生,大都看過。讀書階段,很容易被它裡面所呈現出的兄弟情懷所感染,但要是真以為學它那樣,就能活得瀟灑,那是愚蠢。雖然那時我們年輕,但不蠢!

  • 10 # 李嫑嫑

    這部系列電影最大的問題是:

    大量盜版碟片(VCD)湧入內地,這些盜版《古惑仔》的盜版商能賺很多錢;

    《古惑仔》流入內地時,正是香港迴歸前後,那時網路還不發達,看電影全靠租借VCD,而那時幾乎每個人家裡都會有一臺VCD(200多塊錢);

    內地電影並沒有嚴格的分級制度,嚴格來講《古惑仔》是不能向青少年放映的,但由於環境和制度原因,《古惑仔》成了時代的畸形產物,迫於盜版利潤大量傳播販賣。

    上述列決的問題中,1是利潤資本的驅動,2是渠道的成形,3是電影放映條件所決定,這三點直接決定了《古惑仔》的傳播速度。

    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內地電影沒有分級制度,也不能完全怪《古惑仔》的製片方,畢竟也是盜版流入的,不是片方主動的。

    所以這些陰差陽錯的原因,最終導致了內地80後~90後這一代人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受到了《古惑仔》的影響,例如叛逆、戾氣、用暴力解決問題,甚至還衍生出違法犯罪等擾亂社會治安的嚴重問題。

  • 11 # 說事豪

    電影的本質是娛樂,並不會說有太大言傳身教作用,倘若要說他教壞了所謂的一堆人,更不如說是觀看者的三觀未曾正式建立,同時一個人的三觀如果是真的那麼容易就去更改,那麼也只能說明這人還是處於所謂的懵懂開竅期。

    其實古惑仔裡面的思想不是說帶壞了一個人,而歸根到底就是他電影裡面的所形容的快意恩仇,兄弟義氣很是讓人憧憬,也讓這些所謂被帶壞的人也感到憧憬。

    但是,他們只是形式主義上的崇尚這這部電影裡面的所作所為帶來的“快意恩仇,兄弟義氣”說的難聽點是中二。如果一個人真的把所謂的電影價值觀,充當自己的價值觀,那我是真的替這個人由衷地感到悲哀。

    歸根到底,一個人混的差混的失敗,少整那些有的沒的的,就是自己不爭氣,別賴電影什麼事。

  • 12 # 八月映像館

    客觀上來說還是有負面作用的,我記著當時很多比我大點的孩子就學著古惑仔裡的場面,拿著砍刀約架,當時都是看的盜版碟,電影對於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確實是有引導作用的,現在的青少年玩起來王者榮耀,吃雞就很少見到少年當街打群架砍人的新聞了。

    香港電影有嚴格的分級制度的,謝霆鋒拍的電影《新古惑仔之少年激鬥篇》是一套被評定為滿18歲才能看的電影,當時謝霆鋒只有16歲,他看這部電影也是需要才能等到18歲才能看的。

    所以別再說暴力電影對青少年沒有影響的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具有少女感的女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