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HMSVICTORY

    紅衣大炮,是歐洲在16世紀初製造的一種火炮,明代後期傳入中國,也稱為紅夷大炮。紅夷大炮在設計上確實有優點,炮管長,管壁很厚,而且是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多數的紅夷大炮長在3米左右,口徑110-130毫米,重量在2噸以上。

    紅夷大炮是16世紀初歐洲製造的前裝重型滑膛炮,明代後期傳入中國,也稱為紅衣大炮。紅夷者紅毛荷蘭也,因此大部分人認為紅夷大炮是從荷蘭進口的,其實當時明朝將所有從西方進口的前裝滑膛加農炮都稱為紅夷大炮,明朝官員往往在這些巨炮上蓋以紅布,所以訛為“紅衣”。具考證,當時明朝進口的紅夷大炮只有少量是從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口,後來因臺灣問題與荷蘭人交惡,大多數是與澳門的葡萄牙人交易得來的,明朝當時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還做中間商將英國的艦載加農炮賣給中國。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徑火銃在原理上與這些紅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裝滑膛火門點火式的,但是具體做出來就大有區別了。明朝前期火銃多以銅為原料,內膛呈喇叭型,炮管顯得單薄,以其口徑而言炮管顯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與現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銃”相同。這種火銃與紅夷大炮相比火藥填裝量少,火藥氣體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過熱,射速也慢,以銅為材質雖然不易炸膛,但是費用較高(銅是鑄造貨幣的金屬),而且銅太軟,每次射擊都會造成炮膛擴張,射擊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為武器而言壽命太短,唯一的優點是重量輕。在動輒重數千斤的紅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銃真是“小巫見大巫”了。紅夷大炮在設計上確實有其優點,它的炮管長,管壁很厚,而且是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多數的紅夷大炮長在3米左右,口徑110-130毫米,重量在2噸以上。紅夷大炮最突出的優點是射程,對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效能的重要環節,即使現今也不例外。明朝自制鐵火銃的最大射程不超過三里,而且要冒炸膛的危險;而一般三千斤的紅夷大炮可以輕鬆打到七八里外,史籍記載最遠可達十里!十里相當於現代五公里多,相當遠了,曾經對這個資料產生過懷疑,但是西方的同類型火炮的效能證明了這個資料是準確的(當時西歐各國已有領海這一概念,當時的領海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來定的,16世紀末期的領海是三海里,約合五點五公里,,不過這是最遠射程不是有效射程對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效能的重要環節,即使現今也不例外。)紅夷大炮成了明朝末期對抗後金鐵騎的最強武器。當時的戰法為:將後金的騎兵誘入城頭紅夷大炮射程,然後用紅夷大炮射擊,效果非常顯著。1639一1642年,明清雙方展開松錦大戰,雙方均使用了紅夷大炮明軍在關內加緊造炮,清軍把紅夷大炮用於大規模的野戰和攻堅。清軍僅松山一役,就調運了炮彈萬顆,紅夷大炮37門,炸藥萬斤,到陣前備用。紅夷大炮在實戰中表現優異,引起了明朝的重視,除了進口以外還大量仿製,但是明朝末期國力不濟,無法鑄造和進口更多造價昂貴的紅夷大炮。但是紅夷大炮已逐漸成了明朝軍中重型火器的中堅力量,將原來的重型大口徑火銃淘汰天啟六年(1626年)紅夷大炮在寧遠之戰中發揮極大威力。據史料記載,後金的攻城行動在明軍猛烈炮火的攻擊下,八旗官兵血肉橫飛,屍積如山,是努爾哈赤成軍以來的首次挫敗。1627年,在寧錦之戰中,後金大汗皇太極率領大軍圍錦州,攻寧9遠。明軍紅夷大炮再次發揮巨大威力,明軍大勝。崇禎四年(1631年)正月,後金在瀋陽利用俘虜過來的工匠劉漢,成功仿製了西洋大炮,定名為“天佑助威大將軍”,他們還創造了“失蠟法”,化鑄鐵為鑄鋼,以複雜的退火、淬火程式處理火炮的不同部位,使鑄炮工藝領先於明朝。由於夷字犯上滿洲人的忌諱,紅夷大炮便更名為“紅衣大炮”。皇太極在八旗軍設定新營“重軍”(ujenchooha,烏真超哈),後來佟養性任總兵官,曹振彥任教官,開始運用炮兵戰術。崇禎十二年(1639年),清軍擁有六十門自制的紅衣大炮,在松錦之戰發揮極大戰力,連破明軍據守的塔山、杏山二城。順治元年(1645年)十二月,在入關戰爭中出擊潼關,李自成的大順軍列陣迎戰,清軍因主力及大炮尚未到達,堅守不戰,次年正月,又以紅衣大炮重創李自成的大順軍,李自成流竄至湖北通山縣被害。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二十四日,清軍調集紅衣大炮轟擊揚州城,史可法血書告急,南明政權卻置若罔聞。二十五日揚州城破,史可法壯烈成仁。清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任用德華人南懷仁設計多種大炮,有三種型號分別是:輕型大炮“神威將軍”型,中型大炮“神功將軍”型,重型大炮“武成永固大將軍”型。載入清朝官書《欽定大清會典》。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虎門要塞的大炮重八千斤,射程卻不及英艦艦炮,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江陰要塞竟然裝備了萬斤鐵炮“耀威大將軍”。這些炮看似威武,射程依然不及英艦的阿姆斯特朗炮,加之多年武備廢弛造成與英軍對抗時吃虧不小。十九世紀是西方武器大換代的時期,火炮技術大大改進:工業革命使得武器製造業使用了動力機床對鋼製火炮進行精加工,火炮射擊的理論與戰術在拿破崙的實踐中得到新的發展;同時因化學的進步,雷汞開始運用於軍事誕生了雷管式擊發步槍(火帽槍),炮彈的威力與射速成倍增長。反觀清朝的火炮,仍然使用泥範鑄炮,導致炮身大量沙眼,炸膛頻頻,內膛的加工也十分粗糙,缺少科學知識兵勇的操炮技術比不上英軍。兩百年前的紅衣大炮在兩百年後已經風光不在,老態龍鍾無法抵禦西方列強的入侵了。紅夷大炮主要使用的是實心彈或霰彈,網上曾有謠言說能使用開花彈,實際上是把現代爆破彈與古代攻城用的臼炮所用的炮彈搞混了。紅夷大炮屬於西方加農炮長炮管,不能是使用短管臼炮炮彈,否則會炸膛。此網路上還有開花彈失傳謠言,但那只是個謠言。

  • 2 # 文韜武略64

    應該是紅衣大炮了吧它是明朝末期傳入中國,炮很沉重主要部件都由生鐵鑄成,其炮管很厚受工藝限制就是火藥在管中爆炸也使其不受損壞,不過過去的炮彈也不是現在這種樣式,其威力於現代炮彈比相差很遠。

  • 3 # 有緣相逢知己人

    謝邀請。16世紀最常用火炮是英國火炮。從明朝開始中國也擁有了炮。叫紅夷大炮,或是紅衣大炮。在戰爭中發揮了它的作用。那時炮的種類很多,長炮,加農炮,射石炮,拿破崙炮等,冷兵器時代,都是近身作戰才能有作用,早以走進了歷史博物館。現在談這些炮,毫無意義。人類發展的歷史,也是武器發展歷史。現在所要說的是彈導彈和洲級導彈以及航母,甚至是原子彈和氫彈。還有先進飛機,這才是戰爭取勝的關鍵。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人們更多的是尋求經濟上的貿易合作,以求得共贏天下。當然一個國家你必須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為腰桿,才能擁有世界更多發言權。所以作為一個大國,航天領域以及其它的軍事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是一定要做到的。

  • 4 # 老爺子132513465

    謝誠邀:16世紀:1501年1月1日至1600年12月31日的這段期間被稱為16世紀。在這段期間中國最常用的火炮一有以下三種:第一種虎蹲炮,是明代中葉將軍炮之一,(明代將一些較大的炮封為將軍炮)創制於嘉靖年間,炮身長2尺,重36公斤。發射每發裝5錢重的小鉛子或小石子100枚,上面用一個重30兩的大石子壓住,用於殺傷敵密集隊形。第二種大將軍炮。大型火炮,炮身用生鐵鑄造,長三尺重五百斤,分大、中、小三種,發射7斤、3斤、和1斤的鉛彈,用一輛車運載,具有較大的威力。第三種,就是大家在電視中看到的紅衣大炮。紅衣大炮,是歐州在16世紀初製造的一種炮。到明代後期才傳入中國(也可能己經到了17世紀),也稱為紅夷大炮。多數的紅夷大炮長在3米左右,口徑110一130豪米,重量在2噸以上。

  • 5 # 淺妍婉愉

    義大利青銅隼炮,約16世紀中期,1976年在英國德文郡廷茅斯市(Teignmouth)的羅克教堂( Church Rock)遺址中發現。它大約有10英尺長,口徑3又二分之一英寸,是一個罕見的由都靈和威尼斯的著名的阿爾伯格迪家族(Alberghetti)鑄造的火炮例項,可能是在1539年到1610年之間的某個時候鑄造的。注意炮鈕已經摺斷

    青銅攻城加農炮(cañón de batir, or cannon of battery),從1588年沉沒於北愛爾蘭多內加爾的班牙無敵艦隊沉船“拉·特立尼達·沃倫塞拉號”(La Trinidad Valencera)上發現。上方是罕見的16世紀工程製圖例項,按比例縮小的精確的火炮的簡圖,由馬林斯( Malines)的雷米迦·德·哈魯特(Remigy de Halut)在1587年繪製。下方是該炮的考古繪圖。炮上的盾徽屬於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也是英國國王 ),銘文為“依胡安·曼裡克·德·拉臘的指令,由雷米迦·德·哈魯特於1556年製造”(IONES.MARICUS.A.LARA.FIERI.CURAVIT/OPUS.REMIGY.ED.HALUT/ANNO 1556)。這門四十磅炮口徑183mm,重5186卡斯蒂利亞磅(2904千克),長2.90m。儘管準備被用來在陸上圍攻倫敦,這門火炮可能在船上也被作為舷炮使用。

  • 6 # 興海亭

    謝謝相邀。據我所知,16世紀最常用的火炮,在一些景點陳列著用鑄鐵製造的炮,所謂“紅衣大炮”吧。主要特點是從炮口裝填彈藥,炮身有一個空引出引信,人工點燃引信,炮體內形成高壓,就可以發射炮彈。而炮彈發射後形成類似火銃的子彈的效果,就是一團高速的碎片群(有的是事先放到的鐵丸,有的是鐵釘),擊中地面目標並造成傷害。與現代火炮原理不同。

  • 7 # 派大早

    火炮標準化的確立和推行

    16世紀的火炮傳承了來自中世紀的命名和分類方式。因為標準化的缺失,這種傳統的命名方式存在極大的弊端——即複雜又不準確,同時也讓人困惑。僅都鐸王朝就有至少12種寇菲林長炮,此外,還有5種半加農,5種獵隼炮,以及以各種動物命名的不計其數的其他各類火炮,如隼炮,蛇怪炮,蛇炮,龍炮,等等。繁雜而混亂的命名系統只是標準化缺失所帶來的不便之一。因為火炮口徑缺乏統一標準,16世紀早期的炮匠們還不得不面對因火炮設計標準不同而造成的火炮管壁厚度不同,炮彈重量不統一以及裝藥量多寡不一等一系列問題。至16世紀中期,歐洲的君主們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並開始致力於推動火炮設計生產的標準化。

    約1534年後,效力於西班牙皇家軍隊的比利時炮匠R·德·哈魯特採取了一系列推進火炮標準化的措施:他為生產火炮的口徑,炮管長度,管壁厚度和火炮重量都設定了準則。16世紀30到40年代,英王亨利八世頒佈了火炮憲章,為英格蘭生產的火炮製定了5種標準型式。1544年,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查理五世為他的炮兵部隊確立了7種標準型式。法國是嘗試確立火炮標準的先行者。早在約1525年,弗朗西斯一世即確立了名為”法國口徑”的火炮標準體系,這一體系的確立是為了規範和簡化火炮的使用進而推進火炮的生產。1552年,亨利二世透過頒佈條令的方式將這一體系形式化,此即著名的“法國火炮六種口徑標準”。這一時期法軍的常用火炮既有發射小於1磅炮彈的小隼炮也包括33磅加農炮,火炮重量為410磅——5200磅。

    儘管早在16世紀中期各國都已相繼頒佈了製造火炮的標準,但標準的推行並不算成功,大多數工匠們在製造火炮時沒有嚴格按照標準生產。更重要的是,各個國家所制定的火炮標準並不統一。16世紀晚期的西班牙火炮在口徑上通常比其他國家的同類火炮要大,以寇菲林長炮為例:最小的西班牙culebrina對應後世的20磅炮,1551年生產的法國大couleurine為15磅炮,而典型的英國寇菲林則發射18磅重的炮彈。

    火炮的分類與作用

    儘管這一時期的命名極不規範同時火炮的大小尺寸也不統一,但是16-17世紀前裝滑膛炮的基礎分類仍可算是比較簡單。來自西班牙安達盧西亞的數學家,歷史學家,曾在倫巴第和皮埃蒙特的軍隊中擔任皇家工程師的路易斯·科拉多將火炮定義為“一種無限重要的機器”。並且按照“因製造和操縱火炮的技術遠超其他國家的工匠而受到尊敬的德國大師們”所制定的的規則將火炮分為三類:

    • 第一類為遠距離轟擊敵人的寇菲林長炮和獵隼炮

    • 第二類為用來摧毀要塞,壁壘以及敵軍炮位的攻城加農炮

    • 第三類火炮則透過發射石彈來攻擊敵方船隻和防禦己方炮位,包括佩德雷羅炮,臼炮和射石炮。

    第一類寇菲林長炮擁有較厚的炮管壁,此類火炮不僅“金屬含量較多”,射程也最長。寇菲林曾是頗受16世紀的炮手們喜愛的一種火炮,這主要得益於寇菲林較高的安全性。究其原因,是因為鑄炮時採用炮口向上的鑄造方式,因此位於最底部的炮尾承受了火炮全部的重量。火炮的重量越大,向下施加的壓力就越大,組成炮尾的金屬結構也就被壓實的越堅固。寇菲林的炮身最長(一般為口徑的30-34倍,極長者可達40倍徑或更長),金屬含量最多,因此其重量大,在鑄造的過程中形成的炮尾部也較其他型別的火炮更為堅固。此外,寇菲林的長身管也有助於火藥爆炸時釋放的能量沿炮身更均勻的傳遞,進一步減小火炮炸膛的風險。正因為如此,炮手們可以給寇菲林裝填較多的火藥,其射程也比其他的火炮要遠。

    (16世紀20年代法中國產銅鑄寇菲林)

    第二大類加農炮主要用於轟擊要塞或城池。相較於寇菲林,加農炮重量要輕一些,炮管壁更薄,炮身較短。更大的口徑意味著它們可以發射重量更大的炮彈(通常為10-60磅),但其裝藥量比寇菲林要少,因此射程較短,炮彈的初速度也低一些。加農炮炮身長度範圍一般為15-28倍徑,16世紀的加農炮普遍長度為18倍徑。德華人所生產的輕型加農炮炮長即為18倍徑,大多數的西班牙攻城炮也遵循這一標準。炮身較短的火炮通常不能完全燃盡火藥,因此火藥的利用率也大打折扣,科拉多認為“這是最令人感到悲傷的錯誤”。西班牙半加農的長度為24倍徑,而四分之一加農則長達28倍徑。12磅四分之一加農炮呈現出“寇菲林化”,因此在野戰戰場上,它們被當作半寇菲林來使用。但四分之一加農一般比半寇菲林要短些,發射的炮彈則要重一些。

    16世紀早期的倍加農和皇家加農(cannon royal)所發射的炮彈重80-150磅,如此巨大的火炮主要用途是為堡壘提供永久性的火力防禦,因為移動這樣的龐然大物必定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炮車也難以承受它們的重量,而且每次發射都會消耗如山般的彈藥。得名於倫巴第的倫巴德炮(lombard)和蛇怪炮(basilisk)都存在這樣的問題。蛇怪炮一般為銅製,其重量極為驚人,管壁厚度可達內徑的4倍,炮身可長至30倍徑。雖然歐洲人並不鍾情於這樣的龐然大物,但相鄰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卻對巨型火炮有一種特殊的偏愛。1565年拉拉·穆斯塔法帕夏統帥奧斯曼軍隊遠征馬耳他島,這支三萬人的部隊攜帶有兩門分別發射150磅和200磅炮彈的巨型蛇怪炮。

    許多早期的加農炮在炮膛末端都有一個狹長的藥室,這一特性顯然是來源於更早出現的射石炮(bombard)。狹窄的藥室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火炮炸膛的風險,但卻增大了裝填彈藥的困難度。隨著時間的演進,帶有藥室的加農炮逐漸減少。儘管最初的加農炮在穩定性和安全性兩方面都不如寇菲林,但鑄造一門加農炮所消耗的銅料比鑄造一門寇菲林要少三分之一,另外使用加農炮還可以節省至少三分之一的火藥。巨大的經濟優勢刺激著技術的革新,隨著16世紀鑄造技術的持續提高,銅鑄火炮的炮身變得更短,寇菲林類火炮逐漸不再受到青睞,更為經濟實用的加農炮最終在與寇菲林的競爭中佔據了上風。

    (16世紀西班牙產銅鑄加農炮,炮身上刻有精美的浮雕)

    第三類火炮被歐洲人稱為佩德雷羅(Pedrero)或佩雷埃(Perrier)。這種發射石彈的火炮在炮尾也有一個狹長的藥室,其直徑一般為火炮內徑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石彈的密度約是鐵彈的三分之一,因此,驅動一枚石彈所需要的膛壓相對較低,所消耗的火藥也更少——裝藥量約為發射相同重量鐵彈的火炮的一半左右。因為佩德雷羅炮無需承受較高的膛壓,所以炮管壁比較薄,火炮的重量比加農炮更輕。佩德雷羅在外形上較前兩種火炮更為粗短,長度一般為6-8倍徑。佩德雷羅的口徑相對較大,炮彈的初速度慢,多數佩德雷羅為前膛裝填但也有部分後膛裝填的種類。一般來說,歐洲所產的該類火炮大者可發射24.5磅~50磅重的石彈。至17世紀中期,各類大小不一的佩德雷羅炮被同樣有著粗短身型的卡龍炮和榴彈炮所取代。

    對於一向青睞巨炮的土耳其人來說,他們同樣喜歡鑄造和使用巨型佩德雷羅火炮。這其中的佼佼者當屬賽卡(Sayka)射石火炮,此類大炮最初用來守衛河口處的交通要道,其名稱來源於搭載火炮的Sayka(意為海鷗)運輸船。一般來說,賽卡炮長約176釐米到352 釐米(最大者可長至462釐米),發射重2.5-68公斤的石彈。據17世紀的奧斯曼旅行家塞勒比記載一些巨型賽卡炮的炮管粗大到可以裝下一個成年人,“用來發射人力難以搬運的巨大石彈”,以此來看,賽卡炮頗有中世紀巨型射石炮的風采。另一種流行於奧斯曼軍中的射石火炮名為拜耶麥茨(Balyemez)。Balyemez這一名稱來源不詳,其尺寸約相當於小到中型的賽卡炮,發射重6-27公斤的石彈。據記載,最大的拜耶麥茨可以發射重達31-74公斤的炮彈。拜耶麥茨炮在奧斯曼軍中的廣泛製造和使用一直持續至17世紀晚期,在此之後,奧斯曼人已很少製造和裝備拜耶麥茨。

    臼炮脫胎於中世紀流行的大口徑射石炮,可以說是最早出現的幾種火炮之一。臼炮體型粗短,敦實,其炮身長度一般為口徑的1.5-3倍。臼炮具有口徑大,射速低,可以在炮口幾乎垂直於地面的情況下轟擊目標的特性,因此臼炮能夠以高彈道拋射那些體積最大的炮彈躍過工事直接殺傷躲在高牆後面的敵人。臼炮的射擊角度一般為45-75度,透過炮身兩側的炮耳調節射擊角度。由於無法直接瞄準目標,炮手只能透過四分儀來估算射擊角度,因此相對於平直彈道的火炮來說,臼炮的射擊精度更低。16世紀的臼炮主要被用於攻城戰中,但由於缺乏射擊精度,一般認為這一時期的臼炮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威懾性武器存在於戰場上。正如科拉多所描述的:臼炮鋪天蓋地而又漫無目標的轟擊“將極大的恐懼注入被圍困者的靈魂裡......因為不確定炮彈會不會落到他們的房頂上,因此他們陷入了無時無刻的恐慌中”。除了用於圍城戰,一些小型的臼炮的身影有時也會出現在野戰戰場上。儘管臼炮一般不會用於艦對艦的互相轟擊中,但最早於1682年,一些特製的軍艦會攜帶大型臼炮對敵人的岸防工事實施炮擊。

    16世紀臼炮

    除此之外,另一類火炮是專門用來殺傷人員的小口徑反人員火炮。此類火炮的種類比較繁雜,既包括按裝在旋轉支架上的迴旋炮,也包括各種後膛裝填的小型火炮。16世紀傳入中國並被抗倭名將戚繼光所推崇的佛郎機即屬於此類火炮。伴隨著16世紀黎明的降臨,基於經濟和技術兩方面的考量,大型鍛鐵火炮不再受到青睞。當工匠們掌握了製造尾部密封的火炮的技術後,大型後膛炮被氣密性更好的前膛炮所取代已是大勢所趨。大型後膛炮笨重的子銃並不利於裝填,尤其在顛簸的海面上這一情況更為突出,既不便於操作,也降低了火炮的射速。因此至16世紀30年代,能夠發射數磅重彈丸的大型後膛炮已經非常稀有了。雖然早在16世紀初期發射鑄鐵彈丸的大型鍛鐵前膛炮已經出現,但它們卻未能取代後膛裝填的火炮。鍛鐵炮炮身由數層鐵條拼接而成,之後再套上用來加固的鐵箍,繁複的製造工藝也是該類火炮迅速被銅鑄火炮取代的原因之一。雖然16世紀上半葉仍有相當數量的老式鍛鐵射石炮在各國軍隊中服役,但其被更為高效的新式火炮所取代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至16世紀中期,鍛鐵射石炮多見於小型武裝商船上或用於防衛要塞。

    與大型鍛鐵後裝炮不同,小型鍛鐵後裝炮展現了較為旺盛的生命力。15世紀晚期,產於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沃索(verso)迴旋炮以其經濟性和實用性,成為早期較為成功的一款小口徑火炮,最初的鍛鐵沃索迴旋炮就是傳統的鐵條拼接,鐵環加固的結構。經過16世紀的工匠們的不斷改進,沃索炮的效能得到持續的改善,並出現了以青銅為原材料的新型別。沃索迴旋炮的口徑範圍從小於2英寸到大於8英寸都有分佈,炮身長度約為4到6英尺。小型火炮重量不足100磅,大者重量超過400磅。每門沃索迴旋炮一般配備2到3個啤酒杯形裝的可以裝卸的子銃。這些子銃可以輪流裝填發射,在短時間內可以維持大約每分鐘倆發的最高射速。子銃由鐵片或鐵塊鍛打而成,尾端密封,以保障其氣密性,前端則略呈錐形,方便與母銃相連線。

    (啤酒杯狀的16世紀後裝炮子銃,長20釐米)

    迴旋炮所發射炮彈的初速度並不快,同時鐵條和鐵箍的接縫處較為薄弱,構造上的缺陷使得它們難以承受太多的火藥,因此射程不會太遠。早期條箍結構沃索炮的有效射程在200碼(約183米)左右,莫特雷特的射程要更近一些。之後出現的改進型沃索炮擁有更長且平直的炮管和更緊湊的結構,這使得其有效射程大幅提高:當以實心彈射擊時可以對大約500碼距離上的人員造成殺傷。迴旋炮一般在大型武裝商船上當作側舷炮使用,而對於小型商船來說,它們是基本的武器裝備。小型迴旋炮所發射的單個鐵彈或石彈因為重量太小而難以對船隻的結構構成有效傷害,因此它們多發射霰彈。裝填霰彈的迴旋炮在近距離上以大約一分鐘兩發的頻率對敵艦上的水手們進行轟擊,無疑會給對手造成可怕的殺傷。除此之外,鉛彈或鐵芯鉛彈也是殺傷人員的利器。

    歐式後裝回旋炮(佛郎機)在正德年間傳入中國,明政府第一次大規模仿造佛郎機則始於嘉靖二年(1523年)。據明朝人記載佛郎機“長四五尺,其腹稍大,開一面以小銃裝鐵彈子......每一大銃用小銃四五個,以便輪放......遠可兩百步,在百步內能損物,遠亦無力”。這一記載也符合現代歐美學者對於鍛鐵迴旋炮200碼有效射程的記錄。相較於中國傳統火器,佛郎機具有射程遠,射速快,散熱快,準確度高的優點。因此佛郎機甫一入中國既受到當時兵家的重視和推崇,抗倭名將戚繼光就是佛郎機的忠實粉絲。戚少保在他所著兵書中給於這種西洋火器極高的評價:“此器最利,且便迅無比”,“此乃天下通有利器”。在調往北方鎮守薊鎮之後,為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戚少保在其轄區內大力推廣空心敵臺的建設,每臺裝備佛郎機8架。至萬曆三年,薊,昌二鎮已修建敵臺一千餘座,組建戰車營16個,實際裝備佛郎機炮近萬架。除此之外,遼東諸城亦廣泛裝備佛郎機,僅廣寧一城就有各式佛郎機766門,占城中火炮總數的近70%。在基於引進的西洋佛郎機炮基礎之上,明朝的有識之士們亦對傳統的佛郎機進行了改造使其更適用於中國的戰場壞境,如百出先鋒炮,無敵神飛炮,萬勝佛郎機等即是明朝軍事家們對於發展新型後裝火炮的探索和嘗試。

    16世紀葡萄牙產鍛鐵後裝回旋炮

  • 8 # 火器工坊

    16世紀至17世紀前期的歐洲,因為原始資本的積累和科技的進步以及持續不斷的戰爭的推進,火器的運用技術和鑄造技術發展到了新的高度,德、法、英、西、葡等國出現了大批的火器製造工廠,可以說這是火器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16世紀的火器變革主要表現在火藥的製作、火槍和火炮鑄造和形制、以及火器陣型的運用。既然題主問的是16世紀常用的火炮,那我們就只說火炮。

    先說歐洲。歐洲的炮製改革起自德國,1519年德意志卡爾五世即皇帝位,他繼承父志,繼續炮製改革,將之前種類繁多、規格不一的火炮調整為八種規格,規格如下表,概括一下就是加農炮、中加農、全蛇炮、半蛇炮、短炮、沙卡炮、法爾奈特炮、臼炮:

    所有的火炮必須嚴格按照規制鑄造,不合格的或缺損的將會回爐重熔,超過年限的也必須退役。另外一個突破就是在臼炮方面,德華人改制出了單點火的燒夷彈和開花彈,即只點燃發射藥引信,利用發射藥燃燒點燃炮彈的引信,安全係數要高於之前的雙點火。繼德國之後,法國也開始了炮製改革,從1515年到1550年,法國多次改善炮製,最後確定了6種火炮:加農、中長炮、大長炮、長炮、小炮、輕炮。

    同時期,義大利和西班牙也都進行了類似的火炮改革,只不過名字叫法不同。英國在伊麗莎白一世在位期間也進行了炮製改革,按用途分為野戰炮、攻城炮和岸防炮。但是基本上還是加農炮範疇中的蛇炮、長炮和鴨炮。

    最後改制的是俄羅斯,因為地緣較偏,不過還是追上了時代的潮流。

    16世紀歐洲火炮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鋼炮數量開始增多,並且數量在趕超青銅炮,但是青銅炮並沒有被淘汰,而是一直用到了17世紀中葉。

    目光再轉入東亞(中東地區用的也是歐洲火炮,印度的情況介於東亞和中東之間,故不再多提),火炮的運用又是另一番景象。一直被明粉們吹上天的大明火器,其實只是中世紀火炮的水平,無論是火炮型制還是鑄造工藝都已經落後於西方,當然了,還是有一些先進的火器理念,在火炮方面的表現就是開花彈和馬車運輸(跟歐洲同時期提出,以前都是人力)。在中國,包括北韓和日本,16世紀最常見的火炮型別有進口炮、輕炮、重炮。

    進口炮就是佛郎機和銅發貢,因為早期的殖民者航行用的武裝商船和中式帆船體積小,只能攜帶部分佛郎機和少量的青銅火炮,但就是這些火力不是很強大的火炮,卻給東亞的國家們帶來了不小的衝擊。根據《明會典》的記載,大明於嘉靖二年開始鑄造黃銅佛郎機,這是距離西草灣之戰後一年,當時明軍繳獲葡萄牙佛郎機20門,次年軍器局開始仿製,名曰大樣佛郎機,長2.85尺,重300斤。萬曆年間開始大樣佛郎機變成鐵質,全長1.31米,口徑3.2釐米。嘉靖二十二年又出現了中樣佛郎機,口徑平均2.6cm,長度30cm左右。嘉靖七年出現了小樣佛郎機,口徑2.2cm,長63cm,已經不能稱之為炮了感覺。當然,佛郎機也不都是越改越小,明人把佛郎機和土產的將軍炮結合,改出了千斤佛郎機,用木車運載,是當時明朝的大口徑重炮。再就是仿製的西式青銅炮,被稱為銅發貢,重500斤左右,炮彈四斤沉,大概是歐洲當時的法爾貢奈特炮,也是青銅加農炮的一種,屬於中等體積的。再就是將傳統的將軍炮和銅發貢結合的大將軍炮和二將軍炮,屬於鐵質加農炮,這是一次大膽的獨立創新,但是因為明兵器局缺乏相應的物理知識和數學知識,大將軍炮前後幾乎一般粗細,發射時容易出現意外,再加上鋼鐵沒有精煉(中國北方的煤礦含硫太高),火炮極易炸膛。重炮另有滅虜炮、威遠炮、攻戎炮、百子連珠炮等。輕型火炮方面有戚繼光將軍發明的虎蹲炮,還有部分根據盞口銃改造的輕型臼炮,可以發射開花彈、毒彈、霰彈。總之,明代16世紀的中國的火炮種類繁多,但是規格不一,比較雜亂,並不能很充分的發揮火炮的作用,但是明朝憑藉自己的摸索提出了很多很有意義的理念,比如車載炮,這就與歐洲的的炮車可以相媲美了,美中不足的是,中式火炮沒有很好的瞄準用具。

    日本和北韓的情況與中國類似,日本因為鐵礦稀少,故而大型火炮多為青銅炮,佛郎機在日本成為國崩炮,鐵加農炮和青銅加農炮謂之大熕。北韓的火炮與明朝的火炮體系相似,不過為了方便管理,北韓人把火炮分為天、地、玄、黃四個大類。臼炮是照搬的大明的盞口銃。另外有明朝的將軍炮和威遠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團結價格為什麼價格這麼低?